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之我全都要 > 第六十七章 计划不敌变化,筹谋难改大势

分别见了沈自征与贾珠后,见两人俱是吃完了药,坐在室内的桌旁看书,都有些咳嗽不已。

贾琼无法,也只能嘱托两人要多休息,等身体好了之后再行看书。

毕竟有一句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身体养好后有的是时间,没必要抓着这丁点时间消磨。

又与贾珠说了金文翔来禀报囤粮事宜,贾珠也只是让贾琼自己看着处理,待其身体好了之后,再行了解即可,随即就让贾琼自己去书房处理。

一番交谈过后,贾琼离开贾珠所在院子,来到了书房。

“三爷,您来了。”金文翔见贾琼从贾珠的院子而来,随即上前行了个礼。

一路上行来,贾琼也想明白了事情,当时他还在怀疑,为何金文翔未直接禀报贾珠,却来寻自己。

想必是提前禀报过贾珠,或者见了贾珠,得其信才来寻的自己,而不是有什么别的心思,看来贾珠也在有意的试探自己。

毕竟这金文翔是直接面对贾珠的院子等待的。

想到这里贾琼心中也有了几分明了,随即看着这位与鸳鸯几分相似的男子。笑着说道:

“谈不上三爷,金大哥只管称呼我琼兄弟即可。”

金文翔见贾琼如此说,面上一僵,随即又略带尴尬的笑道:“三爷,您这不是打小的脸吗?小人如何敢如此称呼三爷。”

看着金文翔的面色,也未仔细听其言,但心中却更是确认了几分。

看着面上尴尬的金文翔,不算熟悉,然其日后是贾母的专职采买,想来是有一定的本事。且也未记得原著说他贪婪。

心中有些意动,随即笑着对其说道:

“我若不是得珠大哥看中,怎有今日之富贵。

以往家中也是贫困之户,且现在也不算富裕,只能混个温饱,更是比不上金大哥你了。”

说着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面前有些不明所以,仍继续干笑的金文翔。继续说道:

“如今珠大哥又让你妹子做我丫鬟,虽然我年岁尚小,然称呼你一声大哥当不为过。”

也不待其说话,随即当先进了书房,金文翔看着贾琼的背影,几次张口欲言,抬起的右手最后还是缓缓的放了下来。

不再言语,紧随贾琼进了书房。

坐下后,看着立于身前的金文翔,笑着让其坐下聊。便开始在小炉上烧水泡茶。

一套流程做完,见金文翔仍立于身前,遂说道:

“金大哥,小弟也非与你说笑。我与鸳鸯也是一般如此,你且坐下与我交谈。没有别的意思。”

几次客套后,看着坐与身前的金文翔,贾琼右手半握拳,曲起的食指骨节在鼻尖上来回摩擦。

仔细打量了一会金文翔,方才说道:“金大哥,这次前来有何要事吗?”

见贾琼半天才开始与自己聊正事,本来有些紧绷的他不由松了一口气,抬眸看向对面的贾琼。

略一停顿,心中仔细思考了下说辞,道:

“回三爷,小的要与您说的是五日前您与珠大爷还并薛二老爷谈的囤粮事情。

本来按照之前所约,欲采买二十万石粮食。

薛二老爷带着家父与薛家几位掌柜,联系了几家,俱已谈妥。

这三日已经开始陆续装运米粮进入薛家仓库,然昨日却从湖广方向传来消息。

说湖广今春大雪,民冻死者甚多,不论是陆运还是江上的船运,皆来不及运输粮食来金陵。

(作者所写的天灾**,俱有史可查,包括前文写的,皆非杜撰,也不想杜撰什么天灾,而让神州承难。以后还会写些史实的天灾,这次天灾为1602年。黄帝纪元四千二百九十七年。)

随后便有几家不惧我们两家权势之人,毁了诺言,退还了定金,不再售卖米粮与我们两家。此次囤粮估计仅有一半左右,大概有十万石。”

说到这,不由停顿下看了眼贾琼,他自是知晓这件事正是面前这个少年促成的。

只是时间晚了些,或者未想到那些商人会毁诺,不然这次金陵这边收益定不会低,心中自是万分佩服。

而那些毁诺之人想必也是得到各自背后的主子示意,他只知晓这些人背后之人也是极其有分量。

毕竟贾薛两家也不是一般府邸能得罪的,敢拒绝的没有几分能量是不可能的。

至于那些小的倒是不用在意,而且自己父亲与薛家二老爷都没有追究的想法,自己也只是来例行报告。

更具体的事情,想必日后父亲自会与珠大爷禀报。想到这里不由更加觉得这琼三爷是个神仙一般的人物,居然能提前算到这些。

自己妹妹伺候这样的爷想来是不会吃亏的,又想到自己正坐在其面前,不由有了几分拘谨,自己刚刚怎么就迷了心的真坐下了。

贾琼见状,笑了笑,看着烧开的热水,随即泡起了茶来,又为金文翔斟了一杯。

毕竟其现在的身份不见得就比金文翔高到哪里去,也是在考虑是否有机会能收为己用。

将斟好的茶水,端到其面见,看着从开始的略有谨慎到现在有些拘谨的金文翔,笑了笑,风淡云轻的说道:

“金大哥,先喝杯茶水,润润喉咙,再继续说。此事不急,已然到此地步,急也无用,我们只需随机应变即可。

看着略抿了几口茶水,又将杯子轻轻放下的金文翔,遂又伸手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金文翔看着贾琼的示意,又思虑了一会,遂说道:

“薛二老爷的意思是,米粮准备不足,可能这次收益不及预期,或起不到压抑粮价的作用。”

见其说完,贾琼也不说话,只是端起茶壶为金文翔又续了点茶水。

随后端起自己茶盏轻轻吹了几下,走慢慢品了几口,心中想了想,遂对金文翔说道:

“你与薛家二伯说,若是无法采买到更多的米粮,就无需采买了。

咱们现在采买的这些已经够了,没必要做什么巧取豪夺之事,珠大哥本就是为了名声才行此事。

且十万石,所能赚取的银钱已经足够多了,钱财是赚不完的。

事情终归会过去,只要落下个好名声,日后百姓们都会念着他们的好,那么以后他们家的商铺生意自是不愁的。

至于米粮不够也是无法,毕竟我们已经尽力了。”

说道这里,贾琼想了想,感觉有些不妥,随即又说道:“你与你父亲这般言说,让你父亲看情况与薛家二伯分说。”

两人又聊了一会,了解的更透彻之后,见金文翔再无事言说,贾琼方让其离开寻其父去。

看着金文翔离去的背影,贾琼倒也有几分可惜。

此次极力促成这件事,自是为了名利双收。日后在缺粮时,只要低别人一成或二成价格出售,买的人自然是极多的。

只要再严格限定人员,购粮必须出具自己的身份证明,予以登记,限制有钱人多购粮,那这些普通人的民心自然偏向而来。

只要不做大逆不道的事情,自会有几分隐形的好处。

此次自己厚着面皮,与贾珠借钱,无非是想赚一笔大的,给自己留下一定的钱财。

若是日后贾珠还如原著那般英年早逝,自己就无这般机会快速积聚原始资金了。

未曾想,收益居然要被斩去一半。

待明年考上秀才之后,那么生员的身份,加上这次的钱财,之后就不用在这些方面太过依赖贾家了。

低人一等的感觉其实并不那么美妙,即使有钱拿。

这样再有交接的话,也就是中举之后需要贾府帮忙跑官,那样就是人情债而已,但是身份上就不会那么低人一等了。

想到科举,他也曾疑惑,为何不在神京寄籍考试,非要来到这金陵之地。

半月前,也是在这间书房,他特地问了贾珠。

当时,贾珠先是笑了笑,随后又谨慎的说道:“琼弟,你也知晓,我们俱是武勋出身,这些文官其实并不希望我们从文。

若是我们从文之后,家族是武勋,在军中又有话语权,很容易成为王莽,霍光,曹操这类的人。

文官们惧怕着呢,其实皇帝陛下也不愿意我们从文,除非我们彻底放弃军权。

然武勋的家业是祖上传下来的,又如何能轻易放弃啊。”

贾琼不由皱了皱眉头,贾珠此言有些答非所问啊。

但是既然如此说,想必定是有些原由的,应是自己没有搞明白其中原由,遂不解的看向贾珠。

当时看着自己面上有些不解,贾珠又问他:“琼弟,你为何要从文,却不去从武。”

贾琼看着面若桃花的贾珠,下意识的说道:“我之年岁太小,只有从文,且之前家中情况,从武自是力不从心。”

贾珠听到他的回答,当时就哈哈一笑,伸手虚指了他几下,方说道:

“琼弟所言甚是,却没有说到根上。

从文从武需要看时机,若是开国之前,征战天下,自是从军比较好,加官进爵更容易些。

现在承平百年,不说军功难挣,就说治理天下也只能是文官。

且不论什么朝代,开国以后皆是以文御武,更有甚者还有皇帝让太监作为监军。

这些人就如自征师弟所言,不懂军事却言军事,乃国家之禄蠹囊虫也。

不光是对我们这些勋贵祖上的亵渎,也是对这些边军将士的性命不负责。

所以日后是文臣的当道,我们这些勋贵要想正真的与国同休,除非开国时立下如老北静王那样的功劳,世袭罔替,不降等袭爵。

剩下只能走文臣道路,就如我两府看似风光,然爵位却是越来越低,再过两代,则再无爵位。

就如林姑父家,祖上亦有武爵,封袭三世,又因圣人隆恩,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姑父之父,又袭了一代,方断了爵位,遂姑父只能从文,以探花取得巡盐御史之职位。

他们的今日就是我们的明日,所以敬伯与我父皆从文,现在唯有赦伯与珍大哥从武,在我们未在文官上取得地位时,是不会放弃军权。

若我们文官取得一定地位时,可以以文御武,那么放不放弃军权,其实影响不大了。

至少我们武勋出身的文臣,比那些单纯的文官更懂调兵遣将,也更容易得到将士的爱戴。

而文官们在我们未放弃军权时,绝不会让我们在文官上取得高位,甚至不会让我们轻易得中秀才,举人。这下你明白了吗?”

已经解释如此清楚,若是再不明白,贾琼也无需再从文了。

即使从文,也属于那种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货,也不值得贾家再培养下去了。

说白了这就是君权与臣权的对抗,而臣权又分为相权与将权,三足鼎立。但是君权与相权心照不宣的都想控制住军权。

而在神京内,贾家没有交出京营军权之前,不论是皇帝还是文臣都不会让你轻易上位,即使再看中你也不行。

而日后是文臣的天下,以文御武终归会让武将低上一头,大势如此,皇帝与文臣铁了心要一起分割武将。

二对一,既然打不过那就加入其中。

这是政争,不会为了你一个小人物来改变底线,任你惊才绝艳,不是他们派系的,更会打压。

而贾家在没有一定文臣背景时,也不敢孤注一掷。

神京不行,那就到可以行的地方。四大家族在金陵发展这么多年,这点底气还是有的。

虽然主支搬去神京,然与金陵联系也未断开,那些老亲也在联系着。

回忆起这些,贾琼还是忍不住点点头,贾家想的够远的。

不知日后将京营节度使交给王子腾到底是何原因。

又想起方才金文翔所说。整理了下思绪,随即向贾珠房间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