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904:百姓家的口粮

大宋好儿郎 904:百姓家的口粮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时有人崩坏了锄头,蹲下去刨了刨,就仰头喊人帮忙。

“拿绳子来!”几个学生蹲在那里刨土,刨空了大石头的侧面。绳子绑好大石头,赵允让站在最前面,拉着绳子喊道:“一二……三!”因为绳子就那么长,所以拉的人不多,可所有人都停住了手中的活,在看着这边,很简单的号子,可却让人觉得浑身发热。

大石头被缓缓拉动,最后被拉了出来,引来一阵欢呼。赵允让放开绳子,对周围的人说道:“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旱灾是旱灾,可每个人都要扪心自问,可曾倾尽全力了吗?可曾沮丧想放弃吗?若是有,那就丢掉这些想法,去打井,去挖渠,去挑水……”他看着那些看热闹的人,认真的道:“我们不说为了大宋,但你们应当为了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妻儿,抛弃那些求神拜佛的祈雨之举,去认认真真的干活。”汴梁难得遭遇旱灾,所有人都傻眼了,于是各种说法都来了。

什么当今陛下做事不靠谱,得罪了老天爷;或是陛下的年号第一年就遭遇旱灾,这不是好兆头……在这个时代,遇到天灾之后,绝望的人们无能无力,只能把这一切归咎于当权者的失德。

赵祯为何要出宫,就是因为外面这种声音太多,渐渐在蕴集,他若是坐而不管,稍后进谏的奏疏会淹没了宫中。

陛下当好生检讨自己犯下的过错,最好发个罪己诏出来哄哄老天爷,最近是不是小日子过得太好了,这样不好,要节俭。

……一句话,老天爷降下天灾,那一定是你帝王的错,赵祯自觉自己没错,所以想出来看看。

可未曾想却看到了赵允让在鼓动百姓。

“郡王默然干活,这是言传身教……”一个官员赞道:“这便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郡王行事有君子之风,这都是陛下识人善用啊!”赵祯在看着,心中感慨万千:“这江山终究是人来维系的,若是不努力,任谁来都没有用,汝南郡王也算是给官吏们开了个好头。”那些围观的百姓都躬身行礼,有人说道:“郡王一席话让小人惭愧不已,这就回去打井……”

“只是祈雨之事却不好停。”

“祈雨,向谁祈雨?”赵允让觉得手心里的水泡好像破了一个,火辣辣的痛。

他恼火的道:“千年来遭遇旱灾都会祈雨,可有几次神灵下凡了?你等这不是祈雨,而是绝望了,想向心中的神灵求助,就算是颗粒无收也心安理得……你们还是男人吗?”赵允让的怒火勃发,

“男人面对灾难就缩了,把希望都交给了虚无缥缈的神灵,自己却袖手旁观,这是男人?不是,这是女人……不,女人都比你们强!至少她们会努力,而不会像你们这帮无能!”这一番话直接刺痛了这些百姓的心,有人羞愧,但也有人振振有词的道:“郡王,咱们的人手不够……”一个村子的人就那么多,怎么去打通水渠,怎么能打出够用的水井?

“那就先做,你不做难道老天爷会降下甘霖?”赵允让目光一转,就看到了远处的赵祯等人,于是就说道:“人手不够朝中自然会想办法,你等只管去做。”

“朝中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还能让那些军士来帮忙?”众人都觉得不可能,可除了这个之外,哪里还有人手?

一个老汉跺跺脚,

“军队是陛下的命根子呢,别说是郡王,就算是太子也没法沾边。再说那些军士哪里肯干活……厢兵还差不多,罢了罢了,咱们走吧。”赵祯缓缓走过来,听到这话后,就说道:“他们肯干活的,再说为百姓干活,也是他们应该做的。”老汉看着他,见他一身布衣,神色木讷,就说道:“这位小哥看着和气,只是这话却不能乱说,否则回头丢人。”汴梁的军队就是看门狗,和百姓的关系可不怎么融洽。

赵祯伸手道:“拿锄头来。”赵允让楞了一下,然后把自己的锄头递了过去。

“去歇着,我来。”他拎着锄头走过去,奋力往下一锄,结果用力过猛,锄头歪歪斜斜的钻进了土里。

他想把泥土撬起来,可力量却小了些,面红耳赤的在发力。

“这人是谁?真笨。”

“是啊,看着就是第一次干活的模样。”

“陛下……这是陛下。”其中有人曾经见到过赵祯,突然就喊道:“这是陛下。”众人目光转动,看到站在赵祯身边的赵允让,看到那些宰辅,以及更外面的那些侍卫们……陛下竟然来了?

“见过陛下。”赵祯点点头,微笑了一下,然后继续用力。几次三番后终于把泥土给撬起来了,觉得双臂酸软。

他本想歇着,可想到连赵允让先前都默默的挖了许久,他是皇帝,还不如自己的臣子么?

于是就强忍着,继续挖渠。而吕夷简和庞籍等人却麻爪了。

“陛下先前说要让军队来帮百姓挖渠打井,可附近都是禁军啊!”

“厢军倒是无碍,全拉出来干活都行。”

“陛下刚才说他们肯干活的……”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这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赞同。

庞籍说道:“此事重大,问问吧。”于是吕夷简就走过去问道:“陛下,可是要调动军队来挖渠打井吗?”赵祯犹豫了少许没说话。

调动军队在任何时候都是大事儿,赵祯虽不怕他们造反,但却担心流言蜚语,更担心朝中有人会借机生事。

这时秦为在边上说道:“陛下,臣以为军队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可这个家饱含了什么?臣以为饱含了百姓在内。百姓受灾受苦,军队就该出来,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保家卫国……”赵祯心中满意,

“说得好,去枢密院告诉庞籍,京中禁军最大限度的调集出来,帮百姓挖渠打井,要快。”

“陛下仁慈。”百姓们喜上眉梢,那谢恩的声音宏大,神色诚恳。

“都回去吧,赶紧各自发动起来。”赵祯点点头,外面的百姓开始散去。

赵祯的心中一动,就问道:“吕卿可是惧怕军队出来有风险?”吕夷简有些尴尬的点点头:“陛下,军队和百姓裹在一起,若是有人鼓噪,臣担心会有不测。”赵祯点头:“是这个道理,可若是被人鼓噪一下就会动.乱的军队……那样的军队要来何用?”吕夷简一怔,旋即觉得有道理,

“军队若是这般,那就该打散重建。”

“要教导他们。”秦为说道:“要教导他们忠君爱国,一遍不够就百遍,百遍不够就千遍。”这是思想教育。

赵祯点头赞许:“不能因噎废食,那不是军队,而是造反后备队。”

“是。”吕夷简和庞籍等人去商议,赵祯继续挖坑,没过多久,他就觉得手心发热,近乎于发烫。

他张开手心,看着一个水泡在成型,不禁有些傻眼,他的眼皮子跳了几下,真是很疼啊!

“陛下,臣来吧。”赵允让的手已经敷好药了,觉得还不错。

“你歇着。”赵祯也才二十五岁,算是年轻人,只因他是皇帝,人们便自觉忽略了他的年纪。

可他这个年纪,最不缺的就是血气方刚,最不想被人比下去,于是奋力干活,结果没过几分钟,水泡那里痛的厉害。

“陛下!”许茂则屁颠屁颠的来了,一脸欢喜的道:“陛下,那些百姓知道您在帮百姓挖渠,好些都放弃了祈雨,都开始挖渠打井了。”

“哦!好啊!”赵祯感慨的道:“这就是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我原先却错了。”他原先觉得帝王该总揽全局,这等作秀的事儿没必要干,甚至连下面的臣子都没必要干,大家各司其职才是最务实的。

可现在现实却抽了他一下,有时候表面功夫做到位了,比干一百件实事儿都有效果,眼前就是例子。

“这便是大宋啊!”百姓们淳朴热心,几句简单的话就能让他们感动,一件很小的事儿就能让他们团结起来,赵祯真的很欢喜。

“饭菜来了。”秦为筹备的饭菜来了,他亲自押送。

“陛下……”秦为真没想到赵祯会亲自来,还有宰辅……赵祯来了不错,可宰辅却有些头痛,这些人太那啥了。

吕夷简一身肥肉。范仲淹体型还好,就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让人不敢靠近,秦为觉得有损大宋官员的形象。

“吃吧吃吧。”赵祯放下锄头,冲着百姓说道:“都来吃饭。”王东堆笑道:“陛下,小人家里准备的有呢。”

“在哪?”赵祯正想看看百姓的伙食,王东的老妻拎着个陶罐站在边上。

赵祯伸手道:“给我看看。”他的老妻怯怯的把陶罐放在地上,赵祯俯身看了一眼……

“这是什么?”他看到了一堆绿色的糊糊,味道一言难尽。

“这是什么?”王东的老妻木讷的道:“是野菜……还有自家种的一些东西弄的糊糊。”

“粮食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