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481:拒绝

大宋好儿郎 481:拒绝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秦为就被吵醒了。

原因是赵允让带着自己的王妃和两个侧妃搬到了甜水巷来,就住在秦家的隔壁。

赵允让还年轻,家眷并不多,左右不过六七个仆人和五六个护院,可租的院子却要比秦家的还大。

里面亭台水榭什么都有,三进三出的大宅子,俨然就是一个小郡王府。

秦为过去看了一眼,回到家后就唏嘘不已:“就为了找个过度的地方,竟然就租了那么大的院子,还折腾来折腾去的,累不累啊!”

他觉得没意思,正好刘姝从书房里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首摘抄好的词。

这是一首大才子柳永新作问情词,辞藻很不错,不过通篇都是无病呻吟。

尤其是柳永老兄现如今,正不知在哪个香街柳巷里流连忘返呢,这样的环境下能写出慷慨激昂的诗词就见鬼了。

反观同时大才子的苏洵,虽然年纪尚浅,可他的诗词却要比柳永高出了不知一筹,尤其是两个人的意境截然相反。

秦为觉得柳永的词太哀怨了些,实在是让人不想看。

能让大半个汴梁的青楼名妓都对其钟情日久的柳大才子,找机会一定要见识见识这位风流才子到底何许模样。

“少了大气,不好……”

秦为摇摇头,随后就把那首词仍在了桌上。

身后赵允让不知何时跟了过来,见到这首词就赞道:“一叶便舟轻帆卷,天际遥山小!黛眉浅……原来是柳永的词,不错!这字娟秀,笔锋柔美,也好……”

秦为回身,脸上多了狰狞。

老子媳妇的字也是你能看的吗?

这一刻他把破除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的重任给丢开了,一脚就踹了过去。

“你刚搬家,不用收拾屋子么?整天的乱跑,那有个郡王样子……”

赵允让一溜烟就跑了,在外面嚷道:“某也就在你家这样,除了这个门儿,某可是威严不可侵犯的!”

呸!

秦为没好气的啐笑一声。

然后他吩咐乔风铺纸研磨,沉吟一番后,写下了一首诗。

“去把这个送到书房……”

乔风在一旁惊叹郎君文采的同时,又羡慕的咂咂嘴:“郎君文采果然惊骇……是否女人都喜欢有才华的男子,春杏这几日都开始唠叨了,说某没学问,以后有了孩子也是干苦力的命。”

“有话就直说,什么时候你也学得段玉那样……拐弯抹角了?”

秦为嫌弃的瞥了眼乔风,乔风则脸上一红,低下头不好意思说话。

“是我家那口子……”

乔风支支吾吾的不好意思开口,秦为却笑道:“春杏这是担心以后有了孩子,习不得学问?”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老赵家的害人不浅啊……

秦为摇摇头,笑道:“别担心这个,等以后家里人口肯定越来越多,回头找个教书的先生,给庄子里的那些娃娃都启了蒙,费用秦家全出,咱家里谁有了孩子也可以去……”

乔风觉得这世上在没有比秦为更慷慨的主家了,当下激动的就要行礼。

“好了、好了,一家人,不用那些虚的。”

本就不善言辞的乔风,也不矫情,拿起那首词就去了后院,让春杏代为转交。

“这是郎君给娘子作的诗。”

刘姝打开一看,却是西洲曲。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是很直白的相思词,很干净清爽,没有无痛呻吟,却满怀了相思之意。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刘姝不禁看得痴了。

这少男少女定下了婚期却迟迟不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想着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这种情绪大抵是紧张中带着期盼。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思念你呀,可却见不到你。南风若是知道我的心思,就请把梦中的我吹到你的梦境里去吧。

一种浓稠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忧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几句话便倾诉了思念与期盼。

刘姝心中欢喜,就问道:“他怎的不自己送来给我?”

春杏笑着道:“奴猜想,怕是郎君太大男人,所以羞于言表了吧。哦,对了……郎君还说,柳永的词太过哀怨了,什么拍栏杆、拍栏杆……栏杆都要拍断了,也没见他拍出什么千古绝唱来。”

柳永的词太酸了,而且多是幽怨,无趣。

若别人说这话,那肯定会被说是羡慕嫉妒恨,然后被一群文人诋毁的体无完肤。

可唯独秦为不会。

他虽不在文坛,可这些年来却没少留下佳作,那样前无古人的诗词……他自然有资格看不上柳永。

换句话说,现如今秦为的才名早就稳稳地凌驾于柳永之上了,不过他平日里不屑于和这些诗词文章较劲罢了。

少女有些崇拜的捧着手里的诗词,然后又忽的羞恼了。

什么叫‘太过哀怨’……

你这是觉得我是痴呆文妇吗?

她咬着红唇想了想,说道:“是了,现在多是幽怨之词,却看不到发人深省的文章,若是能包含了家国天下,或是针砭时弊,想来才是大才。”

你说我是痴呆文妇,可现在的环境就是如此,官员文人们作词都是一副深闺妇人的幽怨模样,这怪谁?

谁能站出来引吭高歌一曲,震震这股子风气;谁能写些家国天下、针砭时弊的好文章?

曾今秦为也做过,可他现在没工夫做这些了。

比起用诗词文章来唤醒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气结,他更愿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春杏从后院过来,将刘姝的那番话带给了秦为。

赵允让和庞世英正好在,两人一听都乐了。

赵允让笑道:“就凭着这些话,这个嫂子某却是认了。”

庞世英打开折扇骚包的要了两下,也不嫌冷……

然后故作打趣的说道:“先生,您若是再不出手,将来恐怕要被师母嫌弃了,不妨学生为您铺纸磨墨,您可愿一展才情。”

这两小子肆无忌惮的在嘲讽着秦为。

赵允让是纯玩笑,庞世英则是觉得……先生或许在才华上无人能比,但在文章这方面应该不太专注,毕竟这些年他也没做过多少文章。

天才从来都是骄傲的,即便是自己的师父,也同样掩盖不住他的骄傲。

可秦为却笑了笑,说道:“有趣……家国天下吗?还要针砭时弊,如此也好。”

庞世英笑道:“要针砭时弊和家国天下,先生,那可要一大篇文章才行,学生之前有幸欣赏过先生的几篇诗词,惊为天人!就是不知先生文章做得如何……”

赵允让也不禁脑补起秦为成亲后被妻子催促着做文章的场景,不禁就捧腹笑了起来。

这年月男女之间的规矩并非那么死板,比如说赵明诚成亲后还在国子监读书,每逢太学假期,李清照就带着钱和赵明诚一起去大相国寺游逛。

这种类似于后世男女恋人去逛超市的举动,在此时很是寻常,礼教还未张开血盆大口吃人。

所以庞世英和赵允让才能这样调侃沈安。

秦为微笑道:“是啊!要不某就做一篇文章吧。”

他突然想起了隔壁的事,就问道:“朝廷的册封不是早下来了吗?汝南郡王府应该也选址了,怎么还没准备搬家?”

庞世英也才想起了此事,就笑道:“从小公爷到汝南郡王……今后要称呼郡王了,以后在府里也没人敢管束你了,这是好事儿……”

少年人总喜欢无拘无束,不喜被人拘着。

所以对赵允让能独子掌家,庞世英羡慕不已。

赵允让却面色有些古怪的道:“此事……陛下刚派了内侍来宣旨,封某为杭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只是被某给婉拒了……某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这种官职可是要做实事儿的,某怕做不来。”

嗯?

他竟然拒绝了?

到手的官职和权利都拒绝了,秦为第一次对赵允让产生了刮目相看的感觉。

什么担心做不好,这分明就是大智若愚!

赵祯刚刚掌权,下面的人一茬换一茬,他这个时候冒头,很容易就会被人抓住小辫子,然后成为打击抨击的目标。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不好过……熬吧。”

他不担心赵允让会出错,这小子看着吊儿郎当,可手段和心智都不俗,只是他懂得隐忍,更明白自己的身份。

庞世英则好奇的问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先生,这是您新作的诗词吗?”

秦为想了想,“在想写个故事。”

他前世时颇为无聊无趣,无事可做时就看看书,而四大名著自然是必看不可的。

这似乎成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年轻人的传统,没看过四大名著,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聊文学。

有一阵子流行红学,他也跟着赶潮流。

就像是后来的追星族一样,很是钻研了一番红楼梦那本书,几乎可以背下来了。

既然赵允让准备韬光养晦,那秦为也乐得能和他多做一阵子的邻居。

他回到了书房里,坐在窗前,仔细的回想着。

“多准备些纸。”

段玉和乔风一起动起来,把上好的纸被裁切,然后小心翼翼的画上编号。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作者自云,因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红楼’一书也。

这是红楼梦的前言,然后就是红楼一诗的《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算是从尾到头的一个总概,毕竟现在不比当年,很多文章要提前著名故事梗概,否则很容易就被人抨击。

秦为来到这里后文事最多就是练字,或是写几首诗词压箱底,以备后来之用。

写文章……不,抄,这事儿还真让他有些兴奋。

曹公,小子得罪了。

他双手合十,冲着外面虔诚的默念着。

然后他开始书写。

开始他觉得做文抄公很容易,很爽!别人穷极所有才想出来的一首千古佳作,而他只需要吟诵一遍就能冒名顶替,还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

可渐渐的就有些晦涩起来,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才想到了问题所在。

那么多字的一本书,他不可能完全记得住。

这就要他斟酌填补那些缺失的地方,这就很难了,前人呕心沥血的著作,怎是一个抄手须臾间就能明悟其中精髓的。

才写了一天,秦为就想放弃了。

只是想到未婚妻的话,他又咬牙开始了抄袭大业。

整整一天,他也就写了一章,那感觉就像是便秘,超级难受……一方面要回想,一方面还要整理改编。

他把几篇稿子丢在桌子上,然后看看天色,才发现已经是傍晚了。

“郎君,该吃饭了,娘子让小人来唤您,您是在书房吃,还是在前厅……”

“前厅,这就来了。”

第二天秦为睡了个懒觉,日上三竿都没起。

刘家的笑娘子刘婷来找刘姝唠家常,说白了就是攀关系,二人在小花园里时不时的就发出几声轻笑,看样子气氛还算融洽。

赵允让自从做了秦为的邻居后,过来的次数就更频繁了,他吃了早饭就顺便过来转转,然后就转到了书房里。

秦为买了这个院子后,得了安身之地,就把后世的不少知识抄录了下来,不过却不是放在书房,而是放在了卧室里的隐秘地方。

书房还兼了教室的功能,没啥可以保密的。

赵允让看到了桌子上的那几张稿子,就好奇的拿起来看了看。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掐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

这是什么?

赵允让觉得很有趣,以为是最近开始流行的说书。

说书又细分为和说史等四种。

此时的说书就是白话文,只是故事不长,都是短篇。

但已经有了些未来茶馆儿说书的雏形,主要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爱情,大抵就是公子小姐,才子骚客什么的。

而另一种就是破案,以破案为题材,若是故事紧凑,也能在勾栏瓦舍里赚的盆满钵满。

这些都是在勾栏瓦舍里用说书的形势表现出来的娱乐内容,有不少郁不得志的才子,平日里为了糊口营生,都会给这些勾栏瓦肆提供一些说书范本。

不过现在的不叫,而叫说书,作者一般也不会署名。

这不是什么大隐隐于市,而是个别怀才不遇又自认为才学卓著的读书人,为了脸面不愿这么做。

万一日后做了官,被人拔出来这些……总归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后世论坛上有句话说的好:饿死也不写。

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相轻’……

可赵允让看了一眼这第一回,觉得不大像是那种。

“咦,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不是秦兄以前经常念叨的一句话么?”

赵允让一直站在窗前看着,许久才抬头,然后赞道:“秦兄大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