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曹贼也太卷了 > 025、宛城振兴计划

三国:曹贼也太卷了 025、宛城振兴计划

作者:夏耕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城主府,议事大厅。

太守曹信坐主座上,两边席位上各坐着毛玠、张白骑、廖化等人。

会议的主题是恢复和发展宛城的经济与人口。

毛玠先介绍了下宛城和周边七县的地理和人口情况。

宛城处于南阳盆地中,北为伏牛山,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随州走廊与江汉盆地。

此地有丹水、淯水,有大面积湖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很适合耕种。

人口方面。经过普查,宛城及七县共有25741户人家,成年男丁2.1万余,其中宛城人口最多,约有6400多户,成年男丁八千余人。

目前宛城发展存在三个问题。

第一是人口问题,经历多年的战乱,南阳宛城及附近地区人口大量流失,造成各地劳动力普遍不足,土地大量荒芜。

第二是水利问题,近几年中原地区普遍干旱,南阳地区也存在这个问题。雨水太少,粮食产量太低,也由于多年战乱,各地水利工程大都废弛,要想种田,需要花钱修水利,引淯水、丹水灌溉。

第三战乱,张绣和邓济屯兵在三百多里外的穰城和新野,曹信屯兵在宛城,双方处于交战状态,战事一触即发,整个南阳将一片混乱。

若是不能解决战乱问题,发展农业和人口只是一句空谈。

“孝先啊,你提的问题很好,与我在路上想到的计划不谋而合。”

曹信抚掌说道。

“不知将军有什么计划?”

毛玠捋着花白的胡须问道。

“刚才孝先说到鼓励生育,接受外来流民,充裕人口,只是去外面找流民,未免有些舍近求远。在来的路上,我们粮队遭遇一股山贼袭扰,有四百余人,疑似黄巾余孽。

于是我和大石聊起南阳境内的黄巾贼,南阳是黄巾之乱起源地之一,虽然多年前被朝廷镇压,但山中依然存在大量的黄巾余孽,若是将他们劝下山来当兵种地,宛城面临的人口问题能迅速得到解决。”

曹信摊手说道。

毛玠皱起眉头微微沉吟,“变匪为民倒是个好办法,只是大别山桐柏山太大,土匪大多几十一窝,几百一个山头,几千一个大寨,居住地比较分散、隐蔽,想找到他们是个问题;其二他们久居山上,靠劫掠为生,对官府比较警惕,想要劝动他们下山当兵种地,难度极大。”

“哈哈,孝先,这几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你忘了他们几个。”

曹信笑呵呵地看向对面的几个前黄巾渠帅。

只是看到他们时,曹信愣了下,脸色唰地黑了下来。

只见在座的几个黄巾贼垂头搭脑,七个睡了六个,只有廖化在边听边做记录,其它六个,包括最稳重的张白骑,也在眯着眼睛打盹,李大眼和于毒最过分,在小声打呼噜。

嘭!

曹信重重地拍了下桌子。

“谁?!”

李大眼和于毒蹭地站起来,拔出了腰刀,向四周张望,等看到黑着脸的曹大将军,两人挠挠眉头,尴尬地笑起来。

旁边张白骑和裴元绍、白凤、刘大石四个的反应虽没那么大,但也尴尬地说不出话来。

曹信冷哼一声,板着脸扫视六人,他本想带着大伙参政议政,治理天下。

可才开始这几个就睡得昏天暗地,这种态度能干什么大事?

“李大眼,你昨晚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在妓院过夜?”

“将军,我没有,我有媳妇,怎么回去妓院那种乱七八糟的地方,我不是那种人。”

李大眼委屈地说道。

“那你干什么?玩骰子?打牌?”

曹信扫视几人,有两人脸色微微尴尬,显然被猜中了,见此曹信很后悔,早知道就不教这几个家伙玩骰子、叶子牌。

当初他在山寨当老大,下雨天无处打劫,便教大家玩骰子、打牌,结果七个头领有六个染上打牌的恶习,除了爱种地的刘大石,廖化也没跑掉。

一有时间他们就扎堆打几把,然后又把玩法教给其它人,其他人再交给其他人,琅琊军中几乎人人都会,一发不可收拾。

“将军,我没有打牌,主要是你和毛先生探讨的问题太深奥,太伤脑筋,我听了一会儿就忍不住想睡觉。”

李大眼眨巴着困倦的大眼睛说道。

其他几个虽然没出声,但脸上却露出赞同的神色。

曹信无奈地揉揉额头,将进山拉人口的计划说出来。

“你们几个是黄巾头领,老张、大眼、老于,你们三个还是黄巾军中的大名人,我要你们进山劝黄巾乱匪下山,能劝多少是多少,有没有问题。”

张白骑点点头,又摇头说道,“将军,这里是荆州,我们几个是青州徐州兖州的渠帅,在这里没什么牌面。

不过想把他们从山上抓下来倒也不难,我们在山上生活多年,对山上那一套很熟悉。

请将军给我们两个月时间,我们会想办法把人抓下山,山上有一万,我抓一万,有十万我抓十万,一个也不留。”

张白骑自信地说道。

“哦~,你们准备怎么干?”

曹信疑惑道。

“哈哈,将军,天机不可泄露,我们办事去啦。”

李大眼跳起来,草草拱了拱手,快步离开议事厅。

其他五个也一样,跑的比兔子还快,很快大厅只剩下他和毛玠、廖化,还有几个文吏佐官。

曹信嘴角抽了抽,想起了曹老大。

“孝先,既然张白骑他们几个说有办法把山上的人给弄下来,我也相信他们能做到,接下来就是怎么安顿那些山民?

我建议用以工代赈之法,来管理安置山民,譬如开垦荒地,修筑水利,修建房屋,我们提供食物和工具,等荒地开垦出来,变成农田,再把田地分给山民,交给他们耕种,我们按照官田收税,孝先意下如何?”

曹信问道。

“以工代赈?”

毛玠眼睛一亮,看向曹信的眼神满是赞叹,

“传闻将军智深似海,学识渊博,今日一见,传言不虚,下官受教了。”

“哈哈,不敢当,孝先有所不知,当初我在山上当头领,山寨人口数万,我下山之后买了些荒地交给他们开垦,在周围建造农庄,以工代赈之法在那时试验过一次,颇有些经验。”

曹信轻轻笑道。

毛玠了然地点点头,“将军大智大勇大仁大义,下官佩服,只是有件事下官未来得及汇报。

张绣离开宛城时,将城中财货洗劫一空,宛城仓库空虚,百姓困顿。

城中粮草只够维持大军给养,没有多余粮食供给山民。

况且开荒种地需要大半年才有收获,维持一万人吃饭,一年要上万石粮食,十万人就是十万多石,消耗太大,宛城恐怕无力维持。”

毛玠轻轻叹道,招抚流民是增加人口最快捷的办法,很多地方官都想过用这个办法来壮大本地人口和赋税。

但这种事比想象得难办,没有稳定的粮草供给,不给流民吃饭,流民会重新变成流民,甚至乱民。

此前有多招抚失败的例子,不得不防。

曹信笑道,“此事不难,我与汇通商行有几分交情,可先向商行借贷数万贯购粮,等来年郡里收到赋税后再还钱不迟。”

“能借到钱?此举甚好,一切拜托将军了。”

毛玠起身冲他行了个大礼。

“哈哈,孝先无需如此,这是我的工作,剩下具体的工作就要交给你来负责,曹丞相那边即将动兵,本官需要花时间来整顿兵马,防御荆州与张绣偷袭。”

曹信扶着他说道。

“下官明白,请将军安心备战,安置山民之事交由下官来做。”

“如此甚好!”

曹信看着空荡荡的大厅,又想起一件事,“孝先,太守府官吏数十人,现大半出缺,本官准备从当地征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来共同治理南阳,孝先意下如何?”

“理应如此!”

毛玠赞同地点点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