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远乡的食客 > 第106章 应夏学宫(上)

远乡的食客 第106章 应夏学宫(上)

作者:十七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9: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几天,陈开一行人以江宁城为核心,又逛了几个几个地方,在江宁的行程,只剩下最后一站:应夏学宫。

应夏学宫的前身是新汉学宫,在数十年的战乱中已经被破坏,先帝高宗皇帝即位后开始恢复,三年前,二皇子宁王就封江宁后,在新汉学宫原址上修复扩建后,改为应夏学宫。

前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两晋始,佛、道渐起,到了前朝,一代大家韩推之在先帝的支持下,掀起古文复兴,意图重振儒家声威,奈何成效甚微。

大夏重儒,太祖重开科举,召令各地修建官学,教授儒家经典,稳定局面之后,逐渐调整科举内容,奉儒家为尊,这才有了应夏学宫。

然而皇帝尊儒,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利益上,都与门阀大族不合,这也是为什么学宫召令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颁布,但江宁这样的首府之地的学宫,却仍是拖了十几年才重新开教,直到宁王就封,才算真正建成,其中艰难,可见一斑。

官学无疑是顺应统治者意志的,就陈开所知,皇权不断集中也是历史大势,所以官学也可以说是完全顺应当下时代的教育方式。

陈开虽然教授了这些学生现代学科的知识,但他不愿意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疯子,被这个时代孤立,所以他决定带学生在应夏学宫游历,听学,名曰观摩学习,让学生不至于脱离社会现实,就他自己,也算参加一次活态博物馆的旅行。

拜访的帖子三天前就递过去了,对方还专门派人到留白居回复,表示欢迎。作为官方学院,对不知名的乡野私塾,能够拿出这么好的态度,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夏立以来,儒学与大族家学、寒门子与世家子的对抗上,从未站过上风。

自己这帮子人好歹也入了读书人的门槛,尽管是不出名的乡野私塾,也是他们需要拉拢的阶层。

寒门子弟或多或少地也看明白了当下局势,要想撼动门阀统治,必须要抱紧皇帝的大腿,联合起来,才有希望。

当然,这里所说的“寒门子弟”,指的是能读的起书的这一阶层,至于更底层的人,连拼搏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历史的洪流中逆来顺受。

一行人早早起床,吃过早饭,便向老杏街那边走去。

“少主胸中所拟,真是精妙至极!这几天看似漫无目的闲逛,实则是大有深意啊!”钱定方于这几日,颇有所得,行走间,与陈开闲聊起来。

“呵呵,无缘无故,定方干嘛给我戴这高帽子。”

陈开淡淡地回到,钱定方只以为这是要考教自己。

“第一天我们去了落月寺,看的是佛家文化;第二天我们去了停云观,领略了道家风采,然后我们又分别逛了乌衣巷,锦衣巷,布衣巷,这又分别是高门贵族、豪门商贾、市井百姓不同的写照,还专门跑到城外庄子上待了一天,看农户种地,再加上今天要去的应夏学宫,从现实上,士商工农的生活状态尽入眼中,从精神上,儒释道三家最主流思想也都有了解,他们这个年龄,只要有心去体悟,单是这份见识,就已经比大多数人强的太多,若是再有些运气,成就绝不会太低!”

“呵,定方既已理解我在这其中的心思,那这一路的考校和引导工作也就交给定方了!”陈开乐的身边人手堪用,直接丢了差事。

钱定方愣了愣,才十分无奈地领命,心中腹诽,少主不地道啊,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说甩就甩给他了。

正当他发愣的时候,一直跟的比较近的罗丁儿开口了,“钱先生,我觉得他们能去思考和体悟到您说的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又会算术,比我们家掌柜都不差,他们要是出去做事,一定有不小的成就,为什么还要有些运气?”

钱定方看了一眼自家少主,见少主没有讲话的意思,便斟酌词句道:“你们虽然有了见识和能力,但是做事的机会还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你就不说了,罗员外好歹有些家底。他们呢,文、武、商,三条路,凭他们自己,那一条能走的通?出仕要门路,习武要名师,经商要本钱,以他们的出身和家底,要是没点运气,要成事,何其难啊!”

“那朝廷不是重开了科举吗,只要能中举,不就能当官了,然后慢慢升呗?”

“呵呵,开科至今,已历近四十年,算上加开的恩科,计二十一,取仕三千余人。据我所知,这其中出身寒门者不足百人,且中举补缺后,最终也都投入高门大族之下,与奴婢无异。”钱定方轻叹一口气。

“啊,就没有一个人例外吗?”

“有一个例外!”接话的是陈开,“那就是定方,定方是渠正三年的进士之一,补的是岐州岐公县县令,三年后因考评不佳,调任时为边镇的秦州凤谷县,此后几年,又逐渐被贬为抄写文书的吏员,定方心气傲,弃官了。”

“少主说笑了,哪有什么傲不傲的,只不过年轻莽撞罢了。”此时大多数人都凑了上来听着,钱定方作洒然状,“所以你们呀,也不要以为学了点东西,就天下任我行了,现在你们充其量有那么一点小术,离人家大道,还差的远呢。”

“那后来呢?”一个进士,辞官后倒成了你的随从,罗丁儿十分好奇地望着陈开。

“后来就是另外的故事了。”陈开的身份在这群学生中,太过惊人,钱定方还不能完全明白陈开帮这些孩子,并且让他进入书院的目的,就不敢继续下去,暴露陈开的身份,便扯开话题,“转过这条街,就到了,你们是书院学生,要注意仪容行止!”

听到先生训示,一帮学生立时也规矩起来。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应夏学宫门前,已有一位先生在等候,那中年先生见到陈开等人,却有些迷茫起来。因为是书院交流,小萝卜没有带护院和乳娘,队伍里只有钱定方和陈重两个成年人,粗略看来,钱定方更符合先生的形象,然而从行止站位来看,二人又都奉陈开这个十五岁的青少年为尊,迎宾者一时楞在那里。

钱定方反应机敏,主动上前行礼:“敝人是庐州石牛县正蒙书院先生钱正,”然后他指向陈开,“这是陈先生,也是书院的东家。我们前天向贵院递过帖子,今天特地带学生来贵学宫观摩学习!”

中年先生听了钱正的话,压下心中对陈开年龄的疑惑,上前行礼:“陈先生,钱先生,不才李明,奉院监之命,负责诸位的观摩学习一事。”

一番简单的寒暄客气之后,陈开一行人跟随李明进入了应夏书院,并将大致的安排跟陈开做了说明。

“上午,我带诸位参观应夏书院,下午呢,可以让贵院学生与本院的学生一起,听一听讲课,陈先生以为这样安排如何?”

“好,有劳李先生!”

应夏书院虽然对陈开一行人的观摩学习表示欢迎,但因为他们并不是什么出名的书院,也不是什么德高望重的儒者,所以接待规格自然也不高,李明也只是书院一名普通的先生。陈开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长见识,也就不在意这些东西,客随主便。

应夏书院规模极大,学子数百人,学舍数百间,根据李明的讲解,皇帝还赐了学田十顷,用于学院的运作经营,杏坛、讲堂、书阁一应俱全,因为尊儒的关系,书院的后方,还正在修建孔庙。

整整一早上时间,一行人才在李明的带领和讲解下,将整个书院参观完毕,参观期间,陈开提了不少书院运营的问题,李明也都一一解答,李明偶尔问起正蒙书院的事情,陈开也都据实以告,除了偶尔冒出的现代化词语,小小的正蒙书院,也没有引起李明的任何惊讶。

上午的行程结束之时,李明婉拒了陈开共进午餐的邀请,二人约定下午在讲堂见面的时间,陈开便带学生出去觅食。

古人没有午休的习惯,陈开带着学生吃过饭,重新返回应夏书院,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小半个时辰,一行人便在书院的公共空间自由闲逛。

正当陈开欣赏着庭院廊檐上的雕花时,不远处的罗丁儿那里缺发生了状况。

“你们是何人?乔装易容潜入书院,意欲何为?”有一脸正直的老者拦住了小萝卜等几个女学生,看老者的模样,大概也是书院的先生。

几个女孩虽然在正蒙书院学习了几年,但出于本身柔弱的性格和这个时代过分尊师重道的环境,面对老者的呵斥,有些唯唯诺诺。唯独罗丁儿,在家被罗大富宠,在学校被张老夫子宠,并且从来不把自己当学生,至少也得算个见习先生。

当她感觉自己没有错的时候,可不管你是什么先生了。

“嘿你个老头,叫这么大声吓唬谁呢?你谁呀,我们是经过学宫山长同意来观摩学习的!”

“你…你…放肆!”老头作为书院先生,想来从没没有被晚辈这么顶撞过,气的话都说不利索了,“学宫乃文华宝地,岂容你等撒泼,将她们撵出去!”

老头进来时,便有学生行礼随行,此时师长发话,随行的学生走上前去,只是他们也不好对几个女子动手,便伸手严声道:“诸位姑娘,请你们离开吧!”

“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