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797:大宋的经济驱趋势

大宋好儿郎 797:大宋的经济驱趋势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要如何弄?”

他对经济的认知……

当年他的‘天下钱财定数论’被秦为批驳的体无完肤,所以此刻不敢装专家,只能虚心请教。

“老夫也不知道。”

王臻没能给他一个权威的答案。

马德禄以为他是对自己不满,心中不禁满是苦涩。

他是官宦子弟出身,从小父母就望子成龙,对他的教育多有严苛,每日就说些你要好生读书,长大有出息之类的话。

这些话就是压力,让年幼的马德禄不堪重负,但却只能接受这些压力。

渐渐的他觉得自己必须要成为大宋的栋梁之才,也就是说,他希望大宋在自己的手中变得更好。

而这需要权力,需要地位,首相之职再好不过了,可如今朝中人才济济,连张士逊那种都被陛下以兑子之计牺牲了。

马德禄没有太深的背景,有的只是一些士林中的威望和那些士子对他的尊敬,这种东西平时拿来冲门面还行,实事儿怕是难……

他自忖无法和这些人竞争,渐渐的性子就变了。

从小父母亲人的要求让他不堪重负,等渐渐靠近权利中心之后,他发现自己并不拔尖。

我要做顶尖的那一个人!

他的这个愿望渐渐破碎,心中近乎于绝望,而后就渐渐学会了板着脸,掩饰心中的那些情绪。

他突然请教王臻,而王臻的态度让他有些难过,多年来戴着的面具破开了一条缝隙。

大家都不知道他此刻的心情。

王臻想了想,说道:“陛下,大宋最近没找到铜矿,目前铜钱的出产每年都在提升,可这点提升却远远无法弥补那个出现的大窟窿,三司那边早就是速手无策,晏殊愁的饭都吃不下……而秦为的钱票,恕臣直言,大宋钱荒的困局很难找到出路,唯一的可能就是钱票。可钱票却有风险……”

他也在担心钱票的风险。

不只是他,满朝君臣都在担心这个风险,否则交子就不会被限定在益州等地使用,不得扩散。

“陛下,臣觉着……钱票之事其实还是有办法去解决的……”

秦为的态度很认真,可殿内的君臣却很大多是不信。

王臻的眼中多了凝重之色,此事重大,秦为若是胡言乱语,他怕是会忍不住当场出手教训人。

“如何解决?”

赵祯觉得头皮有些发紧,这是发病之前的征兆。

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最怕的就是难题和烦恼,一旦难题和烦恼引发忧虑,随后就会犯病。

他双手握拳,忍住了去敲打脑袋的冲动,秦为对此一无所知,他觉得自己期盼的机会终于出现了。

“大宋的商业发达,每年增速都不低。臣的秦记同样如此,销量每年都在递增。可胡聘告诉臣,说有的商人却减少了进货量,臣不解,以为是秦记的货物出了问题,谁知道竟然是因为缺钱……”

大宋重商。

最初的开头便是赵匡义,是他派出使者出海,热情邀请外藩商人来大宋经商,这就是大宋和海外贸易的开端,并在以后不断发展,成为大宋商业的有力补充。

而大宋本土的商业活动更是方兴未艾,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堪称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任何时期,任何国家。

一旦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那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后世无数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只要努力保证经济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体国力的不断增强。

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越久,国力就会越强盛,一旦持续数十年,基本上都能让一个弱国变成一个强国。

大宋人口不缺,疆域也不差,天生就具备了这个条件。

可大宋君臣却不懂经济,近乎于粗放式的管理,以及货币的缺乏,让大宋经济面临着钱荒的危机。

若是不解决掉这个危机,经济发展就会自动减速。

大宋要强盛,经济发展必须要保持高速增长,如此才有财力去改革军队,去干大事。

“……大宋的铜钱不够用,臣在这里说一句,再多的铜钱也不会够用!”

秦为的声音回荡在殿内。

赵祯在认真的听着,马德禄也在认真的听着,然后感觉到了一道目光,偏头看去,却是王臻。

老王的眼神中多了些不满,大抵是你既然要弹劾秦为,那就先弄清楚大宋的经济情况再说。

什么都不懂就瞎比比,你是御史中丞还是御史废物?

马德禄微微颔首,然后专心听着秦为对大宋经济的分析,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

而好学就是通往渊博的唯一途径。

秦为的心情非常不错,所以声音中就多了些许欢喜,“货币供给是经济发展的大事,按道理朝中应当要学会控制这些,可……”

他无奈的道:“可臣为官数年,却从未听闻有人说过这些事。”

赵祯觉得这不是自己的锅。

原先的宰辅们不错,但目光和见识却不及拥有千年优势的秦为,所以一谈到经济,秦为嘴里蹦出来的名词他们压根就不懂。

这只是偶尔。

彼时秦为并未全面阐述对大宋经济的看法。

因为赵祯的革新意志不强,若是提前发动,肯定会被拒绝,而且容易引发反对情绪堆积。

赵祯登基,这位皇帝委屈多年,一朝成为帝王,心中的憋屈都化为了动力,恨不能一夜之间成为大宋有史以来最英明的帝王,好在史书里爽一把,出出以往的郁气。

这是机会,秦为绝不会错过,于是借着马德禄弹劾的机会,他顺势出击。

“大宋每年经济增长都不少,这需要相应投入货币进去,否则就会出现钱荒……”

这是经济规律,蛋糕做大了,却悲剧的发现奶油不够……赵祯微微点头,觉得这样的说法通俗易懂。

这个秦为果真是人才难得啊!

“若是朝中有足够的货币储存,那么就能通过货币的投放数量来控制经济的发展。比如说经济发展过快,有失控的危险,这时候就需要减少货币投放的数量,让市场缺钱……所谓市场,可以理解为需要用钱的地方。市场缺钱,增长就会减慢,失控的危险就会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是一个很新鲜的理论。

赵祯随即让人叫来了晏殊。

三司使是专家,需要结合大宋的现状给他一个解说。

晏殊来了以后,赵祯先是给他讲了一番刚才秦为的理论,后者露出惊艳的表情,随后就是赞赏的笑容。

他接着道:“陛下,大宋缺钱,比如说某个商人想进货,但却受困于手中无钱……怎么办?他只能停止此次进货。”

晏殊原本是叫皇帝读书的,文采自不用多说,但对于经济……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三司使,对经济也是二把刀。

可他做事认真,虽刚接手三司一年,但他对大宋经济已经有了深入了解,知道缺钱的弊端,但却找不到解决方案。

“他停止了此次进货,那么本来该卖出这批货物的那个商人就损失了这笔生意,而更上面的……制造这些货物的工匠或是百姓,他们就少了这批收入……一直算上去,大宋就会损失了这笔赋税,无数人就会损失了收入……陛下,秦为说的经济增长,臣的理解就是多出了无数笔生意,这样无数人就会多了收入,朝中也会多了赋税……这便是经济。”

啪啪啪……

赵祯正在思索这番话,被这个声音打断了思路,等他板着脸看去时,却是秦为在鼓掌。

秦为没法不鼓掌,他没想到晏殊在三司之后,竟然能说出这番话来。

谁敢说晏殊只是个文人,此刻的秦为就敢和他拼命。

秦为尴尬的停住了鼓掌。

赵祯没好气的道:“如此说来,实则就是……一笔笔的生意往来会给各行各业增加收入,而缺钱会导致这些生意停滞或是减少……后果就是那些人的收入减少,朝中的赋税减少……也就说,百姓和朝中的富裕需要商业不断增长……”

“是的,陛下。”

秦为的欢喜之情连赵祯都感受到了。

他是觉得朕竟然不愚笨,所以才欢喜的吗?

赵祯有些纠结这种欢喜。

“铜钱不可为!”

秦为首先就给铜钱下了烂药:“陛下,铜钱的价值太低,而大宋的经济体量却太大,若是全数用铜钱,怎么弄都不够,而且还会很麻烦。铜矿的开采和冶炼很麻烦,这不符合朝中的利益。”

这就好比后世只发行一元的钢镚,可在庞大的经济体量之下,携带大量的钢镚就成了一个大麻烦。

而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铜钱的铸造成本不低,这就让朝中发行货币成了不赚钱的买卖……

换做后世的任何人来,都会说发行铜钱不划算,可此刻的大宋能用什么去替代铜钱?

“金银太少,不可为。”

这一点大宋君臣都知道,所以才纠结,金银无法作为货币出现,那么还有什么?就只有铜钱了啊!

头痛!

“所以,臣以为唯一的出路就是纸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