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天启木匠要翻天 > 第六章 朝堂问对

天启木匠要翻天 第六章 朝堂问对

作者:作者gU9Y22y3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5: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1620年9月16日,乘“五月花号”从英格兰普利茅斯前往新大陆的男女和儿童大多是清教徒,他们同英格兰教会意见相左,寻求可以信仰加尔文主义的自由之地。

在开往美洲的船上,有102位毫不起眼的乘客,惶恐、迷茫着注视着诡异的海水。

12月21日到达美洲之后,殖民者们猎捕飞禽,土著居民又带来了五只鹿和被殖民者称为“爆米花”的食物。

他们在野外烹煮野鸡、鹅、鸭、鹿肉——也许还有鱼——尽情享用一番。

当时叉子还没有发明,他们只能刀切后以手抓取食物。据传一名殖民者说:“我们发现印第安人信守和约,富有爱心……”

那时候的的印第安人不会预料到他们后面的悲惨结局。

而未来华夏半世纪的敌人从此呱呱坠地。

这事大明人不知道,朱由校也不知道。

1620年10月26日,大明天启年时隔五天之后的又一次大朝会。

对于天启皇帝失踪五天,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干,文臣士子是有很多意见和不满的。

到朝会人有:

阁臣方从哲,刘一璟,韩璜;

英国公张维贤,朱纯臣;

尚书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孙如游,黄克缵;

都御史张问达,给事中范济世,兵科顾慥。

左光斗,兵科给事中杨琏,

姚宗文,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

司礼监王安:“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有人站出来了!

“臣给事中杨链有事启奏!”

朱由校带着笑意问他:

“卿有何事啊?”

杨链:“臣听闻,陛下近几日不顾国事,离了京城,古语曾云,父母在,不远游,陛下应该国事为重啊!”

朱由校:

“杨卿家,朕读书不多,但也知道,父母在,不远游之后,还有一句话,游必有方!请李尚书帮我解释一下!”

礼部尚书李汝华心里说,你这是不知道吗?你这是想让杨链出丑啊?

但是他不敢这么说。

李汝华:

“游必有方之意是,如果孩子真的要出远门了,一定要告诉父母,你要去哪里?”

朱由校转头对杨链说:

“我亲生母亲王氏已早逝,我父泰昌帝已亡,你对朕的指责好像有点没有道理啊!是不是呢?杨卿家!”

杨链 心里这个苦啊,我就这么规劝了你一句,我的意思是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好孩子,听我们东林党话的好孩子而已啊,你怎么这么挑字眼啊?

“臣罪该万死!”

朱由校:

“唉,不要这样说,朕是那么不近人情的人吗?退下吧!”

朱由校今天是要搞事情的,笑眯眯的说:

“诸位臣工,还有事启凑吗?没有吗?那我今天就有点事,请教大家一下!

是关于圣人之言的!请姚宗文出班!”

“臣姚宗文在!”

朱由校:

“经常听你们说圣人之言,那

民可使由之,不可是知之是什么意思?”

姚宗文:

“大意是要驱使民众做一件事,只需要老百姓让他们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去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朱由校:

我又听说过论语里这么写-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子曰:“有教无类。”

姚卿家,你说圣人说话是不是与自相矛盾啊?

姚宗文:“呃。。。。。”

朱由校:“咱们重新把圣人的句子断一下,比如。。。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又或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古时春秋大义大都书以竹简之上,那时没有句读断句的符合吧,多数以空格表断句!

那有没有可能是后人抄书在纸质书上时无意时候断错句子呢?”

李汝华:

“皇上圣明啊,我读书的人也一直疑惑,名留青史的圣人怎么会说出这么不堪之言,现在听皇上一说,如同提壶灌顶,大梦初醒啊!皇上英明啊!”

朱由校心里乐啊,我难道是在说相声吗?竟然还捧根来了,不过我喜欢!

“姚卿,退下吧?”

姚宗文:“罪臣告退!”

朱由校:“朕还是有一些话想请教大家!”

这下,目前在朝堂文臣武将都有点紧张了,他们终于明白了,今天皇上是不怀好意啊?而且专门就是为了看他们笑话,下面,皇上问话千万注意点,千万别被笑眯眯的皇上给坑了!

朱由校: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尚书黄嘉善,请卿家回答一下!”

黄嘉善有点迟疑:

“这句话的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我认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上”是“优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

整句话意思便是士大夫也不会量刑上受到优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礼仪之外。这句话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一个道理。”

朱由校:

“说的非常好,解释的很清楚了,但是呢,在我们朝堂之上,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为什么当当的拎出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么十个字呢?”

“大家好好的想一想,这到底是为什么?你们对待你们家的下人犯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两句话的前因后果?

你们读了那么多圣贤书,有没有真的心里面遵从圣人之意的?”

朱由校:

“另外,朕读了传教士利马窦的书,说咱们的文臣士子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各种礼节应对招待朋友,同门上。

说咱们的文人一天要吃七八顿饭,不管有事没事,都要见朋友,问候一下送一份礼!

然后被送礼的人又要还礼,又回返来喝杯茶,也许他们都没什么大事要谈!

但是他们一天大多数时间要花在这上面。

如果利马窦说的话是真的,那我明白为什么大明朝堂为什么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

因为给他们做事的时间,他们是在喝酒,在招待朋友,在吃吃喝喝中浪费了一天又一天的光阴。”

“朕读了几句圣人之言,现在念出来给大家共勉!”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众人跪下:“臣有罪!”

朱由校也说累了,示意王安退朝!

“退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