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卷一:好少年名扬汴梁 第六十三章:李迪想要的体面

不知是怎么度过这一夜的。

第二日清早,秦为睁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一幕。

屋内熟悉的桌椅,墙上熟悉的字画,透过窗户的缝隙,他甚至看到了那棵熟悉的银杏树。

床榻很软和,让人不自居的伸了个懒腰。

一股莫名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原本胀痛厉害的头也不那么难受了。

难道我在这儿睡了一夜?!

秦为看着眼前的一切,恍然想起了昨日的荒唐事,不禁痛苦的闭上眼。

一世英名啊!

赵允让!狄青!

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俩!

“你醒了?”

外间屋门吱呀一声开了,刘姝红着俏脸看着他,玉指悄悄捏着裙摆,站在那儿,有些不知所措。

“我……”

秦为知道此事装鸵鸟也没用了,只好坐起身,一脸尴尬的看着她。

“小公爷和你那位朋友,昨日已被送回家中……”

刘姝说着又红了脸,语若细蚊道:“你家仆人带不回你,便只好委屈你在这里安顿了一夜。”

什么叫‘带不回我’?

难道昨天他喝醉了以后,还错过了别的节目吗?

秦为老脸通红,尴尬地笑笑:“抱歉!昨日饮酒过甚,叨扰了……”

“不叨扰……”

额、

这话是下意识说的,却不是一个深闺少女该说的。

刘姝红着脸低下头,气氛一下子陷入寂静。

……

皇帝的身边不缺女人,而且数量之多。

最亲近的往往并不是皇后,而是某个最得宠的妃嫔。

所以为了避免后宫之人恃宠而骄干扰政事,这样得宠的妃嫔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当然也有例外的。

刘娥就是那个例外。

十六岁的赵祯要立后了,郭皇后贤良淑德、举止大方,得了太后的青睐,入宫便稳居后位,郭氏一族也因此显赫。

所以在这个喜庆而有敏感的时期,郭家的境遇实在让人眼馋。

监察御史郭开山站在殿前,前面便是许久都未上朝的李迪。

“见过李相。”

李迪点头,看着郭开山,又看了看身后的群臣,脸上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落寞。

“年末帝后大婚,郭大人位极人臣,前途无量啊!”

“承蒙多年关照,下官感激不尽,李相若有何愁事,下官自当竭尽全力。”

郭开山很是严肃的叉手行礼。

边上还不明真相的群臣瞧着他们二人,羡慕和嫉妒交杂,还有几分揶揄嘲笑。

“待会儿少说话,莫要卷进来,老夫这辈子够了,只愿身后还能庇护你等一二,便不枉大家相识一场。”

李迪转过身去,老迈偻捋的腰身瞬间挺得笔直。

更像是他最后的倔强。

太后刘娥在小皇帝赵祯的搀扶下,二人缓缓走近殿内,群臣接着行礼拜见。

行礼后,李迪一反往日沉默,率先站出来:“陛下,老臣日溢年迈,今日来更是在频频昏聩中犯癔,遂不能再效力于朝廷和陛下,今日特意殿上于陛下请辞。”

说完,他看了刘娥一眼,二人目光交错间,又默契的收回眼神。

十六岁的赵祯已然不再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幼稚,他的看懂了太后和李迪之间的无声默契,瞬间明白了立后的含义。

他只觉得胸口有些发闷,说道:“李卿乃我大宋肱骨,朝廷脊梁之能臣,怎可萌生隐退之意。”

少年意气风发、志得九天,他本以一切尽在掌握。

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场赤果果的交易,甚至就连这桩交易也不是他能做主的,若非太后有魄力,很可能就会引发朝堂动荡。

如今好了,李迪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上书请辞,代价就是善待他余下门生旧吏。

刘娥没有理由拒绝,甚至在她看来,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可依照礼法,赵祯依旧要对李迪三辞三请表示尊重:“李相为大宋劳苦功高,朕如今尚且年轻,还望卿家能再助朕几年啊!”

赵祯说的很真诚,情到深处甚至红了眼眶。

群臣不禁感叹陛下仁慈德厚的,也纷纷附和,大殿之上全是表述李迪功劳的夸赞之声。

李迪却正色道:“陛下,臣老迈昏聩,恐于江山社稷之累赘,臣感恩陛下仁慈体恤之心,怎奈这身子日渐衰败,实不能再侍奉陛下左右了。”

“李卿真的不再考虑了吗?朕诚挚相请您能再为国效力几年,这大宋没了李卿家,朕犹如痛失一臂啊!”

好一个能言善道的皇帝,群臣不可置信的看着龙椅上面带伤痛之色的赵祯。

他竟对李迪用了‘您’字来挽留!

今日之话若传了出去,李迪声隆当世,就算百年后,李家亦是全族荣宠!

这就是李迪想要脸面。

“罢了。”

赵祯觉得流程走的差不多了,便哎叹一声,悲伤道:“朕虽不愿李卿致士归乡,奈何卿家年迈体弱,朕亦不能为了一己之情,毁了卿家的身子,愿李卿能身体康健,再代朕多护佑这大宋江山!”

这是个不错的帝王,李迪心中宽慰,至少他该给的面子给足了,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为自己博得个赞誉美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靠得不只有情感,还要有相对的利益。

李迪用致士换来他想要的利益,但这只是刚开始,天下没有这么容易的好事,致士之前他还要再办一件大事!

正当群臣还在窃窃私语时,李迪并未打算回班,站好他在大宋朝堂上的最后一班岗。

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封奏疏,朗声道:“陛下,老臣还有本启奏!”

正题要来了!

赵祯精神一振,在旁侧坐的刘娥也不自觉的正了正身子。

“臣李迪,今日弹劾太常寺少卿郭峰,等三十六人……尔等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更有甚者与朝中高位之臣结党!臣以为,此乃祸乱超纲、结党造反之前兆,应当重惩!”

朝野瞬间哗然声阵阵。

老李这是搞毛啊!走都走了,临了还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可有心之人此刻却明白了,这哪里是李迪要弹劾他们,分明是皇帝和太后授意的!

一朝新臣换旧臣,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