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殿下有疾 > 第222章 至此

殿下有疾 第222章 至此

作者:财喵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谢雁归身为武将,在战场上征战多年,很清楚物资对于作战的重要性。

然而,谢夫人的书稿上却记载着,在谢家与十万靖羽军出征后,负责粮草、武器以及药物供应的官员,竟全部因为各种事宜,「不得不」临时更换。

此乃行军大忌,须知如此情况下更换,许多供应都会出现问题。

可偏偏是「不得不」更换,以至于就算大忌也没有办法,据传这是明德帝自登基之后,第一次在朝堂上发怒。

他责令各方务必要将问题降到最小。

谢雁归看到此处,再度冷笑起来。

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这对于朝中那些个忌惮谢家的官员们而言,是个极好的机会。

别看明德帝发了火,但实际上,这样的机会就是他送到那些大臣手里的。

从前那些官员就总在朝堂上伺机说一些对谢家不利的话,这次有了机会,他们必然会好好利用。

那些人甚至不需要动什么大手脚,只要在各项所需的公文上,稍微刻意地怠慢那么一点点,就足以产生极大影响。

而这样的事情,是无法让人挑出错来的。

谢雁归从十四岁起,就成了辽北的主将,如此事情,她曾经就经历过。

既然无法让人挑出错来,她干脆在回京都的时候,直接上门将人狠狠打了一顿,为此不少朝臣都上奏疏参她,说是她仗功生事。

可她的确是有功劳,加上明德帝在众人面前,素来对她颇为偏宠,这件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有过这样一顿毒打后,那些人再不敢背后有这些小动作了。

可惜,谢家的其他人却再没有这样的机会。

书稿上提到那些官员不敢做得太明显,因为端坐于龙椅上的明德帝,对谢家颇为维护。

正如这些年,他在众人面前对待谢雁归那般。

每一次,在他维护过谢雁归,帮着她说话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对她生出不满。

当时的谢家亦是如此。

不仅仅朝中的人,就连其他军营里的,全都对谢家有意见。

那时候,大靖建立不过十几年,虽然渐渐安稳,可国库虚空,导致其他军中的军饷发放不及时,各地的将士们时常饥一顿饱一顿。

不知军中的将士们从哪里听说,靖羽军的军饷从未有过拖延,而且靖羽军的将士不仅能够吃饱穿暖,甚至还有肉吃。..

越来越多的人,对靖羽军跟谢家生出怨恨来。

可他们哪里知晓,之所以靖羽军能够吃到肉,全都是因为谢家人用自家的银子买了猪仔养大,才有了肉。

谢家之中,从家主到家主夫人再到他们的儿子,这所有人的积蓄,几乎都贴补给了将士们。

他们想方设法地让将士们可以吃饱穿暖,用肉来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好让他们去到战场上对敌时,能够拿出最好的状态。

那些杀猪得来的肉,他们自己都没吃过多少。

这样的事情,换到任何一位主将身上,都是不可能的。

阴谋之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辽北的谢家人跟靖羽军要面对的是辽人几十万大军。

然而,他们的粮草供应不上,武器供应不足,药品也有所短缺,就连该来驰援的军队,也迟迟不见踪影。

他们陷入了绝境。

若当时,谢家跟靖羽军选择后退,去到辽北之后的关卡,与关卡内的将士们汇合,完全可以阻挡辽军继续进攻。

但这样一来,辽北的百姓们就会死在敌军的铁蹄之下,属于大靖的辽北,就会成为敌军的土地

换做旁人,或许甘愿留下千古骂名,也想要保命。

可无论谢家人还是靖羽军,都有着自己的风骨,他们守卫了辽北,就是守护了自己的家人,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退!

书稿到此,又多了一些标注,指明了当年刻意阻碍粮草、武器以及药品押送之人,分别都是谁。

冯家跟李家的家徽,就是这样保存下来的。

谢雁归忽然皱起眉来,因为在这一页之后,书稿上的字体有了变化,不再是鬼画符那般,而是工工整整的。

最下方有一行小字标注:得师姐书信,受委托赶到辽北边关,代替她记录,直至大战最后。

师姐嘱托,将书稿以及收集到的物证存于匣中,托付师父保管。

以此页为起始。

谢雁归的视线回到这一页的最上方,她心头的那股郁气再次凝结,喉间的腥甜气息也变得更重。

看过手稿的她清楚地知道,至此便是大战开始,所以早就预知了一切的娘亲,在不可挽回的绝望之中,只能采用如此方式,留存一切。

后面的事情,书稿上是这样记载的。

没有支援,缺少粮草、武器以及药品,谢家夫妇携四子以计困住敌军数万。

为防止敌军破城,谢家人与靖羽军只携带些许口粮,将其余粮食留给城中百姓,以破釜沉舟之势出城迎敌。

我站在城墙之后,将此情景铭刻脑海之中,我看到靖羽军接连倒下,看到谢家的盛世康安倒下却又站起。

我听到城外刀剑相撞的声音,听到武器刺/入/身体的动静。

这场仗打了几天几夜。

靖羽军之英勇,吓破了辽人的胆,辽人的残兵在新一天的破晓之时落荒而逃。

城外安静下来,陆续有百姓来到城墙上,探头向下看去。

朝阳初升之际,城外尸横遍野,谢氏夫妇相互扶着正站在城外的护城河前,向远方眺望。

辽军退去,百姓们欢呼着,敲锣打鼓地开启城门,想要迎接谢家人跟靖羽军回城——

我随同人群来到师姐跟谢家军面前,他们满是血污的脸上停留着欣慰的笑容,竟早已死去多时。

那如山一般的尸骸中,百姓们找到了师姐的四个儿子,他们的身上无一处完好,手中仍紧握着兵器。

十万靖羽军,魂归辽北。

我听着百姓们的嚎啕大哭,也跟着落下泪来,与他们一起为师姐一家以及靖羽军收尸。

驰援的军队珊珊而来。

明德三年,我携师姐亲笔所书与我之后记录回山,至此,世间再无靖羽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