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479:我不是你的敌人

大宋好儿郎 479:我不是你的敌人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风萧瑟,干冷的秋风吹得人心情索然。

赵祯清秀的面容上,眉宇之间多了忧郁,脸上全是熬夜和操劳过度的灰暗色,全然不像一个二十岁青年该有的模样。

他又回身看着一脸纯良的秦为,只觉得一股朝气扑面而来。

原本年纪相同的两个人,可境遇却天差地别……真是让人羡慕啊!

他感受了一下自己身体的负重,心中沮丧。

没办法,他是皇帝,是这天下之尊,他享受了更多的同时,本就该比旁人负担的更多,这才叫公平。

世间没有什么是只好不坏的。

压下这个念头,他淡淡的道:“人心人性……于帝王当如何?”

玛的!

这是搁哪儿受了气,跑来我这儿装文艺了?

秦为想离他远点,越远越好。

这种禁忌的话题岂是我能说的吗?

可赵祯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就说道:“没让你说朕,说说别人……就像上次在相国寺的禅房里,那时候,你不是说得特别起劲儿么?”

可那时候我还没有现在的身份,可不是想说啥都行么。

秦为心中无奈,只能低眉顺眼的道:“陛下,人心……人心从来都是血肉铸就的,所以……总不会都是冷的。”

帝王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对臣子的话要有甄别能力,首要就是不信。

用不信为基础,用怀疑为出发点,这才是帝王的谨慎。

直至你能把握朝政了,如此方能收放自如,才能偶尔的浪一下。

而那些一开始就浪的,基本上没几个有好结果。

比如说杨广,要是慢些,要是开头稳重些,一步一步的走,那隋朝的结局还真有可能不一样。

那厮夺嫡的手段阴狠,登基后的手段更狠。

关键是他习惯了大手大脚,根本就没体验过穷日子,所以一上来就搞大工程,觉得天下钱财花不完,丝毫不知道稳住别浪的道理,最后就悲剧了。

赵祯微微一笑,觉得这小子很有趣。

旁人都说人心贪婪要随时提防,尤其是帝王,切不可感情用事。

可他却说人心都是肉长的。

赵祯登基也有几年了,尔虞我诈、明争暗夺他见得太多了,自然知道有些人的心还真就不是肉长的。

那些人为了利益什么都干得出来,他们早就是铁石心肠了。

所以他微微颔首道:“其它呢?”

你没完了是吧?

秦为心中恼火,就说道:“可人性又大多趋利,所以要晓情、更要利诱。”

感情永远都是维系人类运转的不二法门。

而若是能利用好情感,随之而来就是利益的变化,这些都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赵祯微微叹道:“把自己弄得这般机心重重的,不累?”

这话不对头。

许茂则觉得秦为是真蠢了,竟然说出这些话来。

这是说你秦为城府深。

秦为却无辜的道:“臣得罪了许多人,也结实了许多朋友,这些人有些是因为情感,有时因为利益,可不管因为什么,其中的情感终究是绕不开的。”

赵祯一想也是,他站在树下,仰头看着枝叶亭亭如盖,就说道:“夏日在此乘凉想来会惬意吧。”

“是,臣夏夜就喜欢在树下……喝茶。”

喝毛线的茶,是喝酒。

赵祯拍打着树干,说道:“有人说从未见过你的文章,可见是不学无术,连在国子监里弄的那个什么刷题之法,也都是如此粗鄙,说你欺世盗名,你如何看?”

“这是污蔑!”

不会写文章的秦为悲愤的道:“他们看不起臣的学术,觉得臣太年轻了,若如此轻易的就开了一派之先河,那他们脸上就挂不住了!臣虽然没做过多少文章,看诗词还是不错的吧?”

能让秦为引以为傲的,也就只有那些前世抄来的诗词了。

这些就是他纵横文坛的底气,反正无人能够证实是他抄的,那么这些就是属于他的宝藏。

赵祯微微皱眉,想了想,“可是那首词?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是。”

秦为觉得赵祯的情绪有些古怪,伤感渐渐消散,归于平静。

赵祯负手往外走去,吟哦着。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他的腰背渐渐挺直了,回身问道:“朕自登基道现在,算算也有七八年的光景了,朕……可还算是称职?”

秦为心中大震,知道这位帝王终于是下了决定。

他从来都不是软弱的,否则,这偌大的江山根本不可能被他掌阔。

秦为不禁垂首道;“您是位好皇帝,尽职尽责的好皇帝!”

虽然你保守了些,性格软弱了些,手段少了些锋芒……

可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赵祯,大宋的后一百年才能繁荣不衰,很多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赵祯没机会开疆拓土,可他却是当之无愧的守成之主!

能用‘仁’字做庙号的帝王,又岂能是庸碌之人?

赵祯微微颔首,脸上多了笑意,回身出去。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当年的澶渊之盟啊!让大宋得了和平,直至如今。只是北伐再也无人提起。

“数十年,望北犹记,烽火河北路。”

那是太宗皇帝……他的北伐,结果大败亏输,自己都差点回不来了。从此大宋就成了南国,再也没敢往北边多看一眼。

直到秦为出现了,他不止一次的喊着要北伐,要让大宋重获汉唐荣光!

好!

等朕解决掉这一切麻烦,这大宋必将会另一番光景!

那身影渐渐远去,竟然有些雄壮之意。

秋风渐起,几片落叶在前面打转,秦为突然觉得浑身一颤。

赵祯终究是一个不缺雄心壮志的帝王,只是以前的他被压抑束缚的太久了,现在……他要拿回属于自己的锋芒!

……

赵祯回到了宫中,就去了延福宫面见刘娥。

他端着茶杯,看着水汽渺渺,神色竟然有冷肃。

刘娥已经六十多了,整个人显得有些萎靡,可她却依旧带着几分那种睥睨天下之势,这大概就是强者的气势吧。

见赵祯脸色肃然,就问道:“陛下这是想要遇上什么难事了?”

赵祯抬眼道:“母后……这些年,您累吗?”

刘娥坐下的身体微微一滞,然后缓缓笑道:“有人生来就要劳累的,年轻时如此,老年也依旧如此……”

赵祯点点头,说道:“都习惯了啊!可这大宋终究只能由一个人来治理……这是纲教伦常。”

刘娥的脸色如旧,“陛下可是决断了吗?”

这对被权利牵扯的母子终于要分出胜负了,或者说,这个胜负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新老交替。

这件事折磨了赵祯多年,也让刘娥拖延了多年,现在终于是出结果了。

赵祯点头道:“是,朕自登基以来时常觉着有心无力,有些事情明明可以做,可却要顾忌这些、那些……从而导致许多事情只能想想,甚至连想想都不行!母后……朕是这大宋的皇帝,是父皇亲口定下的继承人,更是这朝廷之上唯一的主人!若连主宰一切的权利都没有,这大宋江山还有何未来可言?”

他双手紧紧握着茶杯,仿佛从那里能汲取到温暖,再抬头时,已然是满脸的苦笑。

“我从未想过要和母后争什么,只是想到未来……我直觉的前路一片渺茫,我是帝王,不是傀儡。”

这一刻赵祯再也没了掩饰,他的锋芒让刘娥觉得心中冰冷。

她五十多岁执正,亲手将赵祯培养成了一位合格的帝王,她从未讲过这么锋芒毕露的赵祯,更没有见过如此陌生的儿子。

“千里江山、奥妙无穷!朕想独掌这一切……”

赵祯纠结的站起来,缓缓走到门边,看着蓝天,喃喃的道:“今日朕去了秦家,看看秦为……朕与他相同的年纪,可却觉得他要比朕幸运太多了,他可以决定自己的一切,整个秦家他都能随意掌握,可朕却不能……”

刘娥浑浊的眼神里闪过一抹悲色,淡淡道:“这江山终究是你的,谁也抢不走,你想做、便去做,母后……不是你的敌人。”

……

天圣八年,冬。

从登基就被太后掣肘的赵祯,终于真正意义上掌权了。

而他掌权的第一件事,就是替换掉了曾经的首辅张之白,次相吕夷简从而顶替了首辅的位置。

没有任何征兆,就连正常流程下的文书都没来得及发出,赵祯就这么雷厉风行的开始了朝堂大清洗。

这场清洗虽凌厉却没有溅起丁点儿血腥,甚至连反抗的都没有。

张之白仿佛是一夜之间就老迈昏聩了,第二日就主动上奏,要求致士还乡。

为此,赵祯辍朝一日,亲率文武百官在宫中设宴,也算给足了张之白面子,至此之后,一代贤相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连带那些太后一派的官员,也在此次清洗中或被外调,或被架空。

吕夷简任政事堂首辅,王臻、王尧臣任次相。

可是有一人,却似乎在这次大潮流中被忽略了……

秦为呢?

按理说,如今赵祯掌权,那秦为这个天子近臣自然水涨船高,就算碍于年纪不能升迁,可却要封赏才是。

这个问题无数人想问,可赵祯却迟迟未给出答案。

就在大家心急难耐之时,宫中传来消息,明日重臣和宗室都要来。

这是有重大事件要宣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