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天启木匠要翻天 > 第二十六章 纸上谈兵论大明

天启木匠要翻天 第二十六章 纸上谈兵论大明

作者:作者gU9Y22y3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5: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午吃饭,厨师整了一桌好饭菜。

一个酱爆茄子, 一个番茄炒鸡蛋,一个干背洋芋丝,再加上一份拍黄瓜, 一份红烧牛肉,还有一份土豆炖排骨, 最后一个海带汤。

米饭,花卷,包子三大份,六菜一汤,份量很足,12个人吃,完全可以吃饱的。

朱由校比较新鲜好奇的是装菜的碗与盘子,而不是菜。

“菜盘子,我以为都是那种圆盘盘呢,怎么菜盘子还有三角的?还有方形的,我在宫里还真没见过!”

陈梦灵一边放碗筷一边解释:“其实吧,白色的这个菜盘子并不是陶瓷的,你看!”

说完,她从旁边拿过一个白色的小碗,使劲往瓷砖地板上一扔!

“叮铃当啦!!!”

那碗滚落到两米之外,再捡起来一看,一点裂痕都没有,就一点微小的灰尘印。

朱由校:“啊哟。。。。这。。。摔不碎吗?”

孟小惠呵呵一笑:

“这是用密胺材料做成塑料餐具(又称仿瓷餐具),具有轻巧、美观、能耐低温(可以直接放入冰箱)、耐煮(可以沸水蒸、煮)、耐污染、不易跌碎等性能,反正我们这里各种合成新型材料太多了,你以后慢慢的了解。”

朱由校感叹:“唉,光吃个饭,都有这么多道道!”

李小岚给他倒茶:

“其实吧,人民的创造力与聪明才智是无穷的,你作为上面的领导层,只需要制定一些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奖励措施,和一些法律条文!”

李文婷补充:“造出一个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其他人想要制造方法,就必须给这人一点费用作为他的研究报酬。

这样在社会上就会造成一种干好,收获也多,工艺精湛的老师傅,也不会紧紧的守住自己的技艺,不传给徒弟或他人,因为他教的徒弟越多,他的收获就越多!”

朱由校忽然想起来:

“那我在皇宫里搞的那些木工技艺,是不是可以卖出去?”

刘云拿来了啤酒:

“当然是可以的,在大明朝里,最好的厨师,最好的木匠,最好的建筑设计师都是曾经在皇宫里做过事的,如果把所有人的技艺用文字,图相,影像的形式记录下来,那可就是大明国家的无价之宝了!”

方向喝了口茶:

“小朱啊,他们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大明朝各种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必须从你作为领导层,从上面开始建立一个大战略!”

“你们翰林院虽然也有编修,随时随地在编辑各种书籍,但是好像都是毛笔书写,这样一个是书写速度慢,另外一个人很容易出现错漏, 或者是编辑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法,使得真正的资料失真!”

朱由校很真诚的问:

“那该怎么办呢?”

周石替方向回复:

“说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了。

用原始稿,新文字,用图片,影像四种方法来整理和保护历史上的天文地理,自然常识,应用技能,以及各种文化艺术作品。”

李破犹豫的开口:

“不过这么一来,大明朝那边是不是要直接进入电气时代?”

赵石建议:

“大明整体进入电气时代,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一部分教育和科学领域使用电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说电台和报纸的推广,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推广速度,拉近普通人对皇帝的认同感!”

方向赞同:

“如果说智能电脑,手机的方面的电池制造还比较难,但如果仅仅是手电筒或者是收音机,录音机的那种,过去的老式锌电池,或者是可以多次充电的电池。

这是比较容易制造的,我认为可以在明朝京城里面设立工厂!”

刘云:

“这是按方校长这么一说,我觉得1620年的大明天启朝,最最关键的事情,除了军队建设,拥有武力枪杆子与粮食种植外,报纸和广播电台的设立是重中之重!”

李小岚同意:

“大明朝其实有很多忠良,比如孙承宗,袁可立,秦良玉,白再香,李邦华,熊廷弼,朱燮元,黄克缵,李汝华,陈策。”

“如果把他们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统一收到京师文化教育宣传部门,至少也有50一60人,有如让他们在地方上慢慢的发展,不如直接进入小朱嫡系部队里面!

他们可比普通人更有文化,有能力,修养也更好!”

朱由校很高兴的说:

“这么一说,我忽然想起了李小峰曾经说过的,要培养最忠实于自己的人才,其实孤儿是最好的选择,不管你要教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没有父母和亲戚的干扰!”

方向:

“没错,还有因为天灾**失去土地的流民和灾民也是非常好的军队或者是建设工程队的人选,只要你能公平公正的保证他们的吃饱饭,穿暖衣,住的安全,还有一份不错的工钱,他们一定会全心全意的支持你!”

刘云继续:

“是的,咱们华夏子孙,有很多的优点,第一个就是勤劳,第二个就是善良,第三个就是能吃苦,第四个为了子孙后代的成长,他们可以付出所有一切!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啊!”

陈梦灵为大家倒水:

“小朱,你虽然说是个皇上,但你居住在2018年长时间的观察了解之后,你应该明白,你如果不能低下头,亲自的去到老百姓当中,和他们一起吃饭,和他们一起干活,和他们一起聊天,解决他们当前最需要的问题,那么你的位置也是不稳的!”

李小岚:

“过几天,我也亲自过去一趟,就我哥那边,听说那边还又来了两个穿越人士,一个是学管理的叫巴音东,28岁,来自2008年,他自己穿越到了赫图阿拉,不过目前已经到了李小峰身边成为一个皇帝的助理;

另一个是特种兵沈四郎,24岁,来自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他才结婚三天,然后为了救留守老人与少年,穿越到了辽东地区。”

方向总结:

“这样也好,在大明朝那边,有朱由校加上四个穿越人士,李小峰李小岚,沈四郎巴音东,我感觉吧!大明朝的好时候要来了!”

1620年的李小峰,巴音东,沈四郎冥冥之中好像感受到似乎有人在议论他们!

怎么?

羡慕他们在大明朝可以逍遥自在,任意胡为吗?

拜托啦?

他们三个人目前,已快累死了!!!

大明朝的事情,真的,是不好干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