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黑丝送曹营,司马懿人都麻了 > 第35章 膏肓

三国:黑丝送曹营,司马懿人都麻了 第35章 膏肓

作者:妙笔入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9: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支万人的队伍蜿蜒走在回军的路上。

可是与来时的不同,这支红色长蛇般队伍,再也没有来时的那种势如破竹,气势汹汹的感觉。

此刻的他们,反而更像是一头迟暮的雄狮,苟延残喘,毫无生机。

在和姜维会面之后,刘谕和姜维就撤去了雍城之围,而后当天就率领大军,朝南方撤退。

刘谕刚刚从杜家坞堡返回,却又要奔波。

一万大军出征,却是徒劳无功,士气低落可想而知。

倒是刘谕率领的两千将士,士气反而稍微高些,这是因为刘谕在走之前,犒赏大军,这才让大军的士气反而有所上涨。

来时姜维带领大军不到两天就赶到了雍城,而返回北原,却用了三天方才堪堪赶到。

好在半途的时候,收到了诸葛丞相已经清醒的消息,让姜维和刘谕精神都是一振。

不可否认,诸葛亮才是蜀汉大军的精神支柱。

若是诸葛亮真的一声不吭,撒手人寰,只怕蜀汉大军顷刻间就有颠覆的局势。

好在诸葛亮醒了过来,但是据使者交代,诸葛亮的身体很差,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

对于姜维和刘谕的回军,诸葛亮也没有表达异议,看样子诸葛亮已经是在做撤军的打算了。

刚刚赶回北原蜀军营寨,刘谕就感觉到大营中气氛的异常,好似暴风雨前的平静,十分的压抑,苍凉。

而后,刘谕和姜维就被传令兵传唤,让他们前往诸葛亮营帐内议事。

不敢耽搁,刘谕和姜维将兵权交接,随后刘谕又安顿了杜家父子之后,才大步前往诸葛亮营帐方向。

诸葛亮的大帐之外,已经聚集了繁多的蜀军将领。

王平,廖化,张嶷,马忠,张翼等俱在,但是却没有看到魏延和姜维。

不过姜维应该是已经进入大帐之中,被诸葛亮面授机宜。

可是魏延没有出现,那就非常耐人寻味了。

刘谕到了帐外之后,显得十分不合群。

毕竟这些将领都是跟随诸葛亮的老部下,而刘谕是刚刚冒头的年轻人,跟他们根本就没有共同话题。

而且在场的各位,最低的张嶷那也是杂号将军的存在,可以说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比刘谕的官职要高。

刘谕甚至还是魏延部曲将出身,这更让众将敬而远之。

因为此时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诸葛亮身体很可能就要崩溃了,紧随而来的就是杨仪和魏延之争。

他们一个是征北大将军,一个丞相军务长史,谁输谁赢不好说,但是现在诸葛亮好似更看重杨仪一些。

魏延到现在都没有回来,就是明证。

刘谕心中思绪万千,也没有心思跟这些人交谈,只是站在这些人身后,静静的等着诸葛亮的召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维很快就从大帐中退了出来,看到刘谕之后,微微点头示意,随后就打马出了大营,好似要去准备什么东西。

而后,越来越多的将领被诸葛亮召进大帐之中,而姜维从诸葛亮营帐中离开之后。

刘谕是最后一个被诸葛亮召进大营的,当刘谕再次看到诸葛亮的时候,简直认不出眼前这人就是之前那个俊逸飘然的诸葛丞相。

只见现在的诸葛亮,面色蜡黄,形容枯槁,嘴唇发白,头发竟然一夜白头,再无之前的那种花白之色。

种种迹象表明,诸葛连此时已经是油尽灯枯,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撒手人寰。

“德兴啊,你回来了?”

听到动静,诸葛亮微垂的眼睑缓缓抬起,见到是刘谕,脸上露出一个十分憔悴的笑容,看的刘谕心中一颤。

记得前世曾经看过这么一个问题,历史的遗憾是什么?

有人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秋风五丈原。

但是当这种事情,活生生的发生在刘谕面前,让刘谕这个八尺男儿瞬间红了眼眶,眼泪在眼眶中不断滚动。

“丞相,您...太累了!!”

刘谕说完,就单膝跪下,低着头,不敢仰头,是怕眼中的泪水被诸葛亮看到。

诸葛亮自然能感受到刘谕的情绪,可是即便是面对死亡,诸葛亮的脸上仍旧是挂着淡淡的微笑,说道:

“还真让德兴说中了,我这不争气的身体,看样子是撑不回去了。”

“往后的事情,就要交给你们了。”

“将你唤来,是有一件要事交代于你。”

刘谕却是不愿意见到诸葛亮就这样死去,摇头哽咽的说道:

“丞相,不会的,您一定不会有事的。”

“丞相您精通奇门遁甲之术,有种续命之法,叫七星祈禳之法,丞相何不用此法延寿?”

诸葛亮听到刘谕的话后,暗淡的眼神猛然一亮,说道:

“德兴也知其法?”

“听说过一二。”

刘谕当然不知,只是上辈子三国演义上所说,只是不知道真假。

不过不管如何,刘谕也希望诸葛亮能试一试,他实在不想看到诸葛亮就这样死在自己面前。

“我素知此法,但是此法却是与天争命,逆天而行,不知天意如何?”

“既然如此,请丞相速速使用此法延寿。”

“我已令伯约下去安排,若是成功,我可延寿一纪。”

诸葛亮面色平淡,好似在说一个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到时,你可在帐外陪同伯约一起,为我护法。”

“诺!”

刘谕心想,这一次他绝对不能让魏延踏灭主灯,到时候务必要让诸葛亮延寿成功。

但是刘谕转念一想,若是诸葛亮延寿成功,他还会撤军吗?

若是蜀军不撤军,那他不就死定了?

一时之间,刘谕陷入了纠结当中。

诸葛亮的声音却是再次在大帐之中响起,说道:

“若是我真不在了,希望你能规劝好文长,不要和威公交恶。”

“到时候我会把兵权交给威公,你务必要阻止文长,不可使他一时冲动,害了我大汉十万大军。”

刘谕心中一惊,没想到诸葛亮最终还是相信了杨仪。

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杨仪是文官,在军中并没有魏延得军心。

如果交给杨仪,他只能按照诸葛亮的吩咐,缓缓撤回蜀中,即便他有什么心思,一个文官长史,也驾驭不了这么多的骄兵悍将。

但是魏延不一样,作为如今资格最老,权势最重的将军,如果他获取兵权,一旦有了异心,这蜀汉还有谁能制他?

更何况,魏延一心北伐,如果诸葛亮病逝,孙权退兵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北伐,那简直就是给司马懿送人头。

魏延怎么也不可能是司马懿的对手,更不用说司马懿背后的曹叡朝廷。

无论哪种原因,诸葛亮都不会把大军交给魏延,杨仪是诸葛亮最佳的选择。

而刘谕则是诸葛亮给魏延留下的一线生机,若是刘谕能劝得住魏延,则魏延还有生路。

若是劝不动魏延,则魏延就是自找死路,当然刘谕大概率也会跟着魏延一起,被杨仪所杀。

想明白前因后果,刘谕缓缓拜下,朝诸葛亮说道:

“卑职遵命。”

见到刘谕这么慎重,诸葛亮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后继续问道:

“我听闻,你从雍城带回来一个少年?”

“这名少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