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354:事实胜于雄辩

大宋好儿郎 354: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流放琼州已是惨烈,若再落入皇城司额手里……那只会惨上加惨。

刘宇顿时惶然,赶忙道:“陛下,小人不敢,黄河流域之事许多人都知道,我们就是专门探测川流的……”

河渠司的责任不就是勘测国内水利么。

这事儿不是一个人做得来的,自然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知晓。

“许多人都知道?”

那当时李仲昌为何不知道,他可是河渠司的承旨,总管天下水利,连下面小吏都知道,他能不知?

赵祯觉得刘宇这是太紧张,所以口不择言了。

就不禁笑了笑,然后问道:“那之前怎么没人说?”

刘宇愕然道:“陛下,给谁说?”

“给朕……”

赵祯突然醒悟过来了,他的目光转动,看向了宰辅们。

小吏的话自然传不到他的耳中,那么宰辅们呢?

张之白摇摇头道:“陛下,臣也未曾听闻,只是李仲昌上了奏疏,说要疏浚横陇河道,臣等是看了他奏章,才决定进谏……”

疏浚改道这事儿是河渠司的老大提议的。

连他都说这事儿应该做,而且迫在眉睫的需要……那我们自然要审理,然后做出判断……恩,河渠司是回礼权威,他们说能做,那自然是能的。

赵祯此刻还能回忆起当日在朝堂上,河渠司的李仲昌慷慨激昂的说着黄河改道的好处,好说改道是大势所趋!

当时满朝君臣都被他给说动了。

诚然!

河渠司就是大宋水利的权威,他们既然说能行该这么做,君臣自然就会依据他的建议开始权衡。

然后大家各抒己见后发现,黄河改道乃造福后代之事。

不仅能阻挡辽人入侵,还能预防其他河道决口。

刘宇有些怯了,因为他发现这满朝君臣听完他的话后,竟然是一脸茫然。

很显然,他们并不清楚黄河的真实情况,甚至连河道的流向都不清楚……现在他站了出来,直接击碎了君臣们的认知。

怎么办?

再说下去,他担心自己回头就会完蛋。

这是打脸啊!

满殿君臣的脸都被他抽了,就算赵祯能放过他,回去后李仲昌会不会放过他?

但昨夜秦为的话又回响在脑海中。

——你的儿子国子监会负责,你的家眷秦家会负责,你的安危我秦为负责!

你便只管去扣阕,只管把你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陛下和宰辅们,实话实说!

谁若是敢动你,让他们先过了秦某这关!

只要秦某不倒,你就不倒!

刘宇闭上眼睛积蓄了几次呼吸。

他几乎是癫狂一般,带着哭腔大声:“说了!小人什么都说了,可上官们没人听,河渠司里没人理会我们,再说就会收到惩罚!……不止小人一个,许多测查过黄河的小吏和当地官吏都说了,可没人听啊!他们还暗中威胁,谁敢再说就让谁生死两难!不是不说,是不敢啊,陛下!”

他缓缓地跪下,痛苦着道:“小人人微言轻啊!黄河改道是上官们的提议,还有许多人在背后支持,他们不让说,小人就不敢说……而且事情没发生,就算小人说再多,也不会有人信的。”

说什么眼见为实。

这年头不把事实摆在面前,他们是不会信的。

况且事实只在少数人手里,他们位卑言轻根本没机会说出口。

因为一旦说出口,就会阻挡了那些人财路,更会挡住他们渴望升迁的谋划。

为了自己的**,他们仅仅靠一个设想,就准备复诸实施。

“够了!”

“够了!”

张之白厉喝道,然后看向了随后怒吼的赵祯。

此刻满殿君臣脸颊火热,羞耻终于战胜了恐惧。

他们一心想要改道黄河从而达到抵御辽人的目的,已然丧心病狂到连事实都不顾了,现在一盆凉水浇下来。

丢脸,丢脸啊!

刘宇从回忆中清醒,抬头看去,不禁骇然。

赵祯的面色惨白,嘴唇蠕动着,却说不出话来。

他缓缓起身,说道:“今日朕和诸卿还在商议……还在想着改道……给黄河改道。”

他的声音异常虚弱,张之白失魂落魄的道:“是,臣……臣……失察,臣有罪。”

“谁都有罪!”

赵祯近乎于冷酷的道:“朕有罪,你等有罪,无辜的是谁?百姓!若真是改了道,河北路从此变作汪洋,多少人就会因此断了活路!”

张之白缓缓免冠,然后跪了下去。

主辱臣死……

一时间殿内全是跪下的人,刘宇有些懵。

你们这是啥意思?

“黄河啊!”

赵祯面露痛苦之色,说道:“来人,将河渠司承旨李仲昌下狱,换命皇城司彻查此事相关人员,朕要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的?

他们想升官,想发财,想提高政绩。

所以他们全然不顾事实的情况,更不管结果能否承担的起!

他们就是一群利益熏心的赌徒,准备拿整个大宋和天下百姓作为赌注,来博自家的前程和富贵!

暴怒之后,赵祯想起了当日在殿上秦为的那番谏言。

他不由得叹了口气,感觉脸颊有些灼热,扶额道:“去把秦为叫来,他之前说的什么……流速?叫他来,朕想听听。”

当一切事实摆在面前,赵祯再也不能自己骗自己了。

否则那就不是明断,而是真的昏庸无能了!

他疲惫的坐了下去,说道:“诸卿也起来吧。”

稍后秦为便来了。

一身便服看样子是临时赶来的并没准备,进来之后还打了个嗝,一看就是吃多了。

“臣刚在国子监给学生们上完课,便留在那里吃了晚饭。”

秦为觉得这些君臣都是神经病,若是学了他们,恐怕就没几年好活了,所以该吃吃该喝喝才行。

他看了边上的刘宇一眼。

顿时明白了赵祯如此急切的叫他来干啥了。

看来扣阕奏效了,刘宇的话这些人应该是听进去了,否则不会这么着急叫自己来。

刘宇也看到秦为,可君臣都在看着,他不敢和秦为眉来眼去,只能木然站着。

赵祯看着他,想起了先前的事。

为了阻截黄河改道,这个少年昨日冒险和帝王和宰辅抗争……可偏偏,当时满殿君臣都认为他是妄言,还说他跋扈。

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勇气和愤怒,才敢和大宋最顶端的那几个人翻脸啊!

朕一直把他当做心腹,可事到临头却没有站在他这一边,这是不信任……哎,何苦来哉啊!

“……六塔河之事……”

他为何冒险也要阻拦此事?

——位卑未敢忘忧国!

赵祯不禁颔首道:“位卑未敢忘忧国,好,好啊!”

这是个胆大的臣子,而且心中有大宋,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否则,他完全可以什么也不做,更不用专门进宫谏言。

他本就是天子近臣,这谏言对他来说本就是可有可无的。

甚至因为此事,他险些被帝王心生嫌隙。

这一刻赵祯心中羞愧且感动,觉得是自己让他受了这么多的委屈,现在却还要仰仗他来解决此事。

而宰辅们却觉得心中憋屈。

昨日秦为就是用位卑未敢忘忧国来驳斥张之白的话,两人交锋电光火石,恨不得将对方弄死才罢休。

而现在赵祯却又赞同了他的话,那就是打脸自己。

可张之白却无法再反驳,事实胜于雄辩!

赵祯问道:“故道狭窄不能过吗?”

“不能!不只是狭窄,更多的是河床被抬高了,就算疏浚也无济于事,只会加速向东流向,而北面地势却低……从而断流就会形成,到时两边水势就会同时决口,河北路恐怕就完了。”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后世任何一个小学生都能理解。

可现在秦为却需要用更多的道理该解释,才能让这群君臣正视黄河不能改道的问题。

这不是君臣傻,而是他们聪明过头了!

秦为说道:“臣已经拜托了枢相派厢军,在城外金明河下游挖河沟了,这次人手不少,想来几日就能完工……所以多的也不用再说了,臣认为,事实胜于雄辩。”

啪啪!

大殿上的打脸声不绝于耳。

你们从来都是雄辩胜于事实,一个个言辞说的慷慨激昂,却没有一人愿意去真的探查事实的。

我那般呼喊都无人理睬,王公觐见于御前,却被你们说成是不知礼数、目无尊卑,让你们合伙儿挤兑,从而被赶出大殿……

此刻如何?

现在知道来问我了,现在知道要用事实说话了?晚了……我也不跟你们多哔哔,咱就看河道挖通后的结果。

“横陇河道是古道,不一定就会决口。”

现在还有人不信邪么?

这是非要看到惨剧发生才行吗?!

秦为回身看去,就看到了张之白那倔强的脸。

这老汉疯了吗?

以前看他秦为大多尊重,毕竟这老汉是大宋朝堂上唯数不多肯做实事的,甚至可以无视帝后两党的立场。

这样一个公正廉明的人,怎么现在却变得如此糊涂。

秦为冷冷的道:“地势……水往高处流的代价就是泥沙无处冲刷,最后就一路淤积,直至黄河变成悬河,然后咱们就只能乞求上天……”

乞求什么?

秦为虔诚双手合十,淡淡道:“乞求老天爷保佑,堤坝不会垮,黄河不会决口……乞求水势流量增大之后,可以冲破地势的阻碍,顺利东流!”

他冷笑一声:“这几个可能,但凡有一个乞求不成功,那就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死人就不说了,从此大宋将再无北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