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圣人之仁 > 第九章 敲山震虎

圣人之仁 第九章 敲山震虎

作者:平江夜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3: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敌技无多莫浪传,西京元是宋山川。

书生但可谋帷幄,壮士得无须彘肩。

《和内幕季美》 宋 程公许

接下来的几天,果然如杜吴猜测的一般,秋高气爽,路面干得也很快。许是杜吴的四字箴言起了作用,不用陈勋督促,众军的脚程比以往快了很多,原本沉闷的队伍,有时竟也出现了少许的笑唱之声。初时只是几个人小声哼哼,后来有更多的声音加入进来,到得最后竟是众军齐唱,整支军队显得斗志昂扬。广白诵了一声佛号,紧紧地跟在杜吴身后,有意将那位监军隔在了杜吴半米之外。

如此急行军了三天后,大家的热情慢慢消退下来,行军速度也放缓了不少。杜吴见众军有些疲惫,便令陈勋带斥候去前方探寻大军宿营之地。

自秦始皇起,为了方便管理郡县和扫平六国,商君在大秦修建了很多亭,派亭长管理,既为户籍管理的基层单位,又方便传递军情。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造反前的工作就是亭长。自武帝时起,为了征讨匈奴方便传递军情,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修建了很多堠,形成了五里一堠,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站的消息系统,一直延续下来。陈勋带队寻找宿营之地时,大军刚刚进过一个驿站,进行了简单的休整。如此以来,距下一个驿站还要行二十多里了。杜吴看了看众军疲惫的神情,意识到今晚可能要露营了。

果然,陈勋带回来的消息并不太好,前方最近的亭还在五六里开外,而且破败不堪,也容纳不下如此众多的人马。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杜吴便下令大队人马就地扎营,待安排好营地后,已近亥时。众军饱餐了一顿,连日劳累的疲惫感迅速涌上身来,大家打着哈欠迅速进入了梦乡。

杜吴习惯性地抬头看天,发现月亮周边有一层光晕,特别明显,不禁有些头疼起来。月晕而风,看来今晚会有一场不小的风,只是此刻还是风平浪静,不知几时刮风,风力几何。

想到这里,杜吴舔了舔手指,将手指举过头顶,感受着风的方向。广白看见了,走过来问道:“上师,难道晚上要起风吗?”

杜吴点点头,指了指月亮。

“好大的毛月亮啊,看来还真要起风了,而且这风还小不了。”

“是啊,广白,你让陈将军把众将召集来,为师要开个会。”

“弟子遵命。”

不大的帅帐内,乌泱泱挤了一群人。除了广白趺坐,监军跪坐外,其他人都大咧咧地随地坐了。杜吴也不在意,开始分配任务。

“众军行了几日,已是疲惫不堪,今晚肯定会睡得比较沉。我们已经接近凉州,虽说有大军护卫,只是近几年匪盗猖獗,军中又多民伕,恐有匪盗趁夜劫取粮草。入夜前我夜观天象,后半夜将会有风,且风力应不小,今晚诸位务必小心。”

众人称是。

杜吴又说道:“如今大军乃依山扎营,东面山势外面平缓,里面陡峭,为防止贼人从山后爬上来夜袭,陈勋领三百步卒先占领后山,一来阻敌,二来示警,三来你居高望远,可以指挥战斗,战斗只要打响,本将在内,皆听你的调度。”

陈勋一听赶紧站起来:“末将不敢,末将从未上过战场,怕也是,怕也是夸夸其谈之流……”话到此处,有点说不下去了。

杜吴摆摆手:“你且坐下,听我说完。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生在军旅世家,本身又在西域都护府待过些日子,耳濡目染之下完全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将军,只是缺少上阵经验而已。本将记得你曾经在关内侯灵位前立誓,要成为一代名将的吧。”

陈勋眼眶微红。

杜吴又说道:“既如此,本将相信你,并且愿意给你这个机会,好好去做,想好各种应对策略,本将和两千余军民的性命可就全在你手里了。”杜吴说完,重重地拍了拍陈勋的肩膀。

陈勋立马跪倒在地:“末将定不辱使命,保护将军和粮草,不死不休!”

杜吴走上前,扶起他来:“今晚只是以防万一,也许没有贼人,不必如此郑重其事。带好金钲,一旦发现敌情,鸣金示警,用火箭指挥众军。”

陈勋高声唱喏,领了令箭坐了回去,腰杆明显直了起来。

杜吴正想继续发令,角落里的监军幽幽地说了一句:“镇北将军好魄力,只是将全军性命寄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身上,在下有些为将军担忧啊!”

杜吴转过头盯着监军,眼光突然变得凌厉:“广白听令!”

广白霍得站了起来:“监军广白听令!”

“将今晚所有事情,一字不差,飞鸽传书给宰衡,并派急脚递加急送往楚王府,本将军要让宰衡放心~~”

监军听着最后两个拉长了音调的字,冷汗刷地掉了下来,如芒刺背,站起来哆嗦道:“将军息怒,息怒,小的也只是奉命行事,求将军大人有大量……”

“不用了,本将军是先帝所封二品大将军,便是宰衡也承认了的,你一个小小的监军,忠实履行你的职责即可,有什么资格在本将军面前吆五喝六、指手画脚!若不是看宰衡之面,本将军定将你先斩后奏,要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满朝之中,谁人不知本将军乃是宰衡的第一智囊,就连本将军的弟子高良姜如今也是楚王府的入幕之宾,更不用说即将成为世子妃的王紫苏是本将军的爱徒。小子,要是想活得久,规规矩矩地做事,比什么都重要,否则,本将军不介意将你丢在西域喂狼!”

监军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连连叩头:“小的再也不敢了,求大将军饶命啊!求大将军饶命啊!”

杜吴使了个颜色,广白上前拉起了监军:“监军切莫惊慌,只要监军好好做事,待回去后,贫僧自会在宰衡面前为监军美言的。”

再看这监军,连连点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气势。

王不留行等人从未见杜吴如此强硬过,诧异之余又有些惊喜:将军终于展现了自己强势的一面,这让众人环环相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杜吴再次坐到了主座:“众将听令!”

“末将在!”

“着马留带一百弓弩手一百步卒埋伏于西边树林中,发现敌人立刻射杀之!”

“末将领命!”马留上来领了令箭,阴恻恻地看了监军一眼,扬了扬手中的留侯弩,嘴角撇了撇,冷哼了一声,出帐去了。

杜吴没有理会这些小动作,继续发令道:“马辛听令!”

“末将在!”

“着你带两百步卒,埋伏在南面溪涧之后,但有贼人从此处逃脱者,阵斩无赦!”

“末将领命!”马辛也上来领了令箭,看了监军一眼,哼了一声大踏步出去了。

“王不留行听令!”

“末将在!”

“你骑术精湛,本将将五百骑兵交付与你。今夜扎营,并未立栅栏拒马,着你率领骑兵巡防营地,若有敌情,鸣锣示警,并在第一时间将敌人拒之门外。”

“末将领命!”王不留行上得前来,正待接过令箭,杜吴又吩咐了一句:“可将人马分成五队巡逻,一旦发现敌人,令骑兵踏之。”

王不留行双手抱拳,领了令箭,狠狠地瞪了监军一眼,转身出了大帐。

“黄大戟听令!”

“末将在!”

杜吴掏了掏耳朵,这黄大戟的嗓门也太大了点儿。

“着你率剩下的三百步卒,负责保护民伕和粮草的安全,哦对了,还有我们的监军大人,也一定要保护好。今夜若有敌人夜袭,你只需带人顶住即可,让军士和民伕每人准备一包沙土,若有火情,可泼土灭之。”

“末将听令!”黄大戟上前来接过令牌,对着监军晃了晃:“监军大人,末将会好好保护你的!哈哈哈!”

说罢,大步流星地出了营帐。

杜吴站了起来,走到帐门口,听见后面军士的惊呼:“监军!监军!你醒醒……”

起风了。

广白从帐篷里出来,手里拿着一顶大氅,走过来给杜吴披上。

“弟子虽跟随上师时日不久,可从未见过上师如此强势过。今夜是借监军之言在众将面前立威吧?”

“何以见得呢?”杜吴反问道。

“弟子以为,虽然上师是先帝亲封的镇北将军,但是军中之人却从未看得上您,况且上师为人谦逊,极少与人冲突,是以大家都以为上师和善可欺。弟子虽不是军伍中人,却知道一将之威乃立军之本。弟子打猎的时候,倘若遇到落单的狼,弟子也敢斗他一斗。若是成群结队的鹿一齐冲来,便是弟子手中有马辛的黄金弓和马留的留侯弩,却也只能落荒而逃。因此,弟子以为,上师今夜是在立威,而那监军,只是个恰逢其会的倒霉蛋儿而已。”

杜吴没想到广白看得如此透彻,不由得赞叹道:“广白之才,胜高良姜多矣,可谓我门下第一智囊。”

广白慌忙跪下:“弟子不才,岂敢在上师面前言慧?弟子愿侍奉上师一生,定不会如高师兄一般。”

杜吴笑了笑,拉起广白:“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高良姜学道,只得皮毛耳。为师见你的第一日,便将佛学精妙悉数授之,余下时日,只需细细研习,多多实践,终有一日会成为佛学大师。”

广白以手加额,口中阿弥陀佛。

三更已到,两人准备回帐,广白突然问道:“上师何以如此肯定,今夜会有贼人劫营?”

杜吴回过头,严肃地看着他,忽然轻笑了一声:“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啊,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