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明1662 > 第二十章 血战昆明(二)

南明1662 第二十章 血战昆明(二)

作者:名夫上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策虚虚实实真假难测,定可一举建功。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没有完美的计策,战场上本王许你们便宜行事。好了,你们先回兵营备战,本王明日去营中点验兵马”李安最后吩咐道。”

众将拱手领命,便纷纷回营厉兵秣马,准备五日后的大战。

众将散去后,李安带着江国泰和徐城前往城外的兵仗局与军器局。李安在下令成立两局之前,便已在城外十六里处找好两局的建址。

一行人到地方后,有两个士兵手持长枪过来询问,士兵近前一看是晋王连忙拱手行礼。

“李润兴去哪了?”李安对着士兵询问道。

“禀大王,李千总和工匠去找木料了。”两个士兵中一个矮个子士兵回道。

兵仗军器二局的安全,李安让幼子李润兴领一个标负责,一来是没有合适的人手;二来两局至关重要必须信得过的人负责李安才放心。

“嗯,我们先进去看看。”李安转身对江国泰和徐城说道。

两局才刚刚开始建造,现在只把兵仗局和军器局的外层围墙给建完了,修建围墙李安完全是按城墙来对修的。

先是进行夯土,所谓的夯土就是将泥土压紧,制作成有些硬度的泥块。在围墙的具体修建中,采用青石砖和夯土相结合的方式,在肉眼可以看到的外部用青石砖来堆砌,城墙内部则用夯土来进一步加固,形成里外的双重加固。

然后在城墙砖块的衔接处采用“糯米砂浆”(就是把糯米和熟石灰以及石灰岩调和成糊状。),现在暂时造不出来水泥,所以李安只能用这个作为替代品。涂抹在城墙青石砖上,达到水泥的效果,完美将青石砖和夯土连接在一起。

务必把兵仗局和军器局修成两座小堡垒,安全性要达到最高,这里既可以作为抗清大后方,也可以作为将来攻打缅甸越南的前站。

攻下昆明后,这里的两局也会继续运作。

进入军器局后,李安看到里边只搭起了两座仓库的框架,工匠们正在卖力的挥洒汗水。李安给这些工匠每天管饭,并且每天还有30文的工钱,工匠们听到,既管饭又给钱,怎么能不卖命干活呢。

军器局下设针工司(军装)、甲胄司、鞍辔局、弓箭司、杂造局、兵器司(刀、枪、剑等冷兵器)等部门。

军器局主官为督办,各司主官为掌司,另有佥事负责工匠的衣食。

看过军器局后,李安又去兵仗局看了看。兵仗局修建进度比军器局快得多,已经有了大体的雏形,因为李安特意嘱咐过要尽快先把兵仗局建好。

兵仗局下设火药司、火炮司、火统司、杂造司等四个部门。官制大体与军器局相同,只增加了一个佥书负责火炮火铳的研发。

“国泰,这两局的主官本王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你可有合适人选?”李安对旁边的江囯泰询问道。

“祁磊可为兵仗局督办,其曾历任工部主事,侍郎。军器局臣想推荐丁继善。”江国泰思索了一番给出人选。

江国泰此时已经不自称下官了,而是自称臣,隐晦的向晋王表明自己的忠心。他也渐渐认清了形势,明白就算扶持皇明子嗣继承大统,也只是个傀儡而已,无人会听一个傀儡皇帝的话。

“既是国泰推荐,那便让这两人试一试。”

说罢李安转身走出军器局,刚走出门口就碰到了,匆匆赶回来的李润兴。

“父亲,您来也不给孩儿打一声招呼。”

“无事,我就是过来看看建造的进度,早一日建好,伐清便早一日成功。”

李安看着这个幼子,今年才刚满22岁,唇红齿白,面容英俊,遗传了李定国的良好基因。

“润兴,在外边要称呼父王,不然不成体统。”江国泰出言纠正道。

“好,好,江伯伯我知道了。”李润兴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无碍,本王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大王,这不是繁文缛节,这是规矩。”

这个江国泰刚表了忠心,就开始给自己上紧箍咒了。算了,六十多的人了,自己也别和他犟了。李安只好道:“国泰所言极是。”

“润兴你且好生照看这里,为父先回城里处理事务。”李安嘱咐完李润兴后被便打马离去。

李安回城后,便一直在书房写讲义,戌时时分李安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伸了伸腰。

顿时噼啪作响,今天写了这么多字手快酸死了,主要是自己实在是不习惯用毛笔写字。

拿起写下的兵法讲义又细细审查了一遍,确认无有错漏后,李安便把讲义给收了起来。他决定等攻下昆明城后,给将领们进行第一次授课。

简单收拾了一下书房后,李安便回卧房歇息去了。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李安天不亮便醒了过来,起床洗漱一番后,他拿过点钢枪,在院子中习练起来。

来到这里的两个月时间,李安每日都勤加练习枪法,从不间断。他深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更好的抗击清廷。

李安操起点钢枪,一招一式在院子中舞动起来,习练了大半个时辰之后,侍女端来毛巾,李安拿起擦了擦脸上的汗,长舒了口气,感觉通体舒泰。

随后李后到厅中用过早饭,便驱马前往兵营。

李安在兵营中整整点验了一天,仔细检查了火铳,火炮还能不能继续使用,挑出其中质量差,容易炸膛的火炮火铳。

又查验了士兵的甲胄,查过后李安心中哀叹,甲胄实在是缺少太多,全军披甲率不足四成。这场仗打完后,必须得把军队的披甲率给提上来。

最后检查了刀枪,弓箭,盾牌等冷兵器,李安点了点头,刀枪箭头都打磨的很锋利,弓弦也全都拉紧。

点验完全军后,李安对这六镇总兵的能力心中有了个大概,马宝、雷朝圣、吴三省、靳统武四人的能力远高于刀木刀和罕永。

对众将又勉励了一番后,李安便打马回城。

第二日上午李安见到了,江国泰所说的会冶炼苏钢的工匠。

历代冶钢技术不断发展,到明朝发展到一个高峰,当时有嵌钢、夹钢、包钢、炒钢、灌钢等技术。

灌钢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苏钢又是灌钢发展的高级阶段,灌钢的优点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所以一个会冶炼苏钢的工匠是非常难得的,李安和这个叫高平的工匠聊过之后,得知其本为苏州人,因得罪当地豪绅,才逃亡至此。

两人对钢铁冶炼探讨了一番,李安听过高平对冶钢的见解后大为叹服,当即便决定设立冶钢司,高平为冶钢司掌司,专为军器局和兵仗局提供钢铁。

下午李安接见祁磊,命令其带领工匠生产纸壳弹。现在军中全部是前装枪,都是直接从枪口往内加火药,然后再装入弹头,操作缓慢而且每次的装药量不确定,因而射击效果也不稳定。

而定量装药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个时代,没有现代那么先进的加工技术。但是为了使装弹速度加快,且药量一定,纸质弹壳就应运而生。

纸弹壳便是使用纸卷成的筒,里面装有定量的火药,弹头。士兵装填速度大幅提升,射击效果也趋于稳定。

李安给祁磊下了死命令,出征之前,每个火统兵手中至少得有五枚纸壳弹。

祁磊为了得到重用,也咬牙答应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