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542章 骂松江是工作,去松江是生活!

“哪就怪了,各项数据都还算正常啊,虽然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印的新币是2400多万银元,收上来四年以上需要销毁的旧币只有九百万两。但是实银这块多入库了五百万两,税收增加的量在六百多万两,几项相加的话也就是增发了400多万两银元啊。算上纸币的外流,每年增发的纸币数对整个大明流通货币的影响还是有限的,并没有到钱币严重超发的程度。”

商税总量有些太大,朱由检赶紧叫来了巩永固、刘文斌和马士英。大明主管经济的三驾马车来了以后,将几个重要数据对了一下后。发现好像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并没有存在什么严重通涨的情况。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商税太多?

“陛下、商税总额才是两百多万银元,为何会觉得它有点太多了哪?要知道烟酒专卖税现下一年的总量也在四百多万两哪,光宫产这块上的工税也要比商税多一倍。在主要税种中,商税差不多是最少的,怎么还会嫌多哪?”马士英听皇帝发了半天感叹,听的是一头雾水。明明数额不大的一个税种,你在这儿纠结什么?

“问题不在数额的大小,问题在于比值。烟酒税收的是两成的税,其它农工税也基本上是按一成来收!而工商税却是按三十取一来收,更关键的是还有一部分小额交易是收不上来税的。也就是说其它的税收上来十万两银元的税,背后差不多是百万两级别的产值。而商税背后的产值是四五百万两之多,在朕看来商税总额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万两左右才算合适。”

爱阅书香

“陛下、莫非是忧心基层官吏对民间小商盘剥过甚?此事臣倒觉得暂时无需太过担心。就户部统计的商税收缴情况来看,主要是几个大城对商税的贡献大些,其它的府县加起来总额也就是四十万两而已,由此可见基层衙门并没有为了多收税而盘剥小商小民。”不就是多出了五十多万商税吗?马士英觉得这事好解释情况。听着商税是全国性质的税,实际上真实的数据显示,这玩意就是个大城市税,很多小的府县,没贡献多大的商税收入。

“主要是几个大城市?是哪几个城市?”

“京城的商税最多差不多近五十万两,再就是天津、松江、保定、密云和唐山。这些城市最少的也有十万两以上的商税收入。”

“松江和保定这两个城市收上来的商税是多少?”天津、密云和唐山商税多可以理解,松江和保定这两个地方好像是启动比较迟的地方啊,他们的商税情况朱由检比较好奇。

“保定少一点,不到二十万两,松江哪地方也是怪了,它们收上来的商税总额近四十万两了,比天津都要多。陛下让海军率先光复松江,还真是一招妙棋。”

“松江有近四十万两的商税收上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它们的其它税情况好像并没有那么好啊。”松江虽然是后世的大上海,可现在它还没那个资格成为差不多与北京城等量齐观的超级城市。要知道京城是有三百万左右人口的大都市,松江府的人口也就不到五十万而已。所以商业税达到四十万两,确实有点太过夸张。

“具体情形臣不是太明了,不过大致来说,应该是从苏州、南京等地过去的人,在松江买货比较多,从而让松江府收上来的税相对多一些。”

“这就对了!怪不得朕觉得商税收上来的有些多哪,应该是漏算了一部分从治外到治内购货的收入,数据才有些合不上。松江府的商税最少应该有三十万两是哪些来松江府小额购货的人贡献的。这帮人买的货差不多有千万两,消费能力不低啊。保定那边估计也有些治外来购物情况,再加上其它地方的补充,多出个五六十万两银元就不成问题。”

算了算去,原来是把富商购物团的消费数据没有算进来!因为这事,还让人大费周章的盘查原因!话说回来,一年有千万两银元以上的银元消费是松江以外的江南人带动的,这个额度也有点大啊!平均每人消费十两银元,也得有百万人次进入松江,江南的人有那么爱到松江去消费?

黄埔江岸、松江府衙街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十分繁华。几名头顶大头方斤的人,带着仆人走在街头,凡是看到有新鲜货的商店,就会进去逛一圈花一笔钱出去。

“柳兄啊,这松江府现在可比咱苏州、南京好逛多了。不说这么多新鲜东西,就说晚上去剧院看个小品,也是咱们哪地方比不了的。”

“是啊,要说买货、看时兴还得是松江府。至于剧院,除了时不时的有些令人反胃的剧以外,其它的小剧看着还是过瘾的。”

“完了咱们还是得抽空去看看哪些令人反胃的剧,回去后也好组织文会批驳北朝那帮奸邪对咱们士林的破坏以及阴谋。”

“是的,北朝的那帮人见天以歪理邪说蛊惑百姓,咱得多了解一下他们的动态。”

这些议论纷纷的士子们就是从江南其它地方到松江府消费的有钱人。理论上来说松江府和江南的其它地方联系起来并不容易,这倒不是松江府这边有意封锁。而是南京那边害怕老百姓大量的逃往松江,以及害怕松江这边有意渗透江南,所以他们不但在双方交界处派了大量的人马防守,还修了一道防御墙将松江给隔离在外。

但是这些措施好像只针对平民,有钱有势的人并没有被阻挡住,他们能大摇大摆的进出于卡口,隔离墙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平头老百姓,要想来趟松江的话,那就只能想办法偷偷翻墙了。

有钱有势的人很是爱来松江,尽管他们回到江南后对松江这边的情况骂不绝口,甚至斥之为邪魔鬼怪之地。但隔些日子,他们还是会带着大把的钱财到松江府消费。也许骂松江是他们的工作,去松江消费则是他们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