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之我全都要 > 第一百零三章 寺庙拜佛巧相遇,竹签求解万事吉

位于神京西北的护国寺。

贾琼正带着母亲与妹妹,还并着鸳鸯与鹦哥,五人正随着人流慢步行进。

今日是观音的诞辰,前来烧香拜佛的人很多,平民,富商,达官贵人,皆徒步而行。

回首望台阶下,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爷,你看,那是不是西府的珠大奶奶。”

贾琼闻言,不由向鸳鸯所指的方向看去,见前方李纨身着素衣,淡雅洁净,面带轻纱,外罩披风。在几个丫鬟仆妇的保护下,也在缓步而行。

身旁还有贾珠的几位小厮护卫,旁边人群见状,也自动与他们隔开几步,以免冲撞了贵人。

就在贾珠成亲后见过两面,也难为鸳鸯能认出来。

贾琼见状,不由想起前几日去见贾珠的事情。

那日贾琼说完,贾珠只是眸中带笑的看着他,见贾琼面色有些纠结,微微颔首。说道:

“琼弟,你直说便是。与大兄还能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

贾琼犹豫半晌,见李纨微微隆起的小腹,又下地行动,必然已有三月以上的身孕,不然这些嬷嬷绝不会让她轻易下床。

而贾兰是贾珠的遗腹子,说明其必然是在贾兰生下前就去世了,这满打满算也就几个月的功夫。

而原著说贾珠是一病而死,现在病已然有些回转,但是这几个月会不会复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若是贾珠先死了将会打乱自己的计划,想到这里,贾琼也只能自打自己的脸了。

犹豫半天后,说道:“珠大哥方才也提到族中兄弟,弟觉得他们需要时间,自然可慢慢成才,然我们未必有这么多时间等候。

不妨族中兄弟一分为三,可练武的几个继续在我这。能读书的,继续读书。其他的全部让他们出来吃吃生活的苦,有个几月。必然能令他们有所改变,到时候当能定下心来学习,或者生活,至少不能使其拖累族中。”

若是贾珠能将贾琼的旁支能更理顺一些便是最好,自己终归年弱了些,人微言轻。族中兄弟倒是钦佩自己,但未必愿意听自己话,他们最服气的还是贾珠,其他同辈皆做不到这一步。

贾琼也只能叹息,自己也是旁支,对待同样是旁支的,名不正则言不顺。

看着近在眼前的李纨,贾琼上前几步,旁边丫鬟小厮皆是认识他,遂便让几人进了内圈。

“母亲,这是西府珠大哥的媳妇,也是我恩师的女儿,李纨师姐。”

“师姐安好,这是我母亲与妹妹。”

说着向沈娴与贾瑶指了指。

李纨见状,向沈娴轻轻福了一礼,由于腹有身孕,福礼几乎微不可查。

沈娴见状也知晓其身体的状况,随后微微点头,夸赞了几句。

见几人互相见礼,聊了几句,不由看着李纨道:“师姐有孕在身,怎么今日也来上香了。”

李纨见贾琼这般说,隔着面纱的嘴角笑了笑,说道:“那日你去见你珠大哥,后来你珠大哥与我说了你今日要来祈福。

我想着夫君身体抱恙,便也想着来给夫君求个平安,希望菩萨能保佑他健健康康。”

谈笑间来到门口,只见边缘处丁仲对其使了个眼色,又对着宝殿内努了努嘴。

贾琼了然,随即对着几人说道:“娘亲,师姐咱们快些进去吧。”

几人进得殿内,只见殿内十数人正跪坐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闭目不言,心中默默的祷告着。

而另有几人在一旁排队,一名和尚在一旁给几人发着香,几人随后又掏出香火钱置于盘中。

“哥哥,你快看,四姐儿好像见过那个姐姐。”

贾琼闻言,低头对着四姐儿笑了笑说道:“就是前几年元宵灯会上你见过的秦家姐姐。”

沈娴闻言,不由顺着队伍向前看去,确是如贾琼所言,是那次元宵灯会的姑娘,正转身与一妇人聊着什么。

不由转头狐疑的看了看贾琼,上下的打量了一番。

自己儿子今年方才十一岁,那年元宵灯会也才八岁,如今三年过去了,怎么记得这般清楚。

不过既然见到了,又是认识的,且还不知自己儿子是什么意思,便上前几步,小声说道:

“秦家闺女好,许久未见,出落的越发俊俏了。”

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掏出些银钱置桌上盘中,又从和尚手里接过三炷香。

旁边的秦可卿闻言,不由看向沈娴,略一愣神,方想了起来。

袅娜的身姿随即盈盈一福礼说道:“贾家伯母安好。”

“妹妹,你也来上香了。”闻听此声,沈娴不由侧头一看。

原来是同族中的媳妇,与自己家差不多样子的人家,只是自己因为儿子,现在生活比他们要好了些。

随即说道:“原来是珩哥儿他娘啊,董姐姐有些时日未见了,不曾想今日却在这里见到了。

我今日来是为了琼儿与四姐儿求个平安牌子。”

“董姐姐与秦家闺女也相熟嘛?今日求的是什么啊,方便说与我听听不?”

沈娴一边说着,一边又看向从门口走来的贾琼。

只见这董氏看了看身旁的秦可卿,随即笑道:“我家珩哥儿也年长了,我准备为其求个平安富贵,再求个姻缘。”

说着看了看跟上来的贾琼,笑着说道:“日后妹妹倒是个享福的命了,不像我们这些人还要继续操心劳力的。”

说完,随即看向了秦可卿,她也想知晓秦可卿是为了什么来的。

沈娴见状也不由一起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见其两人看来,只是轻轻一笑,随即说道:

“我与这位董伯母倒是今日才相识,也未曾想两位伯母是相熟之人。

今日特来为父亲与弟弟烧上一炷平安香,求个吉利。”

正说这话时,李纨也走上前来,从和尚手中取过三炷香,见贾琼目光灼灼的看向秦可卿,眸中带着一丝思索,不由一笑。

心道,难怪相公说,这琼师弟是个真倜傥风流的。

想了想,随即说道:“婶娘,可否与我介绍下这位婶娘与妹妹。”

沈娴见李纨这般说,柔和的笑了笑,随即说道:

“这有什么不行的,这是府中旁支的珩哥儿他娘,与我一样,皆是寡居之人,独自抚养顽童长大。”

一边说一边指着两人,对着李纨介绍。

只是余光中,见贾琼双眸正注视着秦可卿;

又扫了一眼也边听边思索的董氏,心中略一思量,随即说道:

“这是府中政老爷同僚家的闺女,政老爷曾与其父多次夸奖过琼儿,而琼儿几年前也曾巧合认识了其父,元宵灯会时两家一起走了走,聊了聊。”

李纨一听,也知晓几人的心思,又看了一眼贾琼,见其正微笑的看着自己。

明白其意,其与自己夫君如此相熟,又是父亲的关门弟子,是自己的师弟,自然该多多帮助,随即淡淡一笑说道:

“既是父亲同僚家的妹妹,不妨来我这,我们一起多说会话,让两位婶娘多聊聊。”

几人略聊几句,便见前面众人已然起身,便也接了前面人等的位置,按照指引一一烧香拜佛,心中各自祷告。

事毕,几人结伴回到了大门处,见旁边一和尚正为众人解签。

李纨思索一番,不由说道:“琼兄弟,你与你珠大哥今岁又得赴金陵赶考,而且你年岁已到了可以订婚的年龄,不如来求上一签如何。”

贾琼闻言,刚刚准备拒绝,又见娘亲沈娴正期待的看着他,秦可卿与董氏,还有一并丫鬟小厮,也驻步而观。

略一思索,随即走向和尚,从桌上取来另外的签桶,一阵摇晃掉出一根签来。

和尚见签已掉出,遂执了起来,虽然方才也听到旁边女子劝其求什么签,但还是问道:“不知施主想问些什么?”

见和尚这般问,贾琼也是有些茫然,不知求取什么,他倒是不太信这个,但是想到这一世的目标。

不由转头看了看沈娴与四姐儿,又看了看秦可卿与李纨,随即转身看向和尚,说道:

“大师,我心中所求很多,却又无法一一道出,不知具体所求,不知大师可有解。”

此言一出,和尚眉头微微皱起,有些不悦。

而贾琼身后几人也是微微凝眉,沈娴更是出口道:“琼儿,你说的什么胡话,自是求科举了。”

和尚看了看一言不发的贾琼,瞥了一眼签上谶语箴言,嘴角不由露出丝丝笑意。随即道:“小施主不知心中何求,但也不是不能解。”

众人闻言,皆诧异的看了看和尚。

随即又听其说道:“小施主的签乃是上上签

诗曰:天开地辟作良缘,日吉时良万物全;若得此签非小可,公行忠正帝王宣。

意思便是:急速非速,年来直时,佛神择笔,先报君知。此签万事求谋具吉利也。”

说完,又将手中竹签递与几人观看,众人见签上所写,皆如和尚所说,面上俱是喜笑颜开。

李纨见状,又看了一眼秦可卿,对着其调笑说道:“秦家妹妹,不妨你也去求上一签,你毕竟年少,求上一签也是无事,或可求求姻缘。”

秦可卿为难的看了看李纨,自己这闺中待嫁之人,能求什么签,还能真的去求姻缘嘛。

刚刚想拒绝,就听一旁的董氏也说道:“是啊,秦家小姐,不妨求上一签,就当是玩乐了。”

秦可卿闻言,不由看了过来,只见沈娴,董氏,还有四姐儿,与旁边的几个丫鬟都兴奋的看着自己。

连自家的丫鬟瑞珠与宝珠也好奇的看着自己,嘴角不由一阵委婉而笑。

想了想,那便当玩乐吧,不如就像方才贾家弟弟那般。

随即也向前摇了摇签桶,将掉在桌上的竹签执起递与和尚,又随即说道:“大师,我心中亦不知何求,大师看着解便是。”

这话一出,和尚面上又是一愣,不由反复的看了看贾琼与秦可卿。

狐疑的神色让秦可卿面上一红,隔着素白的面纱,都能看到其面庞上有着丝丝红晕。

有过一次经历之后,和尚不在意的瞥了几眼两人,随即看向手中竹签,只见其上诗曰:

“愁眉思虑渐时开,启出云宵喜日来;宛如粪土一块玉,良工一举出尘埃。”

PS: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投资,求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