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 甄士隐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甄士隐

作者:不忘阑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4: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红楼梦》写得非常含蓄,隐晦,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还是会留下隐约的蛛丝马迹,需要我们追寻这些线索去探寻原因,像探案。第一回前面许多的铺垫,女娲、石头、僧道、警仙子、空空道人等等都是为人间故事服务。远兜远转,故事依然回到人间。第一个出场的人间人物就是甄士隐。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这段话说甄士隐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为什么甄士隐被称为当地望族?他是什么望?带着这问题我们来分析下甄士隐的所有情况,希望能够找到答案。

做官退休回故乡养老的干部

一、甄士隐是乡宦

甄士隐是葫芦旁住着的一家乡宦。乡宦是什么意思?

乡:泛指小市镇,乡村,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家乡、故乡、乡井、乡里;

宦:指做官,官宦,仕宦。

乡宦:合起来的意思是做过官又回到自己家乡的人,泛指退休回到家乡的官宦之人。

所以从乡宦的意思可推出这姑苏阊门城、十里街仁清巷是甄士隐的故乡,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阊门是苏州古城的西门,是实际存在的地方。十里街、仁清巷,谐音势利街人情巷,就是虚构想象。

甄士隐的情况,拿今天的话来说,他就是退休回老家养老的一个干部。中国人尤其是古人的思想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叶落归根!一个人在外当官多年,晚年都要回到自己的故乡、生养自己的地方去养老,百年之后葬在自己的祖坟之中。这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精神归属感。

二、甄士隐做过七品官

甄士隐是做官回到故乡养老的一个退休干部,那么他曾经做了个多大的官?书中没有明说,但是从她娘子“封氏孺人”的封号可以推断出来。

“孺人”是朝廷命妇,应该是官方授以敕命的封号。

朝庭命妇主要出现于唐朝、宋朝、明朝与清朝。一品、二品官员的妻室称诰命,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之下称作孺人,无封无品叫娘子。

诰封的等级是对应官员的品级,一品至五品称为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品级是跟随丈夫品级,除了官员的正妻之外,诰封的对象也包括官员的母亲和祖母。

封氏没有儿子,所以“孺人”的封号应是对应甄士隐的官品,说明甄士隐退休前做的是个七品官或者更小。

三、甄士隐很可能曾是京官

甄士隐是做官回到故乡养老的一个退休干部,退休前做的是个七品官。那他在哪里做过官呢?这个书中也没有明写,但是也大概可以推求一下。从贾雨村进京赶考,甄士隐不仅在物质上帮助贾雨村,还同时想帮他介绍人脉资源:“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可见甄士隐在京城有朋友,并且结交的是仕宦之家,这仕宦之家的朋友还愿意给甄士隐的朋友提供帮助。

比较一下贾雨村,贾雨村是进士出身,中进士后他是选入外班的,就是说没有留在京城为官。雨村结交的朋友冷子兴却只是都中古董行中贸易的,这冷子兴是为借雨村斯文之名,说白了就是冷子兴和贾雨村交朋友还是因为他是进士,是个文化人,所以二人说话才投机,才契合,有点共同语言。其实就是觉得贾雨村有点利用的价值才和他交朋友。

贾雨村是经常关注新闻的人,也还比较钻营,但都中起复革职旧员的事,他却不知道,也没有朋友告诉他,可见他没有结交到京城的官宦朋友。还是以前的同僚同案参革的张如圭告诉他的。这张如圭为了复职四下里寻情找门路,贾雨村听说起复旧员,他却也没有想要找京城的朋友,还是冷子兴给他出主意找林如海去麻烦贾政。由此可见贾雨村在京城确实没有结交到官宦朋友。

但贾雨村要上京赶考,甄士隐却能够给贾雨村介绍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可见甄士隐官品虽不大,京城却还有仕宦朋友,由此推断他很可能以前在京城为官,人品好,朋友多,他才敢揽这些事。而贾雨村虽然是进士,是四品,但在京城却只能结交像冷子兴这种商人为朋友,没有仕宦朋友,不然复出时也不会求林如海。

所以甄士隐虽然只是个七品官,但他是京官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退休后养老资产丰厚

甄士隐虽然只是个七品官,但他大概率是个京官。从书中介绍来看,他是年过半百,也就是五十多一点。五十多一点还比较年轻,他就可以退休了,古代退休比今天退休灵活。明弘治四年(1491),皇帝颁布一道圣旨:“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这里致仕就是退休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提出退休,几乎都会被批准,甚至对退休原因也不深究。

到了清朝,退休政策更加灵活,甚至不到五十岁就可以解甲归田,官职越小退得越早。甄士隐是个七品或以下的小官,不留恋权势,所以退休退得早。

那他们退休以后靠什么生活?以什么养老呢?有养老金吗?其实古代做过官的人,辞官之后没有退休金,但是朝廷会给一块不用交租的田,这田一般会封在官员的故乡,比如甄士隐的退休田就应该在姑苏一带的乡下。这田官员自己想种就种,其实一般情况下他们自己也不种,基本上是出租给佃户,通过收地租来过日子。

除了有田以外他们还有自己做官历年积的一些钱财资本,形式可能就多种多样。也可能是古董、字画、金银器具等等。古代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甄士隐大概率是个京官,官品虽然不高,但他应该也积下些钱财。

还有一种资产可能是甄士隐的前辈老去了之后留给他的一些祖产,这也有可能。另外封氏孺人出嫁可能带些嫁妆来,但后来封肃那么抠门,估计不会有多少嫁妆。

再从甄士隐过的退休生活来看,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应该是手中有粱,心中不慌,所以甄士隐的退休养老金应该是比较丰厚。

望族是指财望

从前面对甄士隐的情况分析得出他是做官回到故乡养老的一个退休干部,退休前做的是个七品官,还可能做过京官,有比较丰厚的养老资金。

但是书中却说他是本地望族。

望族是什么意思?望族是指有名望,有声望的家族,源于大家族或大姓人家。古人重视门第与门风,皆以先祖功绩为荣耀,激励族中子弟继祖先精神,将家族发扬光大。

那这里说甄士隐是望族指的是什么望?

首先,势不望,他已经退休了,已经是无官一身轻。就是他在职时官也做得不大,最多只是一个七品官。现在只是个富贵闲人。

其次人口不望。家庭成员简单,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接着就说“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说明甄士隐家里人口不望,和大族没什么关系,他家的人口状况和望族的定义不相符合。

再次是名文化人么?显然不是,看他对贾雨村作了两首诗就大叫,说明甄士隐也就有些文化,谈不上文化名人,他有可能是个举人什么的,最多就是个进士。

然后是高门显族么?也没有提到他家祖上有什么赫赫功勋。

所以关于望的几种可能性都排除了,这里说的望族就只能是和财富联系在一起了,因为他家底殷实,收入有保障,退休了当然不用去上班,应该也是辛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可以过点自己想过的滋润、安逸的小日子。存有丰厚的养老资产,资产包括有房子,可能还有古董、字画、金银器皿什么的,还有很多田庄产业。

小结:甄士隐能被称为当地望族,是因为他在当地有点钱、是有头有脸的人,混过京城的官场,虽然只是个七品官。有比较丰厚的养老资金,虽然他退休后只是个居家翁,无权势,人口也不旺,但甄士隐肚子里有些文化,京城里有朋友,另有田庄产业,家里可能还有古董、字画、金银器皿,他还有贤妻,膝下有女儿,心中有仁义,是个家资丰饶的的中小地主。所以他的望,最主要还是财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