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790:重演前唐的覆辙

大宋好儿郎 790:重演前唐的覆辙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秦为只是用几个小问题就问出了将士们的心思,让他恍然大悟。

“原来将士们的想法很简单,杀敌,保国,仅此而已。”

赵祯摇头道:“那些学究总是要把这些弄复杂了,在诗词文章里彰显出来。可谁看?将士们看吗?他们不看。他们只知道不杀敌,敌人就会杀自己。”

“陛下所言甚是。”

说到诗词文章,晏殊就忍不住想发表看法:“臣以为此后的军令当简洁,让将士们一听就懂,那等锦绣文章还是自家关门去享受吧。”

“哈哈!”

众人不禁大笑起来。

“下官万商,见过吕相。”

这时隔壁传来了声音,众人急忙噤声,含笑听着。

“农户努力种地……咱们武人的忠心就是平时努力操练,听从指挥。若是战时就奋勇杀敌……如此就是我们的忠心。这番话可是你说的?”

“是……不是。”

“嗯?老夫问你话,竟然敢说谎吗?”

吕夷简可不是善茬,当年他还是次相时手腕就极为强硬,这可是敢硬钢刘娥的人物,处置一个都虞侯对他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而已。

“下官不敢,小人不敢……”

万商显然被吓坏了。

“别吓坏了他!”

赵祯显然极为欣赏这位万商,竟然破例出声,隔壁静了一瞬,君臣等候着……

“下官是听秦秦大人说的……”

室内,吕夷简站在边上,万商有些拘束的站在另一边。

吕夷简眨眨眼睛问道:“你说是谁说的?”

万商说道:“是秦秦大人。”

“你何时听来的?”

吕夷简觉得有些热,不禁拉了一下衣襟。

“那次……”

万商回想了一下,“那次北伐军在城外和人演武,下官也在场……事后北伐军大胜,下官过去……下官本想和秦秦大人套个近乎,可他正在回答问题,好像是个军士在请教何为忠心……然后秦秦大人就说了那番话。”

他不知道那番话是否能让吕夷简满意,但自己却觉得很好,很贴切。

“吕相,下官用这番话在军中教导那些军士,极好。”

吕夷简摆摆手,万商告退,他转身推开门,进了大堂,里面很安静,庞籍等人在看着秦为。

赵祯也在看着秦为。

赵祯点点头,“你很好。”

那些臣子都喜欢用华丽的词藻来标榜自己的忠心,可秦为却不会,他只会用最贴切的话语,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原先还有人说北伐军八百余人的规模不可小觑,该抽调到别处去,大伙儿都有些意动,今日之后,赵祯再无此念。

“旁人都恨不能把忠心当面说出来,而你却悄然说,并且是说给了那些视你为领军的北伐军听。”

赵祯真的很满意,“为国效命,为国种地,为国经商……这便是忠心啊,这便是为国效力。”

“大宋官吏千万,能用心如此的有几个?”

赵祯唏嘘道:“你年轻,但却有勇有谋,难得啊!”

秦为没说话,微微低着头,从寇准开始,这个时代的文官就在走下坡路。

寇准至少敢拽着真宗去亲征,哪怕后来因为政争离开政治中心,但他的胆略依旧光耀千古,能与后世的于谦交相辉映。

寇准之后还有老范。

当时的范仲淹看到了大宋的危机,他大声疾呼,痛斥那些弊端,而当时的赵祯也察觉到了那些危机,于是君臣一拍即合,开始了革新……

革新失败了,大宋的文官至此开始了下滑,关键是赵祯在领略了强大的反对力量之后,他陷入了沮丧之中。

帝王沮丧,重臣堕落,这样的大宋一直下滑,直至赵顼登基,重用了王安石。

王安石疾风骤雨般的新政就是大宋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这根稻草却载不动大宋的国运,跟着一同沉没了。

现在是天圣十年年底,即将到来的是明道元年。

新帝王,新年号……这是一次机会。

原先被打破了信心的赵祯,现在还好端端的在这里,他正在看着外面,身形挺拔,像极了一个王者。

原先坟头草三尺高的赵元俨依旧健在,依旧苟且的想要活得更久。

濮议没有了,君臣和谐,这样的大宋如何?秦为感觉成就感爆棚,这就是我带来的改变和影响!

未来的大宋将会走向何方,他心中渐渐有了些谱。

赵祯回身问道:“你今日的进谏风险不小,你可想过我会发怒处置你吗?”

“想过。”

秦为说道:“但有的事必须要去做,不然臣会寝食难安。”

赵祯笑道:“你说的是国事……还是你自己?”

国事你就是效忠我,你自己,那就说明你的忠心不存粹,只是想要借此挽回自己在军中的威望。

秦为这些年打了不少胜仗,虽然都不算什么很大规模,但也算是身经百战的将军了。

若他是个存粹的文官还好,而他偏偏又是坚定地北伐者,既如此,军队里的威望就至关重要。

官员会检讨自身,去发现自己的缺陷,而自私就是缺陷之一,对手会利用你自私这个缺陷设下圈套,然后给你重重一击。

所以忠臣不能自私。

同时这也是赵祯想重用秦为的信号。

效忠朕,朕便重用你。

吕夷简有些小嫉妒,他想起自己在秦为的年纪时才刚中进士,可秦为就已经要飞黄腾达了。

年轻人,果真是前途无量啊!

秦为抬头,微笑道:“臣今日进谏,为的是……自己。”

吕夷简猛地看过来,觉得秦为怕是昏头了,赵祯看着他,眉头渐渐皱起,秦为含笑,态度坦然。

“为何?一般的臣子听到这等话,马上就会向我效忠。而你却不同。”

赵祯突然笑了:“说说,我很想知道你在想什么。”

秦为说道:“人生百年,总得要坚持些什么。功名利禄是很重要,蝇营狗苟在其间自得其乐。可若是为此丢掉了真心,盖上十床棉被臣都会发抖……臣虽有私心,但自问无愧于国,无愧于大宋!”

“有所为,有所不为……”

赵祯点点头,“今日朕也算是见识了人心,那么谁来告诉我,以后的军中怎么防备人心变动?”

所谓的人心变动,就是军队的心不在大宋这边,不在皇帝这边。

吕夷简说道:“臣以为可以鼓动。”

他看了秦为一眼,“军中就像秦为说的那样,用最简单的话去鼓动军士,年年岁岁,那些将士们的忠心只会越来越多。臣想起了一件事,当年臣来京城考试时才十七岁,那时臣有些胆怯,觉着怕是要空手回家……”

“吕卿当年也是才子。”

作为首相,吕夷简在他登基的路上居功至伟,赵祯自然不吝夸赞。

吕夷简也没觉得这是虚夸,他本来文采就很好,否则也不会以进士三甲入仕。

“那时臣胆怯之极,甚至都没法去考试,当时可把臣给急得……后来臣就想了个法子,每日就给自己鼓劲,说些什么此科必中之类的话,起床说十遍,饭前说十遍,临睡前说一百遍……后来开始考试,臣自信满满……最终那一科得中进士。”

“这就是自我暗示。”

秦为没想到吕夷简竟然有这种经历,不禁大为好奇,“吕相这便是无师自通啊!”

这等手法在后世屡见不鲜,但在此时知道的人却不多。

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就是自我暗示的‘高手’,每一件事都往坏处想,没事也找事出来往坏处想,堪称是脑补的天才。

赵祯看着吕夷简,想起了自己生病的经历,不禁生出了些认同感来。

气氛有些那个啥……

有些温馨,直至庞籍突然问道:“陛下,可要给神勇军上下说说话?好歹也让他们知道您的仁慈。”

这是一个及时的建议,赵祯点点头,庞籍嗖的一下就消失了,速度快的让人目不暇接,稍后外面传来了鼓声。

“陛下,这是点兵。”

鼓声隆隆,脚步声渐渐密集。

稍后田言全身披挂出现在门外,拱手道:“禀告陛下,神勇军集结完毕。”

赵祯见他精神,就点点头。

众人出了大堂,前方的阵列一下就乱了。

“那是……那是陛下!”

“那是吕相,还有庞相他们。”

“……”

这个排场太大,将士们不知道是好是坏,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怎么就没人认识哥呢?秦为觉得自己很失败。

“那是秦帅!”

一片嘈杂声中,有人喊道:“当初就是他来镇压的神勇军,那日他一人便镇压了三千神勇军!”

瞬间神勇军的阵列里就安静下来了。

“你的名声竟然能让他们噤声吗?”

庞籍有些艳羡,于是就难免想起上次出征被王臻抢了主帅的事儿,觉得王臻就是去蹭功劳的,而且还蹭成功了。

秦为笑道:“只是侥幸罢了。”

吕夷简看了他一眼,心中的遗憾潮水般的涌来,要是当初去的是老夫,老夫今日也该有这等威慑力吧。

赵祯走了过去,秦为自然而然的随行。

“这不合规矩。”

吕夷简皱眉道:“陛下要迎接将士们的欢呼,秦为去做什么?”

晏殊老眼昏花,茫然的道:“当然是护卫陛下。”

吕夷简苦笑道:“是了,神勇军现在人心不稳,再没有比秦为更好的护卫人选了。”

“当时他一人一刀就逼退了神勇军,今日一出来就让全军谨慎,可见名将还是有好处啊!”

说这话的就是庞籍,三个宰辅闻言回头瞪着他。

呵呵!

庞籍呵呵微笑,照样回瞪他们,两府之争早就开始了,现在大家是对手,该膈应你们时老夫可不会手软。

前方赵祯感觉到身后有人陪伴,眼角瞥了一眼,发现是秦为,就微微颔首。

“朕今日来到了神勇军,见到了一些将士,听到了他们的一些话,朕感慨万千呐。”

赵祯的开场白缓和了气氛,“有人说神勇军要谋逆,可朕却不信,一点都不信。”

帝王必须是说谎的高手,否则迟早会完蛋,宰辅们一脸的理所当然,甚至还很欣慰,大抵是觉得赵祯说谎说的这么自然真是妙极了。

阵列里的将士们一下就被这个巨大的惊喜给击中了。

他们从未想过谋逆,可朝中的判断却让他们喊冤无门,大家都绝望的等待着处置,回家能干什么?

而且还顶着个叛逆的名头回家,想必当地官府的名册上会重重的记录一笔,以后被重点盯防。

大家都绝望了,可陛下却突然现身,并说不相信他们会谋逆。

这……

一个军士突然振臂欢呼道;“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欢呼声直冲云霄,声势骇人,赵祯向前一步,秦为并未跟随,这是帝王独享尊荣的时刻。

他微微昂首,喃喃的道:“这个大宋……真是让人欢喜啊!”

……

等回到宫里后,赵祯有些难为情。

但更多的是喜悦。

他深吸口气,道:“神勇军的将士忠勇。你当时说解散神勇军会影响军心士气,朕不以为然,可先前决定留下神勇军之后,军中欢呼,将士们皆愿意效死,此间你立功不少。若非是你的坚持,神勇军早就被解散了……”

秦为心中欢喜,说道:“陛下,臣当年住持过军中操演,也见过将士们袒露心迹,所以知道忠心来源于尊重,来源于目的。尊重他们,用崇高的目的去鼓舞他们,这才是忠心的根本。”

尊重和崇高的目标历来就是军队的战斗力倍增器,可大宋却丢掉了这个倍增器,今日秦为重提此事,让人不禁心中一惊。

“陛下……”

宰辅们在看着赵祯。

这事儿可不能轻率啊!若是听从秦为的建议,从此把军队的地位抬高,那文官算是什么?

而且武人崛起,以后会不会重演前唐的那一幕?君不君,臣不臣,乾坤颠倒,太阿倒持……

赵祯知道阻力的来由,但看着秦为那自信的模样,不禁就笑了。

“今日诸卿都看到了神勇军的将士们是如何的忠勇,如今大宋外敌环伺,内部也不安宁,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