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64、五边战策

无品通天侯 64、五边战策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场终于来了。(简单,不凑数)

五篇策论:“从安国全军之道论治国之策” “国富论” “民勤于田,尤困,何解?”

“正世风以复古道,何解?” “异族窥边,有何长久之策?”

前两篇还好,就是正常的议论文,只要观点正确,相关论证明确,思路清晰,一般不会有大的偏差。后面的三篇就难了,一考民政,管理百姓,二考治理地方,宣扬民风,三考大视野,关乎国家民族之大义。

袁睿花了半天的时间思考,一直在纸上比比划划,想着怎么才能把自家的思路写清楚。

简单吃完中饭,午休了一会,袁睿开始动笔。

对于治国之策,他的观点是,要想国家安定,首先要统一思想,要让所有的官员、生意人还有农民,都要知道国家安定的意义所在。

再就是,想要国家安定,就要保护国家的安全,维护所有国民的利益不受伤害。

对于军队建设,他的观点首先是,军人要知晓报效国家的本质,只有国家安定,才能让自家幸福。

也同时提出,要让军人没有后顾之忧,确保将士在外用命,家中平安。

接下来引出第二篇,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多开垦荒田,多打粮食,多生产生活物资,只有社会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物资,国家才能更加强大。

第三篇,要想让百姓富裕起来,就要让百姓不能光顾着种田,还要想着怎么种田,怎么才能让田地产出更多的东西。

第四篇,他倡导要树立榜样,加强官府奖励,减轻赋税......

他不知道这个题目是谁出的,但是他的理解就是这样,也就按照自己的思路慢慢的书写。

刚刚写完第四篇,天就黑了下来,他伸伸懒腰,看着自己写完的文章,感觉要修改才可以,要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这种写法,别说中了,考官不给自己定罪就不错了。

吃完晚饭,他一下子点了两支蜡烛,开始修改,特别一些措辞不是很合适的地方,是他关注最多的,这一全神的投进去,直到蜡烛快燃完了,他才意识到已经很晚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简单洗了一把脸,吃了两口,他就赶紧把昨天的四篇策论先誊抄出来。原本想着时间还多,这一耽误,今天能抄完这些就不错了。

果然,直到天黑,他才刚刚把昨天的策论正式的誊抄完毕,算是完了一大半。

袁睿累了,不太想写了,明天就是最后一天,晚上就可以回家了,一些留下的蔬果能吃的几乎都被他吃了,仅仅留了一点干粮留在明天中午。

最后一天,看着最后一道策论,他明白时间确实不多,直接写会更好。

他把西北的穆勒、北面的花刺,东北的赤金,东海的矮鬼,南边的南趾这五大敌寇统称为五边,针对他们每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很多专家长时间分析研究的成果,放在现在不晓得超前好多。

等到袁睿把这篇策论完全写完,离本次乡试结束的时间也就不到一个时辰。

八月二十八日,定安郡主周云岚嫁进了徐家大门。

随着圣上封赏的旨意,还有众多的赐品下来,让两家的婚礼更显得耀目起来。

这里还有一个好笑的事情,徐家的聘礼出门了才接到圣上封赏的消息,三十二抬的聘礼对于郡主来说,就不太好看了,按照规则,至少再加十六抬才正常。

这也就是徐家,徐光浚、徐小姐二人也有急智,一边让前面的人稍微慢点走,一边赶紧从库房里又鼓捣出一十六抬聘礼,紧跟在后面出了徐家,外人竟然根本没有看出来。

到了八月二十六日,添妆,催妆,周夫人也是把几份因为圣上册封郡主新来的赐品加在上面,算是凑够了九十六抬嫁妆送进了徐府。

京城的百姓总算见识了一下豪门婚礼的富贵,不说金银这些俗物,光是那些古物房田就堆满了一张张抬杠。

没办法,两家都不是一般家庭,再加上两人又都是老大,男方,是未来的魏国公,女方,是新进的定安郡主,在大夏,那是独一份。

九月初一,刚刚从前院请安回来的周郡主,看着手里徐小姐交来的象征内院财政大权的印章,也没有推辞,先接了下来,然后拉着徐小姐的手坐了下来。

“大妹,我们姐妹这么熟,我也不客套,我知道你以前很不容易,要照顾婆母的病,还要为家中的事情操心,以后如果需要我做什么,你尽管开口。”

“嫂子,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什么都不瞒你,母亲的病确实很严重,不能在京城长居,特别是大哥外出,是千万不能让母亲知道的,作为女儿,我只能先顾老的,嫂子莫怪。”

徐小姐脸上的那种感伤,其实周郡主看得出来,这事,她不能问的太细。

“嫂子,家里的大小产业都是二哥在打理,我二哥那个人你知道,人也没有坏心眼,就是利欲心重了一些,但他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还请嫂子日后不要跟他计较。”

徐小姐也怕因为家里的产业,大嫂跟二哥起了争执。

“大妹言重了,公公把产业交给二弟,自有道理,我打理好家里,不让公公婆婆操心就好,钱财这些东西,你也知道,我从来不放在心上,哪里会缺。”

这还真是实话,不说别的,单说这次的嫁妆,严格来说,都要算周郡主自己的,就是魏国公,徐老大都没资格私自动用。

“嫂子,还要麻烦你一件事,你知道的,现在徐家做的新生意,实际上是我参与的,当然爹爹知道,二哥也知道。总计十八家门店,每天流水到是不多,百十两银子,过几天,我要带着母亲去扬州修养,这边可能还要麻烦嫂子帮我看着。”

怕嫂子误会,徐小姐还是说明白了一点。

“这个生意其实是我跟袁睿和陆家合股的,也是因为这个,才没有直接让徐家介入,主要还是为了做声势,打开品牌知名度而已。”

徐小姐直接把袁睿的原话复述了一遍,哪怕她自己到现在还不是太明白什么意思。

周郡主这才明白原委,看来还真是,这个袁睿还真是有些本领,看形势,徐家大小姐受这个书生的影响不小。

袁睿带着小河一边休息,一边在扬州城内简单看了一下现在的买卖,然后带着小河乘着马车直接回转通海去了。

本来二公子劝他再等一段时间,榜单公布以后,再回去。袁睿觉得没有必要,科举他真不放在心上,甚至想着就这样也好。

这就是袁睿本质里懒散的性子在作怪,整整一个矛盾体,在一些专家看来,就是完全不成熟的表现,哪怕是遇到了生命危险,再说难听一点,还是没有大胸怀。

二公子没办法,又拿出孟小姐这事来说,袁睿沉默了好久,没有正面回应。

乌龙事件之后,连姐姐她们都知道了此事,瞬间感觉有戏。姐姐还特意跟二少奶奶商量怎么才能有好办法。

这个时候,这种身份去提亲,连她们自己都感觉到希望不大。如果托人,身份还必须相当的,这也是非常难为的一件事,所以一下子就僵在这里了。

袁睿也是无奈,哪里会有办法想,着急回去,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种逃避。

现在的这个环境,这个世道,家世,身份受到的限制太多了。

袁睿这边刚走没几天,徐小姐陪着母亲回到了扬州别院,这次跟着的还有徐家老二徐光浚。

再过几天徐光泽要去往陇州,不能让母亲知道哥哥远行,只能在哥哥走之前离开京城。

徐光浚像一颗牛皮糖,徐小姐还不知道原来二哥还有这么赖皮的一面。

一见面,三句话肯定离不开生意,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大哥马上去陇州,要是真能按照袁睿想的,边军就不会挨饿,战斗力上去了,大哥不是安全很多。

徐小姐明明知道他这个是歪理,可是也找不到理由反驳,这个是大义。没办法,徐小姐只能答应下来,按照原定时间整整提前了两天。

可是到了扬州,傻眼了!人走了,回家休息去了!

只能先把母亲安置下来,再想办法了。

徐光浚也知道着急不得,按下性子在扬州对门店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这里跟京城真不相同,首先是人,不管是伙计还是掌柜,都是精力满满,对客人热情耐心,做事勤恳,不怕脏累。

再想想京城,大部分伙计就是按部就班的做事,没有一点主动性,有时还挑三拣四,这让徐光浚非常疑惑。

袁睿回到家里,着实休息了几天,要不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家就是避风的港湾。不管有什么难事,怎么的不如意,到了家里,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

他跟以前一样,经常自己一个人去周边田里逛逛。现在田里是光秃秃的,他原来一直想着,要是能把双季稻搞出来,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不管中不中举,自己接下来还要在家里呆几年,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想想,看看怎么把这个难题解决掉。

现在的天气还行,应该来得及种一些耐霜的。其实他也发现,有些人家在家园边上种了一些白菜和萝卜,这也是现在人最经常吃的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