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二百三十章:生意上门了

大宋好儿郎 二百三十章:生意上门了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人只能硬着头皮来了。

当着皇帝陛下的面,和一个十九岁的少年讨论什么生财之道……

“这世间本就没有什么生财之道,天下之物皆有定数。”

年长那人沉吟一番后,带着几分长者的姿态上前一步,拱手向赵祯行了一礼,又回头看了眼秦为。

这是挑衅呢,本来人家三司也和自己没关系,小皇帝这么整简直就是拉仇恨啊。

秦为无奈,只好笑着道:“这叫什么话?财富自古是由人定的,你付出的多了,自然就能得到的更多。”

另一人冷笑道;“那土地呢?如今一亩地每年只能生产三百石左右的粮食,历来都是如此,这就是定数……”

“此话倒不尽然,若是开垦多的荒地呢?若是找到可以多产的法子呢?”

“……”

双方的争论不休。赵祯也是听得云里雾里。

但大致意思他是明白了,而且有些惊喜。

总之一句话——天下之财没有定数,而是在于开发!

……

三司和枢密院有不少地方都常年与财务打交道,而且这些部门很多都是花钱的衙门,换句话说就是只进不出。

赵祯觉得这两个部门最需要研究一下生财之道,所以就令人将秦为的那句‘天下之财无定数’传了过去,并且让三司和枢密院的人想办法增加收入或削减不必要的开支。

王臻无所谓的让晏殊问了问,结果大多都是反映激烈。

你秦为是不整死我们你不安心啊!

三司和枢密院本来就是花钱的衙门,尤其是枢密院,每年军备、采购、饷银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也很头痛。

小皇帝一句‘增加收入,缩减开支’让大家顿时懵逼了。

增加收入?怎么增加?难不成要让枢密院调令周边禁军去去电子厂打螺丝吗?

尤其是三司,他们是大宋的钱袋子没错,可这袋子里钱却不是三司的。

全国那么多地方政收,这些钱只是汇总在了三司而已。

至于缩减开支……老大,这活儿没法干了,你来,你来好不好?

就算是要缩减开支,可朝廷那个部门愿意,御史台?鸿胪寺?还是政事堂……这些部门哪个不是饿狼一般,就等着每月三司掉调拨的款项施为。

枢密院的一个角落里,几个小吏在说话。

“……一句话,想要瘦,少吃肉。等辛辛苦苦的节省下来以后,难道这个大宋就能宽裕了?不见得吧……只不过是从这个口袋掉进了那个口袋。”

“是啊!缩减开支岂是那么容易的,就算咱们肯缩减,其他衙门也不会愿意的,谁家不是一大家子人等着米下锅呢,你说缩减就缩减,这不是坑人吗?”

“一想到以后连羊肉都不敢大口吃了,这官当得还有个什么劲,到时候咱们别说什么升官发财了……能不被饿死就是万幸了。”

在利益和官位的博弈中,官位输的很惨。

于是这事儿就尴尬了,而王臻却不也能威逼强迫,这只会让下面人反弹的更厉害。

若是宫中传个话,说谁要是带头支持朝堂缩减开销,以后会重用就好了。

就在这观望之中,宗升出现了。

他带着司事局的大部分官吏去三司找到了王尧臣。

“王相公,我司事局愿响应朝廷号召,从今日起缩减府衙内不必要的开支,为朝廷增加收入。”

这一刻王尧臣也只能官方的夸奖几句,他欢喜的道:“好,果然是识大体!”

司事局站出来打头阵了,三司和枢密院却还是无动于衷,甚至很多人故意装聋作哑没有个说法。

大家都在暗骂,骂秦为邀直买名,为了自己的前程不仅坑了自己的属下,还要连他们他们也坑了。

你这少年不厚道啊!

这两天三司内部最多的就是各种奇葩的借口,而目的就是避开这劳什子开源节流的号召。

总之一句话,你们愿意缩减开支那是你们的事儿,反正我三司不愿意。

枢密院也是同样,两个部门这次态度出奇的一致。

王尧臣依旧稳如泰山,仿佛万事都不动心。

他行走在路上,官吏们纷纷拱手。

等到了茅厕后,里面竟然有人。

这个就尴尬了啊!

上官要上茅厕,你好意思看?你好意思听?赶紧走吧你。

那小吏擦了屁gu,老老实实地准备出去。

刚走到门边,小吏想起了什么,就问道:“相公,小人想请教一事。”

“你说。”

王尧臣急着上茅厕,就多了些不渝。

所以若是想破釜沉舟什么的,最好就趁着领导上茅厕的时候堵他,一堵一个准。

“那开源节流之说……真的是朝廷提倡的吗?朝廷如今已经难过到这种地步了吗?

朝廷很穷吗?

穷!

但在穷的朝廷那也是朝廷,大宋很富裕朝廷的钱更多,不是穷……只是不经花而已。

王尧臣板着脸道:“是!”

小吏沉了沉脸色,道:“相公恕罪,小人告退了。”

王尧臣的话很少,但却从不虚言,所以从他口中说出的话,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

小吏一溜烟就跑去报名,蹲坑的王尧臣却想起了秦为昨日的那句话……太平盛世无忠骨,风吹雨打才见真。

是啊,太平盛世要什么忠骨,只要好好活着就是对国家最好的支持了。

而一个国家只有到了风雨飘摇时,才能看清哪个是忠臣,哪个有私心……

王尧臣觉得秦为这是在故意考验朝中大臣们的忠心,所以才迟迟没有发表意见,毕竟他是计相,若他开了口,那这件事也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大财靠命,小财靠运!”

这是秦为用来教导秦记下面那些掌柜的话,他是真的觉得这大宋该整顿一下了。

既然赵祯主动上门给了这个机会,那他若是不作出些事来,岂不是让小皇帝失望了?

而且他也有些私心,想着要是真能让大宋各家衙门因此获利,以后再有什么改革和新政,实施起来就容易多了。

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钱的面子上,也不会过多阻挠。

但是赵祯却只是单纯的觉得大宋很穷,三司每年花出去那么多钱,可到头来还是入不敷出,他只是想秦为能帮朝廷多些进项而已,就这么简单。

于是……

“陛下说朝中多有非议,你在搞什么?不是说什么天下财富并未定数吗?那就拿出本事让那些人看看,也省的这朝廷天天不安生。”

许茂则很愤怒沈安的表现,觉得他就是官员之耻。

陛下看重你,想让你掌财,这要是换个人来,肯定就会认为陛下这是想把他往三司使来培养了。

可偏偏这人却不领情,领了差事却又不高高干活。

可秦为却没有这种觉悟,他指着在边上练刀的狄青说道:“大宋军器库那么多的废品,隔的都快生锈了,为什么就没人想想把这些东西卖了呢。”

还是那句话,大宋不穷,只是不经花而已。

汴梁的军器库里存放着这世上绝对先进的武器,而且数量之大。

这些东西整日积压在库房里,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许茂则被他惊了一跳,小声怒道:“你疯了?武器这种东西是随便都能卖的吗?你信不信……这话一旦让太后听见了,你脑袋难保!”

秦为再次摇头道:“不是让你卖家底儿,而是卖库存……就比如枢密院前几年不是淘汰了一批旧武器吗?那些东西除了回炉重造没有丁点儿作用,为何不能卖了呢?”

许茂则见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道:就算那是一堆废铁,可也是兵器啊!你就不怕别人买来,反过头来就和大宋开战?”

卖武器?你咋不连陛下也卖了呢?

若是此刻手中有刀,许茂则就想一刀把秦为给剁了。

秦为有些头痛了,他想了想,说道:“这个……大宋的武器也该创新了,有了威力更大的武器,还担心这些淘汰的武器吗?”

于是许茂则就带着秦为的答复回去了,并且战战兢兢的和赵祯讲述了一遍。

“他要把军器库里积压的废旧武器都卖了?”

赵祯先是一愣,然后又道:“那些武器是没什么用,可若是卖给别的国家……这风险怕是有些大了,况且,谁会要呢?”

赵祯话音刚落,门外小内侍禀报说是大理国的使者觐见。

大宋的鸿胪寺中有不少外国使臣常驻再次,他们的作用其实和密碟差不多,都是为了国家打探消息。

大宋是中央之国,这里的消息自然很重要。

“这不年不节的他来作甚?难道是大理国内有动静了?”

赵祯第一反应就是大理国发生了什么。

所以当使者进来后,赵祯的表情有些严肃:“使者如此匆忙见朕,是否大理国内有事发生?”

“没有啊……”

大理使者茫然地摇摇头,然后又解释道:“小使是听闻大宋有意要对外出售一批积压的武器,小使今日就是特地来问问,此事是否属实?”

这还没决定好的事情,就有生意上门了?

皇帝的明锐让赵祯下意识生出了几分猜忌,冷声道:“此事你听谁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