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圣人之仁 > 第二十章 四面楚歌

圣人之仁 第二十章 四面楚歌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3: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史记·项羽本纪》 西汉 司马迁

窦况很是失望。

他原以为这一片火把之处应该是他的副将带领数千人马在此接应,没想到先是碰到了那个长得奇丑无比的壮汉,紧接着又见到了那个妖怪一般的人。奈何自己穷途末路,不好将不满发泄出来,只是言谈中的鄙夷还是压根就没打算收敛,使得那个叫古山龙的几次想动手,都被妖怪给压制了。乖乖,你要是真的动了手,本校尉就参那杜吴一下,保管让他人头落地,最不济也要他后半辈子在牢狱中度过。一个来历不明的穷儒生,凭什么成了宰衡的座上客,这个世道是怎么了嘛!

他恨恨地想着,却又不得不依靠这群人将自己安全带回大营。

话分两头。

却说陈勋搠死庞恬,救出王不留行后,便令王不留行打开牢狱,将所有汉人放出,将羌人囚禁于内,众人一起上城守卫。陈勋挑了一千精壮汉子,带齐兵甲,或骑或步,火速向火牛之地进发。他担心杜吴有失。

此时的杜吴却坐在一辆牛车上,裹着大氅向南远眺。现在庞恬的人马已被全歼,陈勋那边应该已经得手了,只是不知道优昙钵的情况如何。这小子不会真的偷偷溜走吧?其实他心里也没把握,只是在赌人性。细细想来,如果加上优昙钵和古山龙,自己的手下真的是一群妖魔鬼怪了。

为人阴险嘴不留德的马留,心地善良却武功极好的马辛,身世坎坷却多智近妖的广白,力大无穷侠肝义胆的黄大戟,聪慧好学的王不留行,忠心耿耿的杜二,如果再加上巨塔壮汉古山龙和妖怪优昙钵,这下子去西天取经都能横着走了。

杜吴想着,嘴角笑了笑:优昙钵那么聪明,肯定不会偷偷溜走的,这点魅力他还是有的。

广白匆匆跑来,说陈将军到了。杜吴跳下牛车,迎了过去。

陈勋一抱拳,简单地说了一下修远城的情况。杜吴思索片刻,下令道:“现在雪已经停了,陈勋率骑兵,伪装成羌人降卒,诈取龙夷城,记住,扮相要惨一点。”

陈勋嘿嘿一笑,这活他最喜欢干了。领命一声,翻身上马走了。

杜吴又道:“广白,待陈勋的一千步卒赶到之后,由黄大戟带队,你来监军,向南营救窦校尉。到现在窦校尉都没有派出斥候来报信,我估计他有可能被围了。”

广白领命,下去准备了。

杜吴又看向马辛马留,说道:“你们二人迅速收拢步卒,马留,弓弩手依旧归你指挥,马辛,所有步卒归你指挥,我们即刻向南进发。”

马留在一旁说道:“大伙儿不想说的话,我来说。将军,既然那姓窦的凶多吉少,我们为何还要救他,何不直接拿下龙夷城,到时候立一个大功,岂不是好事?”

杜吴没说话,他何尝不想这样。如此借刀杀人一箭双雕的事情岂不美哉?只是窦况在朝中干系甚多,如果真的死在当地,哪怕调查清楚了,他这个镇北将军也一样干到头了。他虽说是托庇于王莽,但是王莽何许人也?再说了,现在的王莽更器重的是高良姜,而非他杜吴。当然,一开始王莽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他,否则他怎么可能到现在都拿不回自己的手机?自从收了杜二之后,他就已经暗中命杜二回郿县悄悄探寻过,在得知郿县主簿被吓死,背包被绣衣使者带走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不可能在王莽那里得到信任了。

马辛见杜吴没说话,拽了一下哥哥的手臂,两个人悄悄离开准备去了。

却说窦况大营离雪人窝并不算太远,听得雪人窝方向的喊杀声渐渐弱下来后,副将心中感觉不妙。黄昏出发时,他就提醒过窦校尉要注意雪地防滑,但是窦校尉不听。他没有办法,便接连派出几队斥候,直到半夜时分,第一队斥候终于回来了,并且带回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窦校尉被堵在雪人窝。紧接着第二队斥候也到了:雪人窝南北两边全部是羌人,窦校尉被围了。

副将也姓窦,是窦况的远方亲戚,两家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窦况战死或者被俘,他也没有好果子吃。当年的李陵够风光吧,将门虎子,三代名将世家,飞将军李广之孙,出击匈奴五千对八万,兵败被俘,最后被孝武皇帝夷灭三族。他可不想步李陵的后尘。于是点了四千步卒,火速向雪人窝奔去。

一更已过,当长安、凉州等地的人们已经进入梦乡时,在西北边陲,在被后世称为青海湖的仙海之滨,一个被当地人称为雪人窝的荒蛮之地,几千人正在奋力厮杀,而且有很多人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雪人窝北,庞恬终于在亲兵的接应下,策马赶回战场,从容指挥起战斗来。对于他而言,今晚如果不能将这支汉人军队全歼,就对不起他死去的兄弟傅幡。他甚至想等了结了这些汉人之后,火速支援尕海,将那个杀千刀的汉人镇北将军挑落马下,为他的好兄弟报仇。

包围圈里的窦况骑兵其实已经撑不住了,十几公里的急行军不是问题,但是遭遇伏击后被乱箭射杀所引起的恐慌却萦绕在每个活着的人的心头,更何况很多人还没见到敌人的面孔就已经含恨九泉。

就在战事焦灼之际,北边突然传来一阵隐隐的歌声,初时听得不是很清晰,后来竟然慢慢近了起来,此时窦况的骑兵们已经听得热泪盈眶,他们知道,逃出生天的窦校尉带着人马回来接应他们了。

也不知道谁开头跟着应和了一句,一开始是几个人,后来便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再后来,就听得身边全是一样的嘶吼声,仿佛要高过北面歌声一筹,然而却始终被北面的歌声压着节奏,再然后,西边也开始有歌声传来,对,东北方也有歌声传来,不光有歌声,还有星星点点的火把,看起来有几千人之多。一名士兵费力地爬到尸堆上,环视一圈,哭着喊道:“窦校尉救我们来了!我们有救了!”

然后跳下尸堆,用力一挥骑枪,跟着众人高歌起来,大家的歌声也越来越齐,所有人都会唱,因为那是每一个踏入行伍的士卒必须学会的第一首歌,那是所有身陷绝境的大汉士卒的精神支柱,那是大汉的开国皇帝一生中最有魄力的一首歌,那首歌只有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

自古以来,战歌就是士卒们在疆场上的精神支柱,也是最好的冲锋利器,看过众多军事战争影片的杜吴更是深谙此道,更清楚一支斗志昂扬的军队会取得什么样的战绩。这本来是杜吴为修远城的士卒单独准备的,广白想了一下,说:昔者高祖皇帝垓下杀项羽,用的就是四面楚歌,既然如此,何不全军高唱《大风歌》,既能壮大声势,还能作为远近呼应,最重要的是让庞恬搞不清我们有多少人马。于是在收拢了修远城的一千步卒后,他便率这不到两千人奔赴雪人窝,并且在开拔之际就命人高唱汉高祖的《大风歌》。这首歌对大汉子民来说可谓是妇孺皆知,如今雪夜行军,黑压压一片谁也看不见谁,就这么靠着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斗志昂扬地冲到了雪人窝,冲到了庞恬的背后。

而此刻的庞恬无比郁闷,本来埋伏圈中待宰的骑兵突然就变得骁勇无比,悍不畏死地一次次发动冲锋,而他的背后也开始出现了一阵阵的箭雨,很多羌兵什么还不知道就被密集的箭雨收割掉了性命。庞恬无奈,只得命令士卒不惜代价杀败埋伏圈中的汉军,好去跟前面的姜半夏军汇合,整备回城再做打算。好好的瓮中捉鳖之计就这么被破了,庞恬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北边的歌声是马留马辛所率的**百步卒和弓弩手,西北边是广白黄大戟所率的一千修远城步卒,而东边的歌声则是优昙钵和窦况的四千人马。

半个时辰前,就在两支人马高歌猛进的时候,被优昙钵保护的窦况终于跟前来营救的副将汇合了。有了资本的窦况顿时变得趾高气昂起来,他让优昙钵在前面开路,他自领大军向着雪人窝前进,想到一众兄弟还被困在包围圈里,他就更加激动,连连催促,搞得古山龙怨声载道,恨不得立马将他的脑袋拧下来。

在窦况的要求下,四千多人强行军到了雪人谷的边缘,听到北面和西面也都传来《大风歌》,众军中不知谁先开了口,开始只是几个人,后来见窦校尉没有阻挡,于是声音越来越大,四千多人的吼声响彻天地,在火把的映射下,仿佛整个战场都活过来了一般。

被歌声震动的除了包围圈里的窦况骑兵,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姜半夏。他很无奈,庞恬用妻子的性命要挟他,他只能照做,希望在将窦况赶走后,庞恬能对他稍微宽松些。他也知道这一辈子基本上不可能回到大汉了,因为他的军事才能已经让对方甚为忌惮,所以他现在的住所周围比之前多了更多的监视者,甚至包括他的奴仆都很有可能是庞恬的细作。但是他更纠结,因为死在他手上的,是自己的同胞。他想死,但是他不能,剪秋已经有了身孕,他要当父亲了。如果只是独身一人,他不在乎生死,但是现在他的羁绊更多了。唉,难呐!

就在姜半夏进退两难之际,忽听得雪人谷北面传来《大风歌》,进而被他包围的窦况骑兵也开始唱了起来,他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鼻头一酸,就那么任由眼泪流下来,也不去擦,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刀割一般的疼,他的心里却舒畅起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归故乡呐,什么时候才可以归故乡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