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摆烂了,老爹是胡惟庸 > 第六十四章 感激涕零啊

胡汉山见他这么轻易的答应了,突然说了一句:“溧阳县还缺一名仓夫佥书。”

只是这么一句,掌印太监收起了虚伪假笑,白净无须脸容多了真诚和郑重,亲自把胡汉山送出了宅子。

掌印太监虽然贵为一司太监,金陵的权贵们从来没拿正眼瞧过他这条阉狗,找他办事从来都是用权势压人。

惜薪司掌印太监怎么也没想到,胡汉山已经把事情办成了,还待他这么的真诚。

掌印太监在心里记住了这份恩情:“侄儿的出路终于是有着落了。”

宦官们都会从亲兄弟的儿子里挑选一名侄儿过继,续上自己的香火,后继有人。

掌印太监已经混出头了,最大的执念就是即将过继给他的侄儿没有着落。

左丞相长子胡汉山已经答应要在掌印太监的老家,给他侄儿安排一个掌管粮仓的仓夫佥书。

只要侄儿踏踏实实的干下去,就能成为溧阳县村里的小乡绅。

这可是天大的恩情。

胡汉山离开了惜薪司掌印太监的宅子,没去任何一位十二监大太监的宅子。

依次拜访了四司八局的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等掌印太监的宅子。

不仅张友闻看不懂胡汉山的思路,刘文泰一样是摸不清胡汉山究竟想要干什么。

消息传到大中桥,陈镛正在巡视大中桥东的官沟情况,听到亲信长随的禀报,不明白了:“就算是想要走大内宦官的路子,也要去找十二监的大太监。”

“怎么全是一些掌握杂职的四司八局,胡汉山又在作什么妖。”

不论胡汉山想要做什么,只要找的是这些杂职掌印太监,就对陈镛没有威胁。

陈镛为了进一步敲定大中桥东的官沟修缮,嘱咐道:“去官邸把老爷的名帖拿来。”

一名长随急匆匆赶回了临江侯位于贡院大街官邸,拿来了临江侯的名帖。

陈镛带着名帖,前往了大中桥东的一些宅子。

用临江侯的名帖依次拜访了这些宅子的主人,商量着怎么给住在这里的一部分十二监大太监,还有佥书、掌道、监工等实权太监,通过修缮官沟增加宅子占地。

随后,陈镛也去了正阳门,询问剩下住在正阳门附近的十二监大太监,需不需要在大中桥东买下一座别院。

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只要大太监买下一进的小宅子。

陈镛就能让大太监们的小宅子,变成三进的别院。

坐在附近茶馆里喝茶的勋贵子弟和浙东子弟们,一直在密切注意着小侯爷和左丞相长子的争斗。

得知了胡汉山的奇怪做派,全是一脑袋困惑,怎么找的都是杂职掌印太监。

在得知了陈镛先后去拜访了十二监大太监,颇为赞同的谈论起来。

“大中桥东的官沟修缮权彻底落入陈镛手里了,左丞相强行把修缮权要回去也不可能了,以左丞相的权势也不能触动这么多宫里大太监的银利。”

“以后,咱们可要多多亲近陈镛了,大太监们只要给一些微不足道的暗示,就足够陈镛在官场上成为最懂陛下心思的官员了。”

“也不知胡汉山脑子犯了什么抽,笼络官宦就笼络,非得去找一些主管杂职的掌印太监,真是买椟还珠。”

一句买椟还珠,说出了在场所有勋贵子弟和浙东子弟对胡汉山的嗤之以鼻,心想胡汉山又干了一次烂泥事。

家世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当官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揣测洪武皇帝的圣意。

只能能够揣测了洪武皇帝的圣意,陈镛就能轻松担任上十二卫的指挥使。

甚至能够成为五军都督府的总督,掌握数个布政司的兵马,成为大明兵权最多的亲信大将。

有了大太监的照拂,这一切都有可能了,说不定还能在太子朱标朝封个国公。

驸马陆贤坐在茶馆里慢悠悠喝茶,收集好了所有番报,立即赶往了文华殿。

来到文华殿里,已经放衙了。

洪武皇帝正在前殿里批改奏章,得知府军前卫带刀官陆贤来了:“宣。”

驸马陆贤站在文华殿的偏殿门口小心等着,关闭的明间开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突然打开了。

一名大太监带着驸马陆贤走了进去。

驸马陆贤一直是低着头,始终不敢看一眼洪武皇帝。

这座文华殿来了很多次了,每一次过来,依旧是十分的拘谨。

洪武皇帝接过来那份番报,翻开看了起来,第一行就看到胡汉山拜访了大内宦官。

洪武皇帝平静的老脸,多了几分不悦。

外臣勾结宦官,这是大忌。

洪武皇帝继续翻看了下去,勾结几名大太监就拿走几粒糙米。

但是让洪武皇帝没想到的是,胡汉山前去拜访的全是主管杂职的掌印太监,目的只是为了做些买卖。

堂堂左丞相的长子,不去笼络年轻一代的官僚缙绅子弟,反而不思进取的像个商人去做买卖。

洪武皇帝脸上的不悦消失了,对胡汉山多了几分满意。

翻开番报的第二页,洪武皇帝看到临江侯的嫡长子陈镛,也去拜访了大内宦官。

一直让洪武皇帝印象还不错的陈镛,在洪武皇帝心里发生了彻底的改观。

陈镛居然真的去笼络十二监的大太监了。

洪武皇帝合上了番报,对这份番报很重视:“快到上元节了,给汝宁说一声,今年莫要忘了进宫陪着母后过节。”

大明的公主嫁出去以后,一般都是在夫家过节。

只有受到特别的恩宠,才会召进宫与母后一起过节。

驸马陆贤心里狂喜,赶紧说道:“谢陛下隆恩。”

谢恩过后,驸马陆贤跟在大太监身后离开,瞧见这位宫里大太监对他的态度和善了不少。

驸马陆贤心里感慨:有了陛下的恩宠,就连大太监的态度都不一样了。

等到驸马陆贤离开以后,洪武皇帝处理完御案上的奏章,前往了后殿。

洪武皇帝找到了临江侯的乞丐碗,看着里面多达二十粒的糙米。

一粒一粒,从临江侯乞丐碗里拿出了十二粒糙米。

本来还有小半碗的糙米,只剩下浅浅一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