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一上午的司马亮,在书房中吃起了面条。
虽说离后宅不是很远,可以到后面吃饭。可为了等人,他还是选择在书房里吃。
等见完这个人,司马亮还要出门一趟,做出一些重要安排。所以在时间方面,还是比较紧的。
吃着面条,司马亮将目光放在了一旁的纸张上。
上面零零散散的写了几个词,例如:武器,士卒,铁矿石,甲胄之类的。
看起来,司马亮是想加强一下自身的实力。
面条吃着吃着,门口就传来了小三子的声音。
“王爷,章老爷到了。”
“让他进来吧。”司马亮猛地吃上一筷子面,随后喝起了汤。
不紧不慢的脚步声传来,章新文出现在了司马亮面前。
与上次被敲诈时差不多,章新文的脸色很难看。甚至来说,有些害怕。
司马亮放下面碗,看了章新文,然后拿起手帕擦起嘴角。
目光注视之下,章新文的身体微微颤抖。
将手帕丢在桌案上,司马亮将身前的面碗,放到了旁边。随后,他看向拉章新文的眼睛。
不过,由于章新文低头看着地,司马亮并没和对方对上目光。
“别那么紧张,我找你不是坏事。”司马亮用一种很和气的声音说道。
章新文身体微微颤抖,然后抬头看向了司马亮。
“王爷,有什么吩咐,直接说便是。小人能做的肯定会去做的。”
章新文的态度,让司马亮很满意。他站起身,走到对方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你听话就好。至于我想让你做的事,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让你,帮我找一些铁匠,一些皮革匠,还有很多铁矿。”
一听司马亮的话,章新文算是明白了意思。他稍作犹豫,然后点了点头。
“行,王爷。小人会做好的。”
对于章新文的爽快,司马亮没有很意外。他继续在对方身边渡步。
“除开这些事,我还有些东西想问你。之前的时候,你往黄昏会里送的铁矿石,是送到哪里去的。荣阳这边只是说,你送往宁城。是送给金兆吗?还是雷家?”
对于司马亮的这个问题,章新文脸上浮现了疑惑。一方面,是他不太明白司马亮这么问的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送的铁矿石最后去了哪里。
“王爷,这个东西,在下不太清楚。虽说在下在会内倒卖着铁矿石,但是层级不是很高。一般接触的人,也是一些中层人员,像王爷说的人。在下其实都没听过。”
真没听过?
司马亮眉头一皱。他有点怀疑章新文在说假话。
不过,荣阳都没杀他,加上雷家和金兆的尿性,他不知道也很有可能。
稍稍一想,司马亮觉得章新文,不像说谎的样子。所以他没有再追问这个问题,而是将话题转移到了别处。
“你不知道铁矿石去了哪里,那算过送的铁矿石,具体有多少吗?做成武器甲胄,大概能武装多少人。”
对于司马亮的这个问题,章新文表现的轻松了些。
“这个啊,从在下,接收到现在。每年送到宁城那边的铁矿石,大概够武装200人左右。算上这几年加增,总计拉个3000人的武装应该是够的。”
“不过,这只是小人这边送的部分,出来小人以外,还有人也在运输铁矿石到宁城。所以这些铁矿石,应该能拉起一个万余人的队伍。”
“有那么多?”司马亮大惊失色。他虽说有过预想,但真正得到猜想的数字,还是让他有些吃惊。
就章新文的发言来看,肯定是很保守了。所以实际的人,很有可能多倍与他的估计。就算只有万余人,那对于司马亮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事。
要知道司马亮的两镇兵权,一镇也就4000人,加起来8000人。
仅从人数上,还没达到可能叛军存在的规模。更别说,司马亮这边的兵,很多素质都不高。大概率比不上准备多年的叛军。
其次就是,司马亮根本不知道这些叛军身处何地,何时动手。
江南那么大,来往人又那么多。最主要能登岸的海港也比较多。司马亮如果真想防备这些人的偷袭,还是很难的。
这也是司马亮想到这件事后,第一时间找章新文的原因。
除开想招纳一些暗中的部队,司马亮另一个目的,就是想知道一些敌人的战力。毕竟做好准备,才能减少损失。
万余人啊,如果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那我可就麻烦了。
这些人,到底掌握在谁手里啊。金兆那边到死,也没出现那么多人啊。难道是在雷家手里?还是说,在海外江羽,或者齐澜手里?
这也太难猜了吧。
这万余人,怎么被他们藏住的。真是太离谱了。能在宁皇叔眼皮底下,做这些东西。皇叔是真的不知情吗?还是说他觉得不足为患啊。
瞬间,司马亮想了很多。同时,他有些不理解先前宁王,为什么不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司马亮认为,他不觉得宁王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地盘发生的事。
可在对方知道的情况下,这事还是发生了。这就很费解了。
当然,费解也不是不能解释。有一个答案可以解答。那就是,老宁王他也不安分。可能和黄昏会达成了什么交易。甚至有可能,想密谋造反之事。
当然,这些东西只是司马亮想想。他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撑。同时,他内心感觉,宁王应该不是这样的人。毕竟对方的慈眉善目,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司马亮想了一下,没有得到很好的推算。于是,他选择了放弃。打算,让人再查查,回头再想。
“行吧,就这样吧。我这没别的事了。你先走吧。”司马亮回到了桌案后,开始收拾起桌子,准备出门了。
可在他坐下后,章新文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继续站在他面前。
“王爷,您真的想起势?”
这一问,让司马亮手中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看向章新文。
“这事,你不需要知道。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司马亮语气不善。
章新文面露尴尬,但他没有放弃追问。
“王爷您如果真的想起势,大可告诉小人。毕竟这事,也算路人皆知了。”
砰。
“什么东西,路人皆知。”司马亮敲打了一下桌子。
这一动静,让章新文吓了一跳。
“王爷,小人说错了。小人不问了,小人这就走。”章新文表现的很害怕。他一边道歉,一边后退离开。
嘎吱,房门被打开,章新文离开了书房。
当对方走后,司马亮摸了摸刚刚敲打桌子的手。
“这家伙,有点不识抬举。不该问的东西,也敢问。真是把自己当成我的人了?看来以后,还是需要想办法清洗掉这些人。”
对于章新文的处置,倒不是司马亮小心眼。而是有些东西,他肯定不能放到明面上来说。毕竟造反这个东西,要是确实,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只要他们这边那么想,那么做了。那民间只会愈演愈烈。就现在而言,司马亮还对民间的谣传,头疼呢。
现在章新文就敢堵枪口,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哪怕他只是好奇问问,那也算是点着了司马亮的脾气,属于是运气不好了。
司马亮收拾完桌子,然后端着面碗走出了书房。
将面碗递给小信子后,司马亮又说了几句自己接下来的行程,然后就走向了王府门口。
走在路上,司马亮扫视了一下自己的王府。
哪怕住在这里很久了,司马亮依旧感觉这边有些太大了,有些过于空旷了。
其次就是,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事后。他感觉自己和这王府,有着一些割不断的纠葛。甚至,司马亮感觉自己天生就为了来到这个王府,做成一些命中注定的事。
王府啊,王府。或许,有一天,会变成王都。
怀揣着胡思乱想,司马亮坐上了马车。
颠簸开始,马车缓缓前行。顺着南北大道,一路往南。
穿过城门,进入了热闹的城南外。
与司马亮初来燕城时相比,这边更加热闹了一些。这倒不是司马亮的错觉。
而是经历过洪水之后,燕城的人口,显著增加了。加上重建之中,各种商品,以及劳工的或缺,导致商贩数量也增加了。最终,使得城南外更加热闹。
司马亮一如既往透过车窗,观察着喧闹的外界。
辛酸苦辣,喜怒哀乐,人生百态透过车窗展示在了司马亮面前。
作为上位者,看到如此现实的场面。司马亮还是有些感触的。
随着投入,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当马车停下的那刻,司马亮的车窗中,只剩下了一望无际的南湖。
“王爷,到了。”
“好。”司马亮拉上车窗,走下了马车。
同样是南湖边的大宅,徐武家和盛王家还是有不少差别的。
虽说徐武之前做的买卖,不是很体面,但在燕城,徐家也算是有资历的家族了。在燕国时期,徐家就已经存在了。
哪怕不是权贵家族,也因为燕国覆灭,大量大家族被取缔,而中兴了一把。只不过,到徐武的时候,家道中落,不得不做上走私的营生。
不过,即便这样。这修建自燕国时期的徐家大宅,还是留存了下来。
司马亮眺望了一下南湖,然后看向了徐府的大门。
“真没想到,徐家还挺气派。虽说规模没有盛府大,但总有种内敛的气质。”司马亮一边下评语,一边走到了门口。
由于事先有约,当司马亮出现,就有人来接待他进入了。
“王爷好,老爷他早就准备了,请您移步。”热情的门童笑脸相迎。
或许是徐武的加持,司马亮觉得这个门童还不错。于是,他让随行的人,给了一些打赏。
徐府的内部格局,和盛府有些相似,一样的中庭奇石,一样的奇花异草。
看起来,老江南就是这样的做派。
司马亮一边观赏,一边走进了内宅。
一进入正厅,司马亮就见到了整整齐齐的徐家人。
徐武这准备,是有够充分的。怎么说呢?面子是给够了。可总感觉有些生分了。司马亮心中暗想。同时,微笑着摇了摇头。
“王爷好。”
……
徐家人一见到司马亮,就整齐划一的问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