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918:莫急,徐徐图之

大宋好儿郎 918:莫急,徐徐图之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梁英还在发愣。牛莽冷笑着解下连鞘长刀,猛挥刀鞘抽了过去,只是一刀鞘下去,梁英的嘴就看不出原样来了。

他张嘴喷出一口血水和许多牙齿。刚想惨叫,第二下又来了,把他的惨叫闷在了咽喉里。

里面,众人还在推杯换盏好不快意。

“梁兄呢?哪去哪?”

“不知道。”黄固已经喝燃了,起身用食指指着那几个士绅,得意的道:“常知县被晏殊抓了,打断了一条腿……有人说某与他交往过密,定然会倒霉,这是嫉妒!他们嫉妒某!”

“哈哈!”众人都大笑了起来,两个士绅交头接耳的嘀咕着。

“这两日黄固惶惶不可终日,怕的要死,今日听到晏殊的随行官员们在酒楼喝酒庆功,这才敢出门……”

“人不要脸,百事可为……”

“说的是,他黄固就是不要脸,这才挣下了偌大的家当,不过常弭完蛋了,他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士绅最在乎的就是和官员的关系,只有和官员们搞好关系,他们才能在乡间如鱼得水……黄固大抵是紧张了两日,压抑太过了些。

此刻得了浪的机会,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女伎呢?”他面色发红,喊道:“来三个……不,来五个……”

“你的腰子扛得住吗?”外面一个质疑的声音传来,黄固顿时大怒,喝道:“某当年也曾包下一座青楼,彻夜狂欢……”是男人都无法容忍不行这个说法,所以黄固是真生气了。

“是彻夜枯坐吧。”这个声音很讨厌,黄固骂道:“哪个粪坑里爬出来的蛆虫……”房门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飞尘到处都是,烛光灼灼,黄固戟指门外的男子,骂道:“来人,弄死他!”他这两日躲在家里,总是担心会被晏殊带人破门而入,今日算是彻底的放松了。

“黄兄……”几个士绅觉得不对劲,有人起身拱手。

“未敢问……”

“某秦为!”秦为的笑容很可亲,他目光梭巡,笑道:“竟然有五人,好,省事不少,来人。”

“郎君!”门外进来了谢挺,叉手待命,秦为指着黄固等人笑道:“倒是省的我再去一个一个抓了,全数拿下。”

“秦为?”黄固下意识的喊道:“晏殊来了……”晏殊是想来的,可秦为以他身份为由,直接拒绝了,开玩笑,一个三司使去冲锋陷阵,万一出点儿事儿,他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了。

秦为想起自己把晏殊灌晕,然后趁机跑路的事儿,不禁有些心虚,回去会不会被晏殊抽死?

现阶段敢抽秦为的人不多,但晏殊可不管你那些,想抽就抽咋了?

“某无罪,到哪里某都无罪!”大宋对待文人文官的优渥,让他们有恃无恐。

黄固叫嚣道:“某放贷怎么了?当今大宋谁不放贷?谁?若是要弄某,那就应当把放贷的人全都抓起来,否则某不服,不服!”大宋的奇葩之处不少,高利贷合法化就是其中之一。

朝中不是没想斩断这个害人的东西,可百姓穷,一遇到难关就过不去,若是借不到钱,那就是绝境,所以朝中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王安石革新,他强硬的推行青苗法,结果在实施时却被地方官吏给弄歪了……但归根结底,所谓的青苗法,实则就是政府放贷,只不过利息低了些,在秦为看来,青苗法实则就是政府盘剥百姓。

百姓们为何要每每在青黄不接时需要借贷,因为在高赋税之下,他们每年的收获不足以支撑一年的嚼用。

也就是说,他们辛辛苦苦的忙活一年,却养不过自己和家人,只得去借贷。

这样的情况之下,在秦为看来就该改善百姓的收入,比如说提高收成,这一点他弄出了复合肥。

比如说赋税降低……这一点需要不断的博弈。大宋养了一堆官员和军队,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耗费,让赋税居高不下,一旦减税,那就会带来连锁反应。

官员的俸禄给不起了,军队养不起了,赏赐给不起了……一地鸡毛。但是,这个赋税一定要改,秦为眼中多了兴奋之色,他喜欢这种状态,就像是战斗前的肾上腺素飙升。

“某放贷无罪!无罪!”黄固等人被拖了出去,喊冤的声音引得村里的百姓都出来看热闹。

“这不是黄先生么,他们怎么被抓了?”

“那是梁先生。”黄固和梁英成功的会师了,在看到梁英的身上已经换了一身便服时,黄固不禁大怒,说道:“你竟然得了消息自己逃跑?呸!某与你割席断交!”梁英低着头没说话。

黄固想到两人多年的交情,就觉得不至于,于是问道:“你为何不说话?是有何难言之隐吗?说出来,别怕。咱们放贷无罪,你怕什么?”那几个士绅酒意勃发,都笑道:“正是,我等放贷无罪,怕他个鸟。”梁英缓缓抬头……靠!

这是一张看不出人型的脸,那张嘴高高肿起,和猪嘴差不多。梁英整张脸都被带着肿大,恍如被吹了气一般,而且五颜六色的,看着想不到这是人脸,大抵是怪物。

有人在惊叫,就像是少女遇到了心怀歹意的大汉般的惊恐万状。

“梁……梁兄?”黄固觉得这人大抵不是梁英,猪嘴男艰难的张开嘴,满嘴的血沫,看不到一颗牙齿。

他艰难的说了一句话,但却无声。有人从他的嘴型里猜测了一下:“他说咱们都是猪……”

“梁兄别担心,我等自然会为你讨回公道。”这年头士绅一旦要拉关系,那真是无所不及,所以他们压根就不怕,梁英低下头,心中为这群蠢猪感到了悲哀。

秦为都来了,这厮心狠手辣,朝中的官员被他打断腿的不少,那可是京官,而尉氏不过是一县之地……都等着倒霉吧!

当夜,北伐军四处出击。尉氏县城门大开,有人质疑,秦为直接用旨意抽他的脸,随后全城寂静,战马的马蹄敲打着石板,发出清脆的回声。

……前厅里,酒醒的晏殊正在和秦为下棋。

“老夫对吏治不乐观。”晏殊下了一手棋,有些沮丧。

“老夫这一路巡查过来,发现官吏中有好的,可少得可怜……大多数是得过且过,而尉氏……说句实话,老夫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在尉氏发作了,否则不会下狠手。”加上今晚的行动,整个尉氏县的官吏几乎为之一空,从京城来的官吏们飞速接手,可依旧有些磨合方面的问题。

“多弄些人就好了。”秦为下了一手棋。他觉得晏殊太过悲观,

“您要知道,只要上面重视,手段得力,官吏的贪腐并不是不能控制。”

“可谁会重视?”晏殊难得坦露心迹,冷笑道:“皇室标榜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们怎么重视?那是打自己的脸。”老赵家当年就是靠着造反上台的,所以有些心虚,加之害怕别人有样学样,于是就和士大夫们商议好了,大伙儿穿一条裤衩,从此做兄弟。

所以晏殊很悲观。秦为笑道:“您要知道,以前他们不重视,那是因为没有底气,可现在呢?”晏殊一愣:“以前……先帝就没有底气,所以隔几年就换一次宰辅,否则担心自己会失去权利……后来轮到太后掌权,虽稳住了吏治,但也是暂时的罢了……再到如今的陛下时,情况好了些,但要说底气还是不足……”秦为点点头,说道:“所以要徐徐图之才可啊,比如说咱们要解决百姓吃不饱的问题,在革新之前是不是可以弄一个复合肥出来……”晏殊一愣:“是了,如今天下人有了复合肥,每年就算是交了赋税,填饱肚子却是无虞了。这次京城周边旱灾,为何无人造反?就是因为家中的存粮多了……若是往年,百姓就要无路可走了……”秦为干笑道:“晏相公,还有个原因,厢军现在不招灾民了,所以他们造反无用,只会被流放。”

“老夫说话你不顶嘴就不舒服?”晏殊一巴掌就呼了过来,秦为机灵的一低头,然后举手道:“还有个原因。”

“什么原因?若是敷衍,回头打死。”秦为苦笑道:“百姓觉得有希望了。”

“希望?”晏殊不解的道:“什么希望。”秦为说道:“以前的大宋,西南有侬智高反叛,有交趾在袭扰,西北有西夏人,北方有辽人……而大宋和这些对手的厮杀中多有败绩,在百姓的心中,这样的大宋朝不保夕,希望何在?”晏殊低下头,灯光照在他斑白的头发上,看着多了几分苍老。

“如今交趾败北求和,西夏数次被击败,辽人也在府州大败,这个大宋又看到了希望……”晏殊抬头,看着很快活,就像是孩子似的。

“是了,打了胜仗之后,赋税自然少了,百姓就能感受的到。打了胜仗之后,百姓就不会担心自己成为异族的奴隶,心中自然就安稳了……心中一安稳,他们就会憧憬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