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37、养殖业

无品通天侯 37、养殖业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朝堂的事情,袁睿够不上。

扬州的事情,袁睿问都不想问。

通海的事情,袁睿能管压根不想管。

但季家庄,袁睿不能不管,这里都是他的家人。安抚不是他做的,那是族长和长辈们的事情,有族规和乡约,该怎么补偿都是有数的。

死亡的青壮已经光荣入土了,虽说海匪打进了庄子,但准备充分,转移的非常彻底,几乎没有损失,当然几间受损的房屋可以忽略不算。

遭殃的是村庄边上的水田,光是稻田就受损了几百亩,地里都是马上要收割的稻谷,非常可惜。

其他地方他管不了,但是季家庄,他要管,很多佃农家庭就指望着田里的稻谷,没有了收成,他们下半年连嘴都糊不上了。

他去了田里好多次了,稻子倒的乱七八糟,好多都被踩在泥里去了,还有很多谷粒散落出来,撒的到处都是。

看着在水田边上默默擦眼泪的村民,他也无可奈何。

问过一些老农,这些稻谷已经没什么用了,稻谷没有完成熟透,还是软的,饥年也可以勉强收割下来食用,但是不管是储存还是对外卖,都不行。

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束手无策,虽说没吃的,自己可以救济一点,但还有这么多日子呢,影响着几百口人呢,怎么应付啊。

这天,他刚起床,小河又跑过来了,“少爷,少爷,你看,鸭子下蛋了!”

看着小河手里的鸭蛋,袁睿猛地用手拍了一下脑袋,蠢死了,有办法了!

他一下子抱起了小河,开心的赚了几圈,嘴里说着,“小河,你真是个小精灵,少爷太喜欢你了!!”

说完,放下小河,转身出门去了。

留下一脸羞红的小河站在原地,半天没有回过劲来。

袁睿拉过王伯和大山,吩咐了几件事,让他们去告诉所有受损害的稻田家人,稻子不用割了。

每家每户去田里把水放干,再拿着框去把穗子全部收回来,自家专收这些稻谷,按照正常市价来。

还特意吩咐,放水时注意用网子把那些散落的稻谷也收过来一起。

看着王伯和大山疑惑的表情,他也不多说,只是笑着督促他们快些去。

这边,他直接出门又去找了五叔和大哥,让他们无论如何去找一下看看哪里还有卖雏鸭的,自己要,实在不行,鸡仔,鹅苗也可以。

再就是,他让大哥去买一大批渔网过来,要尽快。时间紧,没过多解释,他只是笑着说了一句,收益算他们一份。

搞得五叔和大哥都是一脑袋官司,不过,经过海匪这事,他们对袁睿是真的信服了,三板斧还真不是盖的,听说这个策略已经由扬州上报朝堂了。

两人也知道袁睿是卖关子高手,一定有自己的打算了,反正好事,等着看就是。

也就两三天时间,整个季家庄好像都在忙。

首先是,不管大人小孩全部拿着框子到了田里,一把把稻谷被装在了筐里。

袁睿借了祠堂前面的那块空地,所有的稻谷收来就倒在地上晒。边上的老农都看不懂,没有完全成熟的稻谷晒了更瘪了,更加没用了。

还有就是,袁睿让五叔请了一些村民,帮着在季河边上围了几十米长的网,河底用石头压实,上面露出大概一米多,这也是防止涨水,河坡上也是用网围着。

说到这里,其实就知道袁睿的目的了。

不错,就是养殖,河坡上养鸭子养鹅,水里养鱼。

没过几天,上千只鸭苗鹅苗就放在了河边。

这边袁睿又让人帮忙把所有晒得半干不干的稻谷放在臼子里全部粉碎在一起,做成所谓的米糠,不过这个米糠里面掺杂更多的大米。

其实比较可惜的是,现在没有粉碎机,要是把这些稻谷全部粉碎,不管是晒干还是做成面糊,都是最好的养殖饲料,不但鱼,什么猪马牛羊,鸡鸭鹅吃了生长特别快。

他还告诉那些佃农,自己准备在上游三里的那个河汊放鸡养鱼,要是家里没活的可以去那里做帮工,每月五十文。

再有就是地里的那些青苗也可以慢慢收割出来,放到河汊里面给鱼吃,青苗也算钱。

季家庄的佃农怎么也没有想到,刚刚还在发愁日子怎么过,现在反而更好了。

也就三五天,通海乡间都传遍了,季家庄这次损失的最大,但想出来的办法确实好,百姓说不准还真因祸得福呢。

陆家原封不动照搬了一次,通海县里来人了解后,又让全县受损的村庄照搬了一次。

结果,等扬州得到消息,整个扬州受损的地方都照搬了一次,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袁睿又恢复了悠闲的日子,虽然给村民找了这么多事,可他懒得不想做,喂鱼还是放鸭子都不是他做的,这么热得天,他连钓鱼都不愿意去了。

小河越发的勤快了,反正只要是袁睿的事,她都掺和,管得事越来越细。

有时甚至连袁睿应不应该洗澡都要过问,一会衣服这里又脏了,一会什么头发没用整理好,搞得袁睿自己也是懵头懵脚的。

时间就这么悠闲的过去了好久。

八月中秋,团圆节,今年的中秋注定又很多家人不能团圆了。

陆家又来蹭饭吃了。

早段时间,二公子随着知县来季家庄宣布了朝廷的奖赏。

这次季家庄剿杀海匪一百多人,被扬州作为典范上报朝堂,经过廷议,季家庄被圣上誉为扬州第一庄。

敕建牌坊一座,奖励镇兽一对,白银千两,布匹百丈,美酒百坛。

二公子被知县举荐,因武艺出众,杀匪有功,也是获赏不菲。

二公子不但武艺高,也是个吃货,上次就对袁睿家的美食也很是惦记。

这次有机会再来,二公子一路没有停下嘴巴,看着他,两位夫人边听边笑个不停,最后连大公子都听不下去了,文武全才的二弟莫不是迷障了。

中饭吃完,几人也都不走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中秋不回了,就在这里过,别的地方没饭吃!

再说正事,其实两位公子还真有事。

大公子月底要去建邺游学,也为明年的会试做准备.

二公子月底去松江,把前期受到海匪打砸抢的门面店铺整理一下,还要把周边关系重新做梳理。

两人来就是一件事,邀请袁睿跟他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他的意思。

袁睿不明白这两兄弟为啥约自己,他们又不缺伴,不管去建邺还是松江,这跟自己关系都不大。

袁睿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了,不能小看养殖业,这可是关乎民生的大事,现在的百姓还没有规模化的概念,大部分都是个体性思维。

这也难怪,现在的交通物流根本起不到流通的作用,所以很多商品往往是按照以稀为贵的规则去交易的。

东北的人参毛皮运到南方就是稀罕物,扬州杭州的丝绸到了陇州就成了奢侈品。

袁睿不想去搞什么粮食瓷器这些竞争激烈,又风险很大的玩意,看着河滩上几千大军,他到是想起一个好生意。

现在棉花这种作物还没有广泛种植,更没有什么棉衣棉被这些,在扬州以南,大部分家庭使用的不是木棉就是粗麻。

还有一些皮毛,可是那些处理的不好,不但有味道,而且不保暖,很多富裕人家都不屑用,更多填充的是动物皮毛,那家伙太重了。

看着两兄弟貌似真诚的神色,他心里一动,这不就是千年以后百姓最喜欢的一件事,秋游,亿万人出行,到处人头攒动,住宿涨价、吃饭涨价,宰客欺客一大堆。

瞥了一眼边上袁晴脸上掩饰不住的急切心情,袁睿多少明白了一点,他们对自己还是拿不准,想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就想着富裕乡间,乐于田园了。

你看这两个地方,松江现在几乎成了商人的天堂,当然未来也是。

建邺呢,有多少读书人为了梦想十年寒窗,就想在那个几百级的台阶上占个位置。不错,就这样吧,反正也没事,出去看看好多了。

“不能辜负两位老兄的美意,那我就不客气了,不过有一点,我提前要说清楚。”

袁睿同意了,一本正经的说着。

“你们也知道,我这一摊子到现在还是稀泥,盘缠这些,真不多,要是出去,所有的费用要你们出!”

本来两人看着袁睿严肃的表情,不知道他会提什么条件,还在怕袁睿说出什么托词来,刚一听完,直接愣了,但边上的两位夫人一下子笑喷了。

“你这......,”大公子哭笑不得,指着袁睿说不出话来。

“我是这样想的,先跟二公子去松江,我还有个生意要跟松江的一些老板谈谈,等事情谈完,我再直接去建邺。姐夫游学我就不参与了,不过游玩到是可以,还要请姐夫做向导,免费游京都。”

袁睿越说越觉得不错,可以体会一下古人畅游的心情。

另外几人看着袁睿得意的表情,第一次发现这人好像是有点不要脸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