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171、苗人真的有事

无品通天侯 171、苗人真的有事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睿这几天正在抓紧时间搜集各类消息,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只能自己出面了。

他已经有了一点思路,对于苗人的安抚,他也和方荣探讨了好久,虽说对于苗人,袁睿了解得还不透彻,可是架不住他的超前思维,往往一条思路就会引来方荣惊奇的目光。

袁睿结合了后世思维,充分考虑了方荣的对策,基本想清楚了下一步对于苗人的管理应该怎么做。

顺势引导是关键,让苗人不饿肚子,充分享受权利是最基本的底线。

现在的环境下,内部民族冲突大部分是汉人的问题,他们对于一些民族的做法很不厚道,特别是一些儒人,那简直是不讲理。

就一句,非我族人,必有异心,单单这句话,就有大问题。

晚上,一直在写着东西的袁睿,突然看到陆喻一身黑衣地站在自己面前,不禁来了一句,“怎么,不做探子,改做贼了!”

“你这张嘴啊,我怎么发现你做官后,越来越不要脸了!”

“满大街你去问问,看看当官的有几个是要脸的,我这算好的了!”

袁睿说完,站起身,走到二公子身前,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袁睿确实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亲人了,确实心里有点惦念,就来了后世最常见的礼节,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后人眼里再正常不过的拥抱,把二公子恶心坏了!

“放开,放开,我不是郡主,你这淫贼!”

二公子也就是嘴上说说,他确切感受到了袁睿的真诚,也知道袁睿的不易,仅仅是做了一个样子,没有真用力推他。

“先给你报个平安,郡主一切都好,就是怀了双胞胎,太辛苦了,她本来不想让我告诉你的,我哪里会瞒你,你知道就好,多写几封信回去。”说着拿了封信出来。

郡主怀了双胞胎,袁睿知道,上两封信都写了,不过都是报平安的信,没说一句抱怨的话,不过,袁睿也能想得到,这个年代怀双胞胎的辛苦。

“你在京城好好的官不做,跑到这山沟里做什么,怎么,银鹰卫的公务到了这里!”

袁睿让二公子坐下,给他倒了一杯水。

“唉,我原来对你还有点不理解,做官吗,做个好官可能难点,做个一般的也容易不是。我的性格你也知道,跟你一样,也从没有想过进入官场,做点生意,混混江湖,要多自在有多自在。可是,阴差阳错,你做了官,我也没有脱身,稀里糊涂还就做了一个大官.....”

“是不是幽州真出了事?”看着二公子的沉闷神色,袁睿一下子就猜出了缘由。

“不算太好,杀了十七个,只是暂时告一段落而已。”

“十七个!边军糜烂至此,怎么没能早点警觉。”

“燕国公死得好啊,现在没办法往下查了,只能等下次他们再跳出来才有机会,但愿这十七人能让他们这些人警醒一下,不要再做,还有一点生机。”

袁睿听着二公子的感叹,心里也能想象出幽州查内奸的残酷。

二公子到了云州,没有查案经验的他首先把目光盯在了那些商队身上,这是他最熟悉的行当,很容易就能查出其中的猫腻。

二公子经常帮人带信,也知道消息怎么传递,很自然地就发现了某支商队的蹊跷。

顺着商队,他又瞄上了中间最可疑的两个客栈,不是因为别的,做生意很精明的二公子一算账,这客栈根本不赚钱。

整整蹲守了三天,一个边军校尉进入了视线,经过秘密查探,跟踪,在运货的大车上发现了密信。

不是二公子这个行内人,根本想不到密信竟然没有放在关键人的身上,而是跟随货物缝在了一件丝绸衣服的衣领中,消息就是写在丝绸上的。

接下来,顺着校尉,牵出了偏将,又牵出了云州的几位文官,总共十七位,他们常年在边关倒卖粮食以及军资给察尔人。

到了后来,还把一些边军的防备情况透露给察尔人以换取金银财物。

但是查到这里的时候,没法查下去了,二公子想继续追,云州大将军杨国栋也是支持的,可是云州的代王不干了。

不好说他有问题,是在查案的过程中,不知怎么,几条线索都指向了燕国公,这下,代王不干了。

不说代王不相信,杨大将军和陆喻也不相信,燕国公可能对下属有点放任,也可能有点糊涂,但是要说他通敌那是不可能的。

事情告一段落,被查出的十七人被代王和杨大将军直接处斩,家人流放,家财充公,根本连朝堂都没有经过,这是边关的性质决定的。

两人又聊了好久,袁睿想了想,还是跟二公子说了一句话。

“二哥,我们做官到底为了什么!正如你所说,现在做官的能有一半人为了百姓就不错了,他们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要不为了升官,要不就是家族长远发展,说起来还是私利,又有多少真正关注老百姓吃饱了没,穿暖了没!”

“我这几年,没想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人这一生,不过几十年,到了最后还不是灰飞烟灭,所以不要顾忌那么多。我就想让身边的人平安快乐就好,亲人我管,朋友我管,老百姓我也管,谁要是破坏了这个底线,我会跟他死磕到底!”

第二天早上醒来,袁睿只看到桌面上一行字,我走了,多保重。

袁睿洗漱完,刚刚吃完早餐,方荣带着一个人来了。

袁睿看着方荣,有点奇怪,这么长时间,从没看过方荣这么严肃,出什么事了吗!

“公子,这是我父亲的下属,王柏林,是转运使司衙门的从事,算是我的半个师傅!”

“袁大人,少爷抬举我,不敢当什么师傅,就是一个跑腿的。”

“坐吧,坐吧,我们不用这么客气,你家少爷知道我!”

“公子,就不想知道我的来历!”方荣等着书吏退下,直接问袁睿。

“方兄这是怎么了,大家投缘,有幸在一起做点事,何须去刨根问底。”

袁睿还真没想那么多,大家能投缘,观念相同,又愿意一起做事,没必要纠结这些。

“家父潭州转运使方文同,”方荣直接解开了谜底。

看着袁睿仍笑眯眯的看着自己,不禁笑了,“转运使司衙门在岳州哦!”

“岳州,潭州转运使司是干什么的,怎么设在岳州呢!”袁睿还是没回过神。

“唉,你这脑子,我可是从小就在岳州长大的,小时候袁世叔经常来家里。”

“袁世叔,哪个袁世叔,岳州的?”袁睿根本没有往自己身上想。

“咳咳,这个,少爷小时候,袁通判,袁大人经常来府里做客。”

“啊,你说我爹,你认得我爹!”

袁睿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说的是袁睿父亲。

“我爹当时在岳州做大仓使,跟世叔打交道比较多,往来很勤。”

要说很是凑巧,方荣在潭州游学,方文同还是放心的,潭州境内,他跟大部分官员都是熟悉,也都卖他面子,谁让他掌握着命脉呢。

这次汉苗争斗,他也得到了消息,对于苗人的习性他也熟悉,搞不好就会出人命,他很担心儿子在哪个地方不小心出了意外。

这才赶紧派人出来,想着早点接上儿子回家。

按说呢,在潭州这么大的地方,找一个人很难,但是也就是在潭州,方荣的行踪比较好找。

一是方荣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捎封信回去,二是,大部分时间,方荣就在湘水附近走动,不然只凭脚板,那要到什么时候。

所以一到黄洋司这里,平安的信就送回去了,方文同知道儿子就在苗人边上,更加担心了,干脆把最得力的下属,教过方荣的王柏林派了出来。

方荣呢,现在不想回去,又拗不过王柏林,干脆带着他到袁睿这里来了。

“公子,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就见了你短短一面,就跟着你一起混了!”

“啊,我是一直以为,自己的魅力把你征服了,”袁睿这才明白,大笑起来。

“有点原因,你要是不说那句话,我根本不会理你。等我跟你聊了几句,发现你就是京城里那个风头无二的新科进士,魏国公女婿,当然想着多看看你神奇在哪里。当然你过往的名气,诗词也让我钦佩不已。后来聊久了,就感觉你面熟,再听说你老家在扬州人,就想起了袁世叔,果不其然,后来就发现了,你确实是袁世叔的儿子。”

“你不早说,我哪里知道还有这个原委,”袁睿埋怨了一声。

“早说怎么行,我还想着,要是你就是来做官的,我好早点走呢!”

“我愿意跟你一起做事,是因为你那篇立言,也想看看你是不是这样做的!”

“什么立言,就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一个愿望而已,没你说的那么高大上。”

袁睿有点尴尬,不自然的把后世的词说出来了。

“你说的也不错,看着确实是小事,也不是真正想做官的人说的,可是恰恰是这一点,我很认同,现在做官的真正能为百姓着想的太少了!”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你的后台大啊,国公丈人,郡主夫人,跟着你前途大好!”

方荣也开了一句玩笑,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见完面,方荣顺势跟王柏林提出,目前不回去了,就在这里帮着袁睿做事,王柏林也是无奈,加上袁睿这里还真可能是一个做事的好地方,也就没再坚持。

袁睿又挽留了一下王柏林,特意抽出时间跟两人聊了半天,主要是关于父亲的。

他还确实想了解一下,自己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个性,毕竟了解的太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