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798章 做王爷要有做王爷的自觉!

“从烈士遗孤中,征年满十三的男女各两百名入宫尽事,待其长到十八岁后,委以差事归民。另每年从各家宗室勋贵中,选百名子女入宫待招,长大成年后委职归民。后宫卷属、可选十名之内的自家亲旧女子入宫听差。皇家子女,十三岁后出宫立府自居,每月逢五十入宫问安即可。”

不能恢复太监制度,只能将主意打到童工身上了。现在的孩子,长到十三四岁的话,一些基本的活是能干了。再说宫里的重体力活,完全可以安排给外人去干,宫里的童工们,也就干个端茶倒水、打扫卫生的日常事务,不会让这些十来岁的娃娃们太过辛苦的。

管理工作,让皇后等女卷来做,还可以选些年龄大的宗室女卷分担一二。皇帝的保卫工作,有白杆禁卫兵和幼军营选出来的侍卫来做,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内宫现在的定位,就是一个纯粹的为皇室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皇家产业、内外沟通的事,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来干,不再属于内宫事务。

给皇后交代完内宫今后的用人制度后,朱由检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正了正衣冠,用严肃的口吻说道:“宫里的几个皇子,也都长大了,是到了正式考虑正式定太子和安排他们出宫过自己生活的时候。凤娘、朕拟立炩哥儿为太子,你意下如何?”

穿越后生的几个儿子,已经有三个年龄到了十七八岁,让这么大的儿子一直待在宫里,不是个事,要将他们放出宫去。既然要放出宫,就得给正式的名分。之前可以用顺位继承人的办法拖延,一直这么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说实话、皇位这玩意就不能搞竞争选拔。前些年弄的磨锤子定次序的选拔方案,差点就把后宫给拆了变成工厂。发展到现在,还是暗流涌动,后宫的几个女人还有娃娃们勾心斗角的事,也就是朱由检自己眼不见为净而已。算逑、立上个太子,让自己先清净几年再说。

“立储之事,但凭皇爷定夺,妾身不敢妄言。”周美凤一副很识大体的模样,起身行了个礼,做了表态。

什么叫但凭皇爷定夺,前几年没将你儿子立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你可不是这个态度!

“嗯!就这么定了、朕交由侍从室草拟封太子和诸王的诏书,然后翰林院正式拟旨。立储之事,有了着落,朕还有一事放心不下。烺哥儿自从入京后,一直心神不宁、意志消沉。年纪轻轻,却一副老态。这不是好事!思前想后,还是得给他安排点事做。海军那边在吕宋已经营数年,那边很是兴旺。让烺哥儿去出任吕宋监政,离朕和朝堂远了,想必会轻松一些。还有灵王等人,朕也有意让其赴海外任职监政,皇后意下如何?”

海军在东南亚已经开拓出了好几个殖民城邦,朱由检准备先将朱慈烺等穿越之前生的儿子,全打发到这些城邦去做监理。等后来的几个儿子年龄再大一点后,最好也安排到海外去。免得他们待在内地,既不能干正事、也没法好好生活。

到了海外、做个土皇帝,他们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这样对谁都好一些。至于他们到了海外会不会聚集力量惦记起大明皇帝的座位,好像也是无需太过担心。要是有人能有这个能耐,朱由检觉得应该高兴才是,这不说明,大明皇室后继有人吗?

“海外地贫民悍,烺哥儿们能好生生活吗?皇爷、就让他们待在京城做个闲散王公可好?”其它的两个皇子倒算了,朱慈烺可是周美凤的亲儿子,让他去南洋吃苦,周美凤真舍不得。

“玉娘、孩子大了,就要放手。南洋那边的条件不差,还有海军做屏护,他们过去无碍。皇室子孙,就应该有些担当。待在京城做闲人,非我朱氏子孙所为。他们到南阳诸城监政,是要承担为国拓土、拱卫内国的责任的。好了、此事朕意已决,完了给皇嫂知会一声。烺哥儿等人的家卷,可以先留在京城,等那边安定后,由其自定家卷去留。赴海外监政的诸王,每隔五年可入京探亲一次。”

周美凤舍不得,可朱由检必须下这个狠心。不将他们放出去,再没什么好的安顿方式,总不能一直让这些人留在京城当猪养吧?

见皇帝主意已定,周美凤只得作罢。好在、自己的小儿子要成为太子,与皇位继承权这等大利益相比,放一个儿子去海外,也不是不可接受。

皇后这边的事好交代,宫里的其它女人,可就不好安抚了。正式册封太子的风声,刚一放出去。陈圆圆就带着儿子,脸色不善的杀到了朱由检的办公室。

“皇爷、你为何待煊哥儿如此不公?平白冷落了煊哥儿?”也是朱由检表现的太过好说话,陈圆圆才敢如此放肆,要是一般的帝王,哪有妃子敢在帝位继承权已定的情况下,跑过来兴师问罪。

“国统大事,爱妃莫要越权。选炩哥儿为太子,是朝纲稳定之计。至于煊哥儿这边,身为皇子,就应该承担起该有的责任和牺牲。在这事上,朕不能像一个平常父亲一样任性而为。

煊哥儿、大宝之位已定,当下你的心思应该放在如何做一个贤王上。做贤王、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思量着去海外拖殖之地监政;二是好好学经营之道,将来在宫产经营管理之事上为太子做个好助手;三是在科技文化上用心,不涉政务、干些专业的事,为百姓和后世谋点力所能及的利,做些贡献也好。”

做王爷就要有做王爷的自觉,要是想在政事上有点作为,就去海外做土皇帝。或者当个经营能手,将来搭理些宫产管理的事,这才是正途。天赋好的话,就去干点烧天赋的文艺工作、科技工作。大明好像是出了一个,凭着文艺天赋青史留名的贤王。至于什么礼贤下士、为民请民之类的贤王,哪就是取死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