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七0风月季外传 > 第六章 机械臂与保温桶 1

七0风月季外传 第六章 机械臂与保温桶 1

作者:有秦友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8: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机械臂与保温桶智能丝绸产业园的玻璃幕墙映着南充的冬阳,欧阳梦莹凝视着分拣车间的机械臂,沉醉其中。

金属臂爪在荧光灯下闪烁着寒芒,以0.1毫米的精准度夹起蚕茧,雪白的茧壳在真空吸盘中缓缓旋转,宛如被凝固的月色。

忽然间,消毒水的气味里渗进一丝熟悉的辛辣,是顺庆米粉特有的糊辣壳香。

欧阳梦莹回头,见钱程端着保温桶走来,微笑道:“南充的冬天,少了这碗米粉可不行。”机械臂依旧精准运作,而那丝糊辣壳香,仿佛为冷硬的科技注入了人间温情。

她接过碗,热气蒸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在这冰冷的机械间,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钱程轻声笑道:“这机械臂虽冷,却织就了丝路的繁华。”

“梦莹姐。”赵一歌的中式棉袄带着桑木炭的暖意,怀里的保温桶还冒着热气,

“前街老周叔今早杀的黄牛肉,我多加了勺酸豆角。”他手掌紧贴桶壁,留下温热痕迹,虎口茧痕深刻,记录着智能蚕房温控调试的辛勤岁月。

欧阳梦莹接过保温桶,热气缭绕间,黄牛肉香与酸豆角爽交织缠绵,恍若南充冬日暖阳,温柔包裹心间。

赵一歌眼中闪过一丝自豪,继续道:“这牛肉汤,正是咱们南充的味道,简单却温暖,就像咱们这丝绸,虽细却坚韧。南充丝绸,作为蚕丝织物的代表,自古以来便以其轻软的质地、绮丽的色彩和精湛的织染技艺闻名,它不仅承载着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蚕丝原料资源、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和名特产品四大传统优势的体现。每一口汤,都像丝线般串联起我们的心。欧阳梦莹微笑着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望着那机械臂,仿佛看到了无数丝线在指尖舞动,织就出一片片绚烂的丝绸。这份温暖与坚守,如同基石般坚实,支撑着他们共同的梦想之塔。灯光下,每个人的身影都显得格外坚定,仿佛在这冰冷的机械间,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力量。梦莹掀开保温桶,油辣子的香气裹着酸笋味扑面而来,瓷勺边缘凝着一层薄油,正是十七岁那年赵一歌每天绕路三公里送来的模样。米粉在汤里舒展,像极了当年嘉陵江边浣洗的丝绸样布。她忽然看见桶底沉着一片完整的桑椹干,是他特意从老家桑园晒的:“你总说米粉汤要像丝绸般顺滑,我记得加桑椹能提鲜。”桑椹干在汤中泛起微甜,欧阳梦莹眼眶微湿,轻舀一勺,米粉如丝滑入喉,缠绕舌尖,细腻绵长。

赵一歌的细心,如织网般细腻,融入汤中,温暖了她整个寒冬。机械臂依旧忙碌,而此刻,她心中却满是那份无言的关怀与默契。

桑椹干的甜与米粉的滑,交织成记忆中的味道,仿佛将岁月的温情浓缩,欧阳梦莹嘴角微扬,眼眸中映出赵一歌那憨厚的笑容。

机械臂的嗡鸣突然变调,某只茧壳因沾着极细的桑毛被识别为

“瑕疵品”。梦莹看着赵一歌蹲下身捡起那枚茧,指尖轻轻拂去绒毛:“老辈人说,带桑毛的茧才是好丝,就像咱们手上的茧子。”他抬头时,睫毛上落着车间的细雪,让梦莹想起十六岁那年,他在缫丝厂替她顶班,手指被蚕蛹汁液泡得发白却笑着说

“不疼”。赵一歌轻抚茧壳,眼中映出当年灯光下的坚韧。梦莹心中一动,那茧壳仿佛成了他们青春的见证,带着岁月的痕迹,却更显珍贵。

她轻声说:“这茧,就像我们的梦,虽经风霜,却愈发坚韧。”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在心,机械臂的嗡鸣声仿佛也在为这份坚守而共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