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好儿郎 > 二百二十一章: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张家

大宋好儿郎 二百二十一章: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张家

作者:史小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7: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真定府衙里,林千水觉得自己怕是有些耳鸣了。

他在陪座上坐直了,然后看着那些当地的土豪劣绅满脸殷勤地拍着王臻的马匹,下意识掏了掏耳朵。

心道:这……还是那些平日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地头蛇吗?

平日里这些人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偷税漏税简直都是家常便饭。

现在可好,一个个成了慷慨解囊的公益大使,恨不得将地契直接塞进王臻手里。

“老夫来此只为赈灾,至于功德祠之事,林大人……你来跟他们说说。”

相公有令林千水不敢不听,说道:“是,为了响应朝廷以工代赈的号召,真定府自今日起修建功德祠,各位所捐善款也将会全部用于赈灾事宜,至于立碑需要捐献多少……”

那他有些犹豫不决,秦为接过话,朗盛道:“一百亩!”

你疯了?

哪怕这些土地并不是他的,林千水也忍不住瞪了瞪眼。

一百亩你知道每年能增产多少粮食吗?

看吧,这些人肯定会吓跑的!

林千水很笃定认为,没有那个傻子会拿出实实在在的一百亩地,来买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头。

哪怕这个名头真的很诱人……

果然,此言一出,有几个实力不是很强的乡绅脸色瞬间变了。

一人仗着胆子,上前道:“这位大人请了……原本咱们都是真定府的人,为自家乡亲伸以援手也是应该,只是这一百亩地未免有些太多了吧?”

一百亩地却是不少,但和那五千灾民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秦为淡淡的看了眼他,“你叫什么名字?”

怎的?一言不合就翻脸么!

那人面色有些难看,却还是忍着气道:“小人徐福。”

秦为全然不顾那人的脸色,淡淡笑道:“家中可有亲眷子嗣?”

那人摸不清秦为的身份,只好老实道:“家中尚有两子一女,妻妾三人。”

等那人说完,在场十多个地主权贵很默契的站在了一起。

这架势很明显就是在告诉秦为。

你若是想用强的,咱们可不怕你!

秦为没理,只是笑着道:“一块功德碑若只写你一人的名字,岂不是太空旷了?……家中儿子日后可要读书?读书可要科举?科举可要出身……”

一连四问直教在场人楞在原地。

一块碑?!

不是说一个名字吗?

震惊之后所有人欣喜若狂,他们原以为功德祠也就是一个祠堂里建一块功德碑,上面刻上所有捐款者的名字。

合着是他们消息不准啊!

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整块碑。

这得是多大的功绩才能有此殊荣,别是忽悠人的吧?

此刻大家都忘了那所谓的一百亩地捐献额度,在场人哪个不是当地有名的富绅,一百亩听着很多,但对他们来说算个屁啊!

那人脸上顿时露出狂喜,颤声问道:“您是说……不只是小人的名字,还有家中子嗣也可入碑文?!那科举岂不是……”

科举啊!

自隋唐起,科举制度开始逐步走向正规。

唐朝时文人士子想要入仕,绕不开的除了科举,还要有‘投行卷’作为科举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助力。

而所谓投行卷,就是有朝中官员或是世家贵族的推荐。

到了宋时这项规定被废除,天下学子人人平等,只要有才学之人皆可入仕。

但话是这么说,真到那时候,那些寒门子弟想要入仕,光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背景!

有背景和没背景截然不是一个等级,朝廷口口声声喊着人人平等,但到底平不平等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所以现在已经不单单只是名声的问题了。

现如今的社会背景下,士农工商四个大字明明白白的写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不管你是乡绅、地主、权贵、又或是商贾,‘士’这个字就代表了一切,能够有机会入仕,更是许多人家几代人的渴望与抱负!

一旦这碑文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那无形中就是给自己头上加上了一个忽闪忽闪的光环。

万一家中有子嗣通过了科举。

朝廷自然会调查其背景家世,然后发现……咦?这货还是个大善人,再看看和他分数相等的另一人……哎,这货没有!

这就是天然的优势啊!

想通了这些,在场所有人都疯狂了。

他们纷纷朝林千水作揖,那态度前所未有的尊敬。

“大人,小人愿意捐献!”

“小人也愿意!”

“五百亩!小人愿意捐献五百亩!”

林千水的面色有些怪异,一双眸子满是迷茫,说道:“你们可要清楚,这些碑文朝廷稍后可是会派人来抄录造册的,到时候谁若是想反悔,可……”

朝廷还要派人来抄录?

这下他们更加兴奋了,就像你排了好久的队去买煎饼果子,等排上了才发现,不仅能买到煎饼,还多送一个鸡蛋……

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谁反悔就是知道呢傻子!

然后他们朝林千水报以一抹嫌弃的目光,“小人绝不反悔,这就回去将地契拿来,大人放心,很快的,用不了多久……”

一切都如预想的一样。

秦为松了口气的同时,朝他们笑了一声,提醒道:“只限于明日一天!之后无论你再捐献多少也再无用处!毕竟……”

那些人看着面前的少年朝他们挑眉道:“功德祠里就那点儿地方,功德碑也就那么几块儿,总不能烂大街吧!”

是啊!

物以稀为贵,人因老更慈。

这本就是一个面子工程,若是人人都来掺和一脚,这面子的水分也将会越来越大。

那这种捐献还有什么意义?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

等到那些乡绅地主们欢喜的离去后。

府衙里的气氛和谐到了极点。

林千水甚至主动上前,给面前这个少自己几十岁的少年亲手斟了杯茶。

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信服,赞道:“秦大人今日这一手,林某当真是服气了!大宋能有你这等人才,乃我等官员之幸事!”

这时有人在外面禀告:“大人,恒远县张家、张长山求见。”

“他来做什么?罢了,请进来。”

恒远县张家林千水并不陌生,或者说只要是这真定府地界上,无论贩夫走卒还是官吏乡绅,哪个不知道张家。

这可是实打实的权贵人家。

当初太祖建国初期,张家就是第一批跟随的贵族世家,不仅给予了老赵家金钱上的帮助,甚至还主动联合当地势力对老赵家称臣。

从龙之功这是任何权贵都比不了的!

只是林千水觉得,自己和张长山也就是个见面打招呼的交情而已,更没有什么深的交往,这突然上门拜访……

“难道是他也是来捐献的?”

秦为脸上终于露出严肃,看着门口笑着说道:“张家是真的权贵,这种邀直买名的事情他们不会掺和,恐怕是来兴师问罪的。”

林千水点点头,“那老夫不会理他。”

他有些厌恶的瞧了眼门口,似乎下一刻这厌恶的眼神就会随着目光,射到即将进门来的张长山身上。

张长山是张家家主,年岁也不小了,须发斑白,一把山羊胡看着一翘一翘的。

他漫步走进来,气势很足全然没有一丝怯场,哪怕他知道此刻这个府衙内还坐着一个当朝枢密使,也依旧从容。

这就是从龙功臣的底气。

“见过林府尹。”

双方见礼之后,张长山寒暄了几句,然后有些冷肃的道:“敢问林府尹,这以工代赈的法子是谁提出来的?”

林千水没有回答,只是不带任何情绪的问道:“此乃朝廷之命,张县男可有质疑?”

呦呵?!

还是个有爵位的权贵,这可就不多见了。

在大宋,权贵大抵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功的官员,他们有爵位的很少,但却家境富裕且握着实权。

还有一种就是当初有功被封爵的一帮人,他们虽说远离了权利中心,但身负各种爵位头衔,纵是宰辅也不能随意处置。

秦为觉得味道不对了,所以面色渐渐冷淡。

林千水看了边上的王臻一眼,心中不由得叹了一声。

张长山却不差这点眼色,一眼就看出王臻的身份。

他这才躬身,然后行礼道:“在下张长山见过王相公,听闻相公奉命前来真定府赈灾,在下深感皇恩浩荡,本该早早就来拜见……奈何,家中俗事缠身……还望相公莫要在意。”

秦为算是看出来的,这货就是来找茬的。

说什么家中俗事缠身,其实就是在暗指王臻这群人没事儿找事儿。

好好的你们搞什么以工代赈。

就算要搞你们换个好地方去,凭什么要来我真定府作妖。

王臻的脸色有些冷,只是‘嗯’了一声后便不再理会。

你一个无官无职的县男,见到相公竟然不行礼,还阴阳怪气的暗讽。

依着王臻的脾气,他现在能好好地坐在这儿不发飙,就已经很给这个张县男面子了。

见王臻不理他,张长山脸色有些难看。

“……听说朝廷此番想要以工代赈,可据在下所知,这真定府灾民可不止五千,若人人都得了这个想法,这真定府有多少土地供他们耕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