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184、把老丈人惹怒了

无品通天侯 184、把老丈人惹怒了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崇贤也犹豫了,他哥哥朱崇礼就在京城翰林院里混日子呢!

整天跟着一群无所事事的同事不是写写画画,就是在京城周边诗词歌赋,不但在他看来没什么意思,就是在父亲眼里,也是浪费才华,荒废光阴的行为。

朱信中的想法很简单,京城里混日子的家里有个人,那样的日子有一个就够了。

要是想下去当官,不如也去看看,好好想想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才有了祁阳这一趟行程。

袁睿不禁内心苦笑一声,自己这个师兄真不见外,面都没有见过一次,就放心把一个活生生的儿子放给自己,当自己是保姆还是看护!

“师叔,父亲来时叮嘱过了,不给师叔添任何麻烦,还要听从师叔的吩咐,什么时候我想好了,什么时候再回去,哪怕十年也不晚,三十岁之前中举都不晚。”

朱崇贤趁着袁睿看信的时候,就把父亲临行前的几句嘱咐说了出来。

“崇贤,你今年十八,我呢也只比你四岁,虽说辈分搁在这,但是在外面就没有必要这么讲究,我们同辈相称即可!”

袁睿可不想整天带着一个大侄子到处走,端着很累好不!

“师叔,这是应尊之礼,”朱崇贤没有多说,更没回答袁睿的话。

袁睿摇摇头,这些大家族出来的孩子,对于这些礼节是非常在意的,要想让他们妥协,确实不太容易,只能笑笑,不多说什么。

袁睿又和他聊了一会家里的情况,父母亲,兄弟姐妹,这些家常倒是让朱崇贤放轻松了一些。

朱家现在不仅是朱崇贤的哥哥在翰林院,还有一个小叔叔也在翰林院,另外有一个堂兄在金陵书院里,还有一个堂叔在青州做官。

反正人来了,又是师父孙子,单从师父的教导之恩上就不能不管,再从郡主这边的关系,也是非常亲近的,来就来吧,一个孩子还养得起。

随着朱崇贤来的还有京城里的消息,徐家的消息传递比一般货物快多了,袁睿已经知道了圣上的旨意。

靖州交易司,这是袁睿没有想到的,比袁睿那个祁阳交易所魄力大多了!

袁睿当然明白朝堂的意思,这是从更高的角度来解决汉苗的矛盾,做好了就是一个百年大计,彻底解决苗人问题的根本关键。

只要这个交易司在中间不过分地欺压苗人,能够确实起到扶助苗人的作用,那么苗人百年后会完成汉化的第一步,生活习惯的大同。

如果能够在苗人地区设立学校,让苗人学习汉文,苗文,两三代以后,汉文就会在苗人中占据大部分,到了那个时候,苗人的汉化进入第二步,文字语言的大同。

这次朱崇贤来,袁睿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可以在熟苗中设立免费的学堂,让苗人的孩子跟汉人的孩子一起读书识字。

甚至让他们参加县试、府试、院试,考秀才,中举人,科考做官都没问题,这样几代苗人过后,整个苗人就会成为跟汉人一样的百姓。

袁睿不由自主笑了起来,可以在祁阳这边成立一个书院,让师兄来坐镇。看来这次要让师兄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把儿子送上门,还要把自己也贴进来。

搞得直到晚上,袁睿还是心里喜喜的,跟他一起吃饭的阿牛、大山和朱崇贤都是一头雾水,都以为他还是因为生了二个女儿高兴呢!

找了一个机会,徐光浚把老爷子拉到了书房,袁睿的事情还是要说的。

花了大半个时辰,徐光浚把这段时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打探到的所有的消息都告诉了魏国公。

包括自己做的一些小手脚,完完全全,之所以没有任何隐瞒,是他相信魏国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比自己做得更周详,也更有魄力。

老爷子一边听,一边用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徐光浚知道这是老爷子的习惯,每次一遇到事情就是这样,缓解心里的躁动,让自己能想清楚事情。

“我一直以为那个小子是应该去当官的,不然一身才华浪费了,可是跟你说实话,我后悔了!我不该在圣上边上鼓动的,更应该说清楚,这个小子性格其实不适合做官,他太善良了。慈不掌兵,善不牧民,他脑子里整天想的是,怎么让百姓不受冻、不挨饿,怎么让百姓安稳地过日子,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好一个官,充其量是个好人罢了!”

“当时大妹跟他相处了那么久,回来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小子是个好人!”

魏国公突然脸上有了笑容,“是啊,一个好人,好人,夫人当时也是觉得这个小子人好,心地善良,没有什么弯弯肠子。后来知道了,他母亲是老熟人,夫人是更加放心了,那个姑娘生的儿子,有这样一个顾大局、识大体,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妈,怎么会差!”

“老二,你做得对,做得很好,以前的事不说了,我们不知道,也没有管得到。可现在不同了,那是你妹夫,也是我孙女的爹,谁要是真不把魏国公府放在眼里,那就来吧,让我这个老头子看看,谁这么狗胆包天!”

“你记得,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先去把那些鸡零狗碎的玩意灭了。还有,我也不管你花多少钱,哪怕是把国公府的银子都花光了,只要袁睿没事,都没有关系!”

“爹,我安排了一下,可是那里还是离京城太远了,很多事情我们顾不过来,要不,让他回京城来吧!”徐光浚还是觉得那个地方不好。

“嗯,这个我考虑一下,关键不是他,也不是圣上,是朝堂里的那些人,他们看不得袁睿这个异类留在朝堂里。”

“记得,这个事情千万不能让大妹知道,她现在不能激动,也不能担心,特别是袁睿受伤的事情,千万记得啊!”老爷子生怕儿子不记得了,叮嘱了好几声。

“爹,徐兵三人去了,是能应付一些事,可是他们三个都是硬打硬冲的人,哪里知道那些江湖绕绕,要不要请几个江湖人前去。”

“江湖人好请,但是你要知道,他们就是为了一点金银,怎么可能会拼死相争,不太合适,要找就要找自己信得过的,遇到事能真正拼命的,比如那个小子身边的齐峰就很不错。”

“老爷子,我们家是没有,可京城里有啊,有几个府里都养着高手呢!”

“小子,好好说话,想要我干嘛,直接说,别在这里吊我胃口!”

“爹,爹,我可不是吊你胃口,是真需要你出面,我这没你这么大面子。”

“小子,别来这套,说,让我去找谁!”

“老爷子,我可是听说胡家养了两个高高手呢!”

胡家,是啊,那是袁睿的外祖家呢,嫡亲亲的,这个时候不出力什么时候出力!

杨奇是坐船前往靖州的,当然他要先到潭州,再到祁阳。

到祁阳不用说是找袁睿了解一下他的想法和章程,去潭州是他要去找下巡察使和镇戍使。

靖州那个地方太复杂了,没有地方的帮助,他可不敢保证自己一直顺利,现在的任务还是有难度的。

杨奇出身贫寒,不是潭州人,赣州府崇宁县人,从小也是一个小神童,十三岁就取中了童生。

可是他家里非常贫苦,父亲在他十岁时病重身亡,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们兄妹二人抚养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财让他读书。

皇朝建立的千年来,朝堂大部分是被世家大族把持的,甚至在几百年前,连科举都没有,大部分官员都是举荐出来的,可想而知,没有任何背景的贫家子弟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隋以后,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算是给贫家子弟出头提供了一条道路,可是读书却不是所有人家都能承受起的。

书本、笔墨纸砚这些还能勉强凑合,入读学堂,请先生可就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很多学子半途而废,也是因为没有好的老师指导。

杨奇要不是自小展现出神童的资质,有学堂先生的偏爱和救济,他的老娘也不会从牙缝里省钱供他读书。

特别是中了秀才,知县认为他是一个人才,不能这样荒废,特意用县里的钱粮帮他度过了家里最困难的那段时间。

正是因为杨奇出身贫寒,所以他为官很是清正,也深知百姓的疾苦,往往在内心偏向上会站在百姓这一边。

王杰知道他的为人,更知道他的缺点,这种多少掺杂着自卑的个性如果不能改变,会对他未来的仕途造成可怕的影响。

这次正好是个机会,让他到交易司任职,恰恰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影响改变杨奇。

当然,这个职位杨奇也是非常合适的,要是弄一个到处伸手的官员,那交易司就会变成矛盾冲突点,不但起不到缓和汉苗两族矛盾的作用,还会激化双方的冲突。

杨奇从京城出来都快半个月了,才到了江州,然而船又停下了,暴雨又下来了,根本无法行船。

杨奇很无奈,眼看着就要进入潭州了,怎么在这里困住了。这个时候即使想转陆上也不行了,还不知道地方的道路被冲毁成什么样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