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571:百姓知道谁好

大宋好儿郎 571:百姓知道谁好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自古天降祥瑞,皇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封控,然后就是占为己有。

“为何要封住这里?”

秦为觉得叶双愁有些神经过敏了。

“这是祥瑞,自然要敬献给……”

叶双愁没说完就后悔了,他看到满脸阴冷的秦为。

“若你们想将这东西归于祥瑞,那某宁可一把火烧了它,也不会让它现世……”秦为有些恼怒道:“这是民生啊!是百姓的命根子……这和祥瑞有毛关系?”

叶双愁也冷冷的看着他,道:“可这东西关系太大,你我都做不了主……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你可知道后果。”

这年头,但凡民间有点儿什么好东西,朝廷都会一刀切的占为己有,还美曰其名的说这是技术垄断。

秦为上辈子见多了这种打着防泄密的幌子以权谋私的,他对其深恶痛绝,接着回身道:“想走的就走,秦家庄不是皇城司,没理由限制百姓的自由。”

他率先上马,带着人出去。

“都知!”

皇城司的人很尴尬,阻拦吧不对,不阻拦吧叶双愁的脸面全无。

秦为冷冷的道:“要拦着某吗?”

叶双愁摇头,皇城司的人闪开,秦为带着人扬长而去。

“都知……这个秦为太过分了,仗着自己受陛下信任,就敢目中无人么?”

有人不忿的建议道:“去陛下那边告一状,好歹不能让他得意!”

叶双愁面色凝重的道:“封锁住复合肥的方子就好,其他的先不要管,陛下自会定夺。”

他先前说话随意了些,作为内侍,他只需向赵祯负责,所以下意识的就想到了祥瑞这个词。

在真宗时期,祥瑞就是升官的法宝,没有祥瑞要想方设法的制造祥瑞,赵祯时期依旧有残留,特别是最近……

太后年暮欲危,陛下每每痛苦恨不得替母受罪。

此刻的皇家分外喜欢好消息,而所谓的祥瑞就是好消息,最近不少地方官都报了各种各样的祥瑞。

可祥瑞终究不是真的仙丹,它只是皇家脸上贴金的一种手段罢了。

想起刘娥最近的身体,叶双愁的眼中就多了阴霾,他也希望刘娥能多活几年,至少在赵祯将权利完全消化之前,刘娥的生死至关重要。

“这是担心方子泄露?有心人会利用?”

赵允让没走,他准备去检查一下田地的情况,所以得知叶双愁的决定后有些好笑。

叶双愁点头,觉得赵允让应当是此事的支持者。

“挡不住的。”

赵允让指着那些庄户说道:“当初交给他们制造之法就没想着保密,况且那些农户……谁家还没几个亲戚朋友?那些嫁出去的女儿要不要教?如今复合肥没有第一时间大肆传开,只是因为那些人没看到好处,你一封锁,反而会引来那些异国间谍的关注……”

此地无银三百两啊!

叶双愁的骷髅脸难得红了一下,然后摆摆手,刚组成的封锁线就散了。

“要琢磨人心人性……”

赵允让摇头叹息着,觉得叶双愁是在宫中待久了,加之一直在皇城司,整个人都有些偏激。

这人再这样下去可没好结果。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叶双愁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疯狂徘徊的人。

……

“陛下……”

许茂则急匆匆的冲进宫中,一路小跑的他前襟已经被汗水湿透了,身边的内侍想表现,就喊了一声。

“住口!禁声……”

许茂则喝住了内侍,然后疾步上了台阶,低声问道:“陛下可歇息了?”

午后很热,不适合干活。

冰块在散发着丝丝冷气,室内的温度很舒服。

赵祯靠在椅子上打盹,被这一声惊呼给弄醒了,他缓缓睁开眼睛,觉得咽喉有些干。

“谁?”

“陛下,臣有事求见。”

“进来吧,顺带……要茶水来。”

“是。”

房门缓缓打开,赵祯舒爽的伸了个懒腰,然后微眯着眼看着门外的阳光,看得出来,今日他的状态很不错。

许茂则亲自弄了茶水进来,服侍他喝了,然后说道:“陛下,天大的好消息。”

“嗯?”

因为刚睡醒,赵祯的脑子有些发蒙,想了想才记起让许茂则去办的事,就问道:“多少?一石一多几斗?”

他的目光有些

呆滞,见许茂则的脸上浮起了兴奋之色,就笑了笑,很累的感觉,他觉得最好是卸下一切事务,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好好地玩儿几天。

这是当下的感觉。

“陛下……一石三斗五升……”

去哪里好呢?

金明池?

不过那里人太多了,汴梁人喜欢去溜达,朝中的王公大臣认识他的不少,说不定他前脚出宫,后脚就有人来规劝了。

要么就去河间府?

秦为前些日子从河间府归来,满脸都是风霜,但却带着浓浓的意气风发的模样,他也想去看看,领略一下大宋北方的风景。

他心中微微一动,然后就吸了口气。

“多少?”

“陛下,一石三斗五升。”

赵祯只觉得脑子里嗡的一声,然后身体就软了下去,噗通一声掉坐在龙椅下面。

“陛下!”

许茂则瞪大了眼睛,“您小心龙体啊!”

年轻人身子骨见状,可这么猛地坏一下,谁也受不住,尤其是赵祯这样的身份,但凡可破点儿皮,他都得玩儿完。

“无事,只是惊住了。”

他不能不惊。

一亩地多了三成的产出,这是天大的幸事啊,饶是他不侍农耕,也明白这些增产对大宋来说意味着什么。

“陛下以后要注意,大喜大悲于身体都是不好的,您是一国之主,可要保住身体才是。”

在许茂则以死相逼的强烈建议下,赵祯终于同意召了御医,在确定没有任何事情后,才放心下来。

赵祯揉了揉有些发麻的后臀尖,问道:“是多少?”

许茂则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的道:“陛下,边上的是一石一,那三亩地是一石三斗五升……您别……”

您别再激动了啊!

要是您摔出个好歹,太后和宰辅们定然要拿某去殉葬。

“那么多?”

赵祯的呼吸急促起来,然后噌的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无故挥舞了几下。

许茂则哀求道:“陛下,您别……别这样……”

“看你吓的,朕又不傻,不会再摔了!”

赵祯没好气的看了眼他,忽然玩笑道:“若是因为此事高兴死了,史书上会如何写?”

丢人!

他缓缓起身,在殿内来回游走,说道:“历朝历代都说民以食为天,百姓能吃饱了,那就是天下太平。大宋当年得了好稻种,总算是过了些安生日子,可如今人口繁衍,各处又说艰难……谁都难,可朝中能如何?”

他缓缓走了出去,一阵风带着热气吹来,他不禁微微皱眉,觉得有些发闷。

“土地就这么多,良种也都用上了,每年的产出都有了定数,能如何?就是拔苗助长也无奈。”

他唏嘘道:“这些年各处都在闹腾,造反的,活不下去变流民的……厢军厢军,就是为此而设,只是却让秦为给搅合了。”

把灾民招为厢兵是祖宗之法,却被秦为上次给搅合了。

许茂则觉得这话有些偏颇,就大胆的道:“陛下,那些灾民去了军中也得吃粮呢!收编和不收编其实都一样,治标不治本……”

“是啊!他们进了军中之后就不事生产,还得消耗粮草……就地安置是对的,秦为做得很不错。”

许茂则笑道:“他先前还鄙夷臣呢,看着特别得意。”

赵祯莞尔道:“朕少年时父皇常常教导,说是年轻人不狂是没有出息的,得意才是年轻人的本能,若是他二十的年纪城府就深到喜怒不形于色,那就不对了。该喜则喜,该怒则怒,这才是正常人,朕不是也如此么?”

许茂则这才知道,原来秦为的那些过头表现在赵祯的眼中都是正常的。

那些被他打惨的人冤不冤啊!

还有游昌道,据说现在喜欢干呕,见东西就呕,比孕妇还厉害。

“若是大宋的田地都能向这般的增收,五年!只需五年……这天下将会换个模样,寰宇之内将会彻底平静下来。”

肥料的普及需要时间,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大宋又让人看到了积极向上的一面,光明奋发的一面。

“让秦为来,出宫。”

……

天气热了,宰辅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

吕夷简在打盹,许是因为做了首辅后精神更甚从前,所以背影看着很是威严,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王尧臣在神游物外。

王臻把脚搭在桌子上,呼噜声连外面都听到了。

一个官员来寻宰辅们办事,听到了里面的呼噜声,就叹道:“这事找谁办去?谁也不敢得罪啊!”

“很急?”

身后有人问道。

“是啊!要钱呢,急得不行。”

官员握着文书想推门,可最终还是忍了一下。

“拿给我看看。”

身后的声音中带着笑意,语气随意轻和。

“给你看?你以为你是谁啊你?给你看了又能……”

官员不乐意了,回身就准备说说这个调侃自己的家伙,可一回身,他就看到了一身便衣的赵祯,以及他身边的秦为。

哥们,你运气真好啊!

秦为忍着笑,严肃道:“给陛下看看,若是能过,陛下马上就给你批了。”

官员下意识的把文书递了过去,赵祯也真的接了过来。

“陕西禁军、厢军太多,二十余万人……钱粮不趁手了?多少?一万三千贯,这个钱要给。”

赵祯把文书递过去,官员激动的不行,可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喊道:“多谢陛下!”

呯!

里面传来了重物落地的声音,接着就听到王臻痛呼道:“谁在外面,来人,扶老夫一把,哎哟,这臀疼的……”

赵祯推开了房门,里面吕夷简和王尧臣刚过去扶王臻,见他来了不禁赧然。

上班时间打瞌睡,这不大好吧。

不过赵祯对此倒是不大在意,毕竟几个宰辅年纪都大了,精神不济也正常。

他笑着说道:“城外有田地丰收,诸卿可与朕同去看看。”

皇帝出宫到什么时候都是大事儿。

宰辅们本想劝说,又担心年轻的皇帝不高兴,只好跟着一起出去。

一行人出城直奔秦家庄,等进去时,就看到一群人围在田边。

“下马走过去。”

赵祯兴致勃勃的带着他们过去,近前一看,却是赵允让在田里问老农。

他手中拿着一块泥土问道:“某和边上的土比较过,都是一样的土地,你怎么说这地就肥呢?”

老农手中也握着土,他嗅嗅泥土,再捏散了,笑道:“小人只要闻闻味,再捏捏,就知道这地是瘦还是肥。您看看,这土昨夜就返潮了,下面都是湿的。返潮是好土。”

“返潮是好土。”

赵允让记下了,老农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就是捏捏,松散的是好土,看着颜色深的是好土……那土不透气,你种什么都不成呢!至于闻,那就是闻那股子味道,多年种地的人都知道,闻着越香,这土就越好。”

他得意的道:“这土有香气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土香?”

赵允让若有所思的道:“以前还有看地气的人,在田间四处查看什么气,就决定这地是该种还是休耕。但您这么一说某就懂了,所谓的地气,实则就是看土……”

老农欢喜的道:“对,就是看土。至于地气,你早上来,那些返潮的地自然就有雾气,这不是地气是什么?地气重的就是好土呢!”

赵允让恍然大悟,躬身道:“某今日也算是懂的了看地气的道理,多谢老人家指点。”

老汉笑吟吟的道:“小郎君穿着富贵,跟着郎君来过几次庄上,可见是富贵人。可这富贵人却肯跟着咱们下地,说笑也不避讳,咱们这才敢有话就说啊!你们说是不是?”

边上的人说道:“对。那些官吏如狼似虎,咱们有话也不敢和他们说,也不乐意和他们说。”

不远处的赵祯看着这一幕,不禁叹道:“百姓都知道谁对自己好,他们都说允让年轻不堪大用,可他却知道真心换真心的道理,这才让老农们说了真话,教了真本事。咱们的官吏有几个能这样的?”

众人无语,心想官吏们平常也接触不到这些百姓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