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罗马的复兴之旅 > 第七十九章:改革普罗尼亚制

罗马的复兴之旅 第七十九章:改革普罗尼亚制

作者:非生1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财政枯竭和兵源匮乏一直是帝国的无法忽视的问题,希拉克略一世实行军区制,其目的就在于对抗当时强大的外部势力,而这一制度也确实在他与库思老二世的对抗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领土的逐渐缩小,军区制已经不合时宜,军区制的土地世袭和允许转让的特点使得军事贵族越来越强大,某些家族的势力甚至一度超过了皇室,给内战提供了先天条件。

那能不能效仿君士坦丁大帝时代的军事制度呢?君士坦丁想了想,暗自摇了摇头,

君士坦丁大帝时期,罗马帝国的整个战略思维发生了变化,帝**队分为野战军和边防军,在对抗波斯人的过程中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那需要一个极大的战略纵深,简单来说,就是以土地换取时间,然后集中兵力决战,

这样一个战略在现在是不符合现实的,毕竟现在的国土面积比起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小了不少,以土地换时间,搞不好土地一下子就丢完了。

从帕里奥洛格斯王朝的米哈伊尔八世开始,军区制就已经濒临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普罗尼亚制,这种制度的特点就是将土地封给作战有功的士兵,土地无法世袭,无法转卖,士兵死后土地收归国有,在一定时间内维持了帝国的稳定,

其缺点也很明显,在封地里,领主的权力是很大的,可以自由决定税收,在某方面来说,这群人只是没有名头的终身贵族,封地没有冠以贵族领地的称号罢了。

但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制度,普罗尼亚制在后期已经变质了,受封对象也不只局限于士兵,贵族、教士、商人等等,都有可能得到历代皇帝的授封,土地也在历代皇帝有意无意的放纵下变为世袭土地,不经意间,普罗尼亚制也走上了军区制的老路。

到了现在,普罗尼亚制也已经崩溃了,历史上奥斯曼人的蒂玛尔制就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普罗尼亚制,而蒂玛尔制一直到十九世纪才被废除。

“帝国不能没有军队,就像院子不能没有砖墙。”

君士坦丁沉声说到,内阁成员们纷纷点头,

“普罗尼亚制已经不再完全适合帝国的发展,我们需要重新做出改变,然后在帝国内推广。”

“塞西佩,你的看法是什么?”

塞西佩站起身来,

“传统的普罗尼亚制给予领主的权力太大,以至于常常发展为割据势力,就这一点,帝国必须建立严格的法治,由各地的法官、**官监察,随时向中央汇报情况,”

“而且,我们应该将一部分获得土地较多的士兵留在军营中,授予他们军官的职位,接受军事训练。”

要知道,分发下去的土地并不是完全没有人的,实际上有人在土地上耕作,其耕作产出是归领主所有,这群人就叫做隶农,

自由农本来作为帝国的主要税收来源,在之前的衰弱过程中,自由农不得不依附于较大的军事贵族和修道院,自由农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大部分变成了雇农,和隶农一起作为土地的耕作者,是不能轻易离开土地的,违者要受到极其严苛的处罚。

“关于兵源的问题,我们可以允许地方上的领主带兵参军,以兵源和粮食换取爵位,可以缓解一部分兵源和军粮不足的情况,领主们带多少兵参军,我们就可以相应的给予什么爵位,比如说,带十个人参军,我们封骑士,带一百人,封男爵,一千人封子爵,五千人封伯爵,一万人封侯爵,两万人以上封公爵,粮食和金银可以以此为基准,类比增加。”

塞西佩还特地强调,谁带来的兵就归谁统领,也是为了防止领主们以为自己上当受骗了。

其实这就相当于是卖爵了,不过问题不大,只要人人都是贵族,那就没有高低贵贱,华夏汉朝皇帝为什么那么喜欢给民封爵,就是为了让爵位变得不值钱,减少国内的特权阶级。

随着塞西佩的想法一条条说出来,负责记录会议纪要的书记官笔都快甩脱了,勉强跟上了塞西佩的说话速度。

“那这部分贵族只能是终身贵族了。”

卡尔沃在一旁插嘴,被打断的塞西佩没有丝毫不悦,

“那肯定的,不过如果他们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我们可以允许转为世袭贵族,也算是激励他们奋勇作战。”

听完了塞西佩的想法,查韦斯站了出来,对着君士坦丁说到,

“陛下,我恳请您仔细想想,捐兵令一出,帝国的军队数量肯定会大大增加,这群士兵的人吃马嚼,是我们来负责,还是让他们自己负责?如果我们负责的话,帝国的财政恐怕还是坚持不了多久,如果让他们自己负责,岂不是重蹈希拉克略皇帝的覆辙,帝国真的有必要保持这么多常备军队吗?”

查韦斯的意见就是以国内的经济发展为主,裁减军事开支,积极和意大利人合作,共同抵抗奥斯曼人,这在以前的帝国是很正常的思想,以前也都是这么做的。

不光是查韦斯,卡尔沃也是这么认为的,国内的发展很重要,支持军事发展的也就只有塞西佩了,就连海军大臣胡塞佩,也只是看热闹的状态,反正帝国现在不可能拿出太多精力去发展海军。

塞西佩有些急眼了,指着查韦斯,

“不重视军队怎么行?奥斯曼人被赶跑,才几年哪?当年围城的军营就在外面,天天的看着我们哪,忘了?”

“我没有说不重视军队,军队很重要,这我知道,”

查韦斯略微撇头回应了一句,随后又看向君士坦丁,

“但是国内百废待兴,国家虽然强大,如果热衷于战争,也会踏入歧途,强如图拉真皇帝,也没办法阻止,发展才是硬道理。”

“罗马帝国以武立国,历代先帝无不以扩张领土为己任,现在除了奥斯曼人,还有谁可以威胁到我们?只要打败了穆罕默德二世,帝国又将重回希拉克略时代的版图,没有军队怎么行?”

见塞西佩说的滔滔不绝,查韦斯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塞西佩的政策对刺激国民参军,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查韦斯的担忧不无道理,帝国现在用不用得到这么多军队,这是个问题。

“不如直接把士兵放回家算了,战时再重新招兵,反正君士坦丁大帝那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卡尔沃提出来一个折中的建议。

“不设置野战军?边防军呢?我们哪里还有天险,战争一开始,人家可不会等你把兵集中起来再开战。”

塞西佩当即反驳。

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之间没什么天险,马尔马拉海也只能起到拖延的作用,再说了,奥斯曼的海军可不是吃素的,现在的海军又没有什么技术障碍,一般都是投入的钱多,海军就强大,真要论起技术,阿拉伯人的造船技术还要更强一些。

戴克里先时期,军队分为野战军和边防军,采用的是阻绝式战略,利用边境线上的天险,连成一线,用以固定边界,但很快,人们发现,边境上的士兵们很容易成为将领争夺帝位的工具,

于是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边防军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帝国更多的依靠中央野战军,边防军的作用就仅仅只是拖延时间了。

但是这是在拥有足够的战略纵深的情况下实施的,没有人拖延,你零零散散的军队,真的起不了太大作用,你都还没反应过来,全国就沦陷了,这还打个屁。

观察欧洲的所有国家,就算像英格兰那种在岛上的国家,都建立了常备军,防范苏格兰高地和北欧的蛮子,除非像神罗里面实在没钱,又有人罩着的国家,那可能不会建立常备军,因为人家压根用不着,开战就是全境,军队都是多余,还不如期待神罗皇帝干涉来的实在。

“好了,常备军队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野战军要维持在一定规模,以应对突发情况。”

君士坦丁给这场辩论下了定论,

“塞西佩所说的捐兵政策也很好,可以实行,但要控制捐兵人数,这方面就交给塞西佩来办吧,查韦斯,财政部人多,抽调一些人手去帮忙。”

中央集权是大势所趋,君士坦丁不会放任地方上有强大势力,这是两约翰皇帝、两曼努埃尔皇帝给出的血的教训,那段屈辱的历史,比之靖康之耻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另外,我要强调,地方领主一定要坚持法治,要按照帝国的法律行动,不允许动用私刑,出了事只能找法官,法官无法裁决就找**官,层层递进,凡是和法律有关的事情,以君士坦丁堡发布的敕令为主,不允许地方法律,除非我允许。”

地方领主胆子是很大的,不约束一下他们,他们还真有可能干出阳奉阴违的事情来,到时候,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