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都督请留步 > 第316章 但是,得加钱

都督请留步 第316章 但是,得加钱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年秋收后,河北丰收,民心安定,一派中兴之势。但有个地方除外,那便是幽州。因为韩楼是葛荣的部曲,在葛荣失败后,逃到幽州城自守,靠着劫掠周边生活。

可是河北经历了多年动荡,民生早已不堪重负。在高欢颁布了一系列安民措施后,幽州仅剩不多的农户又开始大量逃往南面的范阳等地。

有鉴于此,高欢命新近投靠的斛律金为幽州大都督,幽州刺史。率领本部精锐骑兵万人,一路过境,招募沿途各地郡兵。

等到达范阳时,已经是对外宣称“精兵二十万,辅兵无算”。

韩楼不明所以,派遣麾下大将陈周,领兵一万,于良乡跟斛律金部对峙于圣水(这是一条河)两岸。

对峙当晚,气温骤降,天空飘起鹅毛大雪。陈周认为这种情况下,斛律金不可能耍什么套路,于是便放松了警惕。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斛律金命麾下先锋,也就是长子斛律光为先锋,率骑兵绕道,从离对峙地点很远,河流水深却最浅的某处河滩冒险渡河,在长距离迂回了两个时辰后,从幽州城的方向,对陈周部大营进行突袭!

塞外苦寒,斛律部的精锐在冬天作战,有着普通中原士卒所没有的忍耐力。仓促间应战的陈周部很明显不是斛律部的对手,混战中陈周在指挥抵抗时,被斛律光一箭直中面门,当场死亡。

随后的战斗便呈现一边倒的局面。葛荣麾下部曲,本身凝聚力就很差,遭遇突然袭击后,很快就崩塌得无法收拾。

陈周部残兵向幽州城逃窜,得知战斗经过的韩楼吓得肝胆俱裂,直接抛弃幽州城,往城北方向的军都山去了。

斛律金部兵不血刃占领幽州城,随后便在幽州屯扎下来,并没有乘胜追击,韩楼得以逃出生天。

……

寿阳城外,依靠淮河,刘益守命杨愔主持修建了一个超大型的弩箭作坊,只负责进行弩箭的组装。而弩身、弩扁担、弩机、弩弦等物,都是由其他作坊制作,统一送到这里组装。

这种超大型的作坊,都是以刘益守所说的“流水线”方式作业。每个人只负责拼一个部分,一条产线由一名成熟工匠进行“质检”。

如今在忙碌了几个月,这座大型工坊在入冬后也停止了生产,刘益守给工人们发了过年的“过节费”“年终奖”后,就提前让他们回家好好过年了。

表面上看是刘都督发了善心让利给那些辛苦劳作的技工们,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流水线的组织方式导致生产速度过快,包括零件生产的作坊在内,都是原料紧缺,无法进行再生产!

制造弩箭用的木料,并非是随便砍一棵树就行了的。树木的种类需要指定,包括是多少年份以上的。当然,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毕竟,寿阳周边多的是山林。

比较难的地方在于,这些木料需要放置一年,干燥后才能作为原料使用。原来的这些木料都是他们当初从淮南各地库房里搜刮来的,现在已经没货了。

弩机用的铁环,需要铁料。铁料又需要木炭和铁矿冶炼,还需要铁匠锻打。铁匠好解决,可是便于开采的铁矿却不在寿阳境内。

其实不光是这个,刘益守发现一旦开启了相关的生产,除了木炭、石炭(煤)这一类的原材料外,其他的东西,他们几乎是什么都缺!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把麾下谋士参军等都召集起来商议对策。要不到明年,所有一切就要停摆了。

府衙大堂内,杨愔面前摆着厚厚的一叠纸。他在里头翻来翻去,最后无奈的叹息道:“主公啊,彭城以南,有一地名为铜山。自战国起就是产铜产铁之地。各朝在此地都有冶炼监造,只是因为战乱,那边已经废弃了。

只要能将铜山的矿都运作起来,铁料自然无碍。

至于木料……以后可以通过提前砍伐存放来实现,只是现在么,远水不解近火。”

杨愔叹了口气,木料这种东西,跟铁料不一样,并非是梁国官府管制用品。但是怎么说呢,着急起来也能急死个人。要存放一定时间,那你就要老老实实的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

赶鸭子上架,是做不成合格产品的。

“其实吧,在下感觉,我们可以找各地的藩王去买木料铁料还有其他必须原料,他们其实手里应该存货不少。”

平日里不怎么说话,为人有些古板的崔暹若有所思的建议道。

刘益守眼睛一亮,确实他之前没有想到过找各地的藩王们买木料。自西汉以来,可以用来制作弩箭的木料等物,就是各类政权的战略资源。不管有没有制作弩箭的能力,反正砍个木头存放着又不费什么劲。

西汉那些实权诸侯王,府库里弩机的数量,都是十万起步的。你说梁国各地官府和实封的诸侯王们没有木料的库存?简直不可想象。

“我们与这些人的关系极差,他们宁可把木料拿去烧火,估计也懒得卖给我们。”

刘益守摆摆手,有些扫兴的来了一句。传统的弩箭不行,这年头又不能走近代机械工业路线,热兵器估计到火药就见顶了,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主公所言极是,可是这些问题不是出在我们身上,谁能想到萧衍的儿子们都是这样的废物呢?”

杨愔感慨说道。

麾下部曲最多,势力最大的萧绎不说了,直接参与到了谋刺刘益守的行动当中。萧纲这个小硬币是太子被萧衍看管得死死的。

萧纶和萧续二人恨不得刘益守快点死,又怎么可能帮忙呢?

“主公,您不是之前常跟我们说,只有七八岁孩童才讲对错,我们这样的大人,要看重利益得失,不是么?”

崔暹不动声色的说道,用刘益守说过的话来证明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

“所以你是想说什么?”

刘益守觉得自从崔家小妹怀孕后,崔暹做事的积极性就高了不少。果然,人类都是利益的动物,光凭感情是无法笼络人心的。

“属下是想说,我们可以把做好的弩机,卖给那些藩王们,再从他们那里买其他必须原料。特别是可以先从荆襄那边的萧统后人开始,比如萧欢、萧詧这样的人。”

买原料,然后出口成品,这种套路为什么听起来如此熟悉?刘益守陷入沉思当中,发现崔暹的主意似乎并不是不可以,只是还有个问题。

“匠作工坊乃是必备之物,为何他们不自己生产,要买我们的呢?”

刘益守有些不解的问道。

听到这话,杨愔嗤笑道:“那些藩王们,是无法承担制作弩机的成本的。要开工坊,要请工匠,一条龙走下来,这些都是钱。而且制作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这些藩王们,实际上也是拿着原料,请所在封地附近的官府所属匠作监来制作,他们只等收货就行了。

可是这些王爷们经常以萧衍的名义赖掉工钱,所以官府的工坊那边也是异常敷衍,常常黑掉他们的部分原料,交付一些劣等品。

这些王爷们本身又不通军务,现在又没有打仗,这样层层下来……”

杨愔给刘益守一个“你懂的”眼神。

刘益守完全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谁也不会白干活。

“嗯,派人去跟萧詧联系,这家伙胆子大,问他要不要制式装备的单人弩机,要的话,拿原料来换,不限量的给!木料,铁料,有什么给什么,我都要!”

刘益守当即拍板,打仗就是打的后勤嘛。萧詧这家伙对萧衍的偏心极为不满,难道他不会私下里阴搓搓的发展军备?

“萧绎这家伙实力最强,就不跟他说了。至于萧纶和萧续,我们都可以派人联系。他们壮大了,自然会想萧衍坐的那个位置,只有拉拢我们的份,绝对不会与我们为敌的。至少是在梁国大乱以前。”

刘益守做事的方式就是胆子大,路子野,敢搞,三下两下将方略定下来。

但是“出口”弩机,并不代表要出口弩箭。对于箭矢,刘益守严格把控,只卖“枪”不卖“子弹”,老硬币的套路了。

“对了,洛阳来的工匠中有人改进了无羽箭的制作工艺。这个人重赏,此种箭矢也要在军中推广。另外贾思勰你要派专人在芍陂那边湖里投放鱼苗,扩大养殖,在周边养鸭子养鹅。

收集鹅毛做箭羽,配备给新成立的落雕使用。这支部队,将来在战场上专门狙杀敌军将领,弓矢装备皆为专用。”

原来这么早就在布局了啊!杨愔等心中感慨,刘益守果然是做大事的人。他们连忙应承下来,拜谢而去。

等所有人都走后,刘益守才像一条咸鱼似的,趴在桌案上累得只叹气。

走上坡路都是很累的,那种在女人床上混一下就能醒掌天下权,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事情,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凡事抓大放小,在大事上亲力亲为,才是那些面上风光的人,背后成功的秘诀。

“力有未逮啊,现在要把种田铺开,还缺了一个关键基建。”

刘益守前世家乡在徐州,离这里不远。安丰塘以南,似乎还有一片人工渠和堰塘,是个大的产粮区。但是现在看起来那边都是荒地,并未开垦。

毕竟芍陂周边良田太多了,没水的荒地,农户们开发的兴趣很低。

这种事情,只能是由治理寿阳的人来牵头做才能发动群众开发地方。

“而且得搞点高附加值的东西才行啊,要不没钱了。”

刘益守趴在桌上,脑子里灵光一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

刚入冬,刘益守麾下独孤信、赵贵二人,分别领兵,带着本部人马各一万,合兵一处攻打几乎处于无抵抗状态的下邳郡。高欢的人马刚刚到任一个月不到,屁股都没坐热就被人一锅端了。

拿下下邳城后,接到刘益守军令,独孤信奉命守下邳郡,而赵贵则带兵继续攻毗邻的东海郡,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毫不费力就打到了沭水!被梁国北海郡河对岸那边的巡视兵丁察觉,紧急通报给当地太守。

当地太守不敢耽搁,将此事写成文书通过驿站送到建康,已经是三天之后。

直到这时,梁国朝廷中枢才知道,刘益守在乐游苑给萧衍拜寿的所谓“寿礼”,竟然是动真格的!

他们查看地图时惊讶的发现,自此以后,梁国在青徐的战线,已经齐头并进,没什么明显的破绽了!似乎,下一步真的可以将兰陵县拿下!

正当朱异他们在私下里商议,拿出方案后再汇报给萧衍的时候,刘益守借着梁国的驿站系统,发明文通知建康中枢朝廷,他已经派兵拿下了下邳郡与东海郡,自此青徐防线固若金汤。

请朝廷派文官来接管这二郡的政务,并指示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此文一发,犹如在沸腾的油锅里滴入一滴清水,整个建康的上层,尤其是萧氏的宗室和那些赋闲在家的世家子弟,全都按奈不住了!

锅太大,朱异又背不动了。无论他怎么决策,在满足一批人的同时,就会得罪另外一批人。没办法,朱异只好拿着发来的公文,到同泰寺的大佛阁找萧衍问询对策。

……

“朕这个女婿,还是很有信用的嘛,哈哈哈哈哈!”

萧衍开怀大笑道,看了驿站系统送来的刘益守写的公文,他一向都波澜不惊的脸上露出笑容,心情似乎很不错。

“呃,此事之前是刘驸马运作,但是现在,已经跟他没关系了。”

朱异面带苦涩的说道。

刘益守公文的意思很明白,两个郡我已经拿下来了,肥肉我丢给你,你们自己去分,不要老是在背后哔哔我。

他现在一了百了的没事了,反倒是朱异每天都要经受各种疲劳轰炸。这两个郡,是不是就需要两个太守?是不是需要相应的一系列官职?

这是一块肉,却还不是大肥肉。

最大的肥肉,是刘益守所说的,等待朝廷命令。

朝廷的命令肯定是让他原地固守啊!如果让他拿下兰陵县,拿下宗室祖地,那萧氏一族的脸往哪里放?这是毫无疑问的!

刘益守其实也是暗示了这一点:让我不打兰陵县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加钱!

“嘉奖一下驸马,官职就不用了,多给些钱粮。府库里的兵器,用不上的也都给一些。驸马还是有心为国家做事的。”

萧衍感慨说道。

这是应有之意,拿了好处,刘益守就会甩开膀子不会掣肘了。

朱异微微点头,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刘驸马那边是没什么问题,只是兰陵县……诸位皇子都想挂帅出征,谁去为好呢?”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