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 第六十七章 你继续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第六十七章 你继续

作者:科创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00: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镛等勋贵子弟们期待的看向了胡汉山,只要他能把祖宅还给三位员外郎。

不仅能够将功赎罪,还能帮着淮西勋贵大涨声势,这等百利而无一害的收买人心,想必胡汉山一定会去做。

浙东子弟不免哀叹了起来。

“本公子还以为胡汉山真够烂泥,原来烂泥的是咱们,这一手欲擒故纵真是够炉火纯青。”

“谁能想到胡汉山故意霸占了官员宅子,到头来是为了笼络他们。”

“哎,这一场算咱们浙东子弟失算了...嗯?!”

就在陈镛等勋贵子弟在那万分期待,浙东子弟欷吁感慨要败了。

胡汉山又是一脚踹在了考功员外郎身上,把他踹到在地上:“赶紧滚,别在这里烦老子。”

考功员外郎摔倒在寒霜青砖地面,呆呆的望着胡汉山,都忘了地上的寒冷。

另外两位员外郎同样是呆住了,不敢相信也得信一件事了。

胡汉山是真的要霸占官员宅子。

不是欲擒故纵的要笼络他们三位员外郎。

陈镛等勋贵子弟们的期待僵在了脸上,很快就急了,胡汉山这么做不就是自己挖了自己的墙角。

陈镛上前扶起了考功员外郎,许下了重诺:“本将一定会在大中桥东给三位郎官再造三进大宅,嗯,舍了家父临江侯的老脸也要去大报恩寺请来住持。”

“亲自为三位郎官看风水,定吉宅。”

考功员外郎知道大报恩寺除了精通佛学以外,还精通濂学。

这个濂学不是宋濂的濂,是濂溪学派的濂学。

尤为精通濂溪学派里的易学,可谓是风水方面的高僧了。

考功员外郎三人已经心动了,更让他们心动的还在后面。

陈镛压低了声音:“外加二百亩田产。”

考功员外郎三人听懂了陈镛的意思,他这是要趁着修缮官沟,收取一些火耗好处。

大中桥东西大街少说也有几千户市井百姓,从一户人家收走三分地,就有上千亩的火耗。

考功员外郎三人加起来还没有二百亩田产,陈镛居然要分给他们一人二百亩。

虽说不是上等水浇田,是各种旱地水浇田掺杂在一起,但二百亩祖产过于令人心动了。

考功员外郎三人的脸上没有了疏远,对待陈镛变成了亲密无间:“本官等以后,就多仰仗临江侯关照了。”

浙东子弟不知道陈镛最后说了什么,却从考功员外郎三人的一句临江侯关照,明白了他们要站队淮西勋贵了。

本来因为胡汉山的烂泥,考功员外郎三人要站在浙东文官这边了,没想到来了个一波三折。

“可恨,陈镛以后必定是浙东文官的大敌。”

“哎,如果勋贵子弟里全是胡汉山这样混账烂泥该多好。”

“确实,陈镛在心机城府方面比胡汉山高明了不知道多少,这么险峻的局面都被他挽回了。”

附近二楼上看着一切的傅友德,感叹道:“临江侯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

“不像胡惟庸那么一位权术深沉的左丞相,偏偏生出了这么混账的一个儿子。”

临江侯是个哈哈大笑一声,得了便宜还卖乖:“犬子只是略通权术罢了,以后在官场上还得多多仰仗金吾前卫指挥使的关照。”

金吾前卫指挥使是傅友德的长子傅忠,拍了一下临江侯的胸膛,笑骂道:“还关照,陈镛在权术人心方面这么的高深,这次修缮官沟过后,少不了上十二卫的一位指挥使了。”

“以后他们兄弟二人在官场上,相互有个照应。”

临江侯听到一句兄弟二人相互照应,笑声更大了,说出这话的可不是别人,是旧部最多的侯爷之一傅友德。

自家长子是真争气。

胡汉山把一切看在眼里,瞧见陈镛自己找罪受,良言难劝要死的鬼,直接走到了张友闻身边继续商议接下来的营造事宜。

陈镛过来一趟,笼络了三位员外郎,笑容满满的朝着胡汉山拱手:“多谢汉山兄弟了,本将还有事情,咱们日后有空一起喝酒。”

陈镛意气风发的离开了,勋贵子弟们为了恭贺他,争抢着要请他喝酒。

浙东子弟没能抢过来三位员外郎,心里极为失落,丧着脸离开了十字街巷。

喧嚣热闹,全力以赴争夺三位员外郎的十字街巷,又只剩下了胡汉山等人。

张友闻还不是胡汉山身边的师爷,按照他的谨慎性子,不会多嘴。

但是三位员外郎尤其里面还有一位考功司员外郎,有多么的重要,让张友闻都耐不住性子了:“胡小旗,这事做的未免有些荒唐了。”

胡汉山听到张友闻从胡少爷,变成了胡小旗的官称,知道这是不认同他的做法。

胡汉山正愁没有机会笼络这位载入史册的循吏,喜滋滋的说道:“咱们不如打个赌,如果陈镛倒霉了,你就正式做本少爷的师爷。”

“如果陈镛没有倒霉,本少爷就送你一百亩上等水浇田。”

张友闻不像普通的三班六房掌案,听说左丞相长子要请他做师爷,欣喜若狂的立即答应了。

张友闻不仅心性坚韧,还把官场看的很通透。

如果是年轻时的胡惟庸请他做师爷,张友闻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胡汉山这些勋贵勋贵子弟里,他只看上了一个人。

中山侯汤和的长子汤鼎。

恩主如果选的不好,不仅不会对张友闻有半点帮助,还会让他遭到连累。

只不过陈镛倒霉这事,张友闻皱起了眉头:“这话从何说起,陈镛作为临江侯的长子,属于大明最显赫的小侯爷。”

“能让他倒霉的只有陛下了。”

张友闻突然看向了胡汉山,眉头拧在了一起,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胡汉山为了加把火,从禾穗纹荷包里拿出了一百亩上等水浇田的地契,晃了晃说道:“怎么样,这可是一百亩上等水浇田。”

张友闻心性当真是十分坚韧,陈镛这等小侯爷见了都要眼馋的一百亩上等水浇田,他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张友闻转头看向了一边,看向了正在拿着一本经史子集治经的刘文泰。

刘文泰苦笑一声:“没想到刘某的这张地契,在兄长手里经常有大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