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卷一:好少年名扬汴梁 第六十七章:锋芒

嘭!

房门被一脚踹开。

在众多都头、将领惊愕的目光下,一袭长衫读书人打扮的秦为,从容走了进去,拱手一礼。

“下官秦为,见过杨都指!”

一阵鸦雀无声……

杨帆森然道:“放肆!这是殿前司,你敢藐视上官,该当何罪?!”

秦为一脸淡然道:“这话从何说起?下官初来乍到,不过推了下房门,这也算错吗?”

“某说你错了,你便是错了!”

杨帆是武官出身,口才显然差点意思,上来便撕开了脸皮,赤果果的发动了进攻。

秦为眯着眼睛道:“下官虽然官职低微,但也是陛下谕旨钦封的八品监判官!杨都指如此轻慢,莫非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么?”

杨帆冷冷的道:“此等不知礼数的东西,陛下定是被尔蒙蔽了。”

捧日军的官吏们眼睁睁的看着二人交锋,纷纷沉默着。

为官之道就是不该掺和的不要掺和,许多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一句话,大家都不待见秦为这个空降来的监判官。

秦为冲着杨帆拱了拱手:“大人若觉得陛下错了,大可现在上书朝廷,将下官这官职罢去就是。”

杨帆森冷道:“你在威胁某?”

秦为笑了笑:“不敢,下官人微言轻,上官若要教训,错也是错、对也是错!又何谈‘威胁’之说,杨都指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倒显得秦某张扬跋扈了。”

杨帆默然瞪着他不再说话,似乎是在想怎样收场。

本想着给新来的一个下马威,也省得他日后不守规矩,去枢密院乱嚼舌头。

哪知来了个刺头……

下马威非但没奏效,反倒把自己架起来,下不了台了。

众目注视下,秦为环视了一圈捧日军的这些文吏武官们,忽的笑了一声。

“按理说,这个时候早该会有个‘老好人’站出来帮着缓和下气氛,也好给杨都指一个台阶,此事也就过去了……”

杨帆脸色愈发难看。

“可这么久了,怎的不见一人出来说和?”

秦为笑着道:“看来我捧日军的同僚皆是耿直汉子!又或是杨都指平日威严太盛,大家都不害怕迁怒都指大人?”

杨帆神色狰狞,大有一言不合就动刑的意思。

“秦大人,任你巧言令色,本官也是你的上司,尔如此不分尊卑,可是想领军罚么?”

这不只是撕破脸,而是要结仇了啊!

大家一起看向了秦为。

秦为却依旧面色淡然道:“自古‘君让臣死…’,杨都指身为上司若想动罚,下官自然只有受着……”

还到是他服软了,杨帆跟着冷笑一声。

“但!”

秦为直视着杨帆,一字一句道:“下官虽隶属殿前司,职位却是文官,并且同时受枢密院兵房管辖,大人若要动军罚,还是向枢密院打声招呼为好。”

这就是大宋文官的优待之处。

无论到何时,文武官员的地位都泾渭分明!

哪怕秦为此刻身在殿前司,若要问其罪,还得枢密院里的那些文官点头才行。

杨帆被憋个半死,恨恨地等着秦为,却拿他没有办法。

而且今日梁子结下了,秦为身为监判官,日后肯定少不得向枢密院打小报告,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秦为是不怕杨帆,但杨帆也不怕他。

二人一个是上司,一个是文官,尤其在宋朝这种重文抑武的大环境下,军中不出矛盾才怪。

“众位!”

秦为得了嘴上便宜,自然见好就收。

冲衙里的一众都头、教头拱拱手,笑道:“秦某初来乍到,为表心意,今日下衙后,某在州桥下‘秦记’酒楼摆宴,还望诸位同僚赏光。”

刚得罪了上司,就请同僚客吃饭。

众人面面相觑,这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谁会为了一顿饭,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

秦为看在眼里,接着道:“皆时秦某自当备上好酒好菜,也请诸位同僚帮忙品鉴一下我秦家的镇店烈酒‘暖冬’!”

嗯哼?

如今汴梁城里何人不知‘暖冬’。

与其说那是酒,倒不如直说它就是钱,而且是不会贬值的钱!

直到此刻,众人才恍然回神,面前这个监判官,他可不只有一个身份!

秦记的幕后老板,大宋烈酒的开创者,汴梁商界的传奇……

一系列的成就让秦为背上了商业大佬的名号。

所以原本打定主意不去赴宴的同僚们,在听到‘暖冬’二字后,坚定的心瞬间动摇了……

这还不够清楚吗?

人家那里是请客吃饭,分明就是送钱来的,而且是以让人无法诟病的方式。

‘暖冬’是很值钱,如今黑市上甚至炒到了两百贯一瓶的天价,但它终究是瓶酒,就算明目张胆的拿回家,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那么问题来了——同僚之间互相送了几瓶酒,这算受贿吗?

放到前世这肯定算,但现在就不一定了……

此时发生的一切,都当着杨帆的面,大家也清楚,这是秦为对杨帆的反击,而且出手更是阔绰。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杨帆都有些后悔了。

若是刚才没有与秦为交恶,那些价值百贯的‘暖冬’,是不是也会有他的份儿……

……

这边发生的事情,不过几个时辰就传到了政事堂。

经过这次的朝堂变动,政事堂也是新人换旧人,随着丁谓被贬丰州,李迪致士归隐,仅存的尚书左丞、左仆射吕夷简,由于年纪原因,仍旧没能位居首相。

而早已位居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的张之白,则顺理成章的顶了上来,任中书门下平章事。

不过吕夷简却倒也不在乎这些,毕竟眼前的张之白已垂垂老矣,年纪比李迪还大,致士也不过早晚。

听着小吏的传话,吕夷简笑着拍了下桌子。

“好小子!”

与他同为次相的尚书右丞、右仆射张士逊,捋了捋颌下胡须,略微皱了下眉:“此子脾性太过锋芒了些,日后恐招祸端。”

吕夷简笑道:“年轻人嘛,有些锋芒也是好的,若他是个胆子小的,丁谓一党也不会那么快就清楚。”

作为宰辅,吕夷简本不该如此赤果果的提朝党纷争之事。

张士逊刚想提醒,忽看了眼中位上一言不发的张之白,恍然明白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