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宋小温侯 > 第38章 沈普临危受命

大宋小温侯 第38章 沈普临危受命

作者:塞上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3: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仁宗皇帝再无心情喝茶,整理好衣服,离开彩荷宫。

送走了皇帝,费彩荷坐在凤榻边整理着自己的思绪。自己的兄长和侄儿这次所做的事情实在太大,如果被刑部证实了罪行,恐怕都要被砍掉脑袋。

“青莲,马上代本宫回府一趟。”费彩荷说道。

青莲凑过来,小声问道,“娘娘,可是叫奴婢去找表老爷来?”

费彩荷却摇了摇头。

“待本宫去写封信来,你捎给他。”

“是,奴婢这就叫人去准备纸笔。”青莲说着,跑了出去。

半个时辰之后,费庸的国舅府:

最后面的院子,也就是当初貂蝉所居住的那一层院子。

在一处角落里,一名十几岁的小厮正从屋子里端着一盆清水出来。

屋子里的光线有些暗,一个三十岁年纪、神情略显忧郁的男人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的拿着一本书,可是,心思却似乎并不在书上。

费庸被抓,这样的消息历来传播得极快,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自然是跟随费庸上朝的家人,随后便是府里的所有人,也包括这位表老爷——沈普。

一时间,府里人心惶惶,胆小的家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生怕会受到株连。

沈普是费庸的表弟,也就是费彩荷的表兄。

以前沈家也曾是汴京城里很有名的富户,只是后来不知道得罪了哪一方神明,几乎是一夜之间便家道中落。其父母由于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很快便双双病故,只留下沈普一人无处可去,只好寄居在费庸的家里。

沈普的学识很渊博。

大概也是因为长期很少出门,自顾与家中苦读的原因,他的身体一直不好。

来到费庸府里之后,虽然费庸对这个表弟还算照顾,但是,心情还是很难打开,整日忧郁着。

早年,他便与自己的这位表妹费彩荷定有婚约,只是后来费庸为了巴结先帝,将其送进了宫中,二人的婚约才得以解除。

先帝驾崩之后,沈普还曾进宫去看望过几次费彩荷,回来后,那心情便更加糟糕。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表妹的原因,沈普一直拒绝费庸要帮他娶妻的好意。

借口是:自己的身体不好,不想连累了他人。

费彩荷也曾经数次要青莲代替自己回来探望沈普,对这位表兄也是极尽关切。

手里的书脱落到了地上。

沈普叹了口气,低头去捡。

就在这时候,小厮跑了进来。

“表老爷,娘娘千岁派青莲姑娘来了。”

刚刚摸到书的手一抖。

“她人在哪里,速速请她进来。”

“表老爷,又在看书呢,青莲这厢有礼了。”青莲的一只脚踏进屋子,声音已经在屋子里回荡。

沈普站起来。

“小生还礼。”

看到落在地上的书,青莲捂着小嘴窃笑起来。

“难怪我家娘娘说表老爷的才学不输给任何一位朝中大臣,看起来果然是真的。”说着俯身帮沈普把书捡了起来,放在了桌子上。

“娘娘千岁可还好吗?”沈普问道。

“娘娘千岁还好,只是惦记着表老爷的身体。”青莲回答。

“小生的身体无碍,只是听说表兄被抓,心里焦急,不知娘娘千岁要青莲姑娘来此,可否也是为了表兄之事?”

青莲看了一眼身后的小厮。

小厮退了出去。

青莲便把费彩荷的信交到了沈普的手里。

“我家娘娘特意叮嘱,看完后即刻销毁,不可留下半点痕迹。”青莲低声说道。

沈普点头。

信看到一半,沈普原本就很苍白的脸色变得越发难看。

青莲从身上摸出一根玉簪,轻轻放在了桌子上。

“这是我家娘娘的贴身之物,表老爷可带在身边。娘娘说,那些刑部的人固执得很,必要的时候,可用此物来当作问路石。至于理由,娘娘千岁说,一切只要表老爷自己做主就好。”

沈普若有所思。

“还请青莲姑娘代我问候娘娘千岁,这件事情小生立刻就去办,请娘娘只管放心。”

“如此甚好。”青莲说着,转身离开。

沈普一直把青莲送到了大门口,望着她的背影,似乎还在思索着什么。

开封府:

包大人一个人坐在书房里。

一名差官走进来。

“大人,唐吕布已经被刑部带去这么久,可否要小人派人去打听一下?我担心这厮口无遮拦,反倒会误事。”

包拯摆手。

“唐壮士虽然耿直,但并非无有头脑,只要他据实讲述即可,此事不必担心。倒是那监视齐顺家里的人,需要小心行事,不可暴露。”

“小人知道。”

院子里有车马声,随后,便是一阵女子的胭脂香气飘进屋子。

包拯略略皱了皱眉头,示意差官先出去。

陈玉娘和唐杏儿两个人走了进来。

“小女拜见义父大人。”陈玉娘说着就要跪拜,却被包大人制止了。

“玉娘姑娘无需多礼,本官此番唤你前来,是有一事相询。”

“义父只管说来便是。”陈玉娘说道。

“想必你也听说了,费庸大人刚刚被万岁下旨带入刑部候审,皆因为那紫金壶一案。现在,宝壶尚未请回,本官内心焦急。只是这宝壶被一名叫做袁贵儿的女子拿走,闻此人从前亦是京城茶坊之女,不知玉娘姑娘可否听说过此人吗?”包拯问道。

陈玉娘做思索状。

身后的唐杏儿听到袁贵儿的名字那脸色却是一变。

“大人可知此人年纪?”

“和你等相仿。”包拯回答,“怎么,杏儿姑娘识得此人?”

唐杏儿心直口快,一拍大腿,道,“岂止认识,我和贵儿姐姐还曾经在同一家茶坊做过。只是后来她被一位官员带走了,据说是送给了某一位地方上的大官做了妾室,为此,茶坊老板还不高兴了很久。”

包拯站了起来。

“既如此,杏儿姑娘可知她家乡何地,家中还有何亲人吗?”

“知道啊。”杏儿回答的非常干脆,“我还和她回去过,贵儿姐姐的家里只有一位老父亲。她临走的时候,还叮嘱我要经常去看望,说是过些时候稳定了就派人来接他同住。”

包拯的一张黑脸激动得居然泛起了红晕。

自己已经派人去严密监视齐顺的家了,不过,因为不知道这齐顺是否真的和袁贵儿在一起,这样做也只是无奈之举,现在,找到了袁贵儿的家人,料想距离找到宝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