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87、水底暗流潜

无品通天侯 87、水底暗流潜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于公很晚才回到家里,今天一天,他被很多官员吵得头疼。

这些人有事没事都过来说几句,不是说些无关紧要的事,就是直接询问,搞得于公今天发了好几次脾气。

但是,能在自己面前出现的,不是一直拥戴自己的亲信,就是关系密切的友人,至少也是分量比较重的朝臣,自己还真不能不管不顾的,这一天下来,身心疲惫。

因为今天留在内殿里的朝臣很多,虽然只有几个靠在前面,但是圣上的话,后面还是能听到的。

他也就没有再去追问关于监国位置的安排,刚刚跪在他边上的徐芳好像也想说话来着,应该也是想到什么,没有问出来。

来打听情况的众人,问得最多的也是这个,这个时候还不确定监国人选,让下面的朝臣心里不安,万一站错队,后果不敢想啊。

于公自己真没想这么多,经历过三朝了,圣上知道自己从不参合这些事,他更关注的是整个大夏,效忠的是皇权,谁上位他为谁办事。

再说自己的年纪眼看着就奔黄土了,再拼一把也就能帮着新皇稳定一下朝局,现在大夏太难了,自己的心血再想稳步的推行已经不可能了。

京城里还有一人也烦,于公是被人吵得烦,他是不知道怎么办,急的!

王时王大人今天仅仅见了几个人,只是大概了解了一点,目前很多情况不明,但是有几个确切消息是明朗的,最关键的是齐王月底前就封。

他不明白一点,圣上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不指定监国人选,他还有的选吗!?

齐王就封了,蜀王在属地还在忙着善后,吴王眼看着最后一口气就没了,满打满算就是两个人选。

要是想立淮王,还搞这么多弯弯绕绕干嘛,直接成年后立太子就好了。

淮王这十几年,几乎都是在边关度过的,朝堂里的事很少过问,很多大臣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再看楚王,从小就在宫里请名师指导,稍微大点,也能在大殿里听政,这难道不是有意培养吗?

楚王自小就聪明,学东西也快,又有很强的领悟力,很多政务他听完了不但很快想清楚了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点,还能更全面地从多角度去思考,也能提出自己的意见。

所以有很多朝臣对楚王很赞赏,觉得楚王在某些方面优势很明显。

当然,楚王还年轻,难免遇事有些急躁,特别是对于朝堂关注的事情上面急于表现,让人感觉还不成熟。

这个时候,他是不方便去找楚王的,从目前来看,楚王算是乐观的,至少没有下旨让他也去就封,现在能留在宫里就是最有利的。

不但是他们两位,京城内夜不成眠的大有人在,魏国公也是。

就凭魏国公府在朝中超然的地位,他只要按照圣上吩咐做事就好,根本不存在站队之说。

但是现在有点尴尬了,长子现在边军淮王麾下,如果是平常,最多就是出去锻炼一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可是在这关键时期,意思完全变样了,很多人会认为是自己特意安排的,理所应当认为自己已经做了选择。

其他人无所谓了,圣上也应该不会这样想,可是还有好几位皇子在盯着呢,现在情况不明,不宜下注。

当然对魏国公府来说,总会有个位置在,只是自家那个楞小子确实年轻了一点,从小就很钦佩能征惯战的淮王,按说也能理解,这样做没大错,可是万一呢!!

一个国公府,自家家里已经有了两个郡主,寻常王爷也就如此了吧。

几代人下来已经到了魏国公府最风光的时候,可是盛极必衰道理他怎么不明白,历朝历代就没有听说哪家能长盛不衰的。

河东裴家,河西王家,号称是千年世家,现在你看看,还有人吗?

大儿子娶了陈国公家女儿,二儿子他本来就想好了,找个比较一般的富家女就行。

文臣家他根本没想过,再找个武将世家更麻烦。

就是家里女儿要委屈了,本来宫里一直想着进宫匹配皇子,再不济也要是个清闲王爷家。

现在看来不行了,不能在朝中结亲,清贵,清贵,既然没有贵,那就清好了,再想想圣上的话,心里倒是能接受了一点。

京城里靠近内城的一处大宅院里,从外面看,没有一点声响,甚至门上还有一把黄堂堂的大锁。

这是已故郑亲王的府邸,随着郑亲王唯一的儿子前往新郑就封荥阳郡王,这座府邸就暂时空了出来。

夜晚,从外面看不到一丝光亮的亲王府后院,中心花园的假山中,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边上,满脸凝重的神色,相互看了一眼,便低下头一言不发。

没一会,一个身穿青衫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没跟任何一人打招呼,径直走到桌子边上,一屁股坐在空着的椅子上,长出一口气,闭着眼睛眯了一会。

“局势不明,现在是被动等着,还是动一动,你们考虑一下!”

“跟你们可以明说,已经废了三个探子,还是没有查清楚那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要我说,现在就应该把水搅浑,现在太清了,每个人都在观望,这样对我们不太有利。”

“我也觉得要把那些墙头草逼着转过头来,不然,不是白费这么多年气力。”

“现在的京城对我们最有利,我不明白,还有什么顾忌的!”

“最有利,现在有多少兵卒能调得动,又有多少将军会站过来?”

“不要以为拿住了内城就可以了,不可能,魏国公这几天在干什么你们又不是看不见,我敢说,只要露出一丝丝苗头,马上就会有几万大军围过来,你们别忘了,那些将领哪个不是魏国公的人,更不用说西北那些悍将!”

“我再强调一下,动武绝对不行,谁要是想着走这条路,不要怪我老张发飙,我就是拼着一死也要拖几个垫背的,不是我说大话,只要我死,家人至少可保平安,可是你们几位就没有那么好运了!老李,我就不信,你家里的几百口人真能抛得开?”

“老张,你说哪里话,我真没这个想法,我们本来就占优势,为什么要铤而走险?”

“好了,你们几个别想多了,完全没有那个意思,现在是什么局面,大家都知道,但是话说回来,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机会,要是白白浪费了,就太可惜了!”

“再告诉大家一点,朝中至少有四成官员我们已经打了招呼,可以放心,这些人已经完全认同我们的想法,愿意站在我们一起!”

“你们也都知道,那些国公、郡王一类的都是一贯保持中立的,不干涉,至于侯爷,大将一类的更不必说了,即使他们有想法,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那就这样,先让那些文臣动一动,看看风向,再让底下的人做点小动作出来,把京城那些糊涂虫的脑子洗一洗,让他们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很关键的时候,不得不去做选择!”

“还要给魏国公找点事做,不能让他闲下来,不然会生事端。”

几人又简单说了几句,转身从假山中离去。

青衫中年人没多久就出现在王时王大人的府邸里,根本不顾夜深,直接到了王时的卧室门口,敲了一下门,轻声问了一句,“老师,我回来了。”

“进来吧,我还没睡。”

“你们啊,不知要怎么说你们,急什么急,本来是水到渠成的事,硬要被你们煮成夹生饭,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我都不急,你说你们有必要这么做吗!!”

“老师,这次不一样了,以前的安排很难说不出意外,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为何不推一把,也许就是这一小步,局面就完全变了。”

“你们啊,还是太小瞧了那位,他要是愿意给,何必等这么久,你们这么做,万一搞不好,会把大好局面葬送掉,你看看朝中的重臣哪一个敢在这个时候下注。”

“你们不过就是看着这次局面最有利,根本没有对手才敢这样赌罢了。”

“我再次警告你们一点,千万别玩火,任何人不能对吴王、齐王做任何小动作,如果你们不听,从此我不会再跟你们做任何事,这是底线!”

“老师,这点你放心,我们完全没有那个意思,不但我们不去做这些节外生枝的事,还特意安排了人员,防止有人栽赃,老师,这是实话,真真没有那个意思。”

“老师,你知道,这两位王爷绝对不是我们的目标,为了增加胜算,未来我们还准备将两位王爷府邸安排在京城。”

“但愿如你所说,你要知道,这不但是我的底线,也是朝中诸多重臣的底线,更是那位的底线,一旦突破,谁都不能逃脱。”

“接下来,我希望你们仍能像以前一样,安安分分,不要在这个关头搞什么小动作,江山社稷为重,保持大好局面也是给你们主子最大的礼物!”

青衫中年人赶紧弯腰施礼,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