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昭华山河 > 第二卷:关山月 第41章 人不如故

昭华山河 第二卷:关山月 第41章 人不如故

作者:荼锦非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0: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胡太妃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自己的外甥,笑意盈盈道:“这一晃眼四年过去了,不想阿瑾已经长这么大了。”

面前的年轻人长身玉立,温文尔雅,倒是与他父亲很是相像。

两人又各说了几句客套话,唐修瑾便单刀直入道:“姨娘,我这次冒昧前来拜见您,实是有要事相商。”

胡太妃见他坦诚,便也没再掩饰:“唐家的女子想嫁进后宫,这倒是好办,但唐家的儿郎想尚公主,只怕是难上加难。”

“请姨娘明示。”唐修瑾敛袖作揖道。

“你今晚来见哀家的事,有几个人知道?”胡太妃问。

唐修瑾思索片刻,道:“统共四人,除了你我,还有慈宁宫的总管太监和假扮我的江湖人。”

胡太妃想了想,告诉他:“那个江湖人不能留。”

唐修瑾皱了皱眉,“我的人动不得他,往后还要指望他替我探听消息。”

他说的是实话。

不仅仅是因为宁封子手上有北离枢密院在燕都发展的完整间谍网,若真是如此还则罢了,关键在于宁封子还是个活了一千年的老家伙,不死不灭。

胡太妃自然不知道这其中内情,她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信这事,因此唐修瑾只得旁敲侧击地点一下,能不能明白过来那是她的事。

胡太妃何等聪明,很快就反应过来:“此人手眼通天,不是你能控制的?”

唐修瑾一愣。

手眼通天?

其实这么说……倒也没错。

想到这里,唐修瑾“嗯”了一声,回到了正题上:“还请姨娘明示,尚公主一事有何不可?”

胡太妃缓声道:“昭阳她已经及笄,哀家干涉她的婚事于情于理都不甚妥当。”

自从贞元帝驾崩以后,很少有人再用沈芷兮的封号来称呼她。

胡太妃算是仅有的例外,毕竟是她的长辈,这么称呼她倒是合情合理。

唐修瑾望着自己这个姨娘,沉吟许久后问她:“姨娘可知道,顾沅同样对殿下情根深种,若是殿下这张王牌被顾家抢先攥到手上,主动权就在他们手中了。”

胡太妃思索片刻,他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

唐家和胡家早就已经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如果让顾家抢占先机,他们两家便只能为人所制。

权衡利弊后,胡太妃点点头:“哀家会尽可能帮你做这件事,阿瑾你大可放心。”

因着天色已晚,加上唐修瑾此次是秘密前来,故而他没待多久便匆匆告辞了。

唐修瑾离开后,胡太妃站起身来,望向慈宁宫不远处的天宁寺。

殿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雨幕的掩映下,佛寺若隐若现。

风铃声叮叮咚咚地响。

她还记得天宁寺在前朝毁于战火,孝贤皇后信佛,便让沈渊重修了天宁寺。

沈渊也对孝贤皇后许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

可孝贤皇后薨逝后,沈渊还是将彼时尚在二八年华的她收入后宫。

一入宫门深似海。

而她也发现,沈渊不过是将她当作孝贤皇后的替代品。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温钰卿离开后,沈芷兮拿过江淮三省水患的折子来批阅,一直忙到深夜。

折子是刚到的,沈衡这个时辰也不会再批复奏折,便让小太监将这些折子抱过来交给沈芷兮。

可怜长公主殿下刚准备就寝,又被自己的弟弟拉过来处理政事。

此弟不宜久留。

她取过折子来批复,不由得心头一紧。

这一切的源头还是黄河改道,又赶上连日大雨,黄河决堤,河南山东以及江南省的淮河流域饱受洪灾之苦。

洪灾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便是疫病。

两江总督赵江淮在急报中上奏说,他已经尽力安置好无家可归的百姓了,可还是有百姓受疫病折磨而死。

在奏章的最后,赵江淮还自请罚俸半年。

沈芷兮让他等户部调集赈灾物资,另外调派京畿一带的医师前去救灾,至于罚俸……

就赵江淮这家底,不靠俸禄养活自己,他就只能去温钰卿那儿蹭吃蹭喝了。

更何况他是有功之臣,洪水泛滥是天灾**,与他本就无关。

前世她和赵江淮打过交道,这人看上去是不着调,但关键时候很靠谱。

赵江淮是前瀛的宗室,世袭商洛王爵位,还跟先前因贪墨流放北境六镇的赵孟德是亲戚,和温钰卿、顾沅等人是过命的交情。

沈芷兮七想八想,从赈灾的事想到顾沅,忽然想起还没用膳,便唤来茗清,同她吩咐道:“清清,让后厨备些热粥来,再取点六必居的酱菜。”

茗清刚要照办,转身却看见那个玄色衣衫的少年迎着月色站在宣华宫的檐下。

他声音中泛着些苦涩,轻声道:“我不在的时候,殿下便是这般用膳的吗?”

沈芷兮闻言一怔,抬眸瞧着眼前的玄衣少年。

他一身风霜站在檐下,宛若孤绝的长白雪。

但那场雪中,分明带着他对她的温柔爱意。

长白山的雪遇到了江南烟雨。

我喜欢你,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沈芷兮收回视线,缓声问道:“你不是说最近两天回来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顾沅挑眉道:“殿下不欢迎我回来?”

沈芷兮一愣,“啊?”

顾沅没有再开玩笑,他艰涩开口:“其实……我是接到了家中的信,才快马加鞭赶回来的。”

沈芷兮默了片刻,“你叔父的事……你知道了?”

顾沅闭了闭眼,一滴泪无声滑落。

“……知道。”

沈芷兮站起身来,刚想说些安慰他的话,顾沅便一把将她揽入怀中,轻声呢喃:“我大抵是病了,抱着你才能舒缓片刻。”

她知道他此时心中怕是很难受,便主动踮起脚,蜻蜓点水般在他唇边啄了一下。

浅尝辄止。

若是越界了,她怕两个人其中有一人先控制不住自己。

少年鸦青色的眼睫低垂下来,揽着她的双臂多了几分力道:“我从小父母双亡,举目无亲,是叔父一手将我抚养长大。他待我极好,会带着我放风筝,教我习武,对我视如己出……可现在他也走了。”

“我今天下午从辽东回来的时候,本来希冀着能再见他一面,直到张伯带我去了灵堂,我才恍然明白过来,二叔他真的回不来了。”

“柒儿,你可知道,这些年来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纷纷离我而去,我爹娘和叔父都走了,杨先生也病入膏肓,我只有你了……”

沈芷兮紧紧贴在他心口,听着他的心跳,喃喃道:“我来晚了,若是我早些发现,或许你叔父的事会有所好转……”

“我曾经很天真地以为,只要我重生回来了,便能改变前世的一切,每个人都会有最好的结局,但我所期望的这些事,到头来却都是虚妄……”

顾沅将她圈在怀里,抬手替她小心翼翼地拭去脸上挂着的泪珠,轻声道:“殿下,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不必自责。你做的已经很好了,没有人做得比你更好,所以不要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

他不想看着她这么难过这么自责,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似是顾沅一句话触到了她的伤心事,她忽然就泪欲汹涌。

少年抬眸望向寂寥无云的夜空,脸上亦划过一道浅浅的水痕。

茗清这时也取了些酒菜过来,两人便对坐着用了一顿晚膳。

顾沅替她夹了些她喜欢吃的菜,问道:“江淮黄泛区水灾的事,殿下听说了吗?”

沈芷兮“嗯”了一声,“方才收到两江总督赵江淮从南京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折子,大概对黄泛区的情况有些了解。”

“殿下应当对水利之事不甚熟悉吧?”顾沅问道。

“你熟悉?”沈芷兮喝了一盏酒,反问他。

顾沅实事求是地摇头道:“不熟悉,但方从哲说他熟悉。”

沈芷兮讶然,“方从哲来找你了?”

顾沅点头,“在顾府见到他了,他说了两件事。”

“何事?”

“第一件事,他识得一位在河务上颇有心得的友人,此次或会用到他。”顾沅解释道。

“谁啊?”沈芷兮仰头又饮了一盏酒。

“他没明说。”顾沅摇了摇头,“第二件事,落榜举子准备联名搞一个公车上书,扳倒崔显纯。”

“跟他有关系吧?”

“他还是没明说。”顾沅叹了口气,“只能等他明天来的时候问个明白了。”

沈芷兮因着心烦意乱,喝了不少酒,很快便醉意朦胧。

顾沅酒量好才敢这么借酒浇愁,看着沈芷兮酒量不行还一杯接一杯地喝,连忙劝道:“殿下,别喝了。”

沈芷兮眼神迷蒙,似醉非醉道:“本宫就要喝!谁让你……抢我酒喝!”

顾沅一头雾水:“我抢你酒喝?殿下,拜托你搞清楚啊,这酒是我从棠梨院里挖出来的,该是你抢了我的酒好不好?”

若是平时,沈芷兮必定会追问一句“你挖的谁埋的”,但现在她饮了酒本就迷迷糊糊的,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我不管!你必须让我喝!”

顾沅:“……”

最后不出他所料,醉得迷迷糊糊的沈芷兮是被顾沅抱回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