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好,这位是?”徐本耀出现在了司马亮身后,看向了世子。
虽说由听到脚步声,知道有人来,但司马亮没有想到对方是徐本耀。
司马亮打量了一下对方。时隔多日,徐本耀比司马亮分别前消瘦许多,不过,人看起来更精神了一些。看来对方,很适应海上的生活。这一点,或许就是徐武遗传给他的。
“你没回家吗?还是说,你刚赶过来?算算时间,应该来不及吧。”
“回王爷,在下没有回去。毕竟船是在下负责的,没处理完之前,不好回去。这不,刚刚还有翻车的事,所以出去跑了一趟。”徐本耀答。
想到来时遭遇的情况,司马亮了然的点点头。
“这样啊,那你辛苦了。赶紧处理完回家吧。你父亲应该很担心你。毕竟你这次回来的时间,可是晚了不少。”
徐本耀认真的点点,“是,王爷。”
司马亮示意了一下世子,“这位是我的堂兄,宁王世子。”
徐本耀看到世子的样子,就知道身份不同寻常。可他没有想到,对方居然也是一位皇室之人。而且还是宁王世子。
“见过世子,小人失礼了。”徐本耀第一时间行礼道歉。
世子摆摆手,没有在意。
“别叫世子了,鄙人没有王爵,不过一个平头百姓。”
“世子,终归是皇室……”徐本耀说了一大堆,先前和盛定类似的话。
大意就是世子依旧身份显赫。
对此,世子有些头疼。
面对这个哭笑不得的场景,司马亮莫名觉得有些好笑。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心中想了想。
有了徐本耀的加入,司马亮这边的话题,不自觉的往崎国那边说。
由于司马亮都做好了,把江南部分交给世子管理,自然不会隐瞒自己做的这些小事。
所以挡着世子的面, 徐本耀说出了自己此行的收获。
“王爷,崎国那边的战事,突然停了。具体原因不知,但似乎和陛下要北上的事,有点重合。或许,两者有点关联。”
果然是这样吗?如果崎国也参与到北边战事,那结果可就多一份变数了。
对于崎国的参与,司马亮有过预想。甚至他想过崎国,会因为想介入黎国战事,而中止内战。
可没想到,这次徐本耀带回来的消息,居然和司马亮想的一模一样。这属实有点巧合了。
对此,司马亮又想起了更深的原因。
停止内战,这个决策是双方达成的,还是某一方单方面的呢?东方锦到底是死是活,东方舒对于黎国内战又是什么态度呢?
司马亮有点想知道这些事。不过,碍于这些事涉及一个假公主的事,司马亮不好在世子面前问出来。毕竟眼下“东方舒”公主,可是老老实实呆在司马亮府上。
“那泗水国那边对崎国的进攻,也停了?”司马亮问。
“这个,说来也奇怪,泗水国那边的战事,依旧在进行。似乎和先前支持的那派闹翻了。所以在自顾自的抢地盘。”
停止合作了?怎么会呢?崎国南方派,连粮食都不要了?还是说,他们有了别的粮食来源?
崎国,燕北王,这两个地方对粮食的需求都不少,现在没了泗水国的供养,那……会是漠国在供养吗?
虽说没有听到漠国的信息,但从现阶段知道的粮食信息来看。崎国和燕北王,有了别的粮食来源,所以才敢中止和泗水国的粮食输送。
而与崎国燕北交接的国家,只剩下了漠国。答案自然很明显了。
看来,我这五哥真的不老实。想来,这次崎国内战中止,有可能有他的一份。这样的话,北上还要多一份担心了。
不过,五哥的出现。或许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很差的情况。只要二哥优势不绝对,他就不会轻易动我,毕竟我一死,影响还是很大的。至少会加速江南的自立。
这样算来,我北上,能更安全一些了吗?
就这一会,司马亮想到了许多。等他回过神,他就发现徐本耀和世子,在等待着他。
见此,司马亮觉得有些失礼,所以赶忙道歉。
“对不起,想别的事去了。”
“没事,没多久。”
……
关于崎国和泗水国的话题暂告段落,徐本耀说起了燕北之事。
虽说徐本耀船队,没有直接靠到燕北的陆地边,但也通过小船登岸的方式,了解了一些燕北的事。
也是为了了解燕北的一些情况,所以导致了徐本耀船队,延误了既定归期。
不过,付出总会有些收获。徐本耀还是带回了一些,司马亮这边不知道的消息。
“王爷,根据登岸的手下汇报。东城内似乎有人想推翻燕北王的控制。”
“当真?”
“应该是真的。毕竟对方说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朔永宁。就是王爷让在下找的那人。”
听到朔永宁这个名字,司马亮眼前又出现了那个拘束的黑小伙。
“你找到了他了?”司马亮语气中有几分期待。
徐本耀摇摇头,“据东城的人所说,朔永宁被燕北王派到望江城,参加第一次战斗了。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凶多吉少了。”
望江城?第一战?听到这两个词,司马亮想起了覃泽所说的望江城。
在对方的勾画中,望江城的战败可是非常惨烈。而且后续战俘逃跑的过程中,也死伤了不少。
这样算来,朔永宁确实很难活下来。
虽说司马亮默认朔永宁已死,但想到对方死在里自己地盘,如此之近的地方,还是让他有些意难平。毕竟第一战开始之前,司马亮这边还有人能联系到望江城里面。
如果知道这个事,不说百分百,司马亮也会尝试一下救援对方。毕竟朔永宁在经历一些列事后,还在为司马亮做事,这足够让他多给与一些关心了。
可是,司马亮终究还是错过了这次机会。
“唉,可惜了。”司马亮叹息一声。
说完朔永宁的事,徐本耀又说了一些关于东城的事宜。
内容大致就是,燕北王控制东城的人,对东城之前的民众很严苛。东城内部缺粮,燕北王却不让东城人自谋生路,只把他们关在城里等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