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611章 收网

都督请留步 第611章 收网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欢带兵围攻悬瓠,虽然三军用命,奇招迭出。但悬瓠守将王思政意志坚定,见招拆招,最后竟然用巨石堵门,要让全城守军与城池共存亡!

自那以后,东魏军攻城屡屡受挫,城中守军上下一心,开始视死如归沉着应对。一时间战况陷入焦灼之中。

眼见攻城不顺,高欢命司马子如负责督造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水寨,在水寨上起高楼。然后用这样的方式,抹平城外与城墙的高度,让士卒们通过水寨直接上到悬瓠的城墙上。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并且是被陈庆之盖章验证过的好办法,已经被证实过有效!

水寨造好了以后,高欢并未着急投入使用,他在等待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地利他是没有的,人和双方勉强打平,都没有输的资本,只能上下一心争胜。如果能占尽天时,那么此战必胜!

水寨怕火,高欢就是在等大雨。

左等右等不见下雨,东魏军中将士一日比一日焦躁。高欢下令肃正军纪,有言出击者斩。三军养精蓄锐,就等着出击的命令下达。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日之后,高欢终于等来了他心心念念盼望的暴雨倾盆。

高欢知道,发动总攻的时候到了,王思政的末日也到了。

今日的天气,敌军的勐火油也好,乱七八糟的引火之物也罢,都将在这暴雨中失去作用。

就连弓箭也用不上了!

今日便是刀刀见血的攻城肉搏之战,没什么花俏可以玩。若是拼人数,守军能是他们的对手么?

于是高欢下令全军出击,各部负责掩护薛孤延本部人马登城。而薛孤延部,则是全部集中于漂浮在水上的水寨内,只要靠到城墙附近,就放下竹竿绑成的梯子,让水寨内的先登死士们冲击悬瓠城头。

战斗进行得很顺利,然而正当水寨要靠到悬瓠城的城墙边上时,汝水下游驶来了一支船队,领兵之人,正是投靠刘益守没多久的樊毅!

常德水军来了!

“有没有勐士,去报吴王救命之恩的!”

作为旗舰的战船上,樊毅对着船舱内的士卒大吼道。

“我等愿意前往敌军水寨,潜水将其凿沉!”

一大堆士卒抱拳请战,这些人都来自武陵郡,渔民出身,个个浪里白条水性极好!

当初武陵郡水灾的时候,就是靠着水性好,跑得快才捡了一条命。

樊毅微微点头,什么叫军心可用,这便是了。所谓种善因得善果,刘益守可谓结结实实是给他上了一课。

那个大水寨看起来好像是无敌的存在,但樊毅早在东魏军开工的时候,就命人到附近侦查,得到确切消息后,亲自询问了军中士卒具体情况。

樊毅本以为这玩意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结果却是被武陵郡本地渔民出身的士卒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简单点说,就是高欢以为的宝贝,不过是人家渔民玩剩下的东西!

巴蜀所在的长江上游一带,很多汉人甚至是僚人,就以这样的水寨为生,他们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类似的地方,从一艘船到另外一艘船,从一个水寨到另外一个水寨!

这种水寨虽然怕火,但下雨天是无敌的。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弱点,这种水寨还有个巨大的天然弱点,便是船底破洞后,便会下沉,因为上层建筑太高了,需要很大的浮力储备,光靠材料低密度提供的额外浮力,是无法维持的。

樊毅还打听到,因为进水的部位不同,再加上风浪冲击,这种水寨很少是直接坐沉水底的,多半都会跟楼房倒塌一般,朝着某个方向倾覆!

也就是说,这种看起来十分厉害牛逼的玩意,其实只需要派遣一批水性好的渔民,拿着凿船的工具,把水寨的底凿穿就行了。

那玩意倾覆以后,还能有什么用呢?没有这玩意作为攻城的“奇兵”,东魏军也没法攻下悬瓠城了!

“大船撞过去!掩护那些凿船的勇士!”

樊毅命人打出接舷的旗帜,水军主力便朝着水寨冲刺而去!

……

“高王,梁军水军来袭,水寨已经倒塌倾覆了!”

浑身湿漉漉的薛孤延,冲到山丘上的中军帅帐,对着高欢拱手说道,脸上都是雨水与泪水的混合物。

他们攻城的时候,一支梁军水军冲刺而来,直接冲到水寨所在的河面上,接舷而战。这些人的实力并不强,下雨弓弩也用不出来,东魏军在战局中处于优势!杀得那些梁军水军士卒节节败退。

然而在水寨上指挥战斗的薛孤延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这些梁军船只冲过来并不是要跟他们“同归于尽”,也不是脑抽了想寻死。

人家很聪明,目的性极强。河面上水军士卒与你接舷肉搏,只不过是为了吸引魏军注意,水下一大堆渔民出身的勇士在凿船呢!

等确定水寨下方涌入大量河水后,樊毅果断下令脱离战斗,船队在暴雨中逃之夭夭,消失不见。而感觉到水寨已经发生倾斜的薛孤延,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只得下令不识水性的士卒们抛弃水寨逃命,这个过程中又被淹死了不少人,这波可谓是损失惨重!

“水寨怎么会倾覆呢?”

高欢疑惑问道。

为了验证水寨的实用性,造好后,他还亲自登上去观察了一下河对岸的悬瓠城,这种水寨虽然行驶速度极慢,但确实可以移动,而且稳如泰山!

薛孤延也不知道水寨为什么会倾覆,但水寨底部进水是毫无疑问的,多半是因为有人将船底凿穿了吧!

这种战法三国时期就有,在东吴甚至有成建制的部队,专门挑选水性好的士卒,水战中负责凿船!

高欢似乎也想到了这一茬,面色数变,最后化为一声叹息。

“罢了,再想办法吧。”

高欢意兴珊的说道,他真的被折腾得有点累了。用水寨在暴雨天攻城,本应该是万无一失之法,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一个小小的王思政,为什么自己就是拿他没办法呢?

高欢心中隐约有个猜想:梁国,会不会集中全国的力量,在打他这一支孤军呢?

如果不是还好,如果是的,那就糟糕了。

……

就在高欢带兵征讨河南之地的时候,东魏在黄河以南的其他地方,形势剧变!

东魏东兖州刺史羊墩,在州府任城宣布脱离东魏,以一州之地投降梁国。周边郡县,纷纷响应,大批不服管理的东魏官吏被软禁,等候发落。

得梁国中枢军令,梁国北海郡太守,青州刺史羊鸦仁,带兵前往任城增援,接应羊墩。与羊墩合兵一处后,梁军继续向北推进,目的就是为了吸引魏军主力前来平叛。

这一路梁军一路势如破竹,即丘、沛县、高平、兖州城等地皆不战而降,东魏青徐之地大半沦陷,羊鸦仁兵锋直逼济南郡!

泰山羊氏在青徐的关系网被全部发动了起来,该占的,不该占的地方全部被占,甚至一些本不会站队的本地豪族,都开始响应。

形势对于东魏而言极度不利!各地沦陷的战报飞向邺城,几乎是一天一个模样!

雪上加霜的还在后面。

梁国直阁将军羊侃,带台城禁军兵马,从建康出发走京口上了漕船后,再从京口水路到徐州彭城,与刘益守跟吴明彻统帅的梁国水军精锐,会师于彭城。

羊侃知情识趣的将台城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刘益守,心中暗暗可惜。

这一路兵马水陆两军共计数万人,从彭城向西攻睢阳、雍丘,并且在没有遭遇什么抵抗的情况下,一战而克。

睢阳和雍丘的魏军乃是本地招募而来不脱产的杂牌军,作为郡兵本就没有多少作战意志,再加上家小都在附近,他们实在是找不到抵抗梁军的理由。

换句话说,若是过一段时间高欢再带兵打回来,他们还得再投降一次!

有奶便是娘,这是边境底层的生态,无论喊多少动人口号,也抵消不了他们身份与现实需求的尴尬。

梁国这一路精兵,沿着睢水向西北,水陆并进,就跟当年陈庆之北伐去时的路线完全一样。不同的是,这次部队中的水军要强得多,可以跟刘裕北伐时的那一支精锐水军(打出过却月阵)相媲美。

十日后,刘益守指挥梁军攻破陈留郡,陈留太守宁死不降,被腰斩以儆效尤!

又过三日,梁军再以绝对兵力优势破小黄城。同日,得落凋队士卒引路,刘益守派遣羊侃麾下精骑,急行军五十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小黄城以西,魏军在大梁城遗址的屯粮营寨,得粮数万石,兵锋直指荥阳。

攻克魏军粮仓后,梁军水陆并进继续西行,走穿了睢水最终抵达汴口,来到黄河口岸,拿下汴口。

此战歼灭东魏守军千人,缴获槽船百余,收获颇丰。

刘益守命吴明彻水军封锁了汴口外的黄河河面,不许任何船只从枋头向黄河南岸运粮!

汴口是荥阳粮道的关键节点,任何从黄河北岸来的漕船,都要从枋头那边的渡口过来,通过汴口入索水,再走索水到荥阳边的渡口,在那里卸货。

把汴口给卡了,对东魏可谓是“一剑封喉”,打在了最疼最难受的地方。刘益守命吴明彻水军继续封锁粮道,命羊侃带兵南下荥阳,断高欢后路!

刘益守本人,则是在汴口所在县城住了下来,每日处理军务。

忍了这么久,是时候收网,抓贺六浑这条大鱼了。等抓到贺六浑,便可以拉开下一幕大戏,刘益守对此非常期待。

……

“世子!世子!大事不妙!”

虎牢关内的签押房里,高洋正在看地图,就听到门外赵彦深在聒噪。

“发生了什么事?”

高洋沉声问道。

梁军在青徐那边攻城略地,以及羊墩反叛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只是目前除了策应荥阳侧翼外,他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

“梁军围困荥阳,就在今日!”

赵彦深喘着气说道。

“这么快?”

高洋心中一惊,这支梁军不是之前才攻克睢阳么?早在羊墩反叛的消息传来以后,他就已经让段韶回晋州调兵了,只是远水不解近火。

晋州的兵马要南下邺城,还需要一段时间!

“斛律光呢?他在长社还有几千骑兵,让斛律光转移到荥阳吧。”

高洋冷静的分析道,难得他这个节骨眼还能记得斛律光有骑兵在长社,这个地方离荥阳并不远,骑兵一日一夜可至!

“世子,不要指望斛律光了。前些日子,斛律光就借口押运粮草保护粮道,把部曲带到了枋头!那时候您回了一趟邺城,所以不知道这件事。”

赵彦深痛心疾首的说道。

高洋心中一紧,他已然明白,斛律氏要反!不,很可能已经反了!只是秘而不宣。

当然了,斛律氏就算要反,也不意味着会投降梁国。

人家可能只是要自立为王,待价而沽。当高欢的嫡系势力镇不住场子的时候,外围的势力自然会有很多不该有的想法。

斛律光若是只躲着不参战,那么只要斛律金一天不公开发檄文说要讨伐高欢,那他们就是东魏的忠臣。

值此危难之际,高洋反而不能对斛律氏怎么样!

“你派人去枋头,让斛律光带兵前往荥阳。”

高洋试图做最后一搏。

“世子,不必去试了。不去试,还能保留一丝体面,去了反而显得我们心虚!”

赵彦深苦劝道。

“嗯……是啊。”

高洋有些颓唐的坐了下来,已经想明白这些事情了。

他只是年轻缺乏经验,却并不是傻。相反,高洋十分聪慧,学习能力很强。

“那你以为现在该如何?”

高洋面色阴沉问道。

赵彦深不说话,只是双手拢袖行礼。高洋知道对方是觉得很多话说出来很犯忌讳,于是他站起身,走过去拉着对方的衣袖,低沉质问道:“有什么就直说,你是我的亲信,不是我父的亲信!”

“世子,属下冒昧说一句,如今这情况,高王大概很难返回河北了。世子还是回邺城主持大局为好。河南的事情,现在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救之无用。还请世子速速决断,迟恐生变。”

赵彦深硬着头皮说道。

高洋松开了捏着他衣袖的手,陷入沉思没有说话。

“我父尚在悬瓠,岂能不救?”

高洋有些犹疑的询问道,听到这话,赵彦深立刻把心放了下来。

不怕高洋问这话,就怕对方不说话不表态,那就糟糕了。

“世子,您是高王定下来的世子,然而是不是高王麾下众将心中的世子,还要两说。

世子若是不去争,这位置也未必一定会给世子去坐。”

赵彦深用袖口遮住自己的脸说道。

“你不必如此紧张的。”

高洋拍了拍赵彦深的肩膀说道,深深的叹了口气。看到赵彦深似乎欲言又止的模样,高洋追问道:“你还有什么话,可以一并说了。”

“回世子,不可过分相信段孝先。世子必须得先控制邺城的局面,段孝先带兵回转后见到世子如此,才会心甘情愿的投效。

属下说句难听的话,段孝先当然是娄氏的人,可未必一定是高氏的人啊!”

赵彦深一语惊醒梦中人,让高洋愣在了原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