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二百五十八章:折继闵的选择

大宋好儿郎 二百五十八章:折继闵的选择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更为难得的是,今时今日的秦为才不到二十岁!

这样一个前程辉煌的年轻人,若是能跟在他身边,日后的前程还会短吗?用句玩笑话——这就是风口上的猪啊!

他不了解秦为怎会对狄青如此青睐,只是回头看了眼正在大口喝酒的弟弟折继祖,心中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

自家兄弟的本事他是清楚的,纵观整个大宋的武将,折继祖就算排不上前三,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若是能让秦为把他带在身边,那折继祖就是第二个狄青,甚至不夸张的说,他能超越狄青!

人有本事是一回事儿。

但有些时候,你也不得不信命啊!

若能有一个折继祖在秦为身边,那折家就算是和秦家有了情谊,大家今后守望互助,虽然有些犯忌讳,但也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然后他趁着周围欢庆杂乱的场面,举着酒杯坐在了秦为身边。

“秦大人,折某有个不情之情,还望您……”

秦为与他碰了一杯,还没入口,就又收回了就被,皱眉道:“让折将军去汴梁?”

他自认自己是个聪明人,所以折继闵一开口,秦为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看狄青一路而上,眼红了啊!

可折家与我有什么关系,我又凭什么与你施恩呢!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现在的秦为说句不夸张的话,他足以影响整个大宋朝堂的走向。

折家是边军,又是前朝降将……尽管历史上折家名声在外,中肯的说……历史上的折家,满门忠烈!

可大宋的忠烈不少,他照顾不过来啊。

“折家这些年来看似风光,可也无时无刻不在朝廷的监视中……”

折继闵面色诚恳的看着他,认真道:“一个裘书玄就能让折家军束手束脚,若再这么下去,就算折家有心报国,恐也扛不住朝廷某些人的猜忌。”

这算是真心话了。

折继闵甚至连不少犯忌讳的话都说了,就是想告诉秦为——我是真心想与你结交,哪怕你回去之后向朝廷告密,我也认了……

秦为笑容不减,淡淡道:“折知州就这么看好秦某吗?你莫忘了……秦某在朝中的敌人也不少,而且危险更大,折家扛得住吗?”

利益和风险是共存的。

秦为在汴梁有着远大前程,同时他也是阻挡了许多人的绊脚石。

现在这块石头连着高山,所以他们搬不动,可一旦这块石头脱离了高山呢?

“折家没有选择,朝中那些文臣不会也不敢和折家扯上关系,而那些武将又自身难保,所以……”

折家想要翻身,只有和秦家联手。

秦为是文官,且势力根深……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北伐之心!如此……折家的存在就对他很有力了。

聪明人没必要多说。

“给我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秦为也不想扯那些客套话了,一口喝干了碗里的酒,起身就要走。

折继闵也跟着站起来,格外严肃的沉声道:“今后的折家会全力支持北伐!”

“可以。”

折继闵哈哈一笑,

“阿祖,过来杀牛!”

折继闵笑着朝那头绑好的牛走去,那边正在和狄青拼酒的折继祖闻言,笑着大步过去,接过了大斧。

这大斧就是昨日府州军拦截敌骑冲阵的利器,大斧挥动,人马俱碎。

折继祖握紧了大斧,突然大喝一声,斧头猛然劈砍下去。

牛头落地的同时,秦为也转过身体。

“好!”

他的身后一阵欢呼。

折继祖的勇武自不用说,更可贵的是此刻的他还没有掌家,自然也还没有接触过那些尔虞我诈。

一个存粹的武将,这才是秦为同意的原因。

他还在思索折继祖的未来,却听得身边一个喷嚏。

“啊湫!”

裘书玄很狼狈的擦去鼻涕,然后问道:“秦承旨,敢问你为何能断定李元昊不会巨大军来袭?”

大清早裘书玄就派人去河东通报最新的战况。

然后他就开始在屋里发呆,就连外面如此热闹的庆祝都没能影响到他,直至此时才出来。

这不是询问,而是想不通。

秦为心中有些好笑,你当然想不通,那是因为你不知李元昊是个什么样的人。

“西夏本就是身处大宋和辽国之间的夹缝中存活,辽国虽说承认了西夏国的地位,但一直以来辽国都想弄死他们,面上和睦不算和睦……然后才能在和大宋开战时少了后顾之忧,这些李元昊知道,李德明更清楚……”

看裘书玄仍旧一副皱眉不语的样子,秦为心中微叹。

还是看不清局势啊!

“就目前而言,西夏的势力根本不足以他们与宋、辽任何一国开战,这一点裘大人可认同否?”

裘书玄很自然的点点头。

秦为继续道:“可明知道打不过,为何西夏还要同时招惹辽国和大宋呢?而且……如果李元昊只是想单纯的邀直买名,他完全可知直接对大宋出手,毕竟大宋距离西夏最近,而且边上还有辽国虎视眈眈。可他偏偏没有……”

裘书玄无奈叹道:“这也是本官想不通的地方。”

秦为笑道:“那裘大人不妨再想想,李元昊率军突袭了雁门关,辽国什么反应?”

“没有反应!”

裘书玄猛地抬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是的!没有反应……强如辽国这样的庞然大物,竟然被西夏袭扰之后没有反应……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情。”

“不是说耶律隆绪病重吗?也许是辽国内部正在混乱,所以他们……没精力对外。”

“那如果是大宋内乱呢?大宋会放任别的国家袭扰吗?”

“不会!”

裘书玄回答的斩钉截铁。

攘外必先安内这话放在某些事情上没错,但对一个成熟的国家来说,无论是多么大的内忧,也比不上外患的影响大。

一旦大宋被外邦袭扰,朝中不论文武党派,都不会坐视不管!

“竟然是这样?”

裘书玄恍然大悟道:“辽国之所以没有反应,看来是早就和西夏达成了某种共识,他们就是想要借此机会探一探大宋的虚实,至于什么李元昊为了坐稳太子之位,从而对外用兵……这只是一个噱头?西夏人竟有如此智谋吗?”

秦为觉得这些人都有病。

他们要么畏敌如虎,要么就会从骨子里蔑视对手。

“西夏能在宋辽两国的夹缝中崛起,你以为呢?”

秦为觉得这货没啥眼光,以后铁定没前途。

“当年宋辽大战时,西夏人就该在双方精疲力尽后马上……向周围扩张,然后趁势压服内部的反对,天赐良机啊!”

卧槽!

秦为觉得这货……不,是文人天生就喜欢这种阴谋诡计。

“可逼急了大宋和辽国联手来攻怎么办?”

这是个死结,对西夏来说,他们的处境无比煎熬,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陈昂愕然看了沈安一眼,说道:“那就打,打不过就退!从宋辽两国的边境到西夏,这一路可不好走,补给不易,辽人站不住脚的。我大宋更是早已无力再战,就算可以朝中那些人也不会这么做,伤筋动骨啊!所以对西夏来说,大不了就是被掳些人口牲畜,大不了被烧些城池,可这些算什么?”

秦为打个寒颤,目光古怪的看着裘书玄。

他想起了后来的宋室南渡之后的局面。

那时的大宋面临着和西夏同样的问题,是打是还退!

曾经有北伐的机会,但朝中的君臣都默契的放弃了,他们举得就算北伐能成功,最后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那些武将被牢牢的盯着,不许妄动。好似他们一旦有了兵权,大宋就要变天了。

这些是为啥?

正如裘书玄刚才说的那样,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丢掉半壁江山算个啥?

可现在不同了呀!

徽宗赵佶?

如今距那时还有百年时间,只要有他秦为在,那个倒霉孩子不会再有丝毫机会。

他没有机会,那位赵构自然也只能成为一个宗室子。

裘书玄说完那番话后就后悔了,觉得暴露了自己龌龊的心思和冷血的本质。

然后他自己换了话题,道:“秦大人,那些番人为何会俯首?”

“京观。”

秦为的心情不错,一个京观就镇住了吐蕃诸部,这对大宋的西北边境来说是绝对算得上一件难得的好事儿。

这时那两个番人头领来了。

秦为马上就板着脸,提起了大国官员的气势,说道:“你等回去后莫要生事,此后缺了盐铁,自然可以用马匹和牛羊交换……”

你无法想象这个时代的贫瘠和落后,以及那些连裤衩都穿不上的番人有多愚昧。

从汉唐开始,华夏的一切都是异族垂涎而不得的宝贝。那时候的华夏仿佛是一个巨人,周围的国家俯首称臣,甘愿进贡。

到了大宋之后,武力不彰是现实,但文化和经济却是中原王朝中的千年之最!

尽管仁宗一朝在对外的军事上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意难平。

但,这不能成为诟病大宋的理由,这个王朝依然有属于他的闪光点在熠熠生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