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南明1662 > 第十八章 军纪军歌

南明1662 第十八章 军纪军歌

作者:名夫上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6: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李安下令发饷后,马思良便安排人手开始分发饷银。李安随即向马宝介绍了新的饷银规制,即杂兵1两白银;刀牌手,长枪手1.3两白银;弓箭手1.4两白银;火统手1.4两白银;火炮手1.6两白银;骑兵1.5两白银。

军官每月饷银为,什长2两白银;总旗4两白银;把总6两白银;千总10两白银;游击15两白银;副总兵20两;总兵25两白银。

一个时辰马宝所部便已发饷完毕,随后李安吩咐吴三省把五镇兵马全部集结。

发饷时马思良便安排人统计马宝所部,所计士兵共15682人,战马20653匹。全军总计58752人。

李安和马宝商议,抽出一万人补充到五镇兵马中,剩下五千余人单独成立一个精锐骑兵镇,由马宝任总兵,骑兵镇一人双马,全部着暗甲(即布面甲)。

各镇则是在原定的500骑兵的基础上,再增加1500骑兵,总计两千骑兵。

整合完军队后,李安顺便把自己这些天订立的军纪颁发下去,并让吴三省当众宣读军纪。

“三大纪律。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第二、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十八项斩令。

一.临阵进退不候号令,及战后不归伍者,斩。

二.临阵回顾退缩,及交头接耳着,斩。

三.临阵探报不实,诈功冒赏者,斩。

四.遇差逃亡,临阵诈病者,斩。

五.守卡不严,敌得偷过,及禀报迟误,先自惊走者,斩。

六.奉命怠慢,贻误戎机者,斩。

七.长官阵殁,首领属官援护不力,无一伤亡,及头目战死,本棚兵丁并无伤亡者,悉斩以徇。

八.临阵失火误事者,斩。

九.行队遗失军械,及临阵未经受伤抛弃军械者,斩。

十.泄露密令,有心增减传谕,及窃听秘密者,斩。

十一.搔扰居民,抢掠财物,强奸妇女者,斩。

十二.结盟立会,造谣惑众者,斩。

十三.黑夜惊呼,疾走乱伍者,斩。

十四.持械闯殿,及聚众哄闹者,斩。

十五.有意违抗军令,及辱本营官长者,斩。

十六.夤夜窃出离营浪游者,斩。

十七.官弁有意纵兵扰民者,斩。

十八.在营吸食洋烟者,斩。”

吴三省大声的把李安订立的军纪全部宣读了出来。

随后李安拿出俆城誉抄的五十份军纪,命令靳统武张贴在兵营显目位置。

军纪颁发后,李安又亲自教士卒唱军歌。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李安唱一句,士卒们跟着唱一句,李安带着士卒们唱过三遍后,让雷朝圣给每个军官下至什长,上至总兵,全部配发一本自己编写的《明军操典》小册子。

小册子上第一页便是军纪,其次是军歌,再然后便是行军打仗注意的要点,最后面的内容是附着几张地图。

李安三令五申,每个军官必须随身携带下发的《明军操典》,如发现有军官没有随身携带以违返军纪处理。

又规定以后每半个月,李安对标以上的将领授课一次,每一个月对军中所有将领授课一次。主要教授两个方面,其一为作战思想,关于作战制胜的一般性的理论和原则;

其二为作战方法,如行军布阵之法、野战战术战法、攻守城战战术战法、不同兵种的战法战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战法战术等。李安还准备在讲兵法中穿插讲民族思想,争取让这群大小军官觉醒民族思想。

最后李安又强调了一番严守军纪,便带着众将回城,给马宝接风洗尘。众将回城后便至李安府邸赴宴,一直到亥时时分才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李安早早的便起来冼漱,昨夜自己不敢喝太多酒,毕竟已经40余岁了,养生得趁早。他还想多活几年,完成复兴大业。

李安洗漱完后,查了下历日,今日是8月30日,不知不觉间,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个月了。

“来人”李安大声喊道。

亲卫应声而入,垂手待命。

“去传千总以上将领到府衙议事。”

“遵命。”亲卫拱手领命后,便转身出去传唤诸将。

亲卫走后,李安开始穿戴金漆文山甲,一阵折腾总算穿好甲胄,最后把凤翅盔戴在头上,拿起铜镜照了照,“嚇,帅!”李安感叹道。

只见铜镜中人,身材高大,将近有一米九,体型精壮,皮肤呈小麦色。双眼炯炯有神,面容英俊,端的是一副好相貌。

李安放下铜镜,顺手把桌子上的《明军操典》揣入怀中,随后带着亲卫步行前往府衙。

一路上,李安看到城中热闹非凡,有吹拉弹唱,也有杂耍斗猴,还有各种吃食。每个人的头上都没有丑陋的金钱鼠尾辫,脸上都有对生活的希望。

李安脸上露出笑容,或许这便是自己来这里的原因,不为什么,我为了他们!能够像人一样的活着,为了他们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

很快李安便来到府衙,走进大堂后只有江国泰和徐城。二人见李安进来,放下手中的钢块忙起身见礼,李安摆摆手走过来拿起钢块看了看。

江国泰见此解释道:“大王,昨日有个会炼苏钢的工匠来府衙,言家中已断粮多日,听闻衙门招工匠,前来投奔,这钢块便是那工匠以前冶炼剩下的。”

“哦?会炼苏钢?此人现在何处?”李安忙问道,他可是早就对苏钢的大名如雷贯耳了。

“苏钢”是灌钢发展的高级阶段,灌钢的优点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相传,“苏钢”是由江苏人发明的,所以称为“苏钢”。

它的冶炼方法,明朝的唐顺之,在他所著的《武编前编铁》中有简略的记载,他说:“以生铁与熟铁并铸,待其极熟,生铁欲流,则以生铁于熟铁上,擦而入之。”也就是说,把生铁与熟铁放在一块冶炼,等到生铁熔化,铁汁欲流时,则将生铁水擦入熟铁中,灌钢就炼成了。

苏钢可是最适合造炮,造铳的钢了。

“下官确认其会炼苏钢后,便先支给其一石粮,嘱咐其三日后来府衙。”江国泰回道。

“好,国泰干得不错,三日后把此人带到本王府邸,本王亲自看看此人的本事。”李安笑道,江国泰拱手领命。

随后,李安便坐等众将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