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313章 宗室、勋贵荣养办法!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313章 宗室、勋贵荣养办法!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9: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陈氏带着儿子到了威海伯府,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大院子,里边已经被收拾的齐齐整整。

看着眼前的这座府邸,她又不争气的流下了眼泪。十来年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已有着一日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可是寸土寸金的京城啊。

安顿好的第三天,朱由检专门安排在大殿中召见了她们母子,当着朝中重臣的面,又一次肯定了黄龙的功绩。

除了肯定黄龙的功绩之外,也对黄百涛接下来的生活做了安排,过段时间他将到勇卫营幼军办的学堂做见习生,等熟悉氛围后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留在幼军继续学习。总之、黄百涛要想今后在军中效力的话,军队的大门是向他敞开的。当然、军职并不会因为他是伯爷而有什么特殊照顾政策,要按在军中的表现来授。反正现下,大明已经有位当大头排长的伯爷在任职了。

“给威海伯府、赏各类布绢十匹,文房四宝一套,剑甲一套,望威海伯能勤修文武,将来好为国出力。”在黄陈氏带着儿子将要退出大殿的时候,朱由检看到她们母子穿着一般,心中觉得这母子二人刚来北京人生地不熟的生活可能会遇到困难,就赏了些生活用品给她们。

又封了一个伯爵,以后肯定涉及爵位的事会越来越多,看来是时候一体解决大明的宗室和勋贵的问题了。所以在黄陈氏走后,朱由检开口说道:“太祖为恩养宗亲和功臣,定了宗室、勋贵与国休戚与共之策。然大明传国三百年,此策却多有弊端。既增加了国朝负担,又不利于亲贵子孙上进,很多人甚至因为此策无所事事,沦为废物。同时此策还阻碍了朝廷封赏新立功勋之臣。故朕准备就此对宗室、勋贵之策进行正式改制。”

又要改制?不过这次针对的是宗室、亲贵,底下的大臣们觉得不涉及自己的利益,竖着耳朵兄只听不说就是了。

“改制后,大明宗室、只分亲王、君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五等,不再世袭罔替,改为世子降一等、庶子降两等袭爵。奉国将军以下只保留一代宗亲待遇,其余皆归民籍,不再归宗人府管理。大明勋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世子依宗亲袭爵制执行,庶子可享一代无勋宗亲待遇。第一代爵位为追封者,从第二代开始执行袭爵制。勋贵封授不再只限于武功,文治之功亦可授之。封授赏赐今后只赏实银俸禄,不再赏田亩。第一代受封者赏府邸,其余不再赏赐。封赏府邸,归世子一系传承。之前所办皇家大学,对所有宗亲勋贵开放,已补其上进之道。皇家大学分本科、专科、中专、中职,四级招生,本科结业者与国朝其它大学本科生员同体待遇。其余各层,宗人府另定安置措施。公主享镇国将军待遇,驸马享伯爵待遇,其子嗣参照伯爵勋贵待遇。”

定了基本的传承标准后,朱由检还结合之前的政策公布了宗亲勋贵的标准年俸。亲王年俸一千五百两,郡王年俸一千两,镇国将军八百两,辅国将军五百两,奉国将军三百两。公爵年俸一千二百两,侯爵年俸一千两,伯爵年俸八百两,子爵五百两,男爵三百两。同时承认现有未被定罪的所有宗亲勋贵的地位,前提是他们要公开支持这项安置政策。奉国将军以下的宗亲,可以一体来皇家宗室大学上学,世袭千户和世袭百户等同于子爵和男爵。为了鼓励宗亲和勋贵上进,这些爵位将分为一二三等,等级三年考评一次,不同等级会在基础俸禄的标准上再发一定的赏银。家中子弟在军中、朝廷、以及宫中事业效力的情况是考评的主要标准,女眷的诰命身份也有相应的工资标准。

朱由检大概算了一下,按这个标准来实行的话,朝廷恩养的宗亲勋贵总数能控制在一两万之间,总支出最多两三百万两银元。实际上现下的情况来看,开支根本上不了一百万两,财政压力不大。至于以后平定天下后,能有多少,哪是以后的事。说不准这条政策一出,还会有不少人闹意见反对哪。他们若是反对,正好可以有借口,将这帮货给清除到宗亲体系之外。

皇家宗室大学是这次改制中最重要的一环,让失了爵的勋亲子弟有个过渡,想办法让他们有上进心,解决大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工作。让人陷入内卷,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教育分级入手。朱由检的想法是,大学本科大概招百分之二十左右,这部分人今后进入官场和军中。专科招百分之二十左右,今后主要在皇家银行系统当职员。中专的百分之二十,主要是为供销社体系培养职员,剩下的人一部分当产业工人培养,一部分就自谋生路。另外低学历的人在工作以后,还可以二次考试以提高学历。只要将竞争体系健全了,勋贵子弟们未必比外边的人差。有第一代人参加工作,第二代就能适应普通人的身份,在社会上生活。人家外边的人没这好待遇,也能生存哪,理论上来说这个措施已经相当照顾他们了。

朱由检改制宗室和勋贵体系的政策全盘端出后,参会的朝中重臣没一个出言反对的。你对老朱家自己人开刀,人家能不支持吗?再说这样的措施一出来,文臣、武将沾老朱家便宜的机会不就更多了?虽然现在的勋贵和以前的勋贵没法比,可好歹也是个勋贵,最起码能有好几代人免得再奋斗。可以想见,以后分封的勋贵只会更多。像周延儒等人,甚至在想,以后自己退休致仕了,是会封个国公做还是侯爷做?封上个这玩意,以后死的时候起码墓志铭上能多好几个字,看着更好看一点。

史书上说老朱家对爵位吝啬,这还真不怪老朱家,主要是老朱家的爵位含金量高啊!混上个爵位,就能一直传下去,不吝啬能行?朱由检将爵位的含金量往下降一降,以后就能相当大方的封爵授赏了。chaptere

23shu8*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