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红楼:莽夫 > 第274章 皇帝之意

红楼:莽夫 第274章 皇帝之意

作者:窗耳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嘶?”

“嗯?”

郑宜屈倒抽一口冷气,睁大双眼,皇帝的圣旨来得好及时,来的好快!

估算距离,就算是有锦衣卫传达这里的事情,也应该刚刚出皇宫吧...除非...这里的事情一开始发生,皇帝就已经知道了。

就算是这里距离皇宫不远,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内,圣旨就直接降临...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

除非...

皇帝知道这个该死的莽夫,要审判他们!

这件事情刚发生时候,皇帝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如此一说...郑宜屈亡魂尽冒,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不好的感觉在心中滋生,皇帝...

要借助这个莽夫的手,收拾他们。

怪不得这個莽夫,竟然如此胆大,明知道大晋律法保护大晋皇族,还敢审判他们。

这个莽夫,怕是也知道皇帝会借助他的手,惩办他们。

郑宜屈虽然嚣张跋扈,纨绔不堪,但是他不傻...相反,就是因为聪明,才会有各种不可思议的纨绔行为。

完了...

郑宜屈眼皮直跳...额,他感觉眼皮不断跳动,因为眼皮肿胀,一双眼睛青紫一片。跳动的更加明显,似乎这种跳动被放大了一般。

四周百姓一个个眉开眼笑,心里莫名舒坦。

北平郡王审判义明王父子这对恶魔,皇帝陛下下旨支持。

这是正义的胜利!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四周百姓明白,皇帝这是支持北平郡王审判义明王父子。他们作为老百姓,是信任北平郡王的,虽然不知道这种信任,因为什么而出现。

但是,只要北平郡王为他们做主,他们就尊敬爱戴北平郡王。

“北平王爷千岁!”

“北平王爷千岁!”

“北平王爷千岁...”

四周百姓情绪高涨,欢呼不断。

这是民心的欢呼啊...吴发心里感慨着,人在成长中,就向往着公平公正,然而成长过程中,却从来没有遇到过公平公正。

所以,渴望公平公正,见到公平公正,就会本能的称赞。

当有一天公平公正成为理所当然,成为一种常态,公平公正就会失去欢呼声。

吴发认为,失去欢呼的公平公正,成为常态的正义,才是一种正常的时代...这种时代,不可能出现,却让人向往。

四周百姓本能认为皇帝圣旨,是要支持他审理此案,这是他们内心之中,对于皇帝,这个天地之主本能的信任。

他们认为皇帝,一定会支持正义的,一定会严惩罪恶的。

东山郡王眼皮直跳,但是他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皇族子弟,只有宗正寺可以审理。

皇帝不会打破太祖定下的律法,让一个外臣审理他们这些皇族王爵。

东山郡王甚至认为,大晋的存在,就是皇族庞大的原因。皇族的壮大,就是大晋的根本。

皇帝维护皇族子弟,就是维护皇帝自己的统治。

皇帝不会这个时候,支持这个莽夫审判义明王父子。

否则,就算是得到了民心,却失去了皇族维护。

皇帝,绝不会让自己失去皇族的支持的。

几位王爵对视一眼,纷纷跪在地上。

令王跪下去的时候比较难,因为浑身不舒坦,四次开门送客,积累的礼品之多,让他恨不得现在跳进黄河冲一次澡。

其余两位王爵义正王、义宁王对视一眼,眼神有一种交流。

义正王眼神似乎在说:不妙啊,陛下圣旨来的太过及时,完全超出预料,义明王可能要出事。

义宁王眼神中带着轻快:放心,陛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不会让外臣审判皇族子弟的。

两个人会错了意,看到那个莽夫也下了马,跪在了地上。

锦衣卫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北平郡王吴发,审理此案。”

“轰...”

一道雷鸣在义明王父子脑海中炸响,在几位王爵脑海中炸响。

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似乎早有预料,似乎完全超出预料。

皇帝下旨,让外臣审理这件案子?

那么皇族的特权不复存在,皇族还能高高在上吗?

皇帝,这是铁了心,放弃皇族,放弃皇族的支持?

好胆!

吴发咧了咧嘴,接了圣旨。

现在,吴发松了口气,这一道圣旨,完全与无法的猜测吻合,皇帝就是要借助他的手,惩治义明王父子,以此来震慑整个皇族。

“陛下万岁!”

“万岁!”

山呼海啸声如同雷鸣,在整个长安街炸响。

在街道尽头中,王熙凤与李纨的马车已经停下,马车中王熙凤与李纨对视一眼,均是感觉不可思议。

这莽夫,审案?

这个混账,也能审案?

而不是借机,讹诈被审理的人?

以这个莽夫的个性,必然会抓住机会,索要好处吧。

但是偏偏这里人山人海,欢声雷动。

她们意识到了一点,北平郡王很得民心。

她们也是突然想到一点,这莽夫在神京城中口碑极佳,当然是排除了勋贵还有官宦。

这莽夫没有欺辱过百姓,甚至还有百姓传言,北平郡王买包子都是给钱的。

这本来是一种理所应当,百姓却如此传颂,很明显百姓们,受到勋贵吃拿卡要日久,心中认为官宦勋贵,拿他们的东西不需要给钱?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长安街的北面,相隔不远的阁楼中,皇帝仪仗,已经悄无声息进入。

相隔并不是很远,这里就是皇宫。

暖房中,夏守忠满脸喜悦:“陛下您听,百姓们如此欢呼,陛下深得民心啊。”

自古以来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得民心,纵然帝国衰弱,也能有兴盛的机会。

而失去民心,就算是再强大的帝国,也只有一个结果--最终走向衰亡。

百姓如此欢呼,夏守忠内心是喜悦的。

他知道,皇帝陛下,也一定是内心喜悦的。

庆元帝面容淡然,淡淡的斥责一句:“百姓爱戴,本是理所应当,你所听到的是百姓的欢呼,朕听到的是百姓对于正义的呼唤。”

庆元帝内心其实是喜悦的,百姓的欢呼,他又不是耳聋,自然能够听到。

作为皇帝,庆元帝所思所想自然不仅仅只有表面,而是其中最为深层的道理。

欢呼声,可是百姓渴望公平公正,渴望罪恶得到惩罚的欢呼声啊。

民心呐。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朝代的兴盛,就是顺应民心而得以建立。

又是因为失去民心,而走向衰亡。

庆元帝不希望自己失去民心。

“北平郡王...”

做了一件好事!

无论这件案子怎么审理,最终结果如何,他都是最大受益者。

“陛下...”

夏守忠低眉顺眼的问道:“皇族子弟,只有宗正寺可以审理,现在要北平郡王审理这件案子...是不是...”

违背了祖制?

违背祖制,必然受到文武大臣的劝谏。

甚至,被皇族抵制。

大晋的皇族子弟太多了...各州县几乎都有皇族子弟的身影。这些年来,从大晋建立之初,每一个皇帝,都是将皇族子弟,册封到封地,将没有皇族子弟,或者皇族子弟少的州县册封。

其目的,就是通过皇族,治理天下,监管天下。

要是失去皇族维护,到时候,又是麻烦事。

还有一点,那就是历朝历代,都是维护皇族利益。皇族越是壮大,帝国越是稳定。

一个帝国无论强大与否,皇族子弟是否有能力,朝中都会有皇族子弟身影,甚至手握重权。

这也是为什么,忠顺王从放羊小子,又在几天前,皇帝悄悄下旨,召忠顺王入京。

扶持东山郡王等原因。

每一个帝国都会有所考虑,就算是有朝一日,有人谋朝篡位,皇帝也是希望皇族子弟谋朝篡位。

因为,肉烂了都在锅里面。

天下,还是皇族的天下。

所以,大晋皇族弟子就藩,虽然不能染指军政,但是大晋律法,对于皇族,还是有一定的保护的。

那就是特权,一旦天下有人叛乱,皇族王爵有权调动大军,入京勤王的。

所以,打击皇族子弟,就是打击皇权。

但是今天,陛下就偏偏要北平郡王这个外臣,审理义明王的案子,这是要透露什么?

皇帝陛下要做什么?

用意是什么?

仅仅是震慑皇族那么简单?

“呵...”

庆元帝冷笑一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这仅仅是一句空谈,但是...律法不容他人践踏。”

皇族子弟,这些年来太过嚣张跋扈。

他们不仅没有维护大晋皇族的统治,反而像是蛀虫一样,敲髓吸血,让大晋在很多地方失去民心,让天下百姓对皇族不满。

就好比义明王...

襄阳一地,百姓怨声载道。

皇族子弟是要维护皇族统治,而不是摧毁皇族的名誉,让皇族失去统治基础--民心。

所以,这个时候,大晋皇族子弟中的一些蛀虫,也是时候拔出,切除毒瘤,才是有利于大晋的安稳。

同样这也是敲山震虎,让皇族子弟收敛一些。

否则,毁灭大晋的,将会是皇族自己本身。

看了一眼夏守忠,庆元帝眼眸之中,闪过一道光芒:“去将麒麟宝剑,连带着第九道圣旨,送到北平郡王手中。”

“麒麟宝剑?!”

夏守忠被吓了一跳,脸色不断变换。

麒麟宝剑是当初大晋开国太祖的佩剑,这柄宝剑颇有传奇色彩,传闻这柄宝剑,伴随雷霆而生,插入太祖军营之内,宝剑降临之时,尚有麒麟瑞兽出现,散发无尽的祥瑞...

这是大晋的定鼎神器,向来被供奉在皇族祖庙之中。

这已经一百余年,没有被动过。

陛下,现在将麒麟宝剑请出...只因当年太祖定下律法,皇族子弟非麒麟神剑不可斩,非宗正寺不可审。

这么多年,宗正寺不是没有斩杀过王爵,皇族子弟。

那是因为宗正寺中,又一柄高仿的麒麟神剑,有皇帝圣旨的加持,能够斩杀皇族子弟。

现在,皇帝陛下,将这病神剑,赐予北平郡王?

“还不快去?”

庆元帝低叱一声:“告诉吴发,这病神剑,乃是大晋的神器,当他用过之后,亲自去祖庙放上祭坛。”

“还有,剩下八道圣旨,一并颁布吧,不需要按照流程与时间间隔。”

这种宝物,皇帝自然不是要赐予吴发,而是借用,震慑皇族的。祖庙中的麒麟宝剑,其实也就是那一柄高仿的。

夏守忠擦了一把虚汗,内心松了口气。

还好,陛下并不是一时间头脑发热,将这一柄神器,直接赐予北平郡王。否则,北平郡王也是离死不远了。

这是大晋的神器,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染指的。

“是...”

夏守忠磕头离开:“奴婢这就去...”

......

“不对!”

当圣旨到了吴发手中,四周百姓欢呼的时候,郑宜屈从地上艰难爬起来:“只有一道圣旨,只有一道圣旨,你还是无权审理此案!”

九道圣旨!

这是当初太祖定下的规矩还有律法,是的,仅仅是规矩还是不行的,而是写入律法中。

九道圣旨,第一道圣旨与第二道圣旨相隔时间是一刻钟。

第二道圣旨与第三道圣旨相隔再加一刻钟...以此类推,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皇帝一时间头脑发热,或者其他原因,只是速求皇族子弟被审、被杀...

这是给皇帝冷静的时间。

可以说大晋太祖,对于皇族子弟的保护,绞尽脑汁。

四周百姓沉默下来,他们高兴的太早了...

跪在地上,依旧没有起来的白景还有那位老太太,脸色煞白。

皇族子弟不可审,只有宗正寺才能审...自从大晋开国到现在,不是没有皇族子弟被审被斩首,被流放...

但是少之又少,都是犯下谋逆大罪,或者犯了皇帝忌讳...距离时间最近的,也就是义忠王。

然而,九道圣旨这一个规矩,就让不知多少皇族子弟逃脱惩办。

不少百姓唉声叹气。

吴发也是脸色阴沉,心里埋怨:“陛下不给力啊,这才来了一道圣旨,直接九道圣旨全部到来多好?这时候,可是收买民心的好机会,要是不惩办义明王父子,大晋就会失去民心呐...”

孰轻孰重,吴发明白皇帝也很清楚。

所以,这个时候民心为重,而不是遵守所谓的规矩...一百多年前的规矩,制约现在的时代,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皇族子弟,已经不再是当初的皇族子弟。

大晋,也不再是当年的大晋...

“走走走...”

郑宜屈看到四周百姓反映,看着吴发反映:“驱魔斩邪已经结束,该给的银子也给了,你们都让让,本世子要回去...就算是有九道圣旨,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也要到晚上才行...本世子回去休息休息,九道圣旨之后,再来寻本世子...”

“父王,几位王叔王兄,我们走...”

太难受了,童子黄汤满身,还是大冬天的,不仅仅浑身难受,恶臭、烧气熏天,更主要的是冷啊。

冷的受不了。

四周百姓就算是心中在愤怒,也是不敢阻拦义明王父子。

他们毕竟还是皇族王爵,皇族王世子。

四周百姓毕竟只是寻常百姓...说句最实在的,义明王父子腿上的汗毛,都要比寻常百姓一百个加起来的腰身还要粗。

惹不起。

东山郡王等人对视一眼,纷纷心里竖起大拇指。

这个时候,趁着这个空档离开才是最正确的。

回去之后,沐浴之后更衣直接入宫,去太极宫哭诉...太上皇可是一直都是维护皇族的权益的。

到时候,太上皇只要保下义明王父子,皇帝陛下也是没有办法。

高啊...

“我们走!”

东山郡王眉眼间带着喜色,这个义明王世子,还真是一个聪明人。

一般皇族子弟,面对这种情况,怕是都要直接吓傻,义明王世子,还能抓住机会。

这个时候,不能给这莽夫面子,越是给他面子,想走就越是不容易。

“想走?”

吴发狞笑一声:“赵大壮,你是干什么吃的?本王审案,圣旨降临,有人胆敢无视本王,该当何罪?”

“打他!”

赵大壮记住了王爷的专属词汇,顿时双眼圆睁,怒斥一声:“上!”

**嫩酿!

该死的匹夫!

天杀的泼才!

雷劈的畜生!

你要干什么?

打人?

你敢!

郑宜屈顿时整张脸都绿了:“吴发,就算是本世子当真有罪,就算是陛下降旨,也需要九道圣旨,你现在只有一道圣旨,无权审理本世子!你敢打本世子,就是动用私刑,你是藐视大晋律法!”

呦呵?

这小子懂得还不少...

但是...

赵大壮可是根本不给他机会。

“哎呦...”

拳脚落在郑宜屈身上,瞬间将郑宜屈打倒在地。

东山郡王嘴唇都哆嗦着,指着吴发手指也是颤抖的:“你...”

“呵呵...”

吴发凝视东山郡王:“这几个,也不要放过,打他!”

特酿的,咱老吴审案,竟然有人想要离开?

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之中,无数百姓注视下,咱老吴不要脸的?

你们要是离开了,咱老吴好不容易树立的嚣张跋扈、第一莽夫、第一滚刀肉、第一...这名头,就成了笑话。

欺软怕硬?

到时候,人们也只能这么想。

“匹夫!”

东山郡王脸都白了...这个莽夫,竟然当真敢打他!

敢打宗正寺几位最有权势的王爵!

这是与整个皇族作对!

果真是莽夫!

做事毫不顾虑后果!

老天爷,怎么不降下雷霆,劈死这个匹夫?

“打!”

四周亲兵,直接无视了这些王爵带来的扈从,这些扈从别看人高马大的,欺负一下普通人还行,要是与百战沙场的老兵捉对厮杀,他们根本不是一合之敌。

“圣旨到...”

就在这时候,一个锦衣卫,几乎是踩着百姓的肩膀而来的:“北平郡王接旨!”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