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651:新老帝王的传承

大宋好儿郎 651:新老帝王的传承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们疯了?其他考生见状只是冷笑,有人还干咳一声,引得监考的人过来查看,

“不许交头接耳,否则算作弊。”马德禄满意的看着秩序再次回归。他回到帘后,和几个同僚说话。

“国子监的考生看着整齐划一,这是秦为北这几年的成果。”

“那些学生每日闻鸡起舞,行武人之事,恬不知耻!”

“只是强身健体罢了,何必这般刻薄。”

“刻薄什么?你不知道他们不但是跑步,还要操练长枪和长刀,这不是行武人之事是什么?”

“他们又不上战阵,行什么武事?”

“罢了罢了。”马德禄皱眉压下了他们之间的争执,有人说道:“秦为在国子监不但行武事,还弄了那个什么……刷题之术,引得天下效仿,有识之士皆斥其媚俗,然其势已成……奈何?”

“哎!刷题之术已然成了气候,压是压不住了,不过可以压住国子监!”众人交换个眼色,都微笑起来,马德禄知道他们的意思,却也乐见其成。

国子监……秦为……他的眸色渐渐多了沉郁。近几年的学风不大对劲,必须要扭转这个势头,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科举考试中体现出来。

比如说坚持传统学习方式的考生在省试中胜出,这是不是证明?马德禄想起本科的那几个人才,不禁微微含笑。

……考试在继续,当第二场的题目出来时,考场里再度响起了低喝声。

“噤声!”

“安静!”又一次镇压成功,马德禄心情更不错了,可国子监的考生们却有些懵逼,这个题目怎么还是眼熟呢?

马英想起了相似的一个题目,那是去年年中做过的,虽然不一样,但却类似,可以引申许多。

玛的!他有些懵逼了。他看看左右,发现其他考生都是愁眉不展,或是冥思苦想,显然并未做过类似的题目,他再看看左右的两个同窗,他们的眼中同样是充斥着不敢相信。

这特么谁弄的题目?竟然连续两道题都蒙对了……我的神啊!……贡院外重新挤满了人,秦为也在其中。

一群国子监考生的家长围在他的身边,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小子的勤奋,大抵有考不上的担忧,想给秦为留个好印象。

若是考不上省试,那多半还得继续读书,还得在这位秦郎君的手下,所以先讨好没错,而作为相对的,周围的那些人却离得远远的。

汴梁本地的考生家长们来了,他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大声说笑。

“有了刷题之术,考科举再也不是难事,沈秦郎君功莫大焉。”

“是啊!这是他的功劳,不过如今四处都传遍了,国子监再无优势。”

“就像是流星闪烁了一瞬,看似漂亮,可也只是那么一次罢了。”

“但还是要多谢他。”众人冲着秦为拱手微笑,秦为颔首回应,感恩的人还是有的,这个发现让秦为很欣慰。

“他看着风度不错,并没有沮丧。”

“国子监如今他很少去了,所以沮丧什么?考得好就好,考不好他就说自己早就没管了。”

“那他今日还来作甚?”

“做样子呗!”

“开门了!”有人喊了一嗓子,顿时所有人都往前涌去。

“哎哎哎!别挤啊!”秦为被人簇拥着过去,奋力挣扎了许久才脱身出来,贡院的大门打开,考生们涌了出来。

“大郎,这里,为父在这里!”

“二哥,二哥,我在这……”

“……”外面顿时一阵兵荒马乱,祝青也出来了,几个江南东路的考生围在他的身边,不时说着自己的文章。

这大抵就是复盘。

“祝兄,你的如何?”

“还好。”祝青很是谦逊。

“祝兄乃是我等之中最出色之人,此科当出人头地。”

“……”祝青没有理会这些吹捧,他在默默回想着自己的文章和诗赋,觉得还行,心情就好了起来。

等结果吧,结果出来,某定然不让苏洵专美于前。

“国子监的出来了!”祝青回身看去,就见国子监的学生们在大门外重新集结,然后走向了自己的父母家人,他们的家人含笑看着,秦为自觉的走到了边上,周围空无一人。

祝青看到秦为此刻的境遇,不知怎地就想起了自己隔壁家的那条老狗,孤独而可怜。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场操演。国子监的学生们整齐的站在秦为的身前,一如每日早操时的场景。

“他们要做什么?”

“不知道,兴许秦为还要说话吧。”

“看着很整齐啊!”

“对,行武事搞出来的整齐,让人看着……难受。”国子监的学生们齐齐躬身下去,依旧整齐划一。

“多谢秦郎君。”所有人都停住了,纷纷看了过来,这里是贡院大门外,无数考生和家人都在看着这一幕。

看着国子监的学生们弯腰,然后高喊。

“多谢秦郎君!”整齐的声音震动着贡院内外。……这是什么意思?祝青觉得国子监的规矩太多了些,让人有些不舒服,随后散去的国子监考生们把原因也散到了各处。

“考得好吗?”

“好,爹爹,孩儿觉得有把握。”

“真的?”

“真的,孩儿此次定然能过了省试。”

“别说大话,小心被人取笑。”

“爹爹,孩儿真的有把握。”

“……”国子监的考生们都喜笑颜开,只是记得规矩,没把考题被猜中的消息放出去,这让别人有些不齿。

“他们太骄傲了,上一科的成功让他们忘乎所以。”

“是的,所以这一科就该给他们当头一棒!”许多人都是这般想,随着人流散去,今日贡院门外发生的一切都在散播。

吕夷简得知后只是摇头,对王臻说道:“你不是找秦为来敲打过了吗?为何国子监还这般得意?”王臻茫然道:“说了是说了,不过……年轻人,总是要吃亏才知道教训。”吕夷简点头,

“是了,他的路太过顺畅,此次该摔一跤才好。”

“叫上枢密院,咱们去见陛下。”刘娥卧床不起,但赵祯每日都会去寝宫外问候,等到了福宁殿的西阁外时,宰辅门见到了守候的赵祯。

吕夷简先问了病情。御医王翔说道:“太后在不断恢复之中,某有把握……”他很是自信自己的医术,吕夷简闻言含笑道:“若是如此,某保举你的大功。”王翔退后,吕夷简带着宰辅们在外面行礼。

“诸卿辛苦了。”双方都没见面,刘娥在里面听着他们的汇报,或是简单说几句,或是默然。

说完政事后,吕夷简觉得气氛太严肃不好,就冲赵祯笑道:“陛下,今日省试结束,国子监的学生们很是自信,在贡院外就说必中。”赵祯刚伺候了刘娥喝药,闻言也笑了笑:“年轻人嘛,秦为不也经常自信满满的吗?这是言传身教。本来朕该说他们轻浮,可想着朕年轻时也曾经这样过,所以……有些向往啊!”吕夷简在外面说道:“如此臣等告退。”赵祯在里面应了,等他们一走,刘娥这才喘息了几下。

“帝王之道首在威严,威严而不可测,于是臣下忠心不变,你可懂了?”

“是,孩儿懂了。”边上坐着的赵祯点点头。刘娥干咳了一声,赵祯就拿了温水给他喝。

喝了一口温水,刘娥看了他一眼,笑道:“宰辅要稳重,否则今日一个主意,明日一个主意,帝王头痛不堪。”赵祯点头,

“从前孩儿曾以为宰辅们太过暮气沉沉,可如今看来,这不是暮气,而是稳重。大宋很大,不可轻忽。”

“对,就是这个道理。”看书溂刘娥的眼中多了回忆之色:“可听到国子监的学生们朝气蓬勃,我也不禁为之精神一振,可见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刘娥一生信奉的准则就是无愧于心。

终其一生,虽然后世人说她缺少吕武之恶,可朝局却尽在掌握,这便是她的道。

每个帝王都有自己的道。刘娥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走上歪门邪道。

“你莫要和他们针锋相对,那只会让朝局失控,最好的法子就是默默等待。你是帝王,有这个权利等待,只等时机一到,你就能重新开始……这是臣子所没有的权利,他们羡慕,但不能给,否则乾坤翻覆就在顷刻间。”

“臣子们总是会得寸进尺,许多时候你可以软弱,当着他们软弱也无碍,这时候你要看。”刘娥的眼中多了冷色:“你要看谁在继续得寸进尺,这等人有逆臣之嫌,不管他是何等大才,皆不可用!切记了!”

“聪明或是本分的臣子都会适可而止,于是君臣相安,这就是君臣之道。”理学尚未成型,那些严苛尚未出现,所以君臣关系并非如以后般的泾渭分明。

赵祯点头,刘娥摆摆手道:“你且回去吧,记住要多学多问少说……”

“是。”作为未来的帝王,赵祯已经逐渐有了帝王的雏形,可惜给他过度的时间太短了,刘娥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多的给赵祯传输些有用的帝王之道。

刘娥算是个慈母了,否则当初她独揽朝政,完全可以拼一把废了赵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