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916:心胸宽广的三司使

大宋好儿郎 916:心胸宽广的三司使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可要老夫派人去搜吗?”晏殊森然道:“灾情紧急,你不是急着去为百姓排忧解难,而是急着去和那些人狼狈为奸,这样的官员,杀了都不解恨。”常弭一下瘫坐在地上,但心中终究还是有些希望在:“求晏相公法外开恩,下官只是一时糊涂……”最多是发配罢了,过几年再想办法回来,优待士大夫嘛,晏殊当然知道这些事儿,他冷着脸伸手。

“可有棍子?”老农点头,

“有呢,晏相公可是要解手?只是棍子刮屁股太硬,小人这里还有几张草纸没用……”晏殊的脸颊颤抖了一下,

“拿木棍来。”老农嘟囔着去找了木棍来,晏殊接过,转身就是一棍,晏殊没头没脑的抽打着常弭,边上的人都看呆了。

常弭在地上翻滚着,惨叫声刺耳得让一条狗都转过头去。晏殊今年也五十出头了,不年轻了,可在四十的常弭面前,他身手依旧矫健,打常弭跟玩儿似得。

他手持木棍,一路追打过去,专门冲着腿下手。

“晏相……腿快断了。”再打下去,常弭的腿怕是保不住了,于是随从终于忍不住出言相劝。

晏殊一脚踹了常弭一个滚翻,然后直腰骂道:“畜生,为官一任,不能造福百姓也就罢了,竟然还祸害,你这等官员,不死何为?”常弭躺在地上惨叫着,有人过去看了一眼,喊道:“他的左腿断了。”众人不禁担忧的看着晏殊,私下动手打断官员的腿,这事儿走到哪都是罪名,哪怕你是宰辅也好,此事也得要承担相应的处罚。

况且你还之是计相,距离宰辅你还有一线之隔,如此张狂行事,就不怕因此断了晋升之道么?

晏殊杵着木棍摇头,很是坦然的道:“无碍,秦为那边还有几条腿,大不了老夫去借一些来就是了。”啥叫借腿?

众人不解,随从放松的笑道:“是了,平阳公那边又立功了,想来能赚几条腿的功劳,到时候让他出头说说,陛下本就恨这等贪官污吏,顺势就过了。”赵祯若是听到这个消息,怕是恨不能飞过来亲手打断常弭的腿。

所以晏殊只需找个借口就能脱责。

“平阳公?”农人们有人听过秦为的名字,就介绍道:“那是少年英雄呢,年纪轻轻的就老是打胜仗,交趾和辽人,还有西夏人都被他击败过,陛下说他是名将……还有,他还是大儒,传下来的读书法子咱们这边都在用。”

“他还是神医,您不是去医馆不花钱领了救心丸吗?”老农点头:“是啊,每月都能领。”说话的农人笑道:“那些就是平阳公花钱叫人弄出来的药,免费送给有心疾的人,真真的好人啊!”老农惊讶,然后双手合十。

他冲着汴梁方向虔诚的道:“小人惟愿平阳公一家世代平安……”什么世代富贵,在经历了大半生之后,自然知道平安最重要,所以老农的祈祷很是虔诚,让晏殊也暗自点头。

“打井!”晏殊挥手。农人们喜笑颜开,跟随着匠人去寻点开挖。

“晏相公,就怕晚了呀!”老农见晏殊和气,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别担心,此次陛下听闻旱情,已经令三司准备了钱粮,稍后若是灾情严重,自然会按照人口发下来。”晏殊的话让老农不禁喜笑颜开,边上却有人质疑道:“晏相公,真的有钱粮?”老农一听就怒了,脱了鞋子拍打着质疑的农人,骂道:“这是晏相公,听说他以前是陛下的老师呢!”

“陛下老师的话你都不信,你要信谁的话?”晏殊苦笑着摇头,他觉得自己这个帝师有些惭愧,他教的了帝王之道,却交不了天下人啊!

他稍微退后,吩咐了一个随从,随从一人双骑离去。随后的两天里,晏殊就留在尉氏,盯着各地清理沟渠打水井。

“晏相公真是个好官啊!”有晏殊在,地方官吏压根就不敢懈怠,几乎是连轴转。

“晏相公,又累倒了一个官员。”一口刚打好的水井边上,晏殊正在查看出水的情况,闻言皱眉问道:“如何,那人可有危险?”

“没有,说是中暑了。”

“废物!”晏殊冷冷的道:“老夫从辰时初就在这里盯着打井,太阳再大老夫也未曾躲避,可老夫中暑了吗?这是娇弱……官吏娇弱是什么意思?就是当惯了太平官,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和范仲淹一样……”来禀告他的是三司的随行官员,哪怕知道自家老大的秉性,可依旧有些尴尬,范仲淹做官确实是舒坦,基本上没受过什么苦。

可你也不能说他是太平官吧?老范好歹也是汴梁士林中的翘楚人物,不少文人学子争相跟随,而且老范为人正直,这是有口皆碑的。

“谁说范相公是太平官?”后面来了一群人,有人指着这边喝道:“嘿!那个老贼!……回头,让某来看看你那张恬不知耻的老脸!”打头的两人衣着讲究,气质不凡,但都阴沉着脸。

为首的这人有着漂亮的胡须,堪称是美髯公,他阴沉着脸,那胡须给他平添了几分威严。

在场的人都缓缓回头看着他们,目光中全是敬佩,竟然敢骂晏殊是老贼,还骂他恬不知耻……好汉兄,你厉害。

“味道不错。”晏殊喝了一口澄清的井水,笑道:“不过记住要烧开了才能喝,否则跑肚拉稀可要费不少药钱。”边上的人都在尴尬的笑着,晏殊脸上的笑意却缓缓收了,然后回身。

他要在地里巡查,必要时还得要帮忙干活,鼓舞人心,所以穿的是便服。

“老贼……”美髯兄指着晏殊喝道:“哪来的?”周围打井的农人有二十余人,对方来了十余人,看着气势汹汹,有些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的意思。

晏殊淡淡的道:“北边来的。”对于尉氏来说,汴梁可不就在北边吗,偏东一点。

美髯熊指着他冷笑道:“回头找你算账。”他急匆匆的走到水井边,看到下面水光波动,不禁叹息道:“奈何!奈何!”农户们在交头接耳,渐渐露出了兴奋之色,有人更是在幸灾乐祸。

美髯兄走过去,用力的拍拍晏殊的肩膀,说道:“老汉,记住了,祸从口出。”晏殊默然。

老汉这个词在现在带着贬义,大抵有些老东西、老家伙的意思,美髯兄急匆匆的走了,有些声音隐约传来。

“那个老儿在哪里?去打探一番,看看他何时回京。”这群人远去,有个农人怯怯的道:“晏相公,那是咱们尉氏的豪绅梁英和黄固,都是有手段的……”

“那个胡子漂亮的就是梁英,晏相公,您为何不动手?只要您说一声,小人就能打死这些人。”在农人们看来,晏殊能碾压那二人毫无压力,可他为何不动手,几骑飞速而来,却是尉氏的官员。

“晏相,隔壁村的水井已经打出水来了,那些农人正在喊着陛下万岁呢!”晏殊嗯了一声,有农人不忿,就把刚才那二人的事儿说了。

那官员顿时火冒三丈。

“晏相,只要您一句话,下官马上带人去收拾了梁英。”晏殊这两日在尉氏四处奔走,把许多在其位的官吏都比了下去,他这种身先士卒的行为得到了百姓和官吏的赞誉,呼声响彻云霄。

当然,百姓是真心实意的欢呼,而被晏殊驱赶着干活的官吏们大多在叫苦。

可没法啊!看看晏殊,人家可是坐不垂堂的宰辅,可干起活儿来比咱们还精神,这让咱们连偷懒都不忍心啊!

而且晏殊的喷子之名在京城周边广为流传,大家都觉得他刚才的举止太反常了。

“罢了。”晏殊淡淡的道:“做事情重要,老夫的个人荣辱倒是算不了什么。”

“晏相高风亮节,我辈不如。”官员们拱手表达钦佩之情,而且是真心实意的,边上的农人都纷纷赞美着。

仟千仦哾

“晏相公这心胸,某看比韩公都高,这首相也能做一做。”

“换做是某,方才定然要翻脸,然后让他们跪着求饶。”

“所以你只能在这里种地,而心胸宽广的晏相公能做三司使。”

“……”众人一阵赞美,晏殊的神色却依旧是淡淡的。稍晚,他又去了县城里,临时驻地很简单,尉氏县拨了一个小吏来伺候晏殊,见他回来就去烧水。

洗澡更衣,晏殊回到了书房。稍后他召集了随行的官吏议事。

“尉氏这边差不多了,回头咱们就准备回京。”晏殊看着瘦了些,不过精神还好。

“晏相,此次虽然旱情严重,可总算是应对及时,把损失减少到了最小,咱们三司准备的钱粮大概用不到一半,可谓是成功了。”晏殊点头,官吏们都兴奋了起来。

此次跟着晏殊出京虽然辛苦,但总算是完成了任务,回京后按照晏殊的秉性,定然是要给他们表功。

立功就是升官的资本,所以多多益善。众人一阵欢喜,有人起身道:“晏相,既然如此,那咱们可否……”他看看大家,堆笑道:“可否喝点酒呢?也算是庆贺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