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远乡的食客 > 第一卷 石牛晨雾 第25章 无名医馆

远乡的食客 第一卷 石牛晨雾 第25章 无名医馆

作者:十七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咸兴三年三月下旬,经过二十多天的赶路,陈开跟随师父到达了目的地——庐州石牛县。

庐州陈开自然是知道的,就是后世的安徽省会合肥,常年位居改名吐槽榜前三的位置。

他本以为师父这样的高手,应该像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描述的一样,隐居在深山老林,过着清心寡欲的世外生活,却没想到,师父住在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城镇旁。

根据曾经的记忆和师父的描述,陈开推断出这个叫做石牛县的县城大概位于庐州的东部,再往东不远就是大夏江南东路的首府——江宁,也就是后世的南京,往南也应该很快可以到达长江边。

县城北部有一条河,最早建城的时候,从河里捞出来一只巨大的石牛,因此叫做石牛河,而县治自然叫做石牛县。至今那石牛还摆在县城东门外,陈开路过时远远地看了一眼,感觉像狗多过于像牛,据说逢年过节,还有人给他摆上祭品祈福。

石牛河大概十几米宽,流经县城东北角的位置向南折去,在低洼处留下一片大湖,最后向东南注入长江。

凡进不住城里,而是住在石牛河北岸的虞子村边上,陈开跟着师父从石桥过了河,穿过看起来破乱的虞子村。

不久后,他见到凡进的妻子,他的师娘,唐若惜,也终于证实了自己在路上的猜想,所谓的奇怪眼疾,其实就是近视,高度近视。

在手机、电脑遍地的那个时代,这根本不算病,在这个古朴的年代里出现了近视,倒让陈开有些纳闷儿地想,近视有先天的吗?

想归想,他并没有表露出什么,手术治疗近视在这个时代就是天方夜谭,至于眼镜,他从旁敲侧击中已经了解到,琉璃尚是奇珍异宝,玻璃肯定还造不出来,就算找到了玻璃,弧度,打磨,抛光未必就有办法解决,既然解决不了,说出来也没有意义,平添麻烦罢了。

那位略显福态,眯着眼,脸上却漾满了温柔的师娘,在他躬身要行礼的时候便拉住了他,温柔地感慨道:“王妃菩萨心肠,竟也如此福薄,可怜的孩子!”

陈开从未被女性以长辈的姿态亲近过,下意识的便想要躲开,唐若惜只当他是认生,反而轻轻抱了一下他,拍着他的肩膀轻轻说道“莫怕,孩子,会好起来的,那些恶人也终究会有恶报的”,显然凡进已经给他说了一些事情。

随后,她又唤出门边偷偷打量着陈开的七八岁模样的小男孩,“平安,来见过师兄。”

那孩子极为秀气,略显怯生生地拱手弯腰到:“师兄好。”

“师弟…师弟好”陈开抬了抬右手,想要招手示意,旋即又尴尬地放下来。

短暂地寒暄后,凡进让唐若惜歇着,自己去准备晚饭,唐若惜也没有争辩,找出女红来,眯着眼睛,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跟凡开聊起自己的往事。

“我小时候啊,也不知道自己爹妈是谁,得亏遇见了师父,听师父说,若不是她,我早让豺狼给吃了。我们住在一个大山里,师父脾气不好,经常凶我,但是我知道她其实也很疼我,因为我出去玩,她总是怕我走丢了,拖着瘸腿也要跟着我……”

实际已经年龄已经过了三十的陈开自然知道这位师娘是想开导他,可是说实话,西王夫妇那样的人杰死了,他感到可惜,但并没有悲伤,只是现在的身份却又让他必须表现出悲伤来,他只好僵硬地以沉默配合着。

倒是那个叫平安的小师弟,既好奇又有些畏惧地在门外偷偷打量着凡开。唐若惜也没有絮絮叨叨地一直说下去,聊了一会儿之后,她随意地起身离开:“我去看你师父弄得怎么样了,平安你陪师兄玩。”说完就离开了,应该是往厨房去了。

陈开尝试着友好地向凡平安微笑了一下,凡平安终究正是好玩的年纪,不久便话多了起来,这孩子看起来相对早熟一些,问题挺多,不过也无非就是“师兄从哪里来?”“原州在哪里?”之类的,陈开不得不回想起上一世小的时候,在孤儿院的一些事情,重新拿出当年的大哥风范,应付着平安小师弟。

“师兄,你的武器是什么?”聊着聊着,凡平安突然问起这个,凡开想起陈重和黑鱼刀,笑了笑,“我没有武器。”

“我带你去看我的”说着便拽着凡开往院子里走去,凡开想来,凡进既是用刀名家,想来凡平安的武器也无非是刀一类的,可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小师弟竟然从院子的角落翻出一把弹弓来。

看来小说里什么三岁学艺的说法,也是完全不可信的,自己这位平安小师弟虽然是一代宗师的儿子,可看起来至少和自己那个时代的乡村稚子并无多大区别。

随后在陈开有意的引导下,平安小师弟带他参观了这个他暂时或者很长时间都要待下来的地方。

凡进是以一个郎中的身份,在这里隐居,一边钻研医书典籍,一边也为这一片的人治病,不知道是出于养家糊口的目的,还是济世救人的情怀。

整个院子依山脚而建,连同一大片药田,占地十几亩的样子,院子不大,是个简单的两近院落,凡开来的时候已经走过一遍,外堂应该是药房以及凡进诊治病人的办公场所,内堂则是居住生活的场所。

小小的医馆,既没有牌匾,也没有番号,但从小师弟的语气中,貌似医馆虽然无名,但师父的医术在这一片相当有名。

出门往东几百米外便是石牛县城郊村之一的虞子村,按理来说医馆应该是归属虞子村的,但实际上,看到的人很难把它跟虞子村联系在一起,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与村子的大多数建筑保持了一点距离,更是因为这个朴素的院子给别人的感觉并不是贫穷与落魄,而是暗含了一种让人舒服却又难以言明的韵味。

此时正是黄昏,医馆的地势稍高,能看到寨子里升起的炊烟和逐渐亮起来的灯火,能隐约听见河面上传来的渔歌,韵律并不顺耳,却也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山里零零散散地有猎户归来,大多数的人矛头挂着野鸡、狍子一类,从表情也能看的出来,他们的收获不是很好,有路过医馆的,带着疑惑地多看几眼陈开,倒是与凡平安显得很熟络,还扔给他几个野果子。

凡平安也高兴地喊着叔叔伯伯,很明显,是在向新来的师兄展示自己的人际关系。

远离都市的繁华与喧嚣,结束了奔波的日子,陈开在这个世界,第一次感觉到心中十分平静,他不像刚来那样紧张和戒备,也不着急去想回归的事情,因为他知道,着急解决不了问题,作为高层管理和团队领导者,镇定早就是刻进骨子里素养,他必须慢下来,从长计议。

“平安,吃饭了,”呼唤声打断了思绪,却并未打破陈开心中的宁静,小师弟一边回应一边拽着他往回走。

回到内堂,陈开发现这里与刚才进来时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堂屋中央四方桌子上已经摆上了饭菜,更里边贴墙加放了一张条桌,桌上放着一个牌位,上刻“恩友西王陈宗盛/王妃陈吴式之灵位”,左下角落款是“凡进携妻立,咸兴三年春”,灵位前放着香炉,已经有两束香分插在两侧,两边还摆了果品。

陈开走上前去,也点了香,举起,叩息之后插在香炉中间。

唐若惜递来一杯茶水,说道:“王妃生前精于茶道,王爷据说一直顺从王妃,也是多饮茶,反而不怎么喝酒,身为人子,你敬茶一杯,以后也当晨昏敬香叩首,以慰父母在天之灵”

凡开颔首,躬身接过茶杯,举过额头,默哀片,慢慢地将茶水呈弧形斟洒在灵位前的地上。

做完这一切,才被唐若惜拉着坐在餐桌上。

根据之前的对比,陈开发现,今天的晚餐在这个时代应该还算精致,白米粥、白面饼,一盘青菜,一盘咸菜,还有一盘不知道是兔肉还什么动物肉。可能是缺乏调料,也可能师父手艺的问题,菜的口味依旧不是很满意,但可以看出至少在用材和做法上,比客栈里细致了很多。一路上,陈开已经看出,师父不贪口腹之欲,亲自下厨,精心搭配,想来还是因为爱惜患眼疾的师娘。

只不过,这吃的好,身体好,好像跟近视也没什么关系。

饭后陈开被安排与平安小师弟同睡一间屋子,熟悉后的平安小师弟一面问着凡开的事情,一面也讲着自己在书院读书的事情,不过终究是小孩子,情绪比较简单,讲来讲去无非就是先生看起来很凶,今天讲了什么,放学和狗子他们去打鸟……倒是陈开却在小师弟的絮絮叨叨中,对这个世界,感到越来越真切。

第二天开始,陈开跟着师父,开始了医馆学徒的生活,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师父虽然并没有刻意给他以课堂的形式教授什么,但在工作中也尽量多说话,然后一边使唤凡开帮忙打杂,从端茶倒水,到写方拿药,再到药田里干农活。

更多的接触中,师父凡进在他心中的形象也更加全面和真实地树立起来。

最大性格特点便是善良和豁达,一个世人仰望的宗师,能够与渔夫猎户同桌交谈,为他们治伤,甚至赠药。那些人的回报方式也很多样,有给铜板的,有给野菜的,有给鸡兔鱼肉的,甚至有一个大婶经常来药田帮忙除草,帮唐若惜洗衣服。

陈开问了小师弟才知道,这位林大婶是寡居的妇人,独自带着儿子,儿子曾经独自跑到山里摔伤了一条腿,要不是师父,那条腿就废了,尽管师父说了免费医治,还赠送不少药材,但自从儿子康复,林大婶便经常过来帮忙,赶都赶不走。

医馆的病人也并不都是穷苦人,附近县城、镇子上的人也有来求医或者请凡进出诊的,这个时候凡进便会收取一些诊金,加上种的几亩药材,偶尔进山打猎,完全能满足这个需求不多的家庭。

很多时候,陈开也很难把这个既像医生又像农民的中年男子和江湖,和刀圣联系起来。

名为师徒,口称师父,但因为差不多的年龄,加上对凡进个人品质的欣赏,陈开更多的仍是带着一种朋友的态度来相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