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无品通天侯 > 136、上面有人罩着

无品通天侯 136、上面有人罩着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48: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太监没多会就从礼部将袁睿的考卷拿了回来。

身后跟着的两人这时也跪下见礼,正是本科主考东麟阁大学士,太子少师吴山河和礼部侍郎蒋林业。

“启禀陛下,该房两位考官说了,袁睿的五经默写错了三个,补充错了四个,对圣语理解有两个偏离了,给了一个下。两首诗写得不错,给了优,但是那篇赋一般,只得了中。五篇策论,二篇优,一篇中,二篇下。”

吴山河首先禀报,小太监取考卷时说了是圣上要的,他就赶紧问了袁睿的情况。

房主副考就把自己批阅情况说了一下,而副主考蒋方成就是核查人,当时也仔细看了,没有偏差。

圣上点点头,现在的试卷都是糊名,只有批阅完毕才会揭开谜底,所以房主副考阅完,副主考会做最后的审核,要是没什么偏差才会知道是谁。

圣上扫了一眼第一份经史,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差错,就是没考好,不用再看。

再看第二份,两首诗他仔细读完,确实不错,再看赋,文字用词还有格式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色,房官给了中,也还合适。

最后的五篇策论,他看了好久,边看边想。

“彦民,你看看这两篇,”圣上把手里的两份策论递给这时还侯在边上的黄尚书。

黄尚书赶紧从太监手里结果了策论,认真看了起来。

两人静静地看着策论,很久没有说话,主副考这时也静静地站在边上。

黄尚书看的是房官打了优的两篇,一篇是赋税,一篇是商业。黄尚书边看边点头,这两篇策论确实不错,写得很详细,思路也清晰,对这两种有很深的个人思考。

“这个袁睿怎么样,”圣上放下手里的策论,但没有给黄尚书看的意思。

“启禀陛下,就策论而言,确实不错,很有见地,文笔也不错,将问题说得清清楚楚,还能有自己的思考,解决方案也很有新意,是个人才。”

“那你说,他这次能不能取。”

“陛下,仅凭这两篇策论,臣不敢妄言,我相信房主考自有决断。”

看到策论上两个评判,黄尚书明白,袁睿前面两科应该也不会太出色。

要说做官呢,袁锐单凭这两篇策论完全没问题,但是就考试而言,确实有些勉强。

“你们两个阅了这么多考卷,袁睿如何,”圣上转头又问了一声两位主副考。

“启禀陛下,单从考卷来看,袁睿这次会试当在中上,但是要说取中,还是有差距。”

两人也听说圣上对袁睿很是青睐,但现在考卷就是如此,不能睁眼乱说。

圣上点点头,这几个人算是公正的,其他试卷不敢说,但是袁锐这个说的过去。

“唉,不瞒你们说,父皇去年就跟我说了,他很看重袁睿,还想着将嘉义郡主赐婚给他,前段时间魏国公也上奏了,奏请嘉义郡主婚配袁睿。”

圣上顿了一下,“袁睿此人,相信你们都熟悉,已经被朝堂用了几年,算是做了一点事,平时也很勤勉,名声一向还不错,要说参不参加会试无所谓,但我想着要是婚配郡主,还是要给他一点体面的,你们说呢。”

圣上几乎是硬憋着说完这句话的,这小子哪里有一点勤勉的样子,做事懒懒散散,生怕累着自己。

当然朝堂上的一些重臣到不是在意这些,他们要的就是结果,只要真正做了事,其他的倒也没有再苛刻。

几人一听圣上这样说,顿时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市井流言真没错,赐婚郡主,袁睿这个小子运气真好,看来圣上这个恩典就在会试这里。

四月十二,会试名单公布,共录取举子二百八十六人,袁睿高中二甲第七。

四月十八,殿试,在圣上和几位大臣的关注下,袁睿规规矩矩,没有出格,也没有藏拙,正常完成了一篇策论的书写。

四月二十,辛巳恩科会试张榜,袁睿仍是二甲第七。也就在这一天,圣上旨意同时传到魏国公府和袁家宅院,赐婚嘉义郡主,婚配内阁中书袁睿为妻。

袁睿看到前来报喜的差官,自己也是吃惊不少,这怎么可能,没道理啊。

自己做的考卷差不多能估算出来,最多就是中等样子,第一份考卷不用说,他自己都很清楚,自己最多能拿到及格分。

第二份,两首诗是抄来的,虽说第二首是经典,但是第一首和那篇赋就是凑数的,根本没什么水平。

当然最不好说的就是,五篇策论,有两篇真就是他自己随便写的,结合自己的思考,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再说现在的进士录取可不简单,不管按照什么比例,他也没机会取中才对。仅是会试差不多就是十取一,有时还是二十取一,自己这个中等水平,根本挤不进去才对。

当然跟着而来的还有一个小太监和几个侍卫,又是一道口谕,“小子,别想跑,不想干活,那是做梦!别不知足,先娶个媳妇再好好做事!”

袁睿是苦笑不已,未必那位以为是自己有意不好好做题的!

报喜的走了没多久,祝贺的人一波接一波,不但魏国公府,夏国公府,英国公府这样一等一的国公,竟然还有襄城郡王,庐陵郡王都送了礼品过来,更不要说陈国公府和一些侯府了。

小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但有心人也会发现,来庆贺的还就是这些武将世家,满朝文官,只有翰林院侍讲陆鸣,也就是袁睿的姐夫亲自来了。

所以到了殿试,他真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非常正常的完成了那篇策论。

他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殿试的表现,更加让圣上肯定这个小子在偷懒,不想干活,反而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好好打磨这个小子,要让这个小子上进起来。

再等到赐婚旨意下来,消息闭塞的其他人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小子即将成为魏国公女婿,怪不得前期有这么多的人送礼,感情是已经提前得到消息了。

泰宁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宫内以懿旨的形式再次下了两道旨意。

赐婚孟学士之女孟若涵,婚配新科进士,内阁中书袁睿为平妻。

而就在前一天,胡清华作为袁睿的舅舅,长辈,带着袁睿走进了孟学士家的大门,一是提亲,二是做主让王小河拜孟学士夫妻为干亲,同时婚配袁睿做平妻。

这几件事非常顺利,但是袁睿总感觉哪里不对,少了一点什么,等忙完他才想起来,这段时间,郡主不但没有出现了,甚至都没有什么消息。

回到家里,袁睿赶紧把小河拉到一边。

“你知道这段时间郡主干嘛去了,怎么没听到一点动静,这几件事都是她张罗的,怎么也不关心了。”

小河在一边偷笑,“徐姐姐一直不让告诉你,说要是你问,就说不知道。”

袁睿看了一眼小河,“你们这是做什么,有事还瞒着我!”

“好吧,看你可怜的样子,告诉你,我和徐姐姐约好了,明天就去孟姐姐家里,现在孟伯母身体不太好,我们想去陪她几天。”

“这事瞒着我干嘛,我可以跟你们一起啊,”袁睿奇怪,这么一件小事。

“还真被徐姐姐猜到了,就知道你想一起去,徐姐姐不让,所以才瞒你的。”

“徐姐姐说了,现在不能跟以前一样经常见面了!”

袁睿一听,这才反应过来。

第二天还没等袁睿出门,赶往郡主府的小河急匆匆的跑回来,告诉了他一个不好的消息,徐夫人病倒了,郡主很着急,小河赶紧回来想让袁睿去看看。

徐夫人娘家姓韩,韩大将军的韩,不过,她不是出身韩大将军府上,但跟韩大将军属于一脉,山东临川韩氏。

祖上跟着韩大将军抗蒙,也是满门忠烈,大夏建国后,韩家祖上被赐封为临川侯,也是非常显贵的大家。

魏国公父子两人身受重伤,开始是瞒着她的,可是时间久了根本瞒不住。

在两人伤势逐渐痊愈的时候,终于被她知道了,虽说很担心,但是也还好。照顾病人用不上她,可是她也很担心,特别是魏国公,她是经常一陪就是半天。

等魏国公父子二人身体好了,看着出,她是很高兴的,经常笑容满面。

到了圣旨下达的那一天,她听到郡主婚配袁睿,更加高兴了,那个书生是良配,为人很不错。

可能是太高兴了,当天说话多了点,虽然有点疲惫,但是晚上却有点失眠,跟着郡主多聊了一会。

郡主不忍扫她的兴致,就多陪了一会,直到戌时才在郡主的劝慰下休息。

可是到了凌晨,等郡主不放心赶到母亲房间,才发现母亲发了高烧,连请御医再抓药,忙活半夜,但是高烧始终不退,整个国公府的人都急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