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莽夫 > 第352章 婚姻引起来的事

红楼:莽夫 第352章 婚姻引起来的事

作者:窗耳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内阁首辅杨府。

杨清臣面色沉凝。

在他下首坐着几位穿着常服的朝臣,六部之中的人都有。

“首辅大人,现在太上皇已经前往北平王府。”

四皇子郑宜乾将与北平王之妹,康安郡主吴昕订婚,这对于朝堂来说,绝对是一颗响雷。

他们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无不是被吓了一跳。

因为都是休沐在家。

这个消息掩藏的太好了,这个决定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他们没有得到半点消息:“首辅大人,不能让四皇子迎娶康安郡主。”

谁都知道,陛下有意培养四皇子为储君,甚至为四皇子扫清障碍,其余皇子基本上都已经离开皇宫封王,开衙建府。

甚至有的,直接被赶往封地。

如今众多皇子,没有谁能够与四皇子争夺储君之位。因为除了四皇子还住在皇宫,近水楼台之外,也就只有四皇子,还能见到皇帝。

其余皇子,只有特定的日子,才有机会见到皇帝。

四皇子成为太子已经成为定局,只是需要一個时机册立而已。

杨清臣面色沉凝,一言不发。

这些人依附于他,给他带来不少利益,同样很多事情,杨清臣要挡在他们前面,成为他们推出来,争夺利益的代表。

双方各持所需。

一个中年起身:“首辅大人,文臣好不容易才与武将达成某一种平衡,相互制约,北平王崛起之后,武将逐渐势大,稳压我文臣一头。”

自古以来,朝廷之中,文武相争都会存在。

大晋朝廷也存在文武之争,文臣现在更是直接出任兵部尚书。这一职位,本来应该是武将担任的,代表着武将的利益。

同样,也是武将唯一一个,可以担任的六部中的一个职位。

现在也失去了。

当年太上皇为了抑制武将越来越强大的权势,用文臣压制武将,数十年才刚刚成功,达到某一种平衡。

文臣现在,已经适应了这种平衡,现在这种平衡,又因为北平王而被打破。

所以,文臣不乐意了。刚才的中年继续说道:“特别是北平王,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神经病,我等文臣,仅仅被其一人,就压制的死死的...如果康安郡主嫁给四皇子,四皇子未来成为储君,储君再登基称帝,我们文臣永无出头之日哇。”

北平王为人处事风格,神京城人人皆知。

说是话,无论文武,都是很惧怕北平郡王。

那就是一个莽夫,一个疯子...天知道什么时候,那一句话,哪一个字,就得罪了他,然后被暴打。关键是,这莽夫还能很快掌握你的罪行,让你身败名裂,满门抄斩。

这无疑是最可怕的。

所以,文武对待北平王的事情上,出奇一致--扳倒北平王。

“各位,这是陛下家事。”

四皇子订婚娶妻,还真是皇族内部的事情。

因为四皇子现在不是太子...四皇子要是成了储君,一切都还好办,他们有资格劝谏。

现在四皇子只是一个皇子,那就是皇室自家的事情。

他们还真没有资格去管。

总不能进谏的时候说:四皇子注定成为储君,我们因此劝谏?

杨清臣非常清楚,如果前往北平王府的人是当今陛下,他绝对敢直接前往北平王府进谏。

如果是太上皇的话,杨清臣非常清楚,根本没有半分进谏的可能,一旦进谏,那就是得罪了太上皇。

太上皇才是实际掌权者,皇帝...

不用怕。

“皇家无私事,首辅大人,如果今日不进谏,未来悔之晚矣。我大晋...可能要出现一位权臣啊。”

权臣...

众人都是紧张起来。

北平王成为权臣,他们谁都落不了好。

权臣为了自己的利益,朝堂之上都会换成自己的人。而他们...不是北平王的人。

“首辅大人,整个朝堂无不希望扳倒北平王,不仅仅只有我们文臣,还有很多勋贵,很多武将,不妨我等联合起来?向陛下与太上皇陈述其中利害。北平王绝对不能成为外戚,否则大晋危矣...”

随着吴发崛起,大晋大大小小的对外,在内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吴发建功立业,很多勋贵都眼红吴发功勋,而且也是渴望上战场。

然而,每一次都是陛下任命吴发为主将,吴发则是只率领自己的部曲征伐,他们喝口汤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朝中不仅文臣不希望武将做大,武将则不希望,吴发处处建功,而他们没有军功可赚。

满朝武将,其实对北平王颇有微词的不在少数。

杨清臣思索其中利弊。

如果不牵头劝谏,怕是这些附庸必然改投他门,对他失望不已。这对于杨清臣来说,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他贵为内阁首辅,也需要这些文臣的拥护才行。

如果劝谏,就要顶在最前方,而且直面太上皇,这又不是杨清臣愿意面对的。

两相其害取其轻,阻止北平王之妹嫁给四皇子,一切都是为了大晋。就算是太上皇责罪,也不能寒了他的忠心。

与此同时,又可以获得这些依附者的拥护。

“此时事关重大...”

杨清臣思虑片刻有了决定:“而且太上皇已经前往北平王府,我们时间不多。这个时候三两人,十人八人劝谏根本无用,除非整个朝堂朝臣全去。”

法不责众。

杨清臣最终还是对太上皇敬畏太多,不愿独自面对。

整个朝堂的朝臣,都去劝谏...到时候就算是太上皇,也要退避三分。

这也是为什么,这件事情没有朝堂宣布的缘故。

“首辅大人可直接前往太上皇必经之路上,我等去联络朝臣还有勋贵武将。”

......

“上皇...”

一个胡同里,太上皇带着郑宜乾,身边跟着几个常服打扮的锦衣卫,其中一个锦衣卫单膝跪地:“果然如上皇所料,杨清臣为首,联络满朝文武,意欲在上皇必经之路上进谏。”

“嘿...”

太上皇冷笑一声:“好一招法不责众,以此表达忠心,我不会治罪他们,他们是真的忠心吗?”

“祖父,既然知道他们不怀好意,未必忠心朝廷,为何还要用他们?”

这一点郑宜乾不解,他虽然已经接触朝政,但是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未必就能够看的清楚:“堂堂大晋朝堂,容有奸臣立足之地,那就是朝廷...”

昏庸。

终究还是因为他自己的父皇就是皇帝,皇祖父就是太上皇,朝堂臣子历经两朝,要是说朝廷昏庸,那就是说他自己的父皇还有皇祖父昏庸。

“老四...”

太上皇脸色肃然起来:“你要记住,任何的朝代,每一个朝代不同的皇帝朝廷,都不可能所有的臣子都是忠臣,没有奸臣。只是有的人擅长利用忠奸,因为每一个皇帝当朝,朝廷里都会出现忠奸,纵然奸臣被斩,还会有新的奸臣出现,奸臣是杀不完的,每一个人都是熟读圣贤之书,都是明白忠君爱国,然而,他们登上高位,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而是一部分人的利益。杀掉奸臣,还会有新的奸臣被他们推举出来,所以,利用好了奸臣,就等同控制了奸臣背后所代表利益的那一部分人。”

郑宜乾若有所思,这都是他以往未曾想过的问题。

今天听到太上皇所说,他感觉如同打开了新的天地大门。

“看看北平王就知道了...”

太上皇深吸一口气,长叹一声:“就如你说的,北平王是一个忠臣,他是一个懂得取舍之人。将自家性命交给朝廷,将自己的部曲留在万里之外。如果不是肝胆赤诚之人,不会如此坦荡荡...但是北平王如此,他所面临的环境是恶劣的,一旦君主猜忌,一旦朝臣诬陷,君主昏庸之下,就会造成一代忠臣含恨...

因为,他成了孤臣,一旦有了新的军中有威望的人崛起,他才会逐渐心理认为自己安全了。北平王看似强势,其实其势力最为薄弱。

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方圆,奸臣没有利用价值之后,就可以抛弃。”

奸臣依附皇权,当这个依附者,首先考虑的不再是依附的皇权的利益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危险,就没有了用处。

杨清臣就是如此。

太上皇出宫,有几层深意,其中整治朝堂就是其中之一。

让皇帝整治朝堂。

郑宜乾点头,这一次他听明白了。

也明白了自己的祖父,也清楚北平王赤胆忠心,略微猜到太上皇用意:“祖父打算如何安排北平王?”

这也是郑宜乾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他极为欣赏吴发。

若不然...郑宜乾不傻,也绝不会为了所谓爱情,与吴发建立如此关系。

“如何安排?”

太上皇眉毛一挑:“北平王自己已经表明了态度,那就是在家养老。”

“在家养老?”

郑宜乾很是不解:“我只知道北平王今年才十九岁吧,这么年纪轻轻的就要养老?”

“你还不懂,你以后就会明白。”

太上皇笑了笑:“他想要养老,但是也可以打杂嘛。比如,这次与英吉利三国的谈判。”

“那...杨清臣等人怎么办?”

整个朝堂朝臣,全部在大街上拦截太上皇御驾...这是胆大包天,让太上皇还有皇帝陛下威望有损,形象有辱!

自古以来,只有昏君出宫,才会有不得见面的受冤者拦路告御状。

“你父皇会解决的。”

太上皇抬步往前走:“你以后跟随你父皇身边听政,顺便跟着批阅奏折,你也快要大婚,也该为我还有你父皇分担天下之事。”

郑宜乾点点头,他心里叹息:储君之位,真的适合我吗?

......

“哼...”

御书房中,庆元帝看到手中密报冷哼一声:“杨清臣,以前我想动你,有父皇保你,我动你不得,现在你偏偏犯蠢。”

杨清臣是太上皇朝时候的进士,凭借其长袖善舞,善于钻营之心,逐渐坐上内阁首辅的位置。

庆元帝对杨清臣,早已经心生不满。

这些年来,杨清臣让情愿地憋屈的事情做的很多。

看到手中密报,杨清臣贪腐之事,一一列举在上,一枚铜钱都写的清清楚楚:“朝臣超过三成,都跟着杨清臣在半道上拦截太上皇御驾...”

“现在杨清臣他们到了何处?”

庆元帝脸色阴沉。

“回陛下,已经在朱雀大街,距离皇宫不远,是太上皇必经之路。”

一个锦衣卫出现在御书房。

“传朕旨意,着锦衣卫捉拿杨清臣等人下诏狱,将其罪名,张贴整个神京城!”

庆元帝眼睛里满是寒光:“另外着人,去杨清臣府上抄家。”

“是!”

锦衣卫退去。

庆元帝嗤笑一声:“你若不胡来,还容许你蹦达几天,可惜你犯蠢,竟然冒犯父皇,让皇室蒙羞,你这是找死。”

再有...

杨清臣是太上皇亲自提拔,乃是太上皇心腹之人。

如今让他那人审讯,说明了什么?

“哎...”

庆元帝十分清楚:“父皇,这是逐渐放权啊。”

......

北平王府外。

吴发看了看街道尽头,嘀嘀咕咕的:“两家订婚,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赐婚,不是皇室做出了混账事呢。”

站在大门外,老王妃蔡氏为首,吴发带着秦可卿,秦可卿身边是贾惜春站在蔡氏身后。

在吴发身后则是蔡雄一家子。

蔡氏脸色一黑,回头瞪了一眼吴发。

蔡雄咧了咧嘴,直接笑出声。

秦可卿则是扑哧一笑,笑声在吴发身边说道:“夫君,宫中太监宫女都已经到了,不知道其中都是宫中耳目?小心一些。”

秦可卿不以为意,她的丈夫坦坦荡荡,发一句牢骚怎么了?

但是祸从口出,也要小心一些。

“爱妃,不是我发牢骚,而是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现在搞得这么复杂,劳民伤财的,引来的可是骂声啊。”

太上皇出宫,阵仗极大。

每一条需要经过的街道,都需要净街。

不仅如此,沿途百姓,无论贵贱,都需要出门躲避,处处都是禁军站岗。

除此之外,太上皇身边还需要跟随三千禁军守护,宫女太监就有数百上千,除此之外,还有声乐开道...

林林总总加一起,那就需要三万大军!

而这三万大军,需要接驾之人管着他们一天吃喝...这就是几万两银子。

再加上太监宫女,声乐队伍...这是三万多人。

他需要花费银子,百姓也要被赶出家门,有亲戚可以暂时借住的还好,要是没有亲戚可以借住的,就要等到天黑时候再回去。

北平王府接驾还算好的。

当年武宗皇帝下江南,随行禁军就是五万人。

甄家数次接驾,每一次都是耗损银子数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

吴发这么一算,秦可卿温婉一笑:“王爷,咱们王府有银子。”

王府有多少银子,吴发是不清楚的。

秦可卿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不说每次吴发出门都带着银子回来,还有王府各种进项,每年都是十几万两:“再有,到时候可以去户部,将这些银子从国库领回来。”

到时候算是没有花银子,还借着太上皇亲临北平王府,为四皇子订婚,到时候北平王府郡主,那可是大大的有面儿。

吴发眨眨眼...秦可卿这一句咱们王府有银子...瞧瞧,底气多足?

算了,毕竟娇妻就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而他用后世之人的眼光看待太上皇驾临北平王府的事情。

娇妻虽然聪慧,但是毕竟还是有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

“夫君在想,为了一个订婚,搞得劳民伤财,所以才会烦恼对不对?”

秦可卿压低声音,吴发恰巧弯着身子,秦可卿在吴发耳边说道:“夫君怕昕儿尚未出嫁,就给王府带来非议,未来四皇子有可能成为太子,会被人记住今天之事,用以抹黑?”

“嘶...”

吴发转头。

速度太快,秦可卿嘴巴刚刚离开吴发的耳朵,这一转头,恰巧两人四唇相对。

秦可卿顿时脸色血红。

要是在房中还无所谓,毕竟夫妻之间坦诚相待已经几年。

这里是王府外面...虽然因为太上皇驾临王府,早已经净街,这里没有什么外人,但是前有婆母,后有舅父舅母...

夫妻之间如此举动...

蔡雄赶紧低头,这个脸皮极厚的莽夫,脸也红了。

那些丫鬟婆子,自然不敢盯着王爷王妃看,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吴发一咧嘴:“爱妃,为夫不是故意的。”

嘴上这么说着,吴发内心还是很惊讶的。这些问题,他只是想到过,没想到他的王妃,竟然能够眼光看这么远。

这是一个问题,吴发发牢骚就是因为这件事的本质问题,最后就会演变成,未来有人,借此攻讦王府:“不过不用担心,毕竟这件事情是太上皇主导。”

秦可卿低头,好一会儿,这才恢复过来。

小心翼翼向四周看了一眼,发现没有谁注意夫妻二人举动,这才放下心来:“我...我就是想这么告诉王爷的。”

夫妻二人叽叽咕咕,耳边说话。

在不远处胡同口,太上皇缩回脑袋:“啧啧...”

太上皇舍弃御驾,带着几个锦衣卫,身穿普通华服而来,就是要看看北平王府的动静,并非就是怕了杨清臣当街拦截进谏。

因为杨清臣等不到他的御驾,就会被下了诏狱。

看到人群之中,吴发弯着身子,夫妻二人你在我耳边说几句,我在你耳边说几句,太上皇内心有一种安心:“这莽夫,没有让我失望...”

夫妻二人甜甜蜜蜜,从这些举动来看,亲密无间。

北平王妃很受宠!

郑宜乾没有搞明白太上皇说什么,太上皇就踏步向前走去,几个锦衣卫赶紧开道。

胡同口,可是有禁军的。

“我们也该去了...”

太上皇来到北平王府门外,随行的戴权朗声道:“太上皇驾到...”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